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體制機制轉型落實體教融合育人目標

2020-12-14 瀟湘晨報

自貢市深化實施體教融合改革,每年定期召開全市學校體育工作會,積極推進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學校體育發展走出新路子,實現新突破。中考體育考試分值由40分提高到70分,體育課程開足開齊,體育社團及競賽活動更加多層次、多樣化,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上升,青少年體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自貢籍學生運動員代表四川參加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獲4金5銀。在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獲金牌36枚、銀牌30枚、銅牌34枚。十三五期間,向省隊輸送優秀運動員25人,湧現出周瑞雨、張熙茉、徐暢等一批亞洲冠軍和全國冠軍,現有顏思雨、周瑞雨2名運動員在國家隊服役。

一、以健全的工作機制,夯實「體教融合」基礎保障

一是實化組織領導。2017年,市教育局與市體育局合併,組建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實質性整合教育、體育兩塊資源優勢,構建教育、體育一體化融合發展行政基礎。各區縣教育體育局、學校均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校長是學校體育工作第一責任人,將學校體育工作納入對區縣和直屬學校的年度考核,構建了上下貫通、由點到面、重點下移的組織保障體系。 二是培塑師資隊伍。2019年組織體育教師、教練員1154人參加了體育理論、田徑、足球、籃球、氣排球、特色大課間、裁判員、教練員、社會指導員等各級各類培訓、學習;2020年還舉辦全市青少年體育管理幹部培訓班,與內江聯合舉辦幼兒體育師資培訓班,有效促進了我市體育教師隊伍的體育教學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積極開展「支持社會體育組織為學校體育活動提供指導」試點工作。全市已有3個社會俱樂部與9個學校開展合作,提供體育教學和教練服務,覆蓋學生約1000人。 三是夯實基礎支撐。2019年,全市共投入學校體育經費近8700萬元,其中,體育場地投入7340萬元、體育器材投入661萬元、體育工作經費673萬元,學生生均運動場館面積比為小學5.2平方米、初中11.38平方米,均超過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標準,全市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加大對自貢市青少年體育訓練基地的投入,投資2000萬建設的跳水運動學校體育幼兒園開園招生,投資1.5億新建射擊射箭訓練場館,投資3000萬新建皮劃賽艇水上訓練基地建設,擬投資8000萬元改建自貢市遊泳運動學校。

二、以創新的青訓模式,提速「體教融合」深度發展

一是建強訓練基地。在2017年市教育局和市體育局合併之後,充分利用教育、體育兩塊資源優勢,聚力發展青訓基地,青訓基地從4個增加到38個。全市現有市級陽光體育示範學校73所,省級陽光體育示範學校14所,全國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1所,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16所,自貢市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25所,市級棋文化示範學校25所、特色學校22所。有效發揮俱樂部在學校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育運動技能培訓、青少年體育活動開展、體育運動項目普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建立學校俱樂部13個,每個俱樂部開展1-3個項目,輻射足球、桌球、遊泳、跳水、體操等22個項目,覆蓋學生約1.5萬人。 二是凸顯優勢項目。在區縣體校重點布局羽毛球、桌球項目;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重點布局排球、足球、籃球、壘球項目;在體育協會重點布局網球、跆拳道、拳擊項目;在直屬訓練學校重點布局田徑、遊泳、跳水、體操、賽艇、皮划艇、射擊、射箭等項目。聚焦校園足球改革,定期召開校園足球運動現場推進會,出臺《自貢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評估細則》,建立市級校園足球示範學校57所、四川省校園足球示範學校4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0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15所,通過積極創建充分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 三是狠抓選材育才。以備戰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為契機,以38個青訓練基地為依託,確立了22名教練員為各項目責任人,讓教練員打破過去一個項目集中在一個學校,一個教練員只能在本校選材育才的壁壘,拓寬選拔範圍,發現更多苗子。近年來,向上級訓練單位輸送運動員500餘人參加集訓。其中,2020年在四川省青少年校園足球最佳陣容遴選活動中,有10人入選省最佳陣容、6人入選進入全國總營、1人入選全國最佳陣容。

三、以常態的競賽機制,提升「體教融合」整體水平

一是立足市內競賽。每年舉辦自貢市中小學生(幼兒)各項目錦標賽12餘項,參賽人數達1萬人次。近兩年成功舉辦棋類、足球等項目的全國青少年(兒童)冬夏令營(四川自貢站)活動,參與人數達1.5萬人,組織規模和形式走在全省前列,成為全省幼兒體育工作實施樣板,受到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的肯定。「棋類活動進校園」被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評為「全國十佳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品牌活動」。其中,2020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四川自貢站)暨2020年自貢市中小學(幼兒)各項目錦標賽田徑、足球、棋類等6個項目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等50餘場(次),參加人員達0.7萬人次。 二是強化區域聯動。2019年與內江市體育局籤署了《內自同城化發展體育合作協議》,積極探索省內跨市合作的創新模式,共同舉辦的青少年體育競賽,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聯合培養,促進雙方學校體育(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工作建設和管理,共同舉辦了「文軒教育杯」2020年自內同城遊泳對抗賽。 三是舉辦重大賽事。近年來,承辦了四川省「三棋進校園」現場經驗推廣會、四川省中學生田徑比賽、四川省首屆幼兒體育活動展示大會、四川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暨四川省中學生足球比賽(高中組)、川南五市校園足球初中男子組(主客場)聯賽、全國男子排球精英賽、四川省青少年田徑、射箭、壘球、網球錦標賽等一批重要賽事,有力的促進了學校體育工作交流力度,提升了城市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高等院校在體教融合中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體育大學舉辦體教融合...
    本次會議旨在探討推進體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綜合作用,提升體育教育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力度,打破機制壁壘,通過體教融合發揮高等院校優勢,為建設體育強國做出新貢獻。,按照黨中央要求,探索將在基礎教育中推行的體教融合精神貫徹到高等教育中和通過高等教育體教融合引領帶動師範基礎教育的提升與發展的方法路徑,是時代賦予高等院校的新使命。
  • 「五大融合」助體教融合落地生根
    筆者以為,當前,體教融合最為關鍵的就是破除固有藩籬壁壘,從目標任務、思想理念、機制職能、資源配置、工作措施等五個方面實現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意見》提出的一體化推進目標。以目標融合為導向,提高各方主動性目標是行動的方向。長期以來,體育和教育部門的目標設置存在差異,目標任務聚合度不高。
  • 西安交大召開「十四五」協同育人體制機制專項調研教師座談會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本科人才培養改革邁向新階段,5月29日下午「十四五」協同育人體制機制專項調研教師座談會在錢學森學院917會議室召開。會議廣泛聽取教職員工對學校建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匯集智慧,凝聚力量。全校各學院(部)、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學科辦、部分書院及本科人才培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教師代表參加會議,圍繞雙院育人、教學組織管理及通識教育未來設想等問題交流經驗。會議由副校長鄭慶華主持。
  • 六組關鍵詞解讀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把學校體育的目標概括為要通過學校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鍊意志的目標和功能。這個目標我們細化為學校體育改革,就是要瞄準教會、勤練、常賽的模式推進,而《意見》可以說在這三個方面都給出了明確的路線圖。通過體教融合,把教育和體育相關的資源有機整合起來,最大限度實現學校體育全面育人的功能。
  • 服務產業升級,這所高職探索跨界融合育人模式
    主動對接融入,建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新體系在楊勁松看來,近年來,隨著一批國家新基建項目在長三角城市實施,常州提出了「加快打造先進智能製造示範城」的發展目標。目前,產業轉型升級急需一批創新型高素質應用人才。這對於地方高校來說,既是服務國家戰略和發展地方經濟的新機遇,也是對學校自身人才培養和科技服務能力的新考驗。
  • 王登峰撰文探析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今天,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44卷第10期發表《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對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學校體育的價值定位及其改革方向進行分析。
  • ...高校體教融合的深度探索——訪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
    10月13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體育機制改革,推動體教融合落到實處,貴州師範學院與貴州省體育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貴州省體育局推動體教融合在省內建立合作的第一所高校
  • 各界聚焦體教融合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孫龍飛)日前,來自體育界、教育界、企業界等各方代表齊聚北京,從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實踐出發,對我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 六組關鍵詞讀懂《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把學校體育的目標概括為要通過學校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鍊意志的目標和功能。這個目標我們細化為學校體育改革,就是要瞄準教會、勤練、常賽的模式推進,而《意見》可以說在這三個方面都給出了明確的路線圖。通過體教融合,把教育和體育相關的資源有機整合起來,最大限度實現學校體育全面育人的功能。
  • 探索「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
    為落實上述兩份指導性文件的精神,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睿榮教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睿榮體育產業學院」。此舉將適應廣東省體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對體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緊迫需求,探索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雙元」育人模式。此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與睿榮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合辦的產業學院將在六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 「體教融合」之「四川行」 走進「綿陽外國語學校、綿陽南山中學
    「走基層—青少年體育宣傳採訪活動」,走進綿陽,對綿陽外國語學校、綿陽南山中學雙語學校在深化體教融合,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方面的特色和亮點進行深入調研。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登才講到,綿陽作為全省體教融合最早的市,敢於破解體制機制壁壘,依託優質教育資源,整合優勢體育項目,轉變教育「重智輕體」、體育「重訓輕文」觀念,探索出「體育+教育=體教融合」的發展新模式
  • 廣西體育局積極探索體教融合促進體育後備人才建設
    十九大作出了「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重大決策部署,今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將體教融合作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戰略舉措。
  •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時間:2019/6/21 8:42:2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
  • 完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研學旅行育人作用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我省研學旅行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建設認定了300多個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省、市(州)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了一批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開發出一批富有湖湘特色的研學課程,育人效果突出。
  • 更好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體教融合新觀察(上))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推進體教融合提出了8個方面的具體措施。本版今起推出「體教融合新觀察」系列報導,就相關話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在青少年成長中,體育應當發揮什麼作用?從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教育開始,如何搭建起校園體育和競技體育之間的通路?青少年體育技能培養、賽事體系規劃如何融通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
  • 陽光體育 育陽光青年——臨沂大學探索實踐「體教融合」促進大學生...
    《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目標。在臨沂大學,體現「體教融合」、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的實踐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 南京市體育局:以體育特色學校打造育人品牌
    2020-07-28 08:0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市體育局:以體育特色學校打造育人品牌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我市學校體育工作高品質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2020年,市體育局、教育局在2016—2019周期「南京市陽光體育學校」的基礎上,共同命名南京市第一中學等232所學校為「南京市體育特色學校」,積極打造具有區域特點的體育特色項目和品牌。
  • 學校與青軟集團籤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戰略合作協議
    新聞網訊 12月5日,青島大學與青軟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青軟總部基地舉行。青軟集團董事長劉全、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於紅波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於紅波、劉全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新工科聯合實驗室」揭牌,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李建波、青軟集團執行長郭曉丹代表校企雙方籤署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戰略合作協議。
  • 山東濰坊打造體教融合先行先試「樣板區」
    據悉,濰坊市體育、教育部門2019年就已經就體教融合開始探索,決定將濰城區作為全市體教融合實驗區,充分藉助體育和教育雙方力量,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雙贏。2020年9月,雙方合作進入實質階段,先行先試打造濰城「樣板區」。  在體教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如何行穩致遠?
  • 「體教融合」不是簡單的資源相加!只是活動身體的學校體育過時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於9月21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攝李建明表示,體教融合不光只是把體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資源進行簡單的相加,主要是一種理念變革,這種理念是要達到以文化、以體育育人的目的,使體育在育人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價值得到更大的釋放,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所以,體教融合是指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於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