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王小:和睦家庭下,勤勞致富的東北農民,自媒體界的一股清流

2020-12-23 我是南塘

農民王小,黑土地上普普通通的農民,有中華民族勤勞肯幹的優良品質,也有黑土地人民的豪爽大氣。

從一個平凡的農民成長成百萬粉絲的大咖,靠的是始終如一的自然、不做作。

現在自媒體紅利依然在,短視頻尤其受各大平臺重視。很多三農自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慢慢背離了初心。他們不再單純的記錄自己的生活,而是團隊協作,內容劇本化,表演專業化。雖然畫面更美了,剪輯更精彩了,但失去了本初的味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民王小成了一股清流。

從最初視頻沒人看,到現在粉絲追著看,王小也經歷了一段低谷期

從採訪中知道,王小是無意間發現拍視頻是可以掙錢的,於是自己嘗試拍攝,但由於技術不熟練,心裡又總想成功,拍的質量不太好,內容也有些刻意,所以基本沒什麼人看。直到他拍了一個自己幹農活的視頻,播放量達到幾十萬,他才明白,人們要看的不是你不專業的表演,而是要看最真實的農村生活是什麼樣的。

頓悟後的王小,一發不可收拾,一路成長為百萬大咖。

人們之所以喜歡王小,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是,王小勤勞致富的踏踏實實,本本分分。

二是,王小一大家子和睦友好的家庭氛圍。

王小為了家庭,一直在努力幹活,不管出沒出名,一直堅守本心。

王小的視頻記錄的都是東北人民的平凡生活。

春天到了,去地裡耕地播種;夏天來了,給稻田澆水;秋天了,和家人一起收割水稻;冬天了,貓在屋裡吃喝,為來年要幹的活做準備。

一年365天,王小一家總在忙忙碌碌。話少的老爸,除了幹活就是在家收拾;愛笑的老媽,地裡的活沒少幹,一大家子的飯也要做;能吃苦的媳婦兒,平時陪孩子讀書,農忙了下地幹活,標準的旺夫女人。

按王小現在的影響力,完全可以拍拍視頻,賣賣貨就好了,輕鬆又賺錢,但他沒有選擇安逸,依然在實打實的折騰。

和三姐夫一家租場地養大鵝,白天整理場地,晚上整宿的看護鵝苗。

清理魚塘,修補路面,一片荒地楞是給他們折騰成了一個原生態農家樂園。

付出總有回報,王小一家生活越來越好,買了拖拉機和推土機,幹起活來更方便了,一起合作的三姐夫也蓋起了新房,買了小汽車。

苦心人,天不負,勤勞的人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王小一家人的關係,也讓旁人羨慕。

除了和王小一起生活的妻兒父母,他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

雖然兩個姐妹沒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見面的機會也不太多,但關係特別融洽。

披頭散髮,愛說愛笑的大姐完全繼承了老媽的風格,每次她回家,家裡都充滿歡聲笑語。

有文化,脾氣溫和的大姐夫雖然家底豐厚,但一點架子都沒有,對嶽父嶽母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爸媽一樣,只要有時間就會回來看看,哪怕大姐沒空,自己也要回來。為王小養大鵝的事東奔西跑,還說是應該的。因此,他被網友評為「國民大姐夫」,可見大家對他的喜歡。

顏值擔當的小妹和妹夫,在王小媳婦陪讀時,經常過去看望。小妹的審美不錯,每次回家給爸媽買的衣服都很好看。妹夫幹工程,在外比較忙,小妹休息時,經常回來住一段時間,幫忙做飯、幹活,這些都不在話下。

一家人在一起烤肉,一起出去遊玩。大姐夫他們回來時帶一車各種各樣的禮物,離開時,王小送他們一車自家種的瓜果蔬菜。

老媽知道誰愛吃什麼,誰回來就給他做。每次做各種農家特色吃食時,總惦記著在外的兒女。王小和媳婦覺得理所當然,大姐和小妹也不做作,拿的心安理得。

這樣的家庭關係,能不讓人喜歡?

王小一家,除了得到廣大網民的喜愛,也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青睞。

地方媒體專門來拍攝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央電視臺也邀請他們一家人拍一些專題節目。

可謂名利雙收。

現在王小依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按自己的想法辛勤勞作著,你看不出他有絲毫成名後的飄飄然。

自媒體成就了一大批人,讓他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但嘗到甜頭後,還把它當副業的人真不多了。王小算是其中一個。

勤勞踏實的人總容易讓人產生好感,雖然外界的繁華和誘惑讓我們變得浮躁,但內心還是渴望安靜祥和的生活。王小的出現,正好滿足了我們這種渴望。

相關焦點

  • 上過央視的「農民王小」粉絲185萬,每月能賺多少錢,來算算
    「農民王小」通過短視頻的方式給人展示出了農民和睦家庭,團結友愛的一面,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幽默風趣和歡笑。作為三農領域的大V,目前「農民王小」也是三農自媒體中比較活躍的一位創作者,他的每個短視頻的播放量基本都在20萬左右,播放量高的能達到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如此高的播放量和高權重帳號,「農民王小」每月能收入多少錢呢?
  • 三農網紅農民王小,擁有184萬粉絲還辦鵝廠,緣何受央視青睞?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反映農村生活的作者不少,為什麼央視這麼喜歡「農民王小」?但是,等你真正觀看農民王小3年一路走來的視頻作品,就知道了在他作品除了生活,還有很多人性的閃光點,比如一家人都勤勞樸實,善良和睦,總是洋溢著家的幸福和溫馨,而這些才是每個人心目中最渴望和嚮往的東西。
  • 說農民沒有貢獻、懶惰和愚昧的王教授,農民有話對你說!
    說一大堆評論農民懶惰、愚蠢的話語,這個王福重主要目的是為了鋪墊表達他的另一層意思:中國要想真正的富強起來,那就必須是農民消滅農民,中國必須儘快完成城鎮化。而我的總結是:王福重的意思是中國農民拖了中國發展、富強的後腿,因為農民除了出力氣,根本就沒有腦子。
  • 【中國夢·勞動美】致富路上的新農民 ——付萬紅與他的家庭農場
    【中國夢·勞動美】致富路上的新農民 ——付萬紅與他的家庭農場 2020-12-0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十佳農民丨李昌瑞:當好新農民,要有股傻勁
    編者按:「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屬於農民的節日,「十佳農民」評選是湖南主題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隨著湖南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持續加快,新型職業農民群體數量不斷增長,他們懂技術、善經營,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帶動了更多的農民致富增收。他們是一群在泥土裡耕耘夢想,在沃野上書寫情懷的人。
  • 鄂爾多斯小夥放棄城裡工作改當農民,與父親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去年冬天,屋外正下著大雪。李鵬博在屋外等了一個小時後,李宏才氣呼呼地把兒子讓進家門。「我家裡就這麼一個兒子,」李宏怎麼也想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想要放棄穩定的工作來當「新型農民」。「能實實在在的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這樣的生活更充實。」李鵬博的「算盤」裡,新型農民和傳統農民最大的區別是「改變」二字。
  • 【人大代表風採】王強眾:帶領農民一起致富
    一走進公司的農場,幹警們就被這裡的繁忙景象所吸引:農戶們正在採摘成熟的西蘭花和上海青,質檢員則有條不紊的檢測著蔬菜的農藥殘留,蔬菜種植大戶正準備著把檢驗合格的蔬菜運送到公司總部。看著成熟的瓜果蔬菜和忙的熱火朝天的農民,幹警都被這樣的氣氛感染,紛紛蹲在地上研究起了蔬菜的長勢。
  • 肥西縣上派鎮:新型家庭農場拓寬農民「致富路」
    「上一茬火龍果已經全部售空,近萬斤果子,收入十來萬。」說到火龍果的收成,肥西縣上派鎮前進村貓地村民組新型家庭農場主馬永坤笑了。從一開始的只種稻穀到現在的多元化種植髮展新型農業,馬永坤走出了一條鄉村致富路。9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永坤家庭農場,此刻他正在給火龍果剪枝。「有些廢枝要剪掉,有些剪掉的枝子還可以售賣。」
  • 「科技小院」成為遼陽農民致富加油站
    向企業展示農業新成果 根據農戶需求隨時「出診」「科技小院」成為遼陽農民致富加油站  8月3日,盛夏酷暑,遼陽縣甜水滿族鄉謝家大榛子種植家庭農場的大棚靈芝剛進入噴粉時節食用菌是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項目,近年來,遼陽科技共建高效食用菌產業「科技小院」科技服務團隊立足重點科技示範戶、科技帶頭人、合作社領頭人等,建設打造「科技小院」,不僅讓農民嘗到了科技幫扶的甜頭,也讓「科技小院」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加油站。
  • 永靖縣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田學功同志;新華社甘肅分社副社長、總編輯朱國聖同志;甘肅省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站長、永靖縣農業發展顧問張學斌同志;臨夏州農業農村局局長宗玉良同志;臨夏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侯銘源同志;臨夏州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尹寶山同志;永靖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孔祥友同志;永靖縣政協主席柳玉珍同志;以及在家全體縣級幹部,部分離退休縣級老幹部,各鄉鎮、縣直各單位及中央、省、州在永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受表彰獎勵的100名勤勞致富代表
  • 專業種植帶動農民致富
    曾馬勝是遂溪縣草潭鎮人,曾在外地工作,後辭職回到老家承包土地發展農業,幾經失敗,終於走上致富的道路。目前,他承包的土地達3000多畝,是當地最大的專業種植戶之一,帶動了一方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致富。2014年,曾馬勝開始成立「遂溪縣茅山種植專業合作社」, 該合作社由127戶農民組成,當時貧困戶有101戶。新生力量的加入,合作社「芝麻開花節節高」,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每年收入也穩步增長。另外,他不斷調整種植結構,除了保持番薯、西瓜產業,還發展火龍果、火參果等新興產業,並延伸到港門鎮和雷州市客路承包土地種植香蕉等。
  • 邳州農商銀行支持農民開發分洪灘地發展致富
    近年來,邳州農商銀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加大對農業的培植和支持,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方向,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優勢產業,起到「支持一企、帶動一村」「支持一社、帶動一片」的作用助力了鄉村振興發展。圖為在農商銀行支持下的呂灘村承包大戶魏賢虎種植的黃心大白菜基地裡農民高興正收穫豐收的果實。
  • 《十裡桐花致富路 大霧山裡話豐年》之一:「茶葉王」的幸福生活
    本期我們《秋來走基層 豐收訪萬家》欄目組走進大霧山村,踏著寬敞的旅遊公路,聽聽山鄉人民勤勞致富的故事,感受10平方公裡泥土上悄然發生的變化。《十裡桐花致富路 大霧山裡話豐年》之一:「茶葉王」的幸福生活清晨的大霧山,煙霧籠罩,山谷清幽。小鳥的鳴叫、雞鴨的歡歌開啟了王楚治夫婦一天的勞作。
  • 山西90後農民野外養「小野貨」,年賺10多萬,看看啥項目
    山西省萬榮縣地處運城盆地的黃土坡上,勤勞勇敢的萬榮人自古以來身上就一種不怕天不怕地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當地的方言稱為「憎勁!」今天我們就看看下澗村的90後農民,馮凱用「憎勁」創業的故事。隨後按照朋友提供的信息他上內蒙下安徽,跑了全國四五個地方考察散養草原兔的項目,他認為萬榮縣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散養草原兔,並且投資可大可小,自己這個農村娃幹起來不費勁,2019年6月份投資了5萬多元,在自己的承包地裡圍起了養殖場,買回80隻草原兔,住在野外開始了自己的致富創業。
  • 永靖縣舉辦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
    9月21日上午,永靖縣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開幕式在三塬鎮下塬村舉行。 他說,一代代勤勞、純樸、善良的永靖農民,不畏困苦,戰天鬥地,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美麗家園、創造美好生活,繪就了一幅生態宜居、幸福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書寫了永靖農民奮發圖強、共築小康的新輝煌。今天的永靖處處生機盎然,一派欣欣向榮,這一切都得益於黨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
  • 90後女大學生養豬致富,被評全省「十佳新農民」!
    這個剪著幹練短髮的漂亮女孩 叫楊皓 90後的她一臉秀氣 卻做著一份並不怎麼 面對身邊人的質疑 楊皓只是淡然一笑 然後帶著全部的熱情與執著 投身養豬行業,鑽研養豬技術 一幹就是五年 養豬在農村一直被認為是一門技術含量低、工作環境差、風險高的行業。
  • 黑果花楸 :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但是在朝陽市部分農村,許多農民已經開始栽種起了黑果花楸這一樹種。由於這一新品種果樹蘊含著較大的經濟效益,黑果花楸逐漸被農民和種植大戶認可,成了許多農民致富的搖錢樹。在凌源市溝門子鎮二安溝村農民劉昆的承包地裡,栽種的黑果花楸樹,黑色的果實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 【鄉村振興】德慶縣回龍昇平村:「一村一品」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德慶縣回龍昇平村:「一村一品」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0-06-1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門區三陽供銷社紮實推進聯合社建設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海門區三陽供銷社紮實推進聯合社建設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來源: 海門區社 發布時間:2020-12-14 字體:[ 大 中 小 ] 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帶動更多的農民共同致富,實現抱團發展、資源共享、減少投資風險
  • 農民種地不賺錢,這一局面該如何解決,才能讓農民快速富起來?
    農村地區廣大,農民眾多,種植種類多,種植方式不一樣,所以帶來的勞動成果收入也就不一樣,但要說農民快速致富,種植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才好。首先,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適合當地特色農產品比如說:山東壽光的蔬菜大棚,章丘的大蔥,一些地方的大蒜,生薑,煙臺蘋果,甘肅天水的花牛蘋果,武都的大紅袍花椒,新疆的哈密瓜,東北五常大米,等等這些,他都是結合了當地的有利條件,才慢慢發現起來的,最後行成了品牌,才為農民帶來了相對比較好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