道家丹功補精三法

2021-02-12 打坐站樁

承千年精粹,為往聖繼絕學。

傳承上古流傳下來的智慧,知行不斷入境入道

修行之人的尋道之旅,問道之途,成道之基

調藥補精,是使精滿炁足,然後才能使玄關竅開,而真種產出。這屬於丹功中練精化氣的最初階段,其大致有三種不同途徑可以補精至精滿炁足,下面將它們分列如下:

種,即是使外藥產生。方法是「凝神入炁穴,使心力目光,返觀內照,凝聚下田」,「靜而又靜,沉之又沉,直沉靜到無何有之鄉」,達到忘人無我的虛極靜篤境界。斯時元氣發動,化為元精,衝動陽關,表現為外腎興起,脹滿難禁,「令人姿情縱慾」,這時就要「堅持正覺,運行採煉之法。」

,即將將要走脫之元精採回本位。此時迅速「回光運熙,神住炁穴」,「心力提足,日光射定。一絲不掛、萬緣皆空。」與此同時,吸氣有心有意,而呼氣則無心無意,任其自然,不理不睬。即所謂「吸剛有心,呼則無意」。這樣經過十息、或數十息,直至陽物消縮淨盡,絕無動機為止。這時元精已歸還本位,即藥已皈爐,接行「煉」法。

,即將已皈爐之外藥煉化成炁。這時「神存炁穴」,同時吸氣和呼氣都有心有意,雖說有心有高,但要聽其自然,悠揚條暢,切忌猛烈短促。經過三十六息或七十二息,「將丹田炁機扇開,煉得丹田自吹自噓為止」,使元精盡化誠炁,皈宿於炁穴之中。

精已化炁,還要行溫養之功,且要做百十息之久,這時心力目光輕輕寂照於丹田,呼吸任其自然,「不存而自守,不息而自噓,神炁皆皈靜定,不知不覺,入於混沌杳冥中矣。」這樣,等待下一次外藥產出。

採外藥的方法不只一種,《慧命經》中記敘有另一種方法,就是「當呼吸之機,我則從陰蹻迎歸爐,即達摩所謂『採取』也。或十迎,或數十迎,外形倒則止矣。」

以上兩種採外藥方法,是在練功過程中採用,但「倘睡濃覺遲,陽壯性烈,不能強採久戰,以傷其炁。」其方法則是:「凝神照定陰蹻一脈,將身心放下,忘形無我。使息息歸根,自吹自噓。待旺極將衰,欲回未消之際,不過吸提三五息之頃,即將元炁收回淨盡。」

練功者吉有外藥產生,而非經過採煉使其化而成炁,則在睡覺時可能會發生遺精。精氣走洩,前功盡廢事小,有損身體事大。所以此步功夫非常重要。

這種外藥產生時所呈現的景象有點似真種產生的景象。如同是在忘人無我的境界下產生,陽物興起等。但真種產生時有胎息出現,即呼吸不從口鼻,而是倒回炁穴,由炁穴呼吸(在煉藥時,煉真種小藥要運用天,而煉外藥時則不用運周天)。

調外藥,又稱勒陽關,是煉小藥(真種)之前的修煉功夫。《大成捷要》曰:「動機即調,調過再人混沌。久久行持,無論晝夜。下手行功,精滿炁足,自有玄關竅開,真種產生。皆當文火種之,武火煉之耳。」

方法是將元神性光送入臍下氣穴,「迨坐至虛極靜篤,猛然一動,此即我身之活子時也。趁此下手,凝神入氣穴,動氣為神吸收,自與神混合。不論何時,氣一動,即可去坐。神一凝,氣自收回。積累一月或二月,自然真種發生,外形自舉。」

靜中忽然一動,心中為之一覺,此即玄關露象時,於此時以目光凝視氣機動處,即是和合陰陽,既濟水火,這是初步功夫。

是以觀至虛極靜篤,而造化亦生。任它機動,我但凝神而已。待動機頗大,我方將我元神凝入氣根。動氣為神吸收,亦自轉回氣根,與神結合一團,慚浙歸於定靜。而呼吸之氣亦自與神氣相依,漸漸入定,而不能為外物所誘。機發則任其發,機息則任其息。吾但凝我之神,使不外馳。「識得此機,得道必矣。初調外藥,即是如此行功。」不過二月,真種自產。久而陽氣壯旺,方得真種發生之效。

其旨在意守臍下丹田,使臍下丹田氣滿,所謂氣滿任督自開,陽氣會自然附著真意運行於任督二脈,以至其它經脈。陽氣首次運行任督,以後隨著練功深入,陽氣會繼續多次運行任督,直致後來小藥產出。

真氣運周天」,在現今氣功界甚為廣泛,然只是煉情化氣的最初階段而已。古丹功家稱為「開關、展竅」,真正築基功夫還是以後的事。下面錄兩則開關功法:張三丰(道言淺近說)云:「大凡打坐須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於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遊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要勤虛煉耳。」李涵虛《道竅談》云:「中年學道者,只要凝神有法,調息有度,陰蹻氣萌,攝入鼎內,勿忘勿助。乘其動而引,不必著力開而關自開,不必著力展而竅自展。真氣一升於泥丸,於是河車之路可通。」

以上三種不同補精途徑,大概是由於各人的體質、生理、定力以及慧力不同而致有此不同的情況出現。學者應該見機而行,不可拘泥於其中一種。還應注意的是,這些補精功法(不排除還有其它功法)是為童體已破之人所修煉,是將已耗損之精補足,然後產生真種,煉真種,最後產生大藥而煉大藥,使身體返還到本體未破之時,即所謂返老還童。而童真少年未破體,其下手可即修大藥,不需補精,也不需煉小藥,所以此三法不是童真所煉之功法

點擊連結查看更多內容


首次公開披露隱傳兩千多年前的上乘煉性技術

抉破生命輪轉的秘密,解奧大道至公的定律,使人在恍然之間蕩滅三生、踏平六道,以太乙歸真訣,則臨終成就,逍遙物化,易如反掌!

抉破生命輪轉的秘密,解奧大道至公的定律,使人在恍然之間蕩滅三生、踏平六道,以太乙歸真訣,則臨終成就,逍遙物化,易如反掌!點擊查看


版權聲明:

1、內容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2、本平臺旨在傳播好內容,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3、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實修經驗

相關焦點

  • 上古時期丹功的修真模式
    前言,貧道授業師門乃古仙派中的玄普門第三十二代弟子,隨師修煉二十餘載,幸得恩師慈澤以傳承玄普門上古丹功,此丹功是先秦時期古修真者通天修仙之途徑。 金丹,古人稱謂「通天柱」,其意為人的元神不滅永存永固之狀態,此狀態如金子性質般的永恆之意。金丹在人體內亦稱內丹,以自身之藥洗魂煉魄而鑄就成萬古不滅之陽神法身,此是進階仙途的不二法門。道家重生,生生不息之意,這正是追求仙家長生之途徑。 古時丹功注重吐納,無導引,無觀想,無意想之作為,只以吐納之法激活人體蘊藏的先天元陽之火,此火古經稱謂丹火、道種、丹頭等謂稱。
  • 淺談丹功之上古時期修真模式
    前言,貧道授業師門乃古仙派中的玄普門第三十三代弟子,隨師修煉二十餘載,幸得恩師慈澤以傳承玄普門上古丹功,此丹功是先秦時期古修真者通天修仙之途徑。       悲哉,貧道縱觀現在修真界所流傳的各種丹法,有法無訣,有藥無火,更有術士把禪功套裝成丹功以欺世人,實在可悲也。
  • 道家丹功和佛家禪定功,有哪些異同?
    它借周易丈象把五行、八卦結合起來講人體功能和煉內丹的問題,被稱為萬古丹經王,全真教的丹功主要依據這部經。張紫陽繼承發揮了《參同契》的奧義而寫了《悟真篇》,也是道家丹功最重要的論典。天師道的丹功主要依據《黃庭經》。《黃庭經》在人體生理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周易參同契》在人體功能方面,有特殊的發揮。
  • 補髓延壽,道家烏精丸
    真正的野生黃精,最大的也只有拇指那麼粗同樣被推崇的還有茯苓。而為什麼又說「此身若無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一個人如果不具備修道資質,沒有修道人的骨相,他骨髓裡的氣就不夠,就算苦修半天,連四加行的「暖、忍、頂、世第一法」最初步的暖相都無法出現,那又怎麼能入門,更何況他連世間有道可修都沒有福氣聽聞到
  • 道家築基煉炁法——吐納法
    命即炁也,煉命即煉炁,這是中華道家修煉築基法的第二步功夫。這也正是中華道家修煉學所獨具的精華所在。佛家修煉,只講修持心性,對於鍊氣功夫則不重視,所以性命雙修是中華道家的獨特學術。         中華道家雖講煉炁的功夫,但是與社會上所傳的氣功絕不相同。觀見社會上各派氣功,五花八門,雜而多端,頗令學習者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 解密:道家修煉之法——性功
    上期講了何為命功,那這期便講講何為性功,都知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奉有餘而損不足「萬物萬理都講究一個平衡之道,只有達到平衡的狀態,萬事萬物才能和平健康的發展。人也不例外,只有肉體與精神達到一個平衡,才能可以進入那種微妙的狀態。
  • 道家文化介紹-丹法修煉的五個階次
    前言:小編一直認為,道教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即「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故2019年底,小編曾發心要盡力推廣道家文化。幸2019年5月中旬發現自媒體平臺可發表文章,終遂心願,文筆拙劣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海涵。內丹術是道家氣功修煉的一種形式,即把人體作為爐鼎,以體內的精、氣作藥物,用神燒煉,而在體內結丹的修行方式。道家認為使精、氣、神凝聚可結成聖胎,即可脫胎換骨而成仙。道家所言的金丹大道,意思就是修成了金丹期,即達到了大道。對丹法的具體修煉方式,各門派雖略有不同,但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次。
  • 道家丹藥論真1
    大治男子真元虛憊,五勞七傷,臍腹冷疼,肢體痠痛,上盛下虛,頭目暈昡,心神恍惚,血氣衰微,及中風癱瘓,手足不遂,筋骨拘攣,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耳聾,口苦舌幹,飲食無味,心腎不足,精滑夢遺,膀胱疝墜,小便淋瀝,夜多盜汗,久瀉久痢,嘔吐不食,八風五痺,一切沉寒痼冷,服之如神;及治婦人血氣不足,崩漏虛損,帶下久冷,胎髒無子,服之無不愈者。
  •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3.息法(命功有為之法,復歸無為)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 充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 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顎,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於丹田。
  • 上古時期的修真妙訣,元神不滅之法!
    道家重生,生生不息之意,這正是追求仙家長生之途徑。古時丹功注重吐納,無導引,無觀想,無意想之作為,只以吐納之法激活人體蘊藏的先天元陽之火,此火古經稱謂丹火、道種、丹頭等謂稱。丹功初期男子煉心,女子鍊形,從煉髒到伸筋拔骨,再到起火築基。現世所謂的導引之術並非真正丹功,皆是不得丹功火訣之徒亂編亂造以欺世之作,望同修們懂慎之辨之。
  • 道醫馬元剛:打坐和道家修行有什麼關係?「微打坐」
    今天聊一下,關於道家修行、淨化空間能量,人分三個部分,肉體部分,心理部分和靈性部分。我們處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時時刻刻要守好本心,只要過度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精神層面的世界就會蒙塵。道家主體思想認為,人是由肉體和三魂七魄組成!我們的身體是個載體,也就是硬體兒,三魂是作業系統,七魄是軟體,只有當人的三魂七魄,作業系統,軟體,硬體,能夠協調統一,人才能夠支配日常生活活動。從本體一直到身體是一個越來越粗化,越來越固化的過程。
  • 道家與道教的關係
    真正要說把道家傳承自凡間來的第一位,應該是軒轅黃帝軒轅黃帝還在胎孕中的時候,其母親便夢到紫薇雷電纏繞北鬥七星而應夢,後來懷孕二十四個月,在時年三月初三戊己日誕下了黃帝。因感戊之土德,故此取名黃帝,因居住在軒轅之丘,故以此為號。黃帝在年輕之時,便四處求仙訪道,所以留下的傳說很多能夠被大眾所認可的,主要是三個故事。
  • 道家玉符「召神敕令
    符下部所鐫「敕召萬神」四字表明,應為道家玉符「召神敕令」。符籙銘冊背面豎刻六行楷書朱銘(圖3),銘文共99字:「玉清始清,玉符告盟,召命三界,統攝萬靈。符到速遵,符到速行,女青詔書,如帝親行。上元、中元、下元之精,敢有不順,拒逆張鱗,萬神斬首,不得留停。符召本壇,詣省、府、司、院帥雷神,速赴特來,王皇詔書,刻行萬程。謹如太上昊天金簡玉皇上帝律令。星火奉行疾」。
  • 道學、道家及道家與道教的區別
    道家本色,以至道(丹道)修煉為核心,以治國平天下為用,可出可入,可進可退,均齊物我,逍遙無累,其真人境界,實在是人類最佳的生存模式。道家之學,博容廣收而又精深透徹,真正的道家核心,古稱"至道",後世一般稱為丹道。無此核心,不可稱為道家;但是僅僅求自身修道了脫生死,也只能夠稱為修煉者,還不足以冠名"道家"。
  • 道家養生思想是什麼
    中國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乃是嚮往長生不老。基於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對養生學的研究和養生術的追求。道家傳播的養生法術,也就形成了中國古代養生史的重要淵源。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道家的養生學說和養生方法,至今閃爍著民族遺產的奪目光輝。道家養生,提倡「性命雙修」。
  • 四大道家秘傳補陽法,讓你陽氣旺盛!
    道家神像及高功和法師在齋醮儀式中所穿的服飾就是「服」道服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又受到道家教義思想和服飾時代潮流的演變思想。根據道家服飾的製作方法和用途,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法服,用於壇場醮儀;一類是常服,是道士日常穿戴的,常服則源於古人的日常服飾。
  • 道家西派概論 下
    又曰:「血屬陰、氣屬陽,俱從外來,是明示身外有陰陽,而非僅以彼我兩家論陰陽也,其在北派,更有七竅之外走者皆為離,七竅之內追者皆為坎,隨時迴光返照,凝神炁穴,即是取坎填離之說。蓋人身之生身本稟父精母血以成形,是為先天之陰陽,一入後天,破漏之身軀,自是陰陽兩損,既損論補,豈能只補母體之半而遺父,此所以凡以同類異性為補而為修者,到頭無有不失敗者」。
  • 道家修煉學術語詞典
    中華道家修煉學認為,此五炁通人身五臟之炁,故採此五炁,可補五臟。《道藏》之中,有「服五芽炁法」。[丹]丹,分為內丹和外丹。中華道家最早從事外丹燒煉,即用金石草木等物質煉丹,以為服食之用。內丹名詞來源於外丹,內丹是以人身三寶精炁神作為藥物,在體內修煉成丹,又名大丹、聖胎、道胎、嬰兒等。
  • 道家老莊、黃老學說對中醫氣功養生學的影響
    並在《易經》一分為二的基礎上,提出一分為三。中醫學深受老莊道家學派的影響,並接受了道家宇宙本體論的認識。例如,《黃帝內經》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並且,極為重視「知道」「清道」「奉道」。如在《上古天真論》中提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氣功養生,必須掌握宇宙運動規律,掌握陰陽之道,方能養性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