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家店的招牌美味」
麵條,作為一種普通的主食,可以與一切食材碰撞出火花。在寧波,有遠近聞名的奉化牛肉乾面,有標價近千的黃油蟹面,還有今天的重頭戲——以鮮聞名的餘姚黃魚面。餘姚人愛吃麵,常常用麵食作為早餐。所以在餘姚,大大小小的麵館星羅棋布,但倘若要尋找擁有地道的黃魚麵店家,除了需要「極負盛名」,還得是家老店。開在餘姚高速口附近的一家12年小店,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走進小店,乍看面積不大,四張桌椅整齊排列。每到飯點,客人們紛至沓來,大多是些老主顧,圖的就是一口鮮勁兒。掌管後廚的趙阿姨對烹飪自家美食的技術早已嫻熟於心,手起鍋落之間,一道道新鮮美食便製作完成,從廚房到餐桌,呈現在客人面前。來店裡的老饕們選擇的,大多要屬餘姚黃魚面、牛肉拌麵和小排麵疙瘩這三種。在寧波,食物的鮮味往往歸功於新鮮的食材。將活的水產直接烹飪,可以把水產的活力牢牢鎖在可食用的肉質裡,化作纏繞在舌尖的絲絲香醇。寧波人,好的就是這口。兩條比碗還大的黃魚,一半浸在湯裡,一半躺在面上,輕輕翻起魚肉,喝飽麵湯的魚皮很容易被撕開,藏在裡面的鮮嫩魚肉蹦出來,在雪菜汁的搭配下,滑入口中,這就是老寧波雪菜黃魚的傳統味道。店裡的牛肉拌麵,雖不似湯麵那般口感濃鬱,但覆在麵條上的牛肉在熱油的澆灌下不柴不幹。換一個一聽就知道味道的名字,那就是蔥油牛肉拌麵。
吃拌麵一定要趁著剛出鍋,不然麵條坨了不好拌開也不再美味。雖不似黃魚面那樣驚豔,但它勝在吃不膩的傳統味道。
晚來的小排麵疙瘩端上桌。一看這個麵疙瘩的形狀就知道,那肯定是趙阿姨自己親手做的。不是統一梭狀的工業生產麵疙瘩,而是樸實飽滿、形狀各異的手工麵疙瘩,口感更彈牙些,搭配一些蔬菜湯汁,有一股暖流流經身體,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還治癒疲憊。
為了探尋這些美食的秘密,在徵得趙阿姨的同意下,我們來到後廚。後廚的面積和店裡用餐的面積不相上下,灶臺上的兩口鍋左右開工,為了保證上菜速度,周圍還有一些用來提前準備耗時食材的燉鍋。趙阿姨說,她們準備的食材都是最新鮮的黃魚,用來做小排麵疙瘩的小排也都需要提前燉煮好幾個小時入味。每天這樣勤勤懇懇的製作餘姚美食,才能對喜愛她們這家店的老顧客們負責。如今,大大小小900多家麵館坐落在餘姚這座城市,一碗黃魚面多數情況下並不便宜,動輒上百,但是對於餘姚人來說,那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舌尖美味。
店鋪名字:味一麵館
店鋪地址:餘姚市梨洲街道雁湖北路7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