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馬訓練,這裡有些讓人抓狂的說法

2021-02-18 姿勢跑法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組團跑步去🏃‍♀️🏃


今年3月,跑步學院主辦的PoseMethod Level2的教練課程在廣州,羅曼諾夫博士和國峰老師再次攜手,給幾十位教練帶來兩天精彩內容。我早早安排好了時間,趕過去回了個爐。兩天下來,感覺收穫比上次在北京聽課豐富得多。

PoseMethod Level1 是講姿勢跑法技術的教練課程,從16年4月開始,我前前後後聽了已經有七回了(足跡橫跨北京、廣州、深圳三地)。

Level 2 是講訓練的課程,已經在國內辦了兩次,據說全球也是這兩次(編註:已經累計舉辦3場)。第一次是去年9月初特意北京去聽的,然後聽完順便跑了個北馬,活學活用之下,本來打算醬油馬居然PB了。

聽了兩次L2,我來說一說讓人印象深刻又很抓狂的地方,大家也一起來感受下。看起來會有點亂,見諒:

總體的訓練邏輯:以知覺和技術訓練為中心;

速度是耐力的基礎(這點很顛覆,劃重點);

從短距離2K為目標開始周期化訓練,逐漸拓展到5K,10K,半馬再到最後全馬;

訓練開始前,需做2K成績測試,根據成績確定訓練計劃強度(主要是配速);

訓練進行中,每個周期結束都需對訓練目標距離做測試,檢驗訓練效果;

姿勢跑法訓練體系的跑量和強度並不大,知覺才是訓練重點;

如果你能用200M訓練時的知覺跑5K,5K成績當然會提高;

也關注心率,但心率並不太重要(跑後才檢驗心率);

按不同人的承受能力,劃分大猴子,中猴子,小猴子。關於猴子的內容幾年前寫過,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每周自己測量IR指數(評估疲勞度),根據測量結果調整訓練計劃;

IR指數是客觀數據,有可能你的IR數據表明你的狀態不錯,但你的主觀感受很差,所以每周也需要做一個RPE評估。RPE量表以前也談過,看這裡了解。

慢跑(有氧)是為了提高人的恢復能力,但不能低於AT(有氧閾);

最大攝氧量是結果,不要刻意去練;

影響耐力的因素很多,專注、技術、能量、速度等;

訓練的目的在於讓身體和環境(重力/O2)有良好的互動(適應);

頭腦就象一個銀行家,如果你恐懼,就借不到錢(能量);

訓練短距離(如200M)的速度,要用常態(輕鬆達成)的速度,不能用PB成績(偶發的高速度);

歸根結底,跑步成績還是依賴你在比賽中保持良好技術的能力;

大腦佔用的能量比例比肌肉高,所以要鍛鍊大腦(知覺)而不是肌肉;

現在各種訓練方法(並非系統),把體能、最大攝氧量等抬得太高;

體能/肌肉/最大攝氧量的提升幅度是有限的,很容易見頂;

不需要刻意去練肌肉/心肺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要圍繞動作進行訓練,在這過程當中,這三大塊生理系統自然就會被訓練到。

一定是先練技術(知覺);

訓練更多是藝術,當然會有科學(數據)的成分,不過你沒有辦法精準計算每天的事情。

就說這些了,你感受到了哪些共鳴?還是完全沒辦法接受?

我們知道某些唯跑量的論調是類似這樣的:破330就要每個月200K以上跑量,破300每個月那得要300K以上跑量。不過我身邊的一些同學,跑量並不算多,成績跑出來也不差。例如某些玩健身擼鐵很久或者騎車已經很長時間的老鐵們,他們轉戰馬拉松,經過短期的訓練之後,成績都挺不錯。

以我自己為例,近半年來跑量一直是下降的,從原來幾年前的月均260~300公裡跑量,有意識地下降到了現在的每月130公裡多。不過成績並沒有退步哦,反而在今年3月份無錫馬時甚至還跑出了個人PB314。對於一個年近五十的大叔來說,並不容易的吧。

上面說的這些真實案例是不是有點顛覆認知?訓練技術,跑量少了成績也是可以提升的。

跑量一少,相信有很多同學們(尤其是想追求PB成績的同學)自己就會覺得焦慮,心裏面極不踏實。

請注意請注意,跑得少了,並不等於練得少了。你可以將技術訓練放進你的生活中,放進你的每一次課表中,在地鐵上做重力感知訓練,在辦公室做柔軟度訓練。

速度是耐力的基礎。生理體能是天生的,但是技術的精進是沒有止境的。唯有日復一日的訓練,才能讓自己的動作接近完美,經濟型最高,最終在比賽中實現PB。

姿勢跑法訓練體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訓練計劃中的力量訓練動作,來感受一下兩個在L2課程上的訓練動作:

先來個圖片:

再來個視頻:

最後,要特別說一下老羅和國峰老師,他們能湊一起講課現在著實不容易了。

歡迎留言,說啥都行。

  # 今日話題  #  

「你是如何進行馬拉松訓練的?分享一下」

留言區參與互動,點讚最高者

送出 《姿勢跑法》 一本

(6月19日公布中獎名單)

也想全馬PB?跑步效率要高!

 來跑步學院學會跑步!

·

·

無限量觀看POSE TV教學視頻,戳下面

·

·

·

·

線上跑姿訓練,戳下面

·

·

·

·


成為姿勢跑法教練,戳下面

·

·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你的跑步技術訓練!

相關焦點

  • 全馬訓練計劃
    9月份太原、北馬、成馬……10月份南馬、西馬、襄馬……11月份合馬、杭馬、上馬、宜馬……12月份廣馬、深馬……1月份廈馬……新賽季即將開始,賽事多得讓人目不暇接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分網上的「全馬訓練計劃」,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健康跑步,順利完賽,實現PB。
  • 備賽2020 你的半馬/全馬訓練計劃在這裡!
    針對全馬和半馬比賽,為大家整理了初級和中級的不同課表,初級以安全完賽為目標,中級有一定的速度要求,適合想跑出更好成績的跑者。對跑者來說,目前認為的較好的訓練方法是除了跑步,還要做如平板支撐、深蹲、卷腹、HIIT等力量訓練,同時也安排一些諸如騎行、遊泳、步行、跳繩等其他形式的耐力運動。半馬中級訓練計劃是為那些有半馬完賽能力和經驗的跑者提供的,在初級訓練計劃的基礎上,增加了周三的速度訓練和周末的跑量,而周六的訓練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想要完賽的時間及配速去跑,藉助此計劃,大家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比賽成績。
  • Garmin全馬進階訓練營,「禽獸」寶寶們趕緊來約!
    「禽獸危險區」請全馬成績在330以內的選手進其他小夥伴們請謹慎繞行此次佳速度將公開「科學跑步法推廣使者——徐國峰」的全馬進階訓練計劃,讓跑者用最科學的訓練方式達到最有效的學習成果。如果你想遠離運動傷害如果你想突破瓶頸這裡有一套科學的理論體系等你來Get!
  • 最全馬拉松訓練計劃:半馬+全馬6個計劃
    很多想挑戰馬拉松的朋友,苦於不知道如何制定訓練計劃,只是一個人瞎跑瞎練,也許也能跑出成績,但效率大打折扣。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很有必要,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的訓練計劃摘抄自國外著名的馬拉松指導書籍《Big Book》,中文譯名《馬拉松訓練寶典》,其作者之一就是發明了著名的「亞索800」的那個「巴特.亞索」(在後面的網盤連結裡也有這本書的電子版)。一共有半馬初級、中級、高級,全馬初級、中級、高級,6個計劃。 原書介紹了很多訓練的理論知識,以及眾多大神高手的經驗,想要仔細研究可以查看原書。
  • 全馬的訓練計劃到底應該包括啥內容呢
    原因是不想輸給胖胖的黑人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她的全馬最好成績是430。訓練計劃是學生給做的,長距離訓練後的恢復是好心的美國同事免費提供的按摩放鬆服務,所以我自己是在沒有參加正式的10公裡、半程比賽的前提下,經過4個月老老實實的訓練,完成第一個全馬的,成績是4:28:47,順利達成目標。那麼全馬的訓練計劃到底應該包括啥內容呢?
  • 攻破全馬 | 給全馬400-430跑者的建議
    攻破全馬 | 給全馬400-430跑者的建議 馬拉松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需要花費心思去琢磨的運動項目
  • 備戰大鐵,跑步訓練應該跑全馬的距離嗎?
    很多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當然也會通過長跑來訓練自己的跑步能力。那麼,長跑訓練的頻率怎樣安排才是合適的呢?下面兩位鐵三教練的意見將有助你決定自己的每周訓練安排。安迪·布洛 (Andy Blow),曾是鐵人三項職業運動員,現在是鐵三教練。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很多人在參加過幾次半馬之後,都會產生跑全馬的衝動,但是自己的體力是否是撐得住加倍的距離,是跑者不得不思考的問。 半馬和全馬是完全兩個概念,準確的說,也是區別普通跑者和達人跑者的分界線。也會給跑者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充分了解自己,是你在從半馬往全馬前進道路上的首要原則。
  • 為大家準備了一套很全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半馬+全馬6個計劃
    :43:15 來源: 馬拉松專題網 舉報   很多想挑戰馬拉松的朋友,苦於不知道如何制定訓練計劃
  • 關於抓狂的15種表達,你知道嗎?
    你抓狂過嗎?是同事還是吵鬧的鄰居逼你抓狂?是有太多的事要做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還是正為堵車趕不上面試而鬧心。下面是一些最常見的表達生氣、沮喪、發怒的英語習語,必要時可加以使用。2. go nuts 抓狂We』ve got so many complaints today, I think I』ll go nuts. 今天竟然有這麼多人投訴,我簡直要抓狂了。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普通跑者,如何在全馬跑進300?給你一份訓練參考計劃
    現在中國的馬拉松行業越來越興旺,也越來越多人喜歡參加馬拉松,他們也許開始跑步的時候不是為了跑完全馬,但隨著跑齡的增加,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所追求,逐漸就會去挑戰半馬,全馬,還會為自己的PB而努力。小編曾經也是為了減肥而跑步,慢慢地10公裡成為了日常,也就參加過幾場半馬,而後隨著訓練的進步,就往全馬上靠。當完成第一個全馬時,小編在想,這輩子就這一次了,不再參加這虐人的全馬了,然而打臉的是,小編參加了第二次,第三次……越來越興奮,越來越看重自己的成績。一開始以完成全馬為目的,時間多少毫不在乎,第二次則以4小時為目標,到了第五次,小標將目標定為了300。
  • 攻破全馬丨給全馬400-430跑者的建議
    雖然完成一場全馬並沒有那麼難,只要平時有一定的鍛鍊習慣,即使訓練量不足也可以憑藉意志力在關門前抵達終點。但是如果想在400-430這個時間段完賽,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不認真訓練,是無法保證自己能順利在這個區間時段完成的。但是當已經達到這個水平或者想要達到這個水平的跑者來說,則需要讓練習更加系統和規律一些。
  • 452人全馬破3,70歲黃財富全馬255!
    在這場馬拉松比賽中男子跑進230的一共25人,16人PB;女子跑進300一共16人,11人PB ;共計有452人破「3」;完賽率98.6%;完賽跑者中PB率高達59.69%;完賽成績達到大眾精英標準的跑者佔到了58.04%。
  • 全馬330怎麼完成
    330是很多馬拉松比賽者要突破的成績,它也是一個分水嶺,很多的馬拉松比賽者會想全馬330怎麼完成呢?全馬330要靠四種方法進行突破,掌握方法後制定計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們還會分享更多相關的馬拉松配速知識。
  • 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於是那天晚上沒敢偷懶,去查了很多資料,包括如何練習跑步,每周跑量應該多少,怎麼規劃……甚至看完了一篇關於破330的文章。最後,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對於10公裡需要80分鐘的跑渣來說很厲害的目標——安全完賽。 第二天起,我就按著找來的一個以全馬完賽為目標的訓練計劃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練習。
  • 全馬跑進4小時是什麼水平?步頻練到180,全馬破4很容易
    全馬破4小時,每公裡配速就是5分42秒,這個速度很多業餘跑者只要經過努力訓練就可以達到,所以難度並不會很高。那麼,作為一名跑步新手,該怎麼練全馬才能順利的跑進4小時呢?馬拉松成績想要跑得好,必須要鍛鍊兩個能力,一個是有氧基礎耐力,一個是速度耐力。
  • 全馬跑進4小時是什麼水平?步頻練到180,全馬破4很容易!
    全馬破4小時,每公裡配速就是5分42秒,這個速度很多業餘跑者只要經過努力訓練就可以達到,所以難度並不會很高。那麼,作為一名跑步新手,該怎麼練全馬才能順利的跑進4小時呢?速度的訓練想要提高跑步成績,除了基礎耐力打好之外,速度訓練也是不能落下。我們都知道速度=步頻 x 步幅,當步頻越快,步幅越大,速度就會越快。
  • 3 個月破 4 的全馬訓練計劃
    要想完成全馬,就少不了長距離的跑步訓練。
  • 乾貨|強勢圍觀:大神基普喬格備戰全馬的訓練計劃(內含福利)
    隊友Abel Kirui將Kipchoge描述為一個聰明,有條理和紀律的人。「如果他說晚餐在晚上7點,那麼晚餐將在晚上7點。如果該睡覺了,他就立即睡覺了。他總是很準時。」 他還提到,基普喬格總是早上第一個到達體育館鍛鍊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