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老天在苦難裡埋藏了寶貝,關鍵要有能力把它們找出來

2020-12-14 肥魚追劇

泰戈爾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

明正德元年(1506年)12月,王陽明被打入大牢,春節是在牢房中過的。

獄中悽慘,度日如年,王陽明只有通過寫詩抒發情感,一共寫了14首,後世留傳下來的只有8首。詩中大意有3個方面:

一個是描述了獄中的悽慘景象;

第二個是並不怨恨皇帝對自己的定罪量刑;

第三個是專心致力於聖賢之道,追隨先哲的心願。

歷經磨難的王陽明心態很平和,沒有怨恨,更沒有心灰意冷,更加激發了他追求聖賢之道的志向。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的詩文和後來的表現中看出來。

後來王陽明在教誨弟子的時候,做了總結。他給出了如下3點:

1. 受苦受難時,正是修心的最好時機。仁愛之心,孝心,善心不被苦難的影響;2. 在困難中堅守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再多的苦難也無法剝奪對生命意義的探索;3. 心無旁騖,利用一切機會積極行動。心安了,念頭也清晰了,就專注地去做。

簡單來說就是3個詞:善心、善念、善行。

經歷過磨難的企業家最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任正非沒有經歷那次生意上的磨難,就沒有今天的華為。

43歲時,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

由於這次失敗,被國企南油集團除名,他請求留任遭到公司拒絕。

此時的任正非上有退休的父母要贍養,下有一兒一女要撫養,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又背上了200萬債務,老婆還和他離了婚,事業人生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昏暗和困境。

然而就是這段苦難經歷,事業根基扎得深切,讓任正非獲得了無窮的鬥志,才有了今天華為的輝煌。

1983年,賈伯斯憑藉一句:"你打算改變世界,還是一輩子賣糖水"說服了當時百事可樂總裁斯卡利,出任蘋果CEO。

一開始兩人合作的很好,但是到1985年,兩人就產生了很多爭論與不和,董事會站在了斯卡利那邊,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了。

那一年,賈伯斯30歲,他一氣之下賣掉了手中所有的蘋果股票,只留了一股,為了方便收到公司的財報。

也正是得益於這段苦難的經歷,賈伯斯潛心修煉紮根,積蓄能量,終於在1997年王者歸來,又重掌蘋果公司。

至今為止,賈伯斯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大一都沒念完就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人。

經歷苦難的過程就是紮根的過程

任何苦難中都包含了一個積蓄力量,蓄勢待發的過程,人、動物、植物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天道輪迴,自然規律。

毛竹5年能長到15米高,在前4年裡,只能露出地面3釐米高。從第五年起,毛竹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生長,短短6個星期後,就達到15米的高度了。

6個星期的絢爛成長,其實正是前四年的苦難歷程饋贈的禮物——毛竹把自己的根扎進土壤,向有養料的地方延伸了幾百米。

即使現在身處困境,拼命努力也看不到結果,請不要擔心,更不能放棄,因為你並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紮根,在紮根的時候就是這樣。不要多想,繼續專注努力,只要把根很深很深地扎進去,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迅速達到令人望塵莫及的高度。

大樹也是如此,一顆樹苗栽下去,不會馬上就成參天大樹,需要經過歲月的刻畫,一圈圈地向外長,每一次抽枝展葉都離不開地底下用力的紮根,一年一年經歷風霜雨雪才最終長成大樹。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哪一個"一舉成名天下聞"的背後,沒有一個"十年寒窗無人問"?

學業如此,事業如此,健康、情感都是這個道理。

積德行善就是在心性上紮根,收穫的一定是福報

修心就是在心性上紮根,扎向至善深處越深,心性越清明純粹,得到的福報自然也就越多。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春秋時期,有一個姓嚴的人家,想給女兒找個好婆家。嚴家的長輩做了一個調研,把目標對象家庭做過的事情一件一件列出來分析,最後發現,孔家祖先中善人最多,做過的善事也最多。所以判定,孔家的子孫,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了孔子的父親,果然,善有善報,女兒後來生出了聖人孔子。

積德行善也是紮根在苦難中才能有大福報,所以王陽明說,"最艱難的時刻也是最好的修心時機。"

有人說,人的一生就該讀一讀王陽明,他的一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誰能保證自己能堅守初心呢?

在這個物質至上、利益為先、價值追求和內心信仰極度稀缺的時代,就更是如此。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想要讀王陽明,筆者建議大家讀一讀《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傳習錄》在陽明心學中地位究竟有多高呢?

差不多相當於《聖經》在基督教中的地位。

後世所有與陽明心學相關的東西,基本都是從《傳習錄》衍生出來的。

怪不得有讀者說:即便已經看了5遍以上的《傳習錄》,但每讀一次,都能感受到心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受益無窮。隨便摘取片段,便能領略到心學思想的偉大。

另外一本是《知行合一》,這本書可以說是王陽明的人物傳記,讓你了解到他的一生,有輝煌有坎坷,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讀起來有趣還能學到智慧,能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兩本智慧才69元,也就是一頓快餐錢,卻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代代相傳,真的非常有價值!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老天在苦難裡面都藏了寶貝,就看你能不能把它們找出來
    王陽明說:老天在苦難裡埋藏了寶貝,關鍵是要有能力把它們找出來。明正德元年(1506年)12月,王陽明被打入大牢,春節是在牢房中過的。獄中悽慘,度日如年,王陽明只有通過寫詩抒發情感,一共寫了14首,後世留傳下來的只有8首。
  • 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的妻子,新婚之夜在房間裡大哭
    於是便在在房間裡哭了起來。諸介庵看到寶貝女兒哭成淚人,心裡肯定不忍心,於是便將府裡的雜役全派出去找人,可是一撥撥的人出去又回來,怎麼都沒找到。天亮後,諸介庵正想去衙門報案,沒成想,看到王陽明正大步往家門口走。諸介庵看到後,便立刻去派人告訴自己的女兒,與此同時,少不得要讓王陽明給自己閨女一個交代。
  • 王陽明心學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關鍵在這「3個詞」,看完就明白
    而在國內,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王陽明的思想中有所受益。近代梁啓超甚至說,「中國五千年來只有兩個半聖人」,這其中一個就是為王陽明。王陽明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創建了「心學」,那麼這個「心學」究竟有何強大的力量,能影響這麼多的人呢?
  • 王陽明:男人要想成大事,能力不是最關鍵,而是要悟透這「箴言」
    而男人要想成大器,過程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經歷一些磨難。王陽明就是如此,他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生最低谷時期完成的。就好比說龍場悟道。其實,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是次要的,關鍵要悟透這「一大箴言」: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 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是王陽明心學中最可怕的一部分!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哲學絕非是書齋裡的空想,他本人也踐行知行合一,因此他能夠在各個領域都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這才有了傑出作為。他崇尚"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
  • 王陽明的成聖之路:4句話解釋陽明心學
    所以,我們必須提醒那個睡覺的倒黴鬼,有石頭要砸你,趕緊起來。這就是「格物」,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煉心」,它煉的就是我們那顆慈悲的心。我們要經常實踐自己的善意來煉心,把自己的心煉成仁者的心。長此以往,我們就會成為偉大的人,因為孟子說了,仁者無敵。「四句教」解析在王陽明心學史上被稱為「天泉證道」。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學、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這一點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國藩能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曾國藩在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卻「屢敗屢戰」,且兩次因為遭逢慘敗而急得想跳水自盡,其勝負之機、其為將風度又與王陽明四十二天內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相去甚遠。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斷言:21世紀是教育家王陽明的時代,心學的時代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時代,是心學的時代,現在更是網絡縱橫、網際網路的資訊時代,不懂王陽明心學的人,上網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聊天。也許有網友說,這也太言過其實了吧?聊天有什麼難的,會打字、會語音都能和別人聊天,怎麼會不好意思呢?
  • 《知行合一王陽明》|研習陽明心學,做有行動力的人.
    其「心學」並不是紙上學問,而是實踐中的智慧。這麼多人對王陽明頂禮膜拜,因為他的學問絕非書齋裡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學以致用的武器。用到政治上,他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用到軍事上,他又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他的一生,就是心學的最佳代言。他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動的巨人。
  • 了解王陽明心學,從這裡開始
    7、王陽明為什麼沒有進內閣明朝建國之後,一直以來都堅持的是「以文馭武」,文治要比武功更有優勢。而王陽明雖然是文官的身份,但是他最主要的功績,大多都是在平定叛亂、清剿土匪的方面,而這屬於武功,所以他並沒有能進入內閣的憑仗。明朝進入內閣,有一個看不見,但是卻真實存在的門檻,那就是「非翰林不入閣」。
  • 王陽明心學:人生再得意,在這三種人面前也要「低調」,很有道理
    王陽明心學:人生再得意,在這三種人面前也要「低調」,很有道理在陽明心學的發展過程中,許多人一直關注「心學」。其實,所謂的「心悟」並不神秘。它是人們經過長期思考後突然認識到的一種新認識、新感知,它是新認識對舊認識的超越,新感知對舊感知的超越。陽明心學講的「心」指什麼?其實,王陽明對「心」有明確的解說:「心」就是「真我」「真吾」。
  • 王陽明及其心學的現代啟示
    勇於探索、追求真知的無畏精神在王陽明生活的年代,程朱理學是官方哲學,王陽明本來也是篤信程朱理學的,但同時也看點兒「歪理邪說」,比如朱熹的學術死對頭陸九淵的心學。18歲那年,王陽明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的教導,和朋友一起跑到餘姚當地官署去「格竹」,結果格了7天,道理沒悟出來,人倒累病了,從此不再信朱熹,一門心思搞他自己的「心即理」。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是中國的救命稻草
    雖然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是有沒有發現,社會卻逐漸的有些變味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了,這個社會已經逐漸走向「崩塌」了,人人都向錢看齊,各種三觀不正的觀念層出不窮。人們的心都已經變質了。還記得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在教這麼一句話「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王陽明:懂得了良知二字,就掌握了心學要義,就明白了我的學說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良知的光芒。@王陽明心學智慧 王陽明通過出生入死的磨練,和日夜不停的苦思冥想,終於提出了良知學說,並在正德十六年(1521)左右,開始以良知學說教化弟子。
  •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原來是這樣的,很多人都沒有搞懂
    一:王陽明心學,不等同於唯心主義凡欲深入了解王陽明者不可不讀《傳習錄》。那麼什麼是心學?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心學出現的歷史背景,提到王陽明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宋明600年儒學中心學一派的集大成者,當時還有與心學相對應的,以南宋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其實都不是某一個人單獨提出來的。
  • 被很多人視為精神導師的王陽明,他的「心學」到底有多厲害?
    被很多人視為精神導師的王陽明,他的「心學」到底有多厲害?文/無計讀書1508年,這是一個神奇的一年,在這一年裡發生了很多的事情。36歲的王陽明在貴州的龍場悟出了心學的真知,後人稱這件事為「龍場悟道」。他所創立的心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受到他的心學的薰陶,發動「明治維新」;曾國藩、康有為、毛澤東都把他當作精神上的偉大導師。到底心學有什麼樣的作用,能讓人如此著迷,下面我們來揭開心學的神秘面紗。
  • 王陽明: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又是一門實用功夫
    有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都從王陽明的心學中獲得啟示,如曾國藩、梁啓超、稻盛和夫等都通過王陽明的心血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王陽明的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也是一門實用功夫。不妨一起探索一下王陽明心學的奧秘。一、心靜修福報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不少人都過於浮躁。
  • 王陽明心學智慧:人生僵化的時候,記住這一點,避免故步自封
    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人生大病,只是一個「傲」字。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每個人的身邊有這樣一種人。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知行合一」你真的明白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一就是儒家學派的孔子,其二就是王陽明,再加半個曾國藩。王陽明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呢?明代王守仁,自號陽明子,因此被人稱為陽明先生,又稱王陽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以及軍事家,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據說,陽明先生出生也是一段傳奇故事,他的母親生下他時已經超過了10個月。
  • 王陽明「心學」:福運弱的人,往往會敗在這四個人身上,要警醒
    王陽明是誰?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本應被人追捧的聖人,卻逐漸被人們所遺忘,王陽明是可以與孔子相媲美的聖人,是中華五千年裡唯二的聖人。多年來,文史界的學者和專家都肯定了「陽明心學」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