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自身免疫病,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畸形甚至殘廢,嚴重者可並發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抑鬱症等。
類風溼關節炎臨床從阿司匹林的誕生到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從改變病程的DMARDs到如今的靶向生物製劑和仿生物製藥,其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但不足的是類風溼關節炎仍得不到很好的緩解。2010年「達標治療」概念被EULAR首次提出,便迅速成為臨床上類風溼關節炎的普遍性指導原則,目標是獲得疾病緩解並維持緩解狀態。
事實上,我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整體緩解率不足20%。病程無法得到持續緩解,殘疾及功能受限發生率升高,全國多中心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調查顯示,病程1~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致殘率分別為18.6%、43.5%、48.1%、61.3%,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急需新的臨床方案來緩解疾病進展。
過去的20年間,廣泛的研究已證明幹細胞療法的潛力。隨著間充質幹細胞(MSCs)在風溼科領域的發展,MSCs療法緩解類風溼關節炎成為研究方向之一。MSCs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具有分化為骨和軟骨的能力,可修復受損組織;同時具備免疫調節作用,抑制促炎因子,減輕炎性反應。
對17例患者展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研究,年齡11~72歲,病程3年~20年,均在疾病活動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UC-MSCs)靜脈輸注1次,隨訪4月~14月,中位隨訪期為11個月。
1.有效性評估
(1)ARA標準(類風溼關節炎臨床緩解標準):全部患者滿足A類風溼關節炎20標準,多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明顯緩解,疼痛、腫脹的關節數減少,關節活動度增加,晨僵<1小時。
(2)DAS28(28個關節的疾病活動度評分):15例患者DAS28<3.2(2.6~3.2分之間提示病情處於低活動度),其中12例DAS28<2.6(提示病情處於緩解期),經幹細胞療法後70.6%患者緩解,17.6%患者處於低活動期。
註:UC-MSCs移植前後17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DAS28和CRP的分布圖
另外,全部患者在飲食、睡眠、體力、疲勞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幹細胞療法提高患者預後生活質量。
2.安全性評估
輸注過程中17例患者均無不適症狀,UC-MSCs移植前後的血常規、肝腎功的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均無影響,認為UC-MSCs輸注無腎毒性、肝毒性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臨床試驗初步表明幹細胞療法可有效緩解類風溼關節炎的病程進展,有望成為臨床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