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
世界時時刻刻在發生改變,我們的教科書也不例外。隨著時代和教育宗旨的改變,我國的教材也會作出相應的變化。會增加一些文章,同樣也會減少一些文章。比如移除李紳的「鋤禾日當午」,比如刪除《賣油翁》的最後一句。比如刪除《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的《孔雀東南飛》,為什麼這篇文章會被刪除呢?家長給出了兩個理由。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裡,漸見愁煎迫。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孔雀東南飛》節選
《孔雀東南飛》全文共1785個字,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敘事長詩。由於全文太長,筆者就節選了文章中最經典的一段給大家欣賞。
這篇文章雖然篇幅很長,但是故事繁簡剪裁得當,人物刻畫栩栩如生。焦劉夫婦的心心相印,掙扎在婚姻的苦難與不幸之中的劉蘭芝,徘徊在孝順與愛情之中的焦作卿,焦母的頑固,劉兄的強橫,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部長詩不僅是具有可讀性的故事,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的長詩。男女主人公夫唱婦隨、兩情相悅,明明是一對男才女貌的幸福婚姻。卻在封建禮教的殘害下,兩人不得以用生命作出代價,捍衛自己的愛情。這不僅是一首崇高的愛情讚歌,也是具有諷刺意義的社會文學。
明代文人王世貞評價這篇著作:「質而不俚,亂而能整,是長篇之聖」。一篇無名之作,能傳唱千年之久,絕非平庸。但是這樣的著作還是被刪了,家長給出了兩個理由。
一、這篇文章篇幅過長,況且裡面還有較多的生僻字,所以對於中學生來說做到融會貫通具有比較大的難度。
二、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由於婆媳關係不好,進而引發的婚姻慘劇。焦作卿愚孝,明明深愛自己的妻子,但是卻害怕違背母親的意願,所以他選擇了一種偏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捍衛愛情的決心。此詩的作者還很贊成他的選擇,所以他設定焦劉夫婦感動了上天,二人化成孔雀飛走了。雖然這樣的愛情看起來悲壯而美好,但是卻是一種消極負面的價值觀,容易對世界觀尚未成型的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響。
你覺得這篇文章應不應該刪去呢?你對焦劉的愛情又是什麼看法呢?
喜歡請關注,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