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城】今天膠州陳氏太極拳研究會亮「招式」!一起練練~

2020-12-22 騰訊網

聞雞起舞強筋骨,和諧太極健身心。12月5日上午,膠州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成立九周年暨張洪禮陳氏太極拳影像發行儀式在翰德軒美術館舉行。市政協副主席王天鴻出席發行儀式。

美術館內喜氣洋洋,氣氛熱烈,太極拳愛好者及常州路小學的同學們齊聚一堂,認真觀看了張洪禮陳氏太極拳影像視頻。視頻中,張洪禮精彩的表演引得全場叫好,有的同學甚至跟著比劃了起來。

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記者了解到,膠州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自2011年10月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弘揚傳統武術,傳承武術精神,助力全民健身」理念,積極參與各級武術比賽和展演活動,以武會友,廣結名師,開眼界,查不足。北上石家莊參加傳統太極拳邀請賽國際邀請賽獲得三金五銀,東進青島、東營參加全國太極拳邀請賽和首屆全國太極拳電視大賽,獲第六和第八好成績。

通過不斷地舉辦年會,教、練、賽結合,演、選、評並行,推廣傳統太極拳,助力全民健身。在張洪禮的帶領下,數年如一日,堅持天天習練,天天交流,不斷矯正,不斷提高。十幾年來,義務為膠州市向陽小學、常州路小學師生教授太極拳、太極扇,太極棍,讓傳統武術走進校園,使武術精神得以發揚。

在太極隊伍裡,膠州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碩果纍纍,並且形成了健康、持續發展的好勢頭,本屆太極年會暨首映式舉辦,對於深入研究太極文化,突進中戶傳統武術發展進程,推廣全民健身,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們將繼續堅持『練起來、走出去、推廣開、傳下去』的理念,積極傳習太極拳,研究太極拳,推廣太極拳,習武健身,修德育人。」張洪禮說。

圖/文/視頻:胡雅昕 宋宇軒

責任編輯 | 傅鴻宇

副總編 | 任獻文

總編 | 姜蕙真

相關焦點

  • 「幸福之城」今天膠州陳氏太極拳研究會亮「招式」!一起練練~
    12月5日上午,膠州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成立九周年暨張洪禮陳氏太極拳影像發行儀式在翰德軒美術館舉行。市政協副主席王天鴻出席發行儀式。美術館內喜氣洋洋,氣氛熱烈,太極拳愛好者及常州路小學的同學們齊聚一堂,認真觀看了張洪禮陳氏太極拳影像視頻。視頻中,張洪禮精彩的表演引得全場叫好,有的同學甚至跟著比劃了起來。
  • 敬 —— 陳氏太極拳修煉之首!
    首先要認識到陳氏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秀文化,要把它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國粹」來學習和熱愛。同時,還要了解習練陳氏太極拳於我們身心好處之所在。只有明了學習陳氏太極拳的好處,才能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它、信奉它、尊崇它。
  • 陳氏太極拳招式雲手的含義
    中國畫習慣以螺旋狀表示雲之隨風旋轉,舞蹈的經典動作裡也有非常飄逸的「雲手」組合。太極拳此式兩手交互旋轉,似畫雲筆法與舞蹈動作的組合,故取名雲手。雲手是太極拳中非常典型的招式,也是太極拳的母式。雲手雖然是簡單的畫圈,但是技法要求很高。
  • 陳發科含笑受辱,守住陳氏太極拳秘密
    他曾召開過一個太極拳研究委員會議。當時XXX大師應邀參會,開會前他突然發問:今天開的是什麼會?張甄回答說:「開的是太極拳研究會。」XXX大師又問:不是練太極拳的人參加這個會,應當怎麼辦?是算他們出席還是算列席?因為如果算列席的話,就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 在陳全忠大師九十華誕暨陳氏太極拳西安傳播百年紀念會上的發言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我爺爺九十華誕暨陳氏太極拳西安地區傳播百年紀念活動,作為爺爺的嫡孫,我感到十分的榮幸。陳氏太極拳自明朝創立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薪火相傳,綿延不絕,如今已匯入中華文化的滾滾長河,滋潤著祖國的大地和五洲四海,為中華兒女增添了無限的自豪。
  • 從《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第一路拳架運動軌跡圖示》《陳氏太極拳第一路拳架動作名稱參照對比表》教學版淺析陳氏太極拳傳承發展的同一性
    《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第一路拳架運動軌跡圖示》和《陳氏太極拳第一路拳架動作名稱參照對比表》,是由陳家溝太極拳傳承發展研究會近期推出的一套拳家藏品。是陳沛林、陳沛菊兄妹依據家傳手抄本挖掘整理,結合數十年習練家傳拳法的規矩和法則,並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材料,反覆核查認證,精心製作,奉獻給太極拳研究者、習練者的一套珍貴資料。
  • 陳氏小架太極拳大師李樹才近鄭州薛崗社區教太極拳
    夏日涼涼,鄭州市惠濟區武術協會李樹才老師來到鄭州薛崗社區李樹才老師教薛崗社區居民學習陳氏太極拳小架李樹才老師示範了陳氏太極拳小架的基本動作,行雲流水的動作將太極拳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李樹才,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人,1945年出生,現任鄭州市惠濟區武術協會副會長,陳氏太極拳小架大師。
  • 陳氏太極拳近代發展史
    該社的成立為北京陳氏太極拳的傳播打下了良好基礎,為陳氏太極拳培養了一批傑出人才。      1953年11月,陳發科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上,代表北京表演了陳氏太極拳,受到好評。這是陳氏太極拳歷史上首次在全國性集會上展示,它標誌著陳氏太極拳將走向全國。      陳發科在北京30年間,不斷總結經驗,設計了新的拳式。
  • 如何判斷自己練的是不是「傳統太極拳」
    今天我想給大家聊一聊如何判斷練的是不是「傳統太極拳」。我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說自己練的是傳統太極拳,很多教拳的老師也說自己教的是傳統太極拳,那我們大家怎麼去判斷呢?今天我想聊聊這個話題,供大家參考。我們今天練習的陳氏老架一路其實它不是什麼老架,是上世紀80年代改編的套路,根據過去的老架一路和陳發科的新架一路改編過來的,它並不是傳統的老架,不是我們想像的傳承了幾百年的老架一路。
  • 太極拳的招式練好之後,還需要學會散手和打手才能談技擊
    有不少拳種說自己「一年打天下」或「一年打死人」,而太極拳是「十年不出門」,這是真的嗎?很多學太極拳的人為什麼碰到練拳擊的不是對手?這裡面的原因世人少知,且讓我一一道來。比如說現在最流行的套路練法就是這樣來的,一練拳就練一套,這樣練,不說十年,就算練一W年也練不出一點功夫來。當然也有一些老師自己也沒功夫,怕教了真的,學生練會了發現自己不行,所以乾脆教假貨。另一個則是學子不肯吃苦,偶習得一二,就回家自學自樂,還以為已經得到全部傳承了,然後就教別人了。就像現在的很多教太極拳的老師,除了套路和所謂的推手還會什麼?
  • 論陳氏太極拳纏絲勁
    其中左右和上下的方位纏絲合成為一個整圓,同時結合裡外,使平面圓變成立體圓,這正是太極式螺旋運動所必具的特色。其次,為了在練拳時有左右逢源,內外結合,周身一家起見,又有大小、進退兩對方位纏絲配合,以滿足健身和技擊上的特殊需要。因此,太極拳每一個拳式,在順逆基本纏絲的基礎上,至少要有三對方應纏絲結合一起進行運動。
  • 陳氏太極拳「修煉工程」之「內勁外功」的訓練步驟與器材選擇
    陳氏太極拳常規訓練項目有拳架、推手、散手。 拳架的內涵是所有訓練項目裡面最豐富的,它是人體素質訓練, 包含了「力量、耐力、靈敏度、鬆柔狀態、丹功力、意念等全面的訓練。 拳架的這些訓練特點無論是單式訓練還是推手訓練、器械訓練,都沒有辦法代替。
  • 練一輩子的太極拳,就是要練出每一勢都是十三總勢
    也有人由於工作忙碌,對學練太極拳比較挑剔,想學太極拳,然而,簡化太極拳失之簡單,中華文化的味道淡了一些;傳統太極拳難度大了些,學起來,耗時費力,一時半時學不會。 練真正的太極拳,關鍵的關鍵只有一點:八門五步 太極拳的每勢或多或少,暗合張三丰所歸納的八門五步十三總勢之象;並配備相應的單操和相應的太極功。我所學的,主要含著太極混化法、太極川字莊、太極十三勢莊法拳(十三勢丹莊)。
  • 太極拳是練腦子的不是練動作,太極運動是知覺運動不是肢體運動
    康偉:孔子曰:「知幾其乎神矣,幾者,動之微,吉兇之先見者也。」這裡的「幾」就是極細微的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機」。有「動機」了,但是根本沒看見動。王宗嶽《太極拳論》闡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 太極拳:先練開,後練合,再練活
    練拳的順序:先練開,後練合,再練活今天我給大家侃的是太極拳的練習順序:先練開這是陳家溝我的師傅跟我說的,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所以今天在這裡跟大家一起作一個分享!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老師傅說的都是他們過去練拳的體會,也就是老的練法、傳統的的練法,從健身養生的角度講,這些東西僅供大家參考!
  • 一遍頂三遍,太極拳這樣練
    因區域差異及太極拳發展的早晚的關係,很多的太極拳愛好者認為,一套太極拳的演練時間,以錄像教學或競賽規定為準。就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來說,很多的太極拳愛好者都在十五分鐘練完一套。 我建議過很多練老架一路的太極拳朋友們,「把這套拳延長至二十五至三十幾分鐘,不僅呼吸能練得更加均細、深長的美妙感受,而且效果事半功倍。」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覺得沒必要。從這一點就證明了很多的愛好者把太極拳套路當成一般的體育鍛鍊了。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太極筋骨齊鳴,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如何練習?-典傳筋骨開發
    這邊以陳氏太極拳可能會更快偏重,因為陳氏太極拳發力偏多,所以練習筋骨齊鳴上有先天優勢。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陳氏太極拳現在有很多太極愛好者愛的是柔柔緩緩的太極拳,但殊不知太極,陰陽相合,有陰有陽,才是太極,既然太極拳有柔柔緩緩的一面
  • 太極拳----練拳先練腳,你學會了嗎?
    即使身體雖向後仰,倘前足跟著地有力,則身體必不能後跌,以足跟維持重心之平衡也。左右亦然。足跟之於身體,其關係重要有如此。至其應用之法,有以足跟勾敵者,有以足跟掛敵者,有以足跟踏敵者,有以足跟蹬敵者。要之,在練習者之善用之耳。足掌:足掌在足之中間,為全身重量之所寄。且能轉移重心,在足部佔一重要地位。其運用之法。
  • 太極拳和八段錦練起來究竟有什麼不同?練哪個更好?
    還是練八段錦好?本人以前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也先後練過太極拳和八段錦。那麼,我就把自己了解和理解的二者之間的相同與不同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也期待能聽到大家的體會和意見。關於太極拳和八段錦,我認為首先它們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無論是各家各派和國家推廣普及的標準太極拳,還是武當、少林、國標八段錦,都有一個不斷傳承、不斷完善、不斷創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