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的巨人,2.8米高比姚明還高!創下世界最高水稻記錄

2021-01-12 每日聊三農

我們習慣了彎腰來收割稻穀,可有一種水稻平均高2.4米,最高能達到2.8米,比巨人姚明還高,創下了世界最高水稻的記錄。人正常直立即可收割。讓我們來了解這種水稻吧,看看你家那裡的地理氣候是否適合種植。

1

/歷史起源

這種水稻名叫「毫秕」,因為高大的外形和產量的稀少,過去常常被用來敬奉給當朝皇帝,供奉天地萬物之靈,祈求谷魂永遠保護。自元朝起就被作為貢米。

2

/生長環境

毫秕一般種植於雲南德宏州,這裡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平均水產量能達到136.3億立方米,且地表水大部分未被汙染,有著適合水稻種植的低而寬緩的山原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緊靠北回歸線附近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空氣透明度好全年太陽光照質量,日溫差大,霜期短,霜日少。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培育出了高大的毫秕。

3

/銷售價格

種植這種水稻巨人毫秕的生在周期比較長,產量大概能達到120公斤/畝,一般的銷售方式是以禮盒等形式,銷售價格最高能達到1999元/公斤。

4

/我家有片田,能種嗎?

雖然很心動,很想一睹這種巨型水稻的風採,也想自己親手動手種植試試,畢竟家裡有一片農田是種植水稻的。不過,這暫時只能是想想了。

因為這種毫秕的自然地理生長環境十分特殊,家裡的那一片農田達

不到毫秕的自然生長條件。況且,這個毫秕的種子十分稀缺,雲南當地研究毫秕的人員想要種植毫秕以實驗也得需要向國家作物種植庫申請提交材料審批通過之後才能拿到少量的毫秕種子。

……

有機會,

一定要去雲南芒市,

一睹世界最高水稻的尊容~

相關焦點

  • 兩米多高的水稻應該哪裡買種子?
    於是有人問,兩米多高的水稻品種去哪裡買呢?上面已經說過,巨人水稻還沒有大面積栽培,所以,兩米多高的水稻品種就沒有出現在市場上,如果在網絡上聽說誰有這個品種買,肯定就是假的了。當然,如果是袁隆平水稻團隊或者隆平高科出售種子,這才有可能是真的巨人稻,除此之外切莫輕易相信。
  • 盤點世界十大巨人排行榜,最後一名比姚明還高9釐米
    王峰軍,河南省三門峽人,身高2.55米,特型演員,被譽為「世界第一高人」,「世界上最高的人」。2015年3月31日晚,王峰軍因貧血、身體各器官功能衰竭等病去世。在吉尼斯世界記錄還沒有進入中國之前,中國就出現了一位女巨人,曾金蓮(1964—1982),湖南益陽人。她5歲時能擔水,14歲時身高猛增至2.34米,18歲時,身高增至2.48米,是世界最高的女人。
  • 水稻的故事——渾水摸魚
    水稻是稻屬穀類作物,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稻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世界上可能超過有14萬種的稻,而且科學家還在不停的研發新稻種,因此稻的品種究竟有多少很難估算。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
  • 16農戶畝產超900公斤 新昌水稻高產創下新紀錄
    新昌縣農業部門持續多年與農民一起進行水稻高產技術攻關,在「藏糧於技」的同時,也實現了「藏技於民」。日前,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新昌縣水稻高產攻關成績再創歷史新高,16位參與攻關的農戶畝產超過了900公斤,為歷年最多的高產集群;其中羽林街道楓家潭村何其龍攻關田畝產達到了1019.33公斤,為我縣第三次突破畝產噸糧,創下我縣水稻高產的新紀錄。
  • 瞭望|雜交水稻:讓世界相信飢餓終將退卻消除
    隨後,超級雜交稻最高單產突破每公頃18噸,再次刷新世界紀錄。2002年,中國水稻(秈稻)基因組「精細圖」正式完成,標誌著我國水稻基因組研究正式進入世界前列,隨後鑑定並克隆出控制水稻農藝性狀的一系列關鍵基因。近年來,我國育種技術推陳出新,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融合不斷加深。
  • 姚明專車2米高還嫌矮!看看亞洲小巨人專屬座駕
    姚明身高2.26米,被稱為亞洲小巨人,雖然在籃球場上這樣的身高是非常棒的優勢,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這可讓他頭疼壞了,比如找一輛自己能坐進去的專車就很不容易。那這麼多年小巨人姚明都是坐什麼車出行呢?先來看一張姚明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座駕吧,奔馳唯雅諾改裝版,從周身的包圍可以看出這輛唯雅諾也經過了改裝。
  •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印在了這個國家的貨幣上
    2019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到2017年,我國稻穀每公頃產量已達6916.9公斤,較1996年增長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高晗攝不斷刷新世界紀錄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我國全面建立起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進水稻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水稻種業科技工作者們,在雜交水稻前沿不斷創新。
  • 《迷你世界》自動水稻收割機怎麼製作 自動水稻收割機製作攻略
    導 讀 迷你世界自動水稻收割機怎麼做?
  • 興義水稻超高產試驗示範畝產超1100公斤
    8月25日,2020年貴州省水稻生產發展大會在黔西南州召開。會前,觀摩團一行走進興義水稻超高產實驗示範基地進行實地觀摩,現場見證了貴州綠色水稻如何實現畝產超1100公斤。走進水稻超高產實驗示範基地裡,成片成片的稻田裡金燦燦的稻穀顆粒飽滿,沉甸甸麥穗壓彎了水稻的腰。放眼望去,滿目綠色,水稻稈壯穗齊,一片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色。
  • 氮高效水稻品種易高產,氮肥利用率高,哪些品種是氮高效水稻?
    ,為水稻生長提高足夠的氮素,使得水稻能夠獲得高產。從實際種植看,農戶種植高產水稻品種時,習慣多施氮肥,但氮肥的利用率低,僅有30%-35%,對農田環境帶來較大的汙染,而且用量過大也會造成水稻貪青晚熟,影響結實。因此,通過選育氮高效水稻品種來降低氮肥用量和減輕氮肥帶來的環境問題。近年來,氮高效水稻品種逐漸增多,如徽兩優6號、天優華佔、野香優系列、荃優822等。那麼,氮高效水稻品種有哪些優勢?哪些氮高效水稻品種?
  •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愛情(圖)
    □曉舟  2001年2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會上,江澤民總書記首先向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和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頒發由他親筆籤發的獎勵證書和500萬元獎金。
  • 參試雜交水稻900餘種!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今日收割
    機械化作業   種植過程詳細記錄   蓮都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   開始收割啦   ↓↓↓   △試驗田開始收割啦,點擊視頻了解下   10月4日上午,在麗水碧湖虹菊糧食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裡,長江中下遊水稻秈稻的42個試驗品種迎來收割。
  • 水稻病害螟蟲怎麼辦?水稻螟蟲的症狀和防治!
    進入9月份中旬,全國各地的中稻和晚稻也即將迎來秋收,但是單從水稻的生長現狀就能大致看出每家每戶的質量和產量,主要原因在於水稻螟蟲的防治上就能決定了水稻的產量。那如何才能有效防治水稻螟蟲提高水稻產量呢!一、水稻螟蟲發生規律各代螟卵盛孵期大致是:第一代5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中旬。其發生危害,在雙季稻區第一代重於第二三代,單、雙季稻混栽區,第二三代重於第一代,單季稻為主的地區,第一二代重於第三代。三化螟一年4代,以幼蟲在禾蔸裡過冬。
  • 20元一斤水稻不愁賣!東坡區「長在浮板上」的水稻質優價高銷量俏
    作為該模式探索創新的帶頭人,張繼業介紹,自己和同事創建的眉山水產科技示範園,依託東坡區作為全省漁業生產重點縣和水產產業化示範縣的品牌,在去年投入巨資新建成4300平方米的工廠化魚苗培育生產線的同時,著力在新型高低位池塘生態循環水養殖和陸基貨櫃推水式生態循環養殖上做實文章,由此創造了高密度循環水養魚的最高紀錄,而且極大改善了水產養殖生態環境質量。
  • 水稻葉片過早變黃乾枯也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那是啥原因造成的
    在我們農村「水稻葉片過早變黃乾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水稻葉片過早變黃乾枯」,說白了就是從水稻還沒開始抽穗至成熟期間根、莖、葉生長功能過早減退的一種現象;它使水稻光合作用提前減弱 ,可導致籽粒充實不良 , 癟谷過多,水稻產量大幅下降。
  • 【著力發展富硒水稻 助力水稻增產增效】
    【著力發展富硒水稻 助力水稻增產增效】 2020-12-19 1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水稻基因研究成果發布 設計水稻不再是夢
    這是國內外水稻研究專家大協作的重大成果,體現了中國農業科學在水稻基因組研究方面居於世界領先位置,擴大了我國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國際領先優勢  專家介紹,「3010份亞洲栽培稻基因組研究」這一重大科技成果將推動水稻規模化基因發掘和水稻複雜性狀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組研究和分子育種水平,加快優質、廣適、綠色、高產水稻新品種培育。為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負責人。
  • 他又「火」了,雜交水稻英文原來這樣說!
    近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及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在採訪中,袁老表示,退休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退休後沒事做反而會有失落感。但袁隆平也坦言,隨著年齡增高他最怕的就是老年痴呆,「我搞研究最怕老年痴呆,腦瓜子不行就完了,幸好還沒有痴呆」。
  • 日本最高巨人:比姚明還高,染花柳梅毒而死
    如果這個身高屬實的話,比姚明(真實身高2米26)還高一釐米。當然,和姚明不同,太左衛門是系腺垂體失調的巨人症。圖:浮世繪中誇張的力士與普通人江戶時期的日本人,是標準的侏儒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米55,因此,生月鯨太左衛門驚人的身高和塊頭,使得他毫不費力成為人氣最高的力士,每逢有他出場,票房猛增
  • 廣東水稻品種有多強?
    3席(美香佔2號、泰優1002、泰豐優208),充分展現了廣東水稻品種的競爭力。丁穎、黃耀祥、盧永根、羅錫文、劉耀光……一大批水稻領域先鋒前赴後繼,創造了一個個水稻奇蹟。1933年,「中國稻作學之父」丁穎選育出世界首個具有野生稻血緣的水稻新品種「中山1號」,開創利用野生稻進行雜交育種先河;1936年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獲得世界上第一個水稻「千粒穗」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