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2021-12-11 中國易經風水

中國易經風水 公眾訂閱號:ZGYJFS

風水不是迷信,要正確好好利用,關注我將會給你帶來好運!

  臘月初八,河北人有喝臘八粥、醃臘八蒜等民間習俗。常言道:「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過年的大幕就從一碗濃香甜膩的臘八粥開始了。你知道為什麼臘八這天要喝臘八粥嗎?臘八粥有哪些民間故事和美好願景?


傳說一:赤豆打鬼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臘八節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悼念餓死在長城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不少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三:紀念佛祖成道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傳說四:發揚勤儉持家傳統 相傳在一個四口之家,老父老母相繼去世後,兩兄弟越來越懶,荒廢了田地和院裡的棗樹。那年到了臘月初八,家裡實在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怎麼辦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掃帚,弟弟拿來一個小簸箕,到先前盛糧食的囤底、囤縫裡掃來一些糧食,雜糧五穀各湊幾把,最後又搜出幾枚幹紅棗,放到鍋裡一齊煮。哥倆嘗到了懶的苦頭,敗子回頭,第二年就勤快起來,為了記取懶的教訓,讓人千萬別忘了勤快節儉地過日子,每逢農曆臘月初八,人們就吃用五穀雜糧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臘八粥。」


傳說五:盼神靈帶來好年景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斷炊了,那小夥子飢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裡的罈罈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六:懷念忠臣嶽飛 當年,嶽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嶽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大家飯」,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七:臘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大師今晚過子時就會幫粉絲們誦經消災。

中國易經風水 公眾訂閱號:ZGYJFS

【太歲當頭坐 無喜必有禍】2016犯太歲者:猴 虎 蛇 豬,千萬不要粗心大意,要做好化解事宜,不要因小失大,不要等事情發生了才後悔。若您犯太歲,決不可兒戲對待,或當成「迷信」視之。您可以留意身邊2015羊年犯太歲的朋友,問問他們便知犯太歲的「厲害」。化解犯太歲最好的方法是請購中國易經風水化太歲錦囊,誠心請購的請點擊右下角的:閱讀原文 ,或關注微信公眾服務號:YJFSFWH 長按即可複製

12生肖在2016年的運程已發布,所有生肖運程通過我們的微信服務號「中易文化」發布,請搜索微信號:yjfsfwh(易經風水服務號)拼音的第一個字母

想知道2016年裡您的愛情、健康、財運都會有哪些轉變?您又該注意哪些問題? 關注後輸入你所屬的生肖,例如:猴,即刻為你揭曉

誠心請購化太歲錦囊請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常識|臘月初八為什麼要喝粥?
    眾所周知,每年農曆的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而這一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其實來源於佛教。清代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這首詩說得就是喝臘八粥的由來。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爾南部,迦毗羅衛國的國王名為淨飯王,太子叫喬達摩·悉達多。
  •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以為「臘八粥」就是臘月初八吃的「八寶粥」?
    說起八寶粥,那就不得不提它的同族臘八粥。話說,再過一個月又到了喝臘八粥的日子了,在今天之前,我一直以為臘八粥就是臘月初八吃的八寶粥?其實不然!首先,光從原料來說,普通的八寶粥一般用的是芡實、薏米、白扁豆、蓮子、山藥、紅棗、桂圓、百合這八種。
  • 今日臘八,喝一碗臘八粥,讓新的一年元氣滿滿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日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臘八這一天最傳統、最重要的就是要喝一碗臘八粥剛迎來2020年,又趕上上班第一天別忘了喝上一碗熱乎、香甜的臘八粥讓它來暖胃、暖心讓新的一年元氣滿滿臘八節的那些起源臘月,農曆的十二月
  • 臘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吉日殊勝,過目增福!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於此日行持戒殺、戒淫、食素、施食、供養、布施、誦經、念佛、印經等等諸多善事,其功德都會比平日行相同善法所得功德增上百千萬倍,祈願眾生皆得解脫
  • 明天就是臘八節了, 該喝臘八粥...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
    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也有說臘八節是出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懷念。當年,嶽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嶽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 盛澤舊俗 臘八粥
    到了臘月初七晚上,人們就為第二天的臘八粥開始忙碌起來,所用的食材要洗淨、泡軟,有的還要剝皮、去殼、去核,到半夜時分開始熬煮,再用小火燜,到第二天的清晨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臘八粥食材 關於吃臘八粥習俗的來歷,各地都有許多種傳說。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臘八粥是古代臘祭的遺存。
  • 臘八節,你竟然只知道臘八粥!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
  • 少林寺釋永信臘八節施粥,上萬份五行臘八粥一搶而光,你喝了嗎?
    2020年1月2日,為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大家都知道,在今天是要喝臘八粥的,這是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源於佛教,因為農曆臘月初八是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人們為了紀念佛祖在這天成佛,也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就有了這個習俗。
  • 傳統文化臘月初八之道教王侯臘
    臘八是農曆臘月最重要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古代亦被稱為「臘日」。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即用肉 「冬祭」;      很多中華傳統的節日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這其中就包含了臘八節。      臘八節溯源上古,演流道教,浸潤民間,是為中國社會各個階層所重視的傳統節日。
  • 臘八粥和八寶粥是一回事嗎?
    先來說說起源為什麼要在臘八這天喝臘八粥呢?說法挺多,學界都存在爭議。 有說是紀念釋迦牟尼的。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後來當上皇帝,把這鍋雜糧粥美其名為臘八粥。 還有說是嶽飛打了勝仗,臘月初八大勝而歸,眾百姓們相繼給嶽家軍送粥。嶽飛死後,人們也在臘八煮粥食用,以紀念這位民族英雄。還有「慶祝豐收」說、「長城修築」說等等,就不一一贅述了。
  • 臘八粥的由來
    各位食客,小編盈盈不知道昨天大家有沒有品嘗臘八粥呢?品嘗過後大家知道臘八粥為什麼叫臘八粥嗎?它是怎樣由來的?
  • 臘八粥的來歷!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  過臘八節,人們最熟悉的一樣食物可能就是臘八粥了。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堪稱享受。那這個節日為啥要喝臘八粥?  傳說,臘八節是出自對嶽飛的懷念。
  • 臘月初八,宜......
    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 臘月初八,原來是王侯臘!
    在清•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臘八》有:「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門灶、隴畝,闔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注想金容,稱揚寶誥,供養五帝同樣也能沾恩獲福。
  • 「今日臘八」喝臘八粥還有這些講究!
    過去傳統童謠裡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許多人家自此拉開了春節的序幕,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臘八節來說,幾乎所有習俗都是圍繞喝臘八粥進行。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 臘八粥的由來!!!
    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傳說二: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
  • 臘八粥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七寶五味粥 你知道為什麼嗎?
    民謠曰:「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還有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隆冬的盡頭就是春,冬日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說文》上說:「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這說明漢代已經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當然,那時的「臘日」還沒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只是就將它作為祭祀諸神的日子。
  • 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
    點擊上方藍字美文心閱免費訂閱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有很多
  • 2020年1月2日(臘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臘月初八(2020年1月2日)臘八節,無論在佛教中,還是在在民間,都有過臘八節的傳統。在臘八節這天,都要吃臘八粥,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雖然中國人喜歡過臘八節,但是臘八節的來源,與古代印度的釋迦牟尼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