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十七國聯軍,各國分別投入了多少部隊?

2020-12-11 軍械庫視頻

韓戰是二戰後爆發的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戰爭爆發初是因為朝鮮半島上南北民族之間的內戰,後來美中蘇等多個國家捲入。

交戰雙方在朝鮮半島上投入超過三百萬部隊,其中南韓方面總共投入171萬人,美軍投入48萬,韓軍109萬,英國5.6萬,加拿大2.5萬人,澳大利亞8000多人,荷蘭5000,法國3400人,土耳其1.4萬人,紐西蘭3497人,菲律賓7420,泰國6326人,南非826人,希臘4992人,哥倫比亞5100人,比利時3498人,埃塞爾比亞3818人,盧森堡83人。總共十七個國家,組成了十七國聯軍。而北朝方面投總兵力217萬,其中中國出兵135萬,朝鮮80萬,蘇聯2.6萬人。

1950年6月朝鮮在蘇聯的默許下對韓國不宣而戰,在猝不及防的攻勢下,韓國節節敗退,直到退居到釜山一隅,此時朝鮮已經攻佔韓國90%的國土。

同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

在裝備優勢下,朝鮮軍隊作戰失利,一路潰敗退到中朝邊境鴨綠江邊。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憑藉強大的志願軍精神和蘇聯的軍備支持,志願軍硬生生地把戰線又打過了三八線,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讓美軍遭受到二戰後損失最為慘重的戰爭,最後美國不得不在戰場局勢和國內壓力下回到談判桌上,自此,韓戰才宣告結束。

相關焦點

  • 韓戰中美國拼湊的16國聯合國軍,各國出兵多少人
    韓戰不管後人如何評說那場戰爭的得與失、勝與負、罪與罰,歷史在60年前中美朝(韓國除外)籤訂停戰協定時已經改寫:它是美國開國以來第一次戰而無勝之役,也是中國自鴉片戰爭百餘年來境外戰爭中首次不敗紀錄。能吹一輩子的韓戰中國志願軍將士憑藉簡陋的裝備、頑強的意志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應對擁有陸海空絕對技術優勢的對手,硬是把逼近鴨綠江邊的聯軍一度推回37度線。
  • 韓戰各國派出多少兵力,中國犧牲了多少志願軍?
    在整個韓戰的過程中,參戰的雙方是以中國人民志願軍,蘇聯空軍以及朝鮮人民軍為首的一方。另外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這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包括由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土耳其,比利時,希臘,盧森堡,南非,衣索比亞,哥倫比亞,菲律賓,泰國,這15國和南朝鮮李承晚的部隊。
  • 美國人為何說十七國聯軍攻不下一個彭德懷?他有一個特質無與倫比
    因為自美軍在仁川登陸成功後,便切斷了朝鮮人民軍向北退卻的歸路,朝鮮人民軍主力被切斷在三八線以南,各部隊只好採取遊擊戰法,將所有重武器破壞後化整為零向北逐步後撤。而此時「聯合國軍」勢頭正盛,絲毫不給朝鮮北方以喘息整頓之機,以機械化部隊迅速向北進攻。
  • 韓戰中土耳其部隊表現如何?野蠻且勇猛,但是也很逗
    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操縱的聯合國通過決議,組成16國聯軍出兵朝鮮半島,土耳其就是這16個國家中最為積極的一個,派出了一支由5000多精英組成的王牌部隊——土耳其旅入朝參戰,並直接歸美軍指揮。土耳其旅在韓戰中的表現一言難盡,他們同志願軍數次交手,雖然不是志願軍的對手,但是戰場表現十分英勇。
  • 侵華八國聯軍的英軍中居然有一支800人的華人部隊?
    僅用兩個半月時間,八國聯軍便攻陷北京, 「萬園之園」圓明園被付之一炬,園中無數奇珍異寶被洗劫一空。八國聯軍總司令、德國人瓦德西後來在給德皇的報告中承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戰後,清政府被迫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民族災難。
  • 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說起韓戰,主要參戰國的說法不盡相同。中國稱之為抗美援朝,仁川登陸後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志願軍在打。但是在朝鮮的紀念館中,好像是朝鮮人民軍作為主力,志願軍只是輔助。韓國人感覺自己受到了侵略,美國人稱韓戰為被遺忘的戰爭,多數人根本不想提起這場美國建國以來唯一一次沒有獲勝的戰爭。
  • 韓戰之後,世界各國對志願軍展開研究,英國的評價最為到位!
    韓戰以後,世界各國相繼對志願軍展開研究和評價,其中,英國的評價最為到位,堪稱一絕,英國的皇家大學戰略研究會對中國志願軍的總體評價是這樣的—— 「這是一支以騾馬化為主的精銳軍隊,他們和機械化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作戰,其特色在戰爭史上舉世無雙。」
  •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出兵超過135萬,朝鮮又給過中國哪些支援?
    首先來介紹韓戰韓戰爆發於1950年,原先是朝鮮半島上南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來美國,中國和蘇聯等多個國家在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在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
  • 韓戰前期,人民軍連戰連捷,為何釜山戰役兵敗前功盡棄
    (韓戰地形圖) 一直連戰連捷的朝鮮人民軍,為何會在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釜山戰役中遭遇失敗,並最終前功盡棄呢? 一、聯軍背水一戰的鬥志 戰爭之初,由於北朝鮮發起的解放戰爭太突然,韓國軍隊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其士兵多為沒什麼實戰經驗的新兵,而人民軍的骨幹,則多為有豐富的二戰戰場的老兵,所以韓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 朝鮮打韓國,美國來幫忙,最後一次進攻時還有多少人?答案很沮喪
    提到朝鮮和韓國,這本是一個民族的同胞兄弟,但在二戰以後被美蘇分別佔領,以「三八線」為界,這也就造成了同一個國家兩個地區分別建國的現象。同時雙方誰也不服誰,「在互相的謾罵、摩擦和毆打中」戰爭終於在1950年6月25日爆發,率先出擊的是朝鮮人。
  • 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先勝後敗?
    開戰初期聯軍一敗塗地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猛烈的炮火準備後,北方人民軍向南方發起了突然進攻,韓戰正式爆發。人民軍坦克兵與步兵的協同攻擊,很快就突破了韓軍的方向,直逼韓國首都漢城。當時韓軍部署在三八線附近的兵力有四個師團約6.5萬人,由於戰爭是突然爆發的,他們的準備嚴重不足,只有不到一半的部隊及時投入了戰鬥,其餘的很快就潰散了。
  • 如果秦始皇的部隊放在清朝末期,能打敗八國聯軍麼?戰況會怎樣?
    時空跨越2000年,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八國聯軍發生戰爭的並不是清王朝而是秦朝的話,那麼歷史是否會被扭轉?在這裡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但是在做假設之前,我們需要把雙方之間的底牌給摸清楚。換句話來說,當時的八國聯軍究竟有著怎樣的底牌?而秦軍又有著怎樣的底牌?
  • 韓戰中,北朝鮮人民軍坦克部隊和南朝鮮反坦克力量的概述
    韓戰中,北朝鮮人民軍坦克部隊和南朝鮮反坦克力量的概述 1948年,北朝鮮第一支戰車部隊第15坦克團組建。它並非戰鬥部隊,只是負責培養裝甲兵人才,由蘇聯教官和部分中共東北野戰軍的坦克駕駛員進行教學訓練。
  • 韓戰中,14位開國上將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他們都是誰?
    抗美援朝戰爭其實在韓戰初期,美國和南朝鮮軍隊遭到朝鮮人民軍隊的強烈攻擊,節節敗退。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後來的57位開國上將中,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有19位,分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政治委員王平、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建安、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兼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劉震。
  • 為何八國聯軍僅用幾千人就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的部隊?
    八國聯軍有多少人?八國聯軍兵力是這樣:日軍有20840人、俄軍13150人、英軍12020人、法軍3420人,美軍3420人、德軍900人,奧軍300人,義大利軍80人。另外,雖然八國聯軍總兵力是4萬9000多人,但實際攻打天津、北京的部隊也就是1萬6000多人。其中最多的是8000多日軍,另外還有5000俄軍、3000英軍、2000美軍、800法軍。而平津一線的清軍大約10萬規模,其中大部分是裝備先進武器的武衛軍。
  • 韓戰中坦克的運用,新中國現代裝甲部隊的開端
    而韓戰,對於中國國防建設中的裝甲部隊又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我軍裝甲部隊  戰爭開始到志願軍參戰  開戰前,朝鮮人民軍裝備了大約150輛蘇制T-34/85坦克。  因為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沒有掌握制空權,這些寶貝鐵疙瘩可不敢大搖大擺上路,晝伏夜出是當時裝甲部隊的主要生物鐘。我們的坦克部隊不但可以大規模戰役中支援步兵進攻防禦,還經常在夜間突襲美軍巡邏坦克,打出了不少漂亮仗。
  • 不,主要是中國培養的好,從我國回朝鮮有多少部隊?
    明朝時期的鳴梁海戰而到了二戰結束5年以後的1950年,朝鮮人卻在戰爭初期將美、韓等聯軍圍困在釜山防禦圈附近,甚至差點就獲得了勝利。但他們能徵善戰的原因,卻和我們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為在他們的部隊中有三分之一的官兵,都是在我國抗戰期間成長起來的老兵。這些人在日本佔據朝鮮時期,來到了我國東北或者是延安,他們成為了在我國抵抗日寇侵略的一分子,因為他們認為此時的祖國已經淪陷,因此在我國抵擋日軍,消滅日軍也等於是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 韓戰停戰後,美國輿論集體沉默,世界各國什麼反應?
    1953年7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停戰協議》上正式籤字,標誌著打了三年的韓戰宣告停戰。協議籤署之後,彭老總中氣十足地對來訪記者說:西方殖民者在東方海岸線上架起幾座大炮就能霸佔一個國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為何韓戰3年結束,越戰拖了20年?
    上世紀五十年代,韓戰結束剛剛兩年,美國又馬不停蹄奔赴中南半島。好容易休兵止戈,本應閉關恢復元氣,美國為何如此「不辭辛勞」?這要從法屬印支殖民地(含越南、寮國、柬埔寨)說起,二戰中該殖民地被日軍侵佔,戰後法國回歸試圖恢復對該地區的統治,結果在越南抗法戰爭中敗北。
  • 戰爭爆發之前,1950年,鄰邦中國,援助了朝鮮多少兵力?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解放戰爭時期,鄰邦朝鮮對我國的援助。今天,我們聊聊1950年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對朝鮮的援助。請注意,中國援助朝鮮的部隊,主要是用於加強朝鮮自身的國防力量。由於這些部隊久經戰陣,戰鬥力很強。移交給朝鮮以後,損失成為了朝鮮武裝力量的主力拳頭部隊。那麼,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