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九鼎缺一是怎麼回事?豫州鼎落入泗水疑暗有所指

2020-12-15 娛評天下說

《大秦賦》中的九鼎缺一是怎麼回事?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伏筆,也是稍微有點玄幻的地方,那個鼎難道是真的有靈性嗎?還是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呢?

周天子被打敗向秦國妥協,割讓了36個城池,在把九鼎運回到秦國都城鹹陽的時候,路上丟了豫州鼎,落入泗水中,也就是說當時運回鹹陽的只有八個鼎。王權的象徵九鼎卻遺失了一個,這無疑是有遺憾的。很多人說,這裡是一處伏筆,預示著秦國沒有取得九鼎,所以統一天下也只是暫時的,秦始皇雖然後來橫掃六國,但二世而亡,焉知不是上天的旨意呢?

而後來建立西漢的劉邦,在早年間就曾經任命泗水亭長,不知道是不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刻意安排,秦二世短命滅國,中間又經歷了很久的混戰,最終是劉邦確立了漢朝,天下才慢慢的又穩定了下來。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定數吧。

九鼎對應著九州,嬴稷在有生之年沒有收集到九個,可以說是莫大的遺憾,但他認為鼎是有靈性的東西,失去了就沒有必要再去強行找來。

據悉,九鼎分別是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兗州鼎、雍州鼎、荊州鼎、梁州鼎、并州鼎等九鼎,象徵著天下九州。《史記》裡記載過秦武王舉鼎而亡,說明這個鼎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有幾個鼎,《史記》也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大秦賦》關於九鼎的說法,其實主要是根據《東周列國志》這本小說來的,說秦昭襄王把九鼎從洛陽運回了鹹陽。

其實關於九鼎的傳說,歷朝歷代的史學家,都曾經提出過質疑。就說距離九鼎時間比較近的司馬遷老爺子,其實他對九鼎的來龍去脈,也不甚了解,所以他在《史記》裡的記載相當模糊,甚至可以說是模稜兩可。

縱觀中國歷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解析 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中秦王稷秦王稷命令嬴異人運送九鼎入秦,「九鼎」意味著權威,誰能獲得「九鼎」就能成為天下的共主,但是最後「九鼎」只取回了8鼎。那麼《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  九鼎分別是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兗州鼎、雍州鼎、荊州鼎、梁州鼎、并州鼎等九鼎,象徵著天下九州。
  • 豫州鼎落水的地點,究竟在哪裡?
    豫州鼎落入泗水,對應的高祖降世。劉邦起兵前是何官職?泗水亭長啊!豫州鼎落水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大秦賦》劇中贏異人怒懟平原君,忍淚舍妻兒的鏡頭,感動了無數人。禹貢金九牧,鑄鼎於荊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歷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餘八入於秦中。」《大秦賦》採用的,應該就是這種說法了。後世在帝皇降世上,從沒客氣過,帝皇降世大多滿室紅光黃光什麼的。
  • 大秦賦之,周天子指天怒罵秦先祖,豫州鼎顯神跡
    秦昭襄王命,子楚帶父監軍,與大將軍贏摎攻打西周都城洛邑,連破數城,周天子被困,打不過就談,秦國趁機提出讓西周割地三十六座城池,並送象徵王權的九鼎,才會撤兵。周朝九鼎,乃大禹王所鑄分為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 大秦賦:周天子投降,異人運九鼎歸國丟了一鼎,嬴稷說此乃是神物
    正在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後受到很多歷史迷的喜歡。這部大製作的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在戰國晚期,七國割據,戰亂頻發,其他六國戰力低下,唯秦國獨強,天下統一的形勢逐漸出現,而真正帶領秦國掃除六合的始皇帝嬴政,還在遭受他人生中最苦難又沒有選擇的日子。
  • 大秦賦:秦昭王失一鼎,秦始皇撈上來沒?為何漢畫中頻見泗水撈鼎
    導言:在大秦賦中,秦昭襄王打的周王室不僅毫無還手之力,而且還取其宗廟九鼎,運往鹹陽城,但途中卻不慎將豫州鼎落入了泗水之中,那麼後來的秦始皇撈上來沒?
  • 大秦賦:秦昭襄王滅周取九鼎與鹹陽,那麼如今九鼎又在何方?
    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君舉天子旗號合縱攻秦。劇中九鼎周天子號令諸國,合縱五十萬大軍伐秦。秦昭襄王命贏摎二十萬兵馬直撲天子國都洛邑,破解合縱連軍。後由公子子楚和將軍贏摎水運九鼎回鹹陽。劇情中九鼎運至泗水時豫州鼎不慎落入水中,只運得八鼎回鹹陽。那么九鼎後來都去哪了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九鼎的由來九鼎又稱傳國九鼎,是我國古代最高統治者的象徵。
  • 《大秦賦》中的九鼎,現在還在不在洛陽
    最近一部電視劇大火,這部電視劇就是《大秦賦》。雖然這部電視劇的發生地是在長安。但是裡面涉及到一個關於洛陽的故事情節啊,就是裡面說到秦昭襄王從洛陽遷九鼎入鹹陽。結果九鼎遺失在泗水,後來九鼎不知所不知所蹤。
  • 「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之「鼎」的來源
    「鼎」在中國古代是皇權和貴族身份的象徵,它被賦予神話色彩是源於禹鑄九鼎的傳說。大禹接替舜的位置後,對「九夷」恩威並施,加強教化。多次出巡,有一次大禹南巡到塗山(今安徽蚌埠),在這裡大會天下諸侯,來者達數萬人。
  • 《大秦賦》這些冷知識可比劇情有意思多了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這部劇掀起了大秦粉的狂歡。然而劇情有些偏重於宮闈之亂,也引起不少觀眾的反感,其實這樣的歷史劇還是應該尊重歷史,這樣觀眾們可以一邊看一邊查歷史資料,不僅可以通過看劇了解到真實的歷史,還可以學到一些歷史冷知識。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
  • 傳國重器華夏九鼎究竟去了哪裡?史書對九鼎的記載也大多語焉不詳
    九鼎 ,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商代時,對表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儲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為了國家政權的象徵,進而成為傳國寶器。
  • 九鼎之謎——青州鼎
    畢竟九鼎是限制萬物能力的結界,誰能率先勘破九鼎的奧秘,誰就能問鼎九州,成就無上之神。為了追尋九鼎的下落,人族,仙族,妖族,羽族再次相遇九州,由此揭開了尋找九鼎背後的秘密!        首先被人詢問的是各州的司鼎。        「前輩可知青州鼎的下落?」我開門見山的問道。
  • 大秦 這一賦,竟然落入 低谷
    大秦 這一賦,竟然落入 低谷  ◎陳輝  在豆瓣上備受好評的《大秦帝國》終於迎來第四季(第一季《裂變》豆瓣評分為9.3,第二季《縱橫》評分為9.3,第三季《崛起》評分為8.5,均堪稱國產劇中現象級的高分),雖然劇名改成《大秦賦》,但觀眾們熱情依舊——剛開播時,評分便高達8.9分。
  • 象徵王權的九鼎到底去了哪裡?
    所以,當君主崇尚德行的時候,再小的鼎也是很重的;反之,如果君主背離德行,再大的鼎也是很輕的。當今天下,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德行未棄,所以天命未改,你又怎麼能知道九鼎的輕重呢? 楚莊王碰了一鼻灰,只好作罷,這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來歷。
  • 大禹效仿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乃鑄造九鼎,從此天下歸一
    為了不引起眾部落首領的不滿,大禹仔細考慮之後,決定將各州進獻的金都用在各州所鑄的鼎上,並在各州鼎上都鑄上各州內的山川與奇禽怪獸,這些,都是大禹在治水過程中碰到的。幾個月之後,大禹掌管天下已滿五年,他遵照舜帝之制,也每五年進行一次出外巡視。待大禹結束巡視歸來,九鼎已成。
  • 從考古發掘來看大禹九鼎並不存在,為什麼歷代帝王卻深信它的存在
    後來商滅夏,同時佔有了九鼎,周滅殷得九鼎,在秦昭王時秦國國力大增,秦昭王問鼎中原,取九鼎。但根據《史記》所載,九鼎中的一鼎落入了泗水之中,最終只有八鼎入秦。秦始皇泗水撈鼎是漢代畫像石上比較熱門的題材,這一主題的畫像石圖形上有幾個最基本的元素,即鼎、眾人、拽繩人、龍、魚。
  • 古代未解之謎—西周「九鼎」
    鼎,曾是我國距今約四五千年的遠古時期大量使用的一種器具。《史記》記載了一則有關鼎的神話:「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古代的九鼎代表的就是九州,象徵著古代君主的王權天命所歸。杜牧有「始皇東遊出周鼎」之說,但《漢書》卻說,九鼎沉沒於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如果司馬遷所說屬實,九鼎應該落入秦始皇手中,何況杜牧有「始皇東遊出周鼎」之說!秦始皇對九鼎十分珍愛,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極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這也成為目前一些考古學家鼓動開掘秦陵動機所在。
  • 秦昭襄王最後的8年,滅東周、迎九鼎、殺功臣、行霸道,威震六國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劇中,秦昭襄王出場時,已經垂垂老矣,但餘威仍在,讓人望而生畏。
  • 秦人為何對九鼎情有獨鍾?
    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史記·封禪書》九鼎是國之重器,據傳是大禹治水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是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這也是正熱播《大秦賦》幾代秦王追求的終極目標——一統天下。
  • 中國歷史上的九州分別指的是是什麼地方,又與九鼎有何關係?
    中國歷史上的九州分別指的是是什麼地方,這與九鼎有何關係?歷史上中國被稱之為九州,分別指的是哪九個州?豪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震九州。在中華歷史文化中,如九州四海、華夏九州、一言九鼎、言重九鼎這樣的成語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