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鮮」是啥意思?舟山老漁民告訴你

2021-01-08 浙江在線

  「過鮮」倆字聽起來有些陌生,年輕人尤其如此,可對於上了年紀的舟山抲魚人、撐船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漁民把從洋地抲上來的錚骨斯亮、透骨新鮮的大小黃魚、帶魚、烏賊等各種鮮魚賣給冰鮮船叫「過鮮」。

  過鮮生意歷史悠久,從何而起恐難考證,但從史載檔案來看,其規模最大的當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漁業生產走上了機械化快車道,漁船還用上了魚群探測儀。專營過鮮的舟山水產供銷公司和各縣水產供銷公司的大小冰鮮船有100多艘。到了旺汛季節,海運、航運公司的運輸船,甚至一些農業大隊搞副業的運輸船都會加入過鮮隊伍。照片上就是舟山十五號船在洋地上過鮮的情景。

  漁船抲魚南到大陳漁場,北到呂泗漁場,還有些年頭兩頭延伸,南到福建,北至山東。漁船抲魚到哪裡,冰鮮船緊跟到哪裡。過鮮地點從近到遠,不一而定,近的沈家門港、烏沙門、白沙港、涼湖、普陀山、葫蘆、梁橫、南韭山,稍遠的東極、嵊山、石浦,再遠的就是大陳、呂泗洋。

  用來過鮮的冰鮮船主桅、燈桅或收購魚貨的專用旗杆上掛著收購旗,旗幟印著收購船的代號,夜間架在桅杆與駕駛臺兩頭之間的橫梁上,亮著一排收購燈,駕駛臺上方玻璃框燈映著船名,等候漁船的到來。隨著「過鮮嘍」「過鮮嘍」的喊叫聲,漁船夥計接過冰鮮船拋過來的後纜繩套在後把柱上,冰鮮船夥計接過漁民夥計拋過來的纜繩套在頭把柱上,前後纜頭繫緊,準備過鮮了。

  過鮮開始,業務員拿出稱魚的長杆大稱,司帳員拿出算盤,記帳碼字,艙面上的人馬揭開艙板,跳進艙裡,開始掏冰,為撒冰做準備。冰鮮船桅杆上兩根柪杆呈八字形,像鳥兒的翅膀。桅杆和柪杆上的鉤頭穿連著吊繩,繩的下頭結兩個魚鉤,系一個拉繩。漁船夥計用魚鈀,把艙內鮮魚裝到魚篰籃裡,兩個人將魚吊到艙板上,另一人拉柪杆,並用魚篰鉤扎到魚篰籃的耳朵繩後,冰鮮船那邊卷滾桶的將魚捲起來,一篰籃魚像蕩鞦韆一樣滑向冰鮮船那頭,與此同時,漁船那頭一人拉著繩,用來控制魚篰籃的速度和穩定位置,冰鮮船那邊的人兩手扶住魚鉤繩,將其準確穩妥地放到艙板上,滑出兩隻魚鉤。去時空篰籃,來時一篰滿滿的魚,一往一來,穿梭不息。

  稱魚之前,冰鮮船的業務員和漁船上負責過鮮的人馬就魚貨的規格共同進行測算。這是因為抲上來的魚有大有小,品種也不止一種。漁民也沒工夫去把艙內的魚都分揀成統一規格。倆船人員只能毛估估協商定奪。具體的方法大都採用將兩三篰魚倒在艙板上,揀開不同品種規格魚貨,然後稱重,再計算不同規格魚貨的比例,雙方都認可後,整船的魚貨就這樣結算了。

  當抬稱人員抬起一篰籃魚貨時,司稱員將秤砣在稱杆上一滑,眼睛一瞟,再稍微調整一下秤砣位置,「櫓前大黃魚85斤」「櫓後大黃魚86斤」司稱員大聲地報給司帳員一篰籃魚貨的船位、規格、魚名、斤量。靠在冰鮮船左舷的漁船叫櫓前,靠在右舷的叫櫓後,這個叫法是根據木帆船搖櫓方向而確定的。

  艙面上的水手將冰鮮船艙板上稱好的魚倒進魚艙內,艙裡的人用鐵鍬鏟起滿滿的一鍬冰,雙手撒開優美的弧度,將冰均勻地撒在魚面上。魚不停倒,冰不斷撒,一層魚,一層冰,艙內的魚慢慢地堆積起來。

  坐在司帳間或船艙邊的司帳員,一邊快速地記著司稱員報來的數字,一邊「噼裡啪啦」打著算盤,核算著一張張碼子上的數量。看碼子的漁民夥計在一旁,一邊看記得是否準確,一邊心裡算著碼子帳。待司帳員一算出一張碼單數量時,他肚裡也算出了魚貨的數量。漁船裡魚都出完,過鮮結束,司帳員匯總碼子裡的數量,算出魚貨數,開出水票(結帳單),一份留底,一份交漁民老大。有時櫓前、櫓後倆船同時過鮮,司帳員來不及匯總和開水票,就將碼子交給漁民老大,由他們到水產公司財會室結算。

  一船過鮮結束,解纜讓船,第二船再接上。五六十噸的冰鮮船半天至一天就魚貨滿艙了,而超出一百噸的就要多一些時間了,有時過鮮斷斷續續,需要幾天才收足魚貨。

  一些漁船老大在洋地上會尋找自己比較熟悉、關係融洽的冰鮮船過鮮。漁船老大或其它人馬跳到冰鮮船那裡,與他們敘舊、聊天。冰鮮船員拿出從上海、寧波購買來的日常生活用品送給漁船老大們,漁船老大們則拿風鰻、嗆蟹等多種花色魚貨或魚鯗回贈。

  抲魚一年又一年,一汛又一汛,一風又一風,過鮮一次又一次。過鮮,不僅僅是魚貨交易,更是倆船的情誼交流和延續。

相關焦點

  • 舟山,敢為天下「鮮」
    現在正是伏季休漁期,舟山的海面上顯得有些沉寂,東海正等待著再次為漁民「慷慨解囊」。到了那個時候,舟山就會正式陷入海鮮的狂歡。 海洋的厚賜與時勢的造就讓舟山處在了風口浪尖,一時舟山海鮮名聲大噪,不僅惹出了江蘇和浙江兩家鄰居對於嵊泗列島歸屬的一番爭議,舟山黃魚還成了上海人的心頭好,為此民國的風雲人物杜月笙親自出門,為了保障「上海人吃得上好黃魚」,藉助雄厚財力置辦了大量冷藏設備,吸引舟山漁民來此販魚。
  • 舟山漁民捕獲96斤超大野生石斑魚,船員驚呼
    鄔方表今年56歲,他告訴記者,以前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野生石斑魚。他把這條的魚的照片發給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漁民,大家也說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野生石斑魚!問了同事們,有同事吃過小個頭的野生紅石斑魚,清蒸,燉豆腐湯,那鮮味,簡直是鮮到沒朋友!這麼大一條,口味料更佳。船老大鄔方表說了,打算將這條魚出售,哇,不曉得哪位有幸吃到這條大大大大野生石斑魚……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 ssp.))是鮨科石斑魚屬的一種魚類。
  • 【舌尖舟山】臭冬瓜,舟山下飯米道贊!!做得好吃,很有門道!
    」菜品之一的臭冬瓜對於不少剛到舟山的外地人來說一聽臭冬瓜的名字,很有「黑暗料理」的味道而對於老舟山來說,臭冬瓜聞起來有點臭吃起來有點香,品起來卻是值得回味的鹹鮮漁民出海,不經意發現此物獨具一味之說比較合乎情理。航海需要最基本的飲食保證,漁民出海打漁一個來回需要數月甚至一年。出海前,船上必定要貯存足量的蔬菜,冬瓜儲存在甑甑甏甏裡經風吹日曬,發酵變臭在所難免。
  • 舟山有人捕獲大大大野生石斑魚!這些年舟山出現的「大傢伙...
    鄔方表今年56歲,他告訴記者,以前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野生石斑魚。他把這條的魚的照片發給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漁民,大家也說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野生石斑魚!  這次捕上來這麼大一條,無論是清蒸,還是燉豆腐湯,那鮮味想必鮮到沒朋友吧!  而且,船老大鄔方表打算將這條魚出售,不知道哪位能有幸吃到這條大大大大野生石斑魚……  除了野生大石斑魚  這些年造訪舟山的「大傢伙」還真不少!
  • 禁漁不禁「鮮」 !舟山的海鮮從不會讓人失望...
    你知道海裡也有鱸魚嗎?海鱸魚(養殖)要比淡水鱸魚要大的多哦,每年的5-10月是釣海鱸魚的好時節,釣上來的海鱸魚紅燒最佳,滑嫩的魚肉,不需過多佐料,隨便一煮,便已是頂鮮。舟山人吃淡菜,最喜歡直接用水焯一下,配上醬油,下酒來吃,味道不要太鮮!或蒸、煮、燒、剝殼後與其他食材同炒,照樣味美醇厚、獨具風味。
  • 老漁民您1妙招,吃著和活魚一樣鮮
    雖然冰凍能將魚保存很久,可我每次將魚解凍後,發現魚的肉質都非常老,完全沒法吃,相信在生活中,肯定很多人和我遇到過一樣的情況。而在2019年元旦時,我當時在河邊釣魚時,一位老漁民看著我一直上鉤,老漁民就過來和我聊天,老漁民說:釣了這麼多的魚,吃不吃的完?我回答:當然吃不完呢,將多餘的魚冰凍後吃著又不鮮,只好給送給親戚朋友吃了!
  • 2020開海第一批正宗舟山冰鮮梭子蟹來啦,從碼頭直達餐桌,鮮到吮手指!
    海鮮之都——浙江舟山 是我國梭子蟹的主要產地 素有「東海魚倉」和「海鮮之都」之稱 而梭子蟹更是舟山的地標性美食 還上過央視科教頻道的《味 道》
  • 老漁民教你燒鯧魚,牢記這1點技巧,魚肉鮮香,更好吃
    老漁民教你燒鯧魚,牢記這1點技巧,魚肉鮮香,更好吃印象中,海魚的價格都比較貴,不像淡水魚,鯽魚、草魚、鯉魚這些都只需要5-10塊錢一斤。而海魚就不一樣了,海魚人工養殖難度大,即使是醃製的,價格也會比較貴。
  • 舟山味道:鹹齏大湯黃魚 傳統醃製百年工藝
    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過年啦最幸福的當然就是收壓歲錢!!!
  • 舟山群島有一個你很難去的神秘列島!
    「無風三尺浪,有風浪過崗」,因風大浪高而得名的浪崗山列島,是一個漁民心目中的聖地,歷史上曾經是舟山帶魚的著名產地。  「帶魚兩頭尖,勿離海礁邊,要吃鮮帶魚,還在浪崗邊」以及「浪崗西嘴頭,一網三船頭」等流傳數百年的漁諺,自小灌輸入漁民兄弟之耳,滲透進他們的血液。
  • 只聽過「校服」「制服」,舟山竟然還有「島服」……
    小編只知道有「校服」、「制服」……從來沒聽到過「島服」你別騙我(ㄒoㄒ)那麼~到底長啥樣?一起來看一下吧!我舟山可不止美景和海鮮。在豐富的海洋文化元素孕育下,藝術家們創造了色彩絢爛的舟山漁民畫。還有這些精美的服裝和絲巾,以後來舟山旅遊,又多了一種心水的伴手禮——「島服」!這系列具有舟山漁民畫中國風的服裝,由舟山彼岸文化傳播公司和舟山藝術品衍生研發中心負責人徐君,為本次海島旅遊大會特別設計,被譽為舟山群島的島服。男裝命名為「東海漁裳」、女裝名為「東海羽裳」。
  • 舟山船老大捕獲大大大大石斑魚,最後賣了…
    來源:無限舟山客戶端、錢江晚報、都市快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 70歲老漁民告訴你真相,這些常識要知道
    70歲老漁民告訴你真相,這些常識要知道蝦是一種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海產品,不論是淡水蝦還是海水蝦,都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常吃蝦好處多多,尤其是小朋友,可保護視力,增強抵抗力等。但大家在吃蝦的時候,總是有個疑問,蝦背部的黑色蝦線是什麼東西?到底要不要去除?
  • 最後一位舟山漁民親歷者離世 78年前「裡斯本丸」號沉船事件中救援...
    最後一位舟山漁民親歷者離世 78年前「裡斯本丸」號沉船事件中救援英俘 2020年08月07日 05:24:00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記者 林上軍 通訊員 楊翼榮   浙江在線8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上軍 通訊員 楊翼榮)78年前,他和197名同鄉漁民一起,搖著小木船,在大海中奮不顧身救起384名落水的英軍戰俘。
  • 老漁民告訴你區別在哪
    老漁民告訴你區別在哪雖然我們不在沿海地區,可是吃到的海貨卻不少,帶魚、蝦皮、海帶、紫菜等等。其中蝦皮應該是很受歡迎的了,物美價廉,雖然一斤不便宜,可是數量很多,並且口味鹹香,可以當作小鹹菜,還能拿來燉湯和包餃子呢。
  • 268個5G高清攝像頭聚焦東海開漁移動5G助力舟山智慧漁業發展
    千舟競發,浩浩蕩蕩,線上線下,滿屏「追鮮」。日前,2020年東海開漁節暨舟山遠洋漁市節啟動儀式在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舉行,浙江省舟山市最後一批1680餘艘休漁船全部解禁。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通過分布在舟山全市四個縣區5G定點鏡頭及9路城鄉天眼高清攝像頭,助力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黨媒平臺、人民視頻、新華社現場雲、舟山報業傳媒集團等全國各大主流平臺同步直播東海開捕壯觀場面,為舟山智慧漁業發展再助新力。
  • 浙江舟山:各類海鮮銷四方
    近日,浙江舟山沈家門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全面復工,一艘艘漁船歸港,帶來滿艙海鮮。碼頭上,漁運船把各類海鮮分類裝箱裝車,源源不斷運往各地海鮮市場,豐富百姓餐桌。↑2020年3月1日,浙江舟山沈家門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上,漁民將新捕撈的魚搬上碼頭。CICPHOTO/姚峰 攝↑2020年3月1日,浙江舟山沈家門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上,漁民將水產品上稱稱重。
  • 買瑤柱別再一把抓了,老漁民教你3步,不再上當
    而這些鹹鮮乾貨也成為了旅遊者掃貨的目標。其中,瑤柱 成了大頭目。每次旅遊,都會跟家人去海貨鋪,買上些瑤柱,送禮也好,作為廚房後勤也好。瓶瓶罐罐中裝著的瑤柱,雖然看上去平平無奇,小小一粒,但做菜熬湯稍用下,就會鮮味無比。
  • 漁民:30年不遇的蟹荒,千元難搶一筐蟹
    然而今年,本是預想中的產蟹大年,又逢捕銷旺季,苦苦撐過數月伏季休漁期的漁民不但沒有等來大豐收,反而遭遇減產;準備大幹一場的蟹商們,有的一天虧損數萬元,有的乾脆關門歇業;慕名而來的吃貨也紛紛因為高企的蟹價失望而歸。今年梭子蟹為何減產,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 大蝦最「忌」直接放冰箱,漁民告訴你,只要加勺它,冰蝦變鮮蝦
    大蝦最」忌「直接放冰箱,漁民告訴你,只要加勺它,冰蝦變鮮蝦!營養均衡是現在健康飲食的理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也更加多元化,葷素搭配更是被擺在了首位,再也不是只要能填飽肚子吃什麼都可以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