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堅決拆掉北京古城牆,梁思成撂狠話反對,多年後擔憂成真

2020-12-23 大大大紅袍子

50年後,歷史會證明我是對的,而你錯了。——梁思成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城也被定為國都,但老北京的建築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自身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因此對北京城的改造規劃迫在眉睫。在那時候,不少人建議把舊樓拆了重新安排布局,自然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郭沫若堅決贊成拆古城牆,梁思成夫婦堅決反對,而北京城的改造,又該何去何從?

北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戰國時期燕國就對其進行了最早的開發,後來明、清等多個朝代都把它作為首都而建。而且歷史的積澱其本身也有著極強的文化韻味,而像古城牆、古民居等都在北京佔據著巨大的空間。

現在北京城的舊城牆已成為歷史遺存,也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但它們卻成為改造新中國北京城的絆腳石。北京不僅是首都,還是中國的行政中心,因此,它的繁榮程度也從一個側面上決定了中國的強大。

海內外頂尖建築師齊聚一堂,就北京城改造規划進行探討。那時,一位來自蘇聯的專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計劃,他建議騰出更多的空間來修建以天安門為中心的古城牆,這個計劃主要是為了把北京建設成為一個合格的工業城市。這一蘇聯專家的方案也讓許多人深思,古城牆畢竟是歷史文物,不太適合為了發展而破壞它,但為了能使北京更加繁榮,似乎這些又是不可迴避的。

因此,北京的古城牆在當時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國內許多頂尖的學者分成兩派,一派是由梁思成夫婦領導的建築學家,他們提倡保存古城牆。另一方面,以郭沫若為代表的保守派人士認為,這座古城牆妨礙未來北京的發展,應該儘早拆除。

在那時,有許多人對梁思成夫婦的想法感到困惑,因為北京作為首都的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保護古城牆而拖延北京的發展豈不是太可惜了。但梁思成等人認為,古城牆雖年久失修,但它見證了國家歷史的發展,更是先民們的寶貴財富。而且這些古城牆還可以幫助後人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具有很大的傳承意義。

古代的城牆是為了抵禦外敵而存在的,雖然現在已無使用價值,但經過歲月的洗禮,它已成為一種象徵,其文化價值已是無價之寶。另外,梁思成還提出了「梁陳方案」,其目的就是要把這座古城以及古城牆給保留下來,不耽誤北京的改建開發。假如硬要拆毀,當紫禁城有朝一日也阻礙了北京的發展時,那又是什麼呢?

但郭沫若對此卻持反對意見,他覺得以前古城牆就是用來防身的,如今國家安定已不再需要城牆,城牆現在的價值不過是一堆磚瓦而已。

此外,它還是舊社會的產物,代表著封建社會,如今國家已步入新時期,這種「封建糟粕」又有何可求?受封建社會毒害的百姓看到古城牆,只會想起從前的苦難,而不會想起它帶來的文化價值。

在當時社會國情仍以發展為主的情況下,梁思成保護古城牆的想法,如果要以保護文化遺產的名義來保護,說實在的是困難,而繼續聲張要保護古城牆,也許也會被人們視為敵人,所以國內也對梁思成和「梁陳方案」褒貶不一。但不管這些專家們如何討論,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屬於上級。

為使方案能夠順利實施,陳佔祥和梁思成整夜把自己的「梁陳方案」整理好後,分發給各級機構和街道,希望上級領導能夠採納自己的方案,保護好古城牆。令梁思成等人想不到的是,上級領導態度十分堅決,選擇拆掉老城牆,為北京的發展騰出了空間。

決定和反對在國內也讓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氣得要命,梁思成甚至撂下狠話說:「五十年後,歷史會證明我是對的,你們是錯的!」

在這種大趨勢下,北京的古城牆仍然未能得以保存。自1952年起,北京的古城牆陸續開始拆除,市民也自發進行義務拆除工作,並號召大家共同去拆牆、破磚取土。最初拆毀的是外城的城牆,後來1965年國家又要修建地鐵,所以內城的城牆也就沒有保留,為了發展北京的交通,這些城牆也只是拆除了。然而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些抵禦外敵的古城牆並沒有毀於敵手,反而被後面保護著的百姓徹底拆毀了。

如今,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拆除古城牆並非非必經之路,而今天國民教育質量的提高也讓更多人關注中華文化的傳承,甚至有人感嘆,如果北京的古城牆沒有被拆除,今天的北京將會是多麼壯觀。而且梁思成拋下的狠話也確實實現了,反而更多人贊成「梁陳方案」。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當時的「梁陳計劃」會被社會廣泛反對?

第一個方面是關於當時的民情。儘管印好了發到各級領導手中,但領導們對文化保護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那時候人民大多貧窮,所以國家機構都是為國民發家致富服務的,吃不飽飯怎麼能管死古城牆!

二是當時人們對古城牆的偏見太深。民族自然會站在人民這一邊,而大多數人則受到封建制度的迫害,所以對於保留古城牆的問題自然不會贊成。亦正因如此,古城牆才不能像梁思成所想的那樣得到保護,這也讓許多持有與梁思成同樣思想的人不禁感傷。

相關焦點

  • 郭沫若堅持拆掉北京古城牆,林徽因卻反對撂狠話,多年後竟完全說中
    可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北京古城牆被拆一案,卻在新舊之爭的歷史上帶來了一次不一樣的反轉。 北京古城牆自建址以來已有七百年的歷史,從元代至民國,古城牆呈「凸」字形,全部為板築的夯土牆,是古都之韻的象徵。
  • 郭沫若堅決要拆除古城牆,林徽因被氣病倒,現今後悔莫及!
    其中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是蘇州園林、趙州橋、圓明園、紫禁城……其中還有人不知道的,比如北京古城牆。北京古城牆對於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來說,它的歷史應該並不陌生,曾經郭沫若是堅決要拆除北京古城牆,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堅決反對,林先生因此被氣得臥病在床,現在卻後悔莫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百年前壯觀的北京古城牆:梁思成堅決反對拆掉,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北京古城牆的命運便是如此,被零零散散地拆解,再難窺見全貌,僅剩的一點珍貴會昭昭這什麼?城牆活在了人們的記憶裡北京古城牆元朝開始修建,明代完工。歲月悠悠,它歷經整整七個世紀,抵禦了數不清的外敵入侵,見證了數個朝代的興亡榮衰。
  • 實拍北京古城牆:太壯觀了,如今見不到了,難怪被拆時梁思成淚崩
    這座城牆,是一代一代保存下來的最突出的證據之一,每當登上故城城牆遺址,就會有無盡的感傷和嘆息。首都北京曾有一座雄偉的古城牆,它屹立了700多年,見證了朝代的覆滅和風雨的洗禮,如今卻只剩下斷瓦殘垣。從元代開始,北京古城就開始修建,直到明代才真正建成,它大約有8米高,用板材建造的夯土牆。
  • 北京古城牆被拆前實在太雄偉壯觀了,難怪被拆時梁思成痛哭流涕
    從元朝開始修建,建於明代,從清代延續到民國,歷經七個世紀,歷時數百年,新中國成立後,去留問題一直困擾著北京。郭沫若主張拆毀古城牆,他的觀點是,這座有著濃厚封建氣息的封建時代的建築,最初是為防禦而建的,此時功能已不復存在,所以應該拆毀。
  • 郭沫若要拆除北京古城牆,林徽因氣病也阻止不了,如今卻追悔莫及
    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大家對於北京城內的古城牆持有兩種觀點,以郭沫若為代表的一方認為,這北京城內的古城牆,必須得拆除,這樣,才利於北京城的建設。不過,以林徽因和梁思成為代表的另一方則認為,這北京城的古城牆拆不得。當時,針對這個「拆不拆」的問題,雙方一直爭執不休,甚至還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 林徽因多次阻止拆除古城牆,郭沫若為何仍要堅持?有條理由很荒謬
    如果計算時間的話,北京古城牆歷經幾百年,跨越了七個世紀,這樣的歷史感,不由得讓人為之感到震撼。朱棣原本是駐守北京的燕王,登上大位之後,他深深知道,自己最根本的勢力就在苦心經營多年的北平。為了回到自己苦心經營的地方,為了回到那些最忠於自己的將士們中間,也是為了邊防建設,1403年,永樂皇帝朱棣將北平改稱為北京,並計劃遷都北京。
  • 梁思成「50年後自有對錯」,看如今贗品城牆:廉價、無歷史厚重感
    於是和梁思成同樣驚訝的,剛剛走出校園不久的陳佔祥直白提出了反對意見,梁思成見有人與自己持相同想法,立刻加入戰局,和陳佔祥一起和那位蘇聯專家針鋒相對爭執起來。 當然,他們的爭論在短時間內並無一個明確結果。會議結束後,惺惺相惜陳梁二人當即組成一個小組,全力以赴展開一場抉擇千年古都命運的工作。
  • 當年若採納「梁陳方案」,留下北京古城牆,如今北京將是什麼樣?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留下了一句令人深感惋惜的話,那就是:五十年後,歷史會證明我是正確的。實際上,還沒過五十年,人們就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當年他是正確的。直到他死後的幾十年,才開始漸漸明白他當年的堅持,明白他為什麼說要拆一堵牆,像挖一塊肉一樣。但是,他跟陳佔祥的梁陳計劃失敗了,古建築在人為下灰飛煙滅。
  • 梁思成繼任妻子林洙評價:她太瘦,給思成壓力
    金嶽霖對林徽因的痴情叫人驚嘆,終生未娶,愛了林徽因一生,他曾評價梁思成夫婦為「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林徽因聽後卻不以為意,只是輕鬆地回答道:「什麼美人不美人,好像女人除了美貌,沒什麼事幹似的,我還有好多事呢」,是啊,評價一個人如果只通過外貌的話未免太過武斷了,一個人的整體品行和性質也是很好的參考標準。
  • 70年前梁思成提出一方案,可惜被忽略,不然北京要比現在宏偉百倍
    抗日戰爭時期梁思成加入營造學社工作,後主持故宮文淵閣修建,在解放戰爭期間回母校清華大學創辦建築系,於平津戰役前繪製了《全國文物古建築名錄》,使得北平古蹟免受炮火侵襲。 自北平被確定為首都後,梁思成夫婦就憂心忡忡。一旦被確立為國家行政中心,那它的經濟更要撐起門面,經濟發展了,才會讓交通發展,工業進步,勞動人口增多。這些都是一個國家剛起步要發展擺在前面的事情,結論毫無疑問,這些老建築擋著路了。
  • 北京城牆是被誰如何拆毀的?
    圖為清末北京城牆。供圖:華辰影像北京古城牆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始創於元代,建成於明代,主要用於軍事防禦。古城牆呈「凸」字形,城牆周長 24 公裡,牆基寬 24 米,牆高 8 米,全部為板築的夯土牆。但十多年後,又「一律改為靠右行」了。抗戰期間,汽車多由美國輸入。美國汽車是靠右行駛,因此美國的車輛到中國後,必須對方向盤及燈光進行改裝,這需要大量的費用。抗戰期間的後方和抗戰勝利之初,一些城市先後駐紮了一定數量的美軍。美軍不習慣中國靠左行駛的規則,頻頻發生軍車交通肇事案。新中國成立以後,繼續維持這一交通規則,沿襲至今。
  • 梁思成手繪能力有多強?看這8張手繪圖,每張都讓人讚嘆不已
    伴隨著電腦的高速發展,當今社會所講的也是方便快捷,CDA即計算機輔助設計,誕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儘管當時只有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波音航空公司採用了他們自己開發的交互式繪圖系統,到了70年代,計算機費用降低後工業才開始廣泛使用交互式繪圖系統。
  • UCI主席撂狠話:自行車運動會遺忘阿姆斯特朗
    UCI主席撂狠話騰訊體育訊 曾幾何時,阿姆斯特朗之於自行車運動是標誌性的存在,他的成功抗癌史、他七奪環法冠軍的神奇經歷,都消失在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一份厚厚的調查報告中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UCI)帕特-麥奎德除了當眾表態不會向國際仲裁法庭提起上訴之外,更是衝這位昔日環法英雄撂狠話:他在自行車界再無立足之地,作為懲罰,他還會被自行車運動徹底遺忘!就在短短兩個月之前,國際自行車聯盟還有指責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有越界嫌疑,麥奎德認為如何處罰阿姆斯特朗應該是UCI的事情。而就在當地時間今晚,這位UCI主席親口宣布了對七屆環法冠軍的處罰決定。
  • 百年前北京城十大地標建築:若不拆掉,北京或成世界最雄偉的古都
    這次的一組照片便是百年前北京城的幾大標誌性建築,這張是百年前所拍的長城,它就這樣雄偉的屹立了兩千多年。像是一隻蜿蜒的龍,盤在中國的土地上,守護著華夏。 長城 這一張是北京的古城牆,看到照片才明白,難怪當年梁思成說拆掉一座城牆,像挖去我一塊肉。就算是現在看來,它也是那麼的宏偉,在它的身上,沉澱了百年的歷史。
  • 中華門古城牆的保護者——朱偰
    中華門古城牆的保護者——朱偰    顧少俊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235 中國修築城牆的歷史非常悠久,古城牆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中華文明歷代傳承的有力見證。
  • 假如「梁陳方案」實施,古城牆沒有被毀,那麼當下北京將驚豔世界
    兼顧古今:梁陳方案的設想所謂梁陳方案,即以梁思成、陳佔祥為首的學者提出的北京改造擴建規劃方案。梁思成是名門之後,父親是清末改良派核心人物梁啓超。優越的家庭條件讓他同時獲得了中式和西式最頂尖的教育資源,最終成長為一代建築學大師。
  • 當年若「梁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的北京將如何?
    因此,梁思成十分看重北京城的規劃,這份蘇聯專家提出的在北京內城設立新的行政中心方案,將會使北京城變得擁擠不堪。於是他與陳佔祥一同對北京城做出了一個規劃,即「梁陳方案」。
  • 中國古城牆大全
    北京的城牆現在還有幾處遺存:(1)東南角樓附近城牆:位於崇文區崇文門以東到東便門一帶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長度最長的北京內城城牆,外加一處箭樓——內城東南角樓。(2)西南城角附近城牆:位於西城區西二環西便門橋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牆遺址,裡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樓。(3)德勝門箭樓:位於西城區北二環德勝門橋北。(4)正陽門城樓及箭樓: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北京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位於天安門南側。以前的北京城門包括:城樓、箭樓、甕城三個部分,只有正陽門保持著城樓及箭樓。可惜的是,由於修建二環路,大部分的城牆都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