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漢字,其他文字有書法藝術嗎?

2021-02-15 瀚墨雲橋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作為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那麼,在其他非漢字語境下,有書法之說嗎?

如果將書法定義為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除了漢字書法(包括日本和韓國的漢字書法),還有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越南書法等。

任何一種語言誕生之初,一定有語音,但卻不一定有文字,在語言發展過程中,語音系統和文字系統相分離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受漢文化影響,漢族周邊的民族和國家,或者直接用漢字形體記音,或者在漢字形體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書法藝術。

比如湖南「女書」書法。

「女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獨特而神奇的文化現象,女書的使用者主要是漢族婦女,也有當地一些放棄瑤語只用漢語的平地瑤婦女使用。女書是漢語方言的音節文字,書寫在精製布面手寫本(婚嫁禮物)、扇面、布帕、紙片上,分別叫做「三朝書」「歌扇」「帕書」「紙文」。

女書靠母親傳給女兒,老人傳給少年的自然方式,代代相傳。

▲ 女書書法

▲ 女書書法

還有水族的「水書」。

水書是水族的文字,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

水書的結構很特別,有的字雖是仿漢字,卻是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字型的寫法。

水書靠手抄、口傳流傳至今,其結構多為象形,主要以花、鳥、蟲、魚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圖騰物所撰寫和描繪,保留著遠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區仍被廣泛使用,有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之稱。

▲ 水書書法

▲ 水書書法

日本和韓國的書法,脫胎於古代中國書法,而後又根據各自的特點創製出假名書法和韓國(朝鮮)諺文書法。

日本的假名書法,自帶草書風韻,在日本書家藤原行成和藤原佐理的實踐下,假名書法開始流行。

▲ 嵯峨天皇代表作《李嶠雜詠詩卷》

▲ 空海大師《風信帖》

假名書法和漢字書法,作為日本書法的兩脈,到現在依然並存,各自擅場。

▲ 藤原行成假名書法

▲ 藤原行成假名書法

傳統的韓國書法用字是漢字,而不是韓字。

▲ 樸正熙漢字書法

▲ 趙守鎬漢字書法

和越南一樣,在15世紀發明諺文之前,朝鮮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歷史裡,一直以漢字做書面語,為了改變這種無法用文字記錄本民族口語的尷尬處境,誕生了朝鮮語文字「諺文」。

諺文雖然是一種表示發音的文字,但它「象形而字仿古篆」,基本的構字方法和漢字差不多。它把一個音節的不同部分按上下、左右的結構排列,看起來仍舊是方塊形狀。

▲ 韓國諺文書法

▲ 韓國諺文書法

▲ 韓國諺文書法

蒙古文書法從誕生時起,就形成了使用軟筆、硬筆書寫的蒙古文書法藝術。

這種豎式拼音結構的象形文字,猶如蒙古人騎馬行走一般,不僅字母騎字母才能組成字詞的豎式結構,而且線條千姿百態,充滿律動,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有一種圖案的美感。

▲ 蒙古文書法

▲ 蒙古文書法

阿拉伯字母系統包括波斯文、維吾爾文、烏爾都文等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都有自己的書法藝術。

由於伊斯蘭教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圖畫做裝飾,唯一可行的裝飾圖案就是古蘭經經文,所以發展出了阿拉伯書法。

阿拉伯書法藝術的表現,多與現代藝術相融合,富於繪畫的裝飾性。

在阿拉伯文明內部,書法家是一個受人敬仰的職業,人們會花重金請書法家繪製作品,然後將這些作品以極其華麗的方式裝飾起來,懸掛在牆上或者被繡在毯子上。

▲ 烏爾都文

▲ 烏爾都文

烏爾都文是巴基斯坦國語,在印度也廣為通行,是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之一。

烏爾都語由印地語的一種方言獨立發展起來,跟印地語非常相似,是一種有文學傳統的語言。

在巴基斯坦,幾乎人人都能寫出一手好字,這種對書法的熱愛,讓報紙成為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烏爾都語的報紙都是邀請著名的書法家手寫報章的文字然後再印刷出版。

廢除漢字之前,漢字一直是越南文明的基石,在越南有超過一千年的應用歷史。

在越南廢止漢字的時代裡,亞洲範圍內的多個漢文國家也都興起了廢除漢字的潮流,但都沒有越南徹底,韓文日文多少與漢字還保留著藕斷絲連的關係,而越南的替換文字卻與漢字毫無關聯。戲劇性的是,他們廢除了漢字,書法卻被保留下來。

在越南,數千年來的民間習俗絕大部分沿襲了漢文化的傳統,對於越南人來說,與其說是書法不能廢,不如說是這種傳統習俗不能廢,如果沒有了書法對聯和福字,傳統節日就等於一併被廢掉了,因此,即便漢字被廢,書法卻難以廢掉。

不過,因為傳統習俗而得以保留的書法,在越南還是逐漸走樣,除了傳統的「福」字之外,越南現今流行的書法,已是沒有漢字的書法,形成了一種以拉丁文為表現形式的「越南書法」。

▲ 越南書法創作

▲ 越南書法作品

有人說,除了漢字,其他文字都不太適合談書法,但從書寫藝術的角度,所有有文字的文明都存在書法。

相關焦點

  • 書法是漢字藝術,文字裡的變化,你們都知道嗎?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江蘇書協——————書法脫胎於漢字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形不美神不具,實在難以欣賞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藝術的來源,任何藝術都需要漢字的支持,都需要觀眾們去聽、去看、去感受,去用漢字構建自己的意境從而體會藝術的內涵。而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文字以及各種其他藝術逐漸流傳到其他國家,而這些依靠文字而存的藝術也不斷吸收本地的文化以更加適應當地的環境。可是當這些藝術失去漢字的加持還能存在嗎?
  • 書法有法,那法是書法藝術的標準嗎?
    是,工業化製造有標準,通訊有標準,國家有國家的標準,行業也有行業的標準,標準是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那中國書法楷書有楷法,草書有草法,是不是也有標準呢?草書有《草訣百韻歌》訣要,還有于右任發明的「標準草書」,楷書在唐代發展到有嚴格法度的「唐楷」,成為後世學習楷書標準,能說沒有標準嗎?
  • 【文藝家風採】尤全生書法藝術簡介
    現為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漢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漢中書法院院長、漢中市書畫院副院長、漢臺區書協副主席、蜀漢畫院副院長、寧夏風情書畫院副院長。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學習書法四十餘年,注重傳統,苦臨書法碑帖近十種。對歷代篆、隸、魏、楷、行、草名碑名帖研摩尤佳。隸書以漢隸,行書以二王,楷書以歐、褚、魏碑為宗。
  • 書法中的中國漢字
  • 書法簡史:為何漢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
    >(jiǎzgǔwén) 商周時期用於佔卜記事而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文字,距今有三千多年。甲骨文最初出土於河南安陽的小屯村殷墟,一般認為由晚清金石學家王懿榮(1845-1900)於1899年最早發現。商周時期,王室及貴族上自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氣候、收成、徵伐、田獵、病患、生育等等,無不向上天卜問,以佔卜結果決定行止,佔卜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刻辭的甲骨,會被作為國家檔案保存起來。目前已出土的甲骨達十萬餘片,發現的甲骨文單字約4500個,能認識的約1700字。
  • 高金平:書法藝術的核心境界是「明字理」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而書法藝術的核心是什麼呢?不久前,我與外交學院一位教授談起書法藝術,他講了一段話非常到位。書法,顧名思義是書寫之道,是書寫文章詩文的基礎,文以載道,如果書法能夠很好地把文字的函義用線條美的形式呈現出來,便是書法之道。那麼,這樣做的前提就是要「明字理」。
  • 漢字:世上的文字我最帥
    大家好:我是漢字。我出生在亞洲東部中國的商朝,到現在已經有六千多年啦。當時我叫甲金文,是人們用玉石或金屬青銅契刻在龜甲或牛肩胛骨的圖形化的符號文字。 我出生前的三四千年裡,人們用結繩的方法記事,直到公無前六千年左右黃帝的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跡,知紋理之可相別異時,始造書契。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這字也太漂亮了吧,雖然只有幾個大字,但是我們從這幾個字中看到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很多懂書法的朋友也從這幾個字中看到了我國魏碑的書法影子,看來牛子老師平時也非常的喜歡魏碑書法,這功底真的是太漂亮了,筆法圓潤,力透紙背,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美,看到這樣的字以後大家是不是對牛子老師的書法更加的喜歡呢?下面我們把牛子老師書法單字放大欣賞,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 《手扎》——完美的書法藝術形式
    《手扎》——完美的書法藝術形式(原創)——陝西師範大學 微末十幾年前,我的拙作《書法原境論》就書法藝術原型這一面曾作過以下的論述:書法藝術的文本原型:是指點線原型和漢字方塊結構的原型。書法藝術的人本原型:是指人類心理學上有關書法藝術創造的原型區域。它包括普遍的藝術衝動(集體無意識)和個體特殊意義上的表達(個體無意識),也即對點線及漢字方塊結構這種原型領悟之後的心理學上的表達之原型。現在的問題是,書法藝術作品的原型又是什麼?
  • 這個擺攤的老頭是越南的漢字書法博士
    好奇的人們圍觀,一問方知這是漢喃博士宮克略,漢字書法四柱之一。  書法家宮克略在河內乃至整個越南書法界,無人不知「書法四柱」黎春和(歿於2007年),阮文柏、賴高元、宮克略。「老者」 給年輕朋友解釋聖賢字在今天的現代化生活裡,書法藝術已非盛年。賞玩漢字的人固然不多,像宮博士那樣精通漢字,寫得一手好字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 為什麼說漢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我國的56個民族幾乎都有本民族的語言,然而擁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個。美國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亞馬遜叢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沒自己的文字。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數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這種現象:歷史上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以及中華文明這幾大古文明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邊民族往往會對其文字進行借鑑。
  • 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國建築中的書法藝術
    ——林語堂從這一層面上可以看出,中國的書法藝術對中國建築產生了很深的影響。而且,從書法的功能作用和社會意義上來講,中國書法不像其他國家的文字,只是停留在作為一種符號的階段,而是已經成為一種可以用來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
  • 李圯書法藝術的寫意性
    3中國漢字發展已經五千年的歷史,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六種造字方法,本身就有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寫意」特徵,加上書寫工具毛筆的筆軟特性,使得書法的抒情寫意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結合與發揮。
  • 漢字書法起源:倉頡的貢獻 | 李躍林
    如很多學者指出,漢字書法成為可能,是因為漢字的書寫的複雜性。這一複雜性,來自於漢字表意成分的存留。文字的最基本功用,在於對語言的完整記錄。從這一角度來說,最為簡單的書寫系統,當然是純粹的表音或拼音文字。因此,漢字沒有被拼音化,是一個奇蹟。我們推想,這一奇蹟的造就,起源於漢文字發展之初,造字者倉頡所制定的造字原則。
  • 韓國全面廢除漢字,63年後韓國學者:漢字才是我們的文字
    韓國漢字書法因此,地球上有很多人類族群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卻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字而始終形成不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構建不出屬於他們的文明。所以,當我們走到日韓東南亞等地區的時候,總會發現這些地方的人文風俗多多少少都有漢文化的印記,特別是那些頗有年代的古蹟建築,都少不了漢字書法的碑刻牌匾身影。
  • 漢字和英文誰將成為人類未來的官方文字!網友:支撐漢字
    漢字的發展可謂是一枝獨秀,在很多古文明中,唯獨漢字是流傳下來的古文明文化,加上漢字具有的多種寫法,已經漢字之中蘊含著的太極之道,讓很多書法家以漢字為榮,以漢字為美。世界上沒有哪一種字符能夠成為書法,能夠成為書法的只有漢字,我們知道我國歷史上的大書法家,但是從未聽說過英文存在什麼書法家,可見英文並不具備文化底蘊,也並不能夠體現出世界的道理。
  • 他獨創「英文書法」,一幅賣到1000萬,網友批評:先把漢字寫好
    眾所周知的是,英文並沒有書法這一概念,只有書寫形態——也就是字體的不同,或者一些美術體的變化。書法於英文這種文字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東西,所以,當央美副院長徐冰提出並寫出了「英文書法」之後,等於是在英文世界「創造」出了與漢字書法相對應的書寫藝術。
  • 組合字書法藝術與欣賞
    李青林組合書法字淺探  李晗  內容摘要:組合書法字是學者書畫家李青林先生根據傳統文化創立的書法新藝術。本文圍繞組合書法字的定義及與之相關聯的漢字、厭勝錢、符籙、吉祥等傳統文化的研究,來探討這種新型書法藝術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弘揚及其蘊涵的文化美學意義。  華夏文化寬博厚重,中國書法源遠流長。中國書法有帖學碑學,但無組合書法字學。
  • 當今書法走向末路了嗎?現代字體設計給漢字帶來了什麼?
    清末,當文人墨客紛紛轉向考古中尋求書法的變化時,對漢字影響巨大的一個技術到來了——這就是現代印刷術。 為什麼說現代印刷術對漢字的影響巨大? 之前的印刷以雕版為主,文字的形態取決於匠人手寫的字體,儘管會有一些變化,但還是脫不開傳統書法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