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比茄多耳
牛年大吉,正月初十(2月21日),著名滿族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楊議與回津探親的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協副主席馮鞏相聚天津南市食品街老幼樂包子鋪,吃包子,喝雲吞,開開心心的聊起了家常。
由於老幼樂沒有單間與包廂,因此馮鞏與楊議、楊少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起聚餐的。他們不斷的逗哏,吸引了周圍群眾的圍觀與拍照,楊少華雖然已經是90歲高齡,但精神狀態還是比較不錯的。
天津有許多包子品牌,老幼樂算是比較廉價的,但口碑不錯,適合於百姓消費,平民價格。關鍵在於老幼樂的包子質量比較好,始終味道沒有什麼變化。一般吃老幼樂包子,要配合雲吞、排骨、拆骨肉等,那樣的話,味道更佳。老幼樂的包子一般為豬肉包、三鮮包,後來也有其他的餡料,但這兩種算是秉承傳統。
老幼樂曾經有好幾家店,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只有食品街這家還在堅持經營。老幼樂三個字是著名滿族書畫家愛新覺羅溥佐的墨寶,溥佐擅長書畫與曲藝,岔曲唱的不錯,能彈三弦,是個標準的「滿人」。
楊少華、楊議、馮鞏相聚老幼樂,一定不是受到老幼樂老闆的邀請,因為這個包子鋪請不起這些名家大腕,一定是幾位天津籍的藝術家義務為天津品牌做宣傳,才有了這次相會老幼樂。馮鞏有著很深的天津情懷,宣傳天津品牌是馮鞏幾十年來始終堅持的,他不是為了錢。
馮鞏雖然是漢族人,但他是漢軍旗人的後代,對滿族文化特別熟悉,也經常在節目中宣傳滿族文化。楊少華據說有一定的民族情感,老人自幼生活在北京,對滿族歷史也很感興趣。
馮鞏、楊議、楊少華算是相聲的代表人物,他們是天津的驕傲,儘管馮鞏主要生活在北京,但每年春節,馮鞏都會回到天津,與天津的親人們相聚幾天。
讚賞金額用於滿族文化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