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到2021年進行後,這一決定對全球2021年賽歷將產生重大影響,註定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對中國本土賽事衝擊也非常大,原定於2021年8月進行的第14屆全運會有可能推遲。因為如果按照既定的全運會賽程,若不調整,極有可能和奧運會「撞車」!
2021年是中國全運會年,這項始自1959年的運動會是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賽事。全運會一般是在奧運會後一年舉辦,主要是為了在新的奧運周期內發現、考察年輕運動員。
對此,陝西省體育局副局長徐鵬說:「東京奧運會延期對陝西省舉辦全運會肯定會有影響,國家體育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會充分考慮的,在具體的意見提出之後,在十四運的時間被批覆後,我們會及時向社會發布。」
對於絕大多數馬術運動員來說,全運會幾乎是在國內能參加的畢生最高馬術舞臺了。大陸馬今天就帶大家了解全運會馬術的那些事兒——
1975年三運會馬術作為表演項目首進全運會
馬術項目是在三運會首次被列為表演項目——1975年9月12日-9月28日,三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距離上屆時間(因為十年浩劫)跨度最大的一屆全運會,馬術、鞦韆等列入了表演項目,這也是歷屆全運會表演項目最多的一屆。
一運會:1959年9月13-10月3日在北京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的最大型的一屆綜合性運動會,當時的蘇聯、民主德國等24個友好國家和地區均派出體育代表團參加了開幕式。
二運會:1965年9月11日-9月28日在北京舉行,共設置金牌300枚、303枚銀牌,銅牌300枚。有24人10次打破9項世界紀錄,331人469次打破130項全國紀錄,這也是至今為止刷新全國紀錄最多的一屆全運會。
三運會:1975年9月12日-9月28日在北京舉行,這是距離上屆時間跨度最大的一屆全運會,馬術、鞦韆等列入了表演項目,這也是歷屆全運會表演項目最多的一屆。
四運會:1979年9月15日-9月30日在北京舉行。此屆全運會共產生469枚金牌、471枚銀牌和469枚銅牌,總共1409枚獎牌,創造了歷屆全運會獎牌總數之最。
五運會: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在上海舉行。這是全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舉行,並首次設立「精神文明獎」。
六運會: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在廣東舉行。本次全運會首次引入了吉祥物的概念,將山羊作為本屆全運會的吉祥物。六運會還第一次採用奧運會項目和非奧運會項目不同的計分方法,突出奧運會項目。
七運會:1993年9月舉行,首次由多個地區共同舉辦,分設北京和四川兩個主賽區。其中,圍棋、航空航海模型、無線電測向等項目從此退出全運會。
八運會:1997年10月12日-10月24日在上海舉行。開幕式在上海新建的八萬人體育場舉行,此外還有八萬名志願者參與八運會,在全運會歷史上史無前例。
九運會: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在廣東舉行,從此走出了許多優秀運動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中國軍團的中流砥柱。
十運會:2005年10月12日-23日在江蘇舉行。在項目設置上,十運會與奧運會全面接軌,包含了夏季奧運會全部28個大項和冬季奧運會3個大項,真正實現了與夏季奧運項目的「零距離」。
十一運會:2009年10月16日-28日在山東舉行。這是在全運會創辦50周年之際舉行的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體育盛會,共有109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決賽階段比賽,是歷屆全運會參賽運動員最多的一屆。
十二運會:2013年8月31日至2013年9月12日在遼寧省瀋陽市舉行,歷時13天。本屆全運會主賽區設在瀋陽市,遼寧省其他13個地市均設有分賽區,共有9000多名運動員參加。設31個大項、40個分項、350個小項。同時,也是從這屆全運會開始,速度賽馬正式取消。
十三運會:2017年8月28日至9月8日在天津舉行。這是中央政府取消北京、上海和廣東三地壟斷舉辦權後,繼江蘇、山東與遼寧後的第4個主辦全運會的省市。其中馬術項目在天津環亞馬球俱樂部舉行。在12天時間裡,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港澳臺地區和行業體協的約8500名運動員,參加了20多個大項的比賽。
十四運會:2021年8月(具體日期未公布)。陝西曾申辦過第十一屆全運會和第十三屆全運會,尤其是第十三屆全運會,在最後一輪投票環節以微弱的劣勢惜敗天津市。而第十四屆全運會,全國只有陝西省一個單位遞交了申辦報告。
上屆全運會回顧:廣東隊包攬全部6塊金牌「大滿貫」創歷史
經過連續三日角逐,2017年9月7日,第十三屆全運會馬術團體和個人三項賽完賽,實力雄厚的廣東隊以被罰159.10分的成績奪得團體冠軍後,名將梁銳基以0.30分的優勢力壓江蘇選手包英鳳為廣東隊再奪個人金牌。至此,本屆全運會馬術比賽全面收官,廣東隊將盛裝舞步、場地障礙和三項賽的團體、個人共計全部6枚金牌悉數收入囊中,以「大滿貫」成績創下歷史。騎手梁銳基個人獨攬四金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