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有個太增植物園。是中日友好的象徵。這個植物園背後隱藏了一段摒棄民族仇恨,值得歌頌的故事。
在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很多日本兵被拋棄在中國。這些日本鬼子在中國也是害怕,東躲西藏的,生怕被發現,拉出去遊街示眾。在河南南召縣,一個叫孫邦俊的農民,碰到一個日本兵。這個日本兵向他比劃著要吃的,孫邦俊沒理他。這個日本兵一直跟著孫邦俊回了家,孫邦俊一心軟就收留了這個日本兵。
剛開始,村子裡都埋怨孫邦俊怎麼收留這個日本兵,時間長了之後也習慣了,村子裡也給他取了名字,叫「小門野郎」,還給他分了地。在當時村子裡還不是很太平的時候,小門野郎一直保護著孫家一家人。之後,小門野郎患了偏癱,在孫家一家人細心照料下,恢復了。在那個年代,養活一家人不容易,孫家靠著野菜養活了這個日本人。
可是,因為這個日本兵的原因,孫邦俊的兒子好不容易考上師專,卻被取消資格;孫邦俊的兒子因為家裡有個日本人,而一直娶不到老婆。最後在30多歲才找了個願意跟著他一起過苦日子的姑娘結婚了。
直到,孫邦俊臨終前,還囑咐兒子好好照料這個日本人。有機會幫他找找親人。兒子記下這番話,好好照顧小門野郎。直到1992年,一個日本訪華團來到南陽,小門野郎的戰友發現了他,由此這個在中國被收養了幾十年的日本人找到了自己的親人,回到日本。小門野郎的真名叫做石田東四郎!
1993年,孫邦俊的兒子送石田東四郎回到日本。日本人在聽說了石田東四郎的事情後感到震驚。孫邦俊的兒子也受到熱烈歡迎。為了報恩孫家,日本成立石田東四郎救援會,並將全國募捐款項用於河南建設,在1994年假設了太增植物園。在1998年建立了中日友學校,贊助學生到日本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