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團 旅行社退費只退「卡」「券」?

2020-12-23 金羊網

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團 旅行社退費只退「卡」「券」?

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肖韻蕙  2020-06-20

自己已報名的旅遊團無法出行,旅行社方面則表示要收取手續費才能退費,否則只能以「旅遊卡」或「旅行券」的方式返還。

■旅行社給消費者的旅遊卡。 受訪者提供

■消費者與旅行社的合同中有「因不可抗力影響旅遊行程」的相關條款。 受訪者提供

●廣州將因疫情旅行團無法出行定為「不可抗力」,消費者可協商解除合同

●有律師稱,如果消費者選擇解除合同,旅行社應該退還團費

旅行團因疫情被取消,團友已交的費用怎麼辦?近日,多名消費者反映,受疫情影響,自己已報名的旅遊團無法出行,旅行社方面則表示要收取手續費才能退費,否則只能以「旅遊卡」或「旅行券」的方式返還。

這些手續費是什麼?為何要以卡或券的形式退回?6月18日,涉事旅行社回應,通常,手續費是指無法退回的機票定金等,而以卡或券的方式返還是退費方式的一種,以應對航空公司、酒店等延遲退費或只能抵扣下次費用的情況。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已發出相關通知,明確1月24日以後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遊客和旅行社旅遊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為「不可抗力」,消費者可協商解除合同。

■新快報記者 肖韻蕙

●案例1

退費要收2000元手續費 否則只能退到旅遊卡裡

陳先生表示,去年9月,他在廣州南湖粵途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南湖粵途」)報名參加「品味法德瑞」歐洲遊旅遊團,共交費6666元,計劃於今年3月22日出發。去年12月,旅行社又向他推介泰國遊,他想著中間時間還長,便報名參加了價格為4399元的泰國團,今年2月10日出發。沒想到今年年初暴發了疫情,他參加的旅行團無法出行。

陳先生說,泰國團出發前,旅行社方面稱他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出團,二是將費用退回到旅遊卡裡。「當時旅行社並沒有說退費事項,我便選擇了將費用退到旅遊卡裡。」陳先生表示,後來他報名參加的歐洲團因疫情無法出行,他便向旅行社提出退款,但對方稱如果要退費需要扣除2000元的手續費,還提供了另外一種方式,即全部退回到旅遊卡裡,陳先生只好選擇了後者。

陳先生說,自己已經76歲了,腿腳不太便利,而且辦了旅遊卡之後,南湖粵途推薦的旅行團對他的吸引力都不大。今年6月,陳先生還是表示想退費,但南湖粵途的工作人員表示,費用已經充值到旅行卡裡了,無法退還。

●案例2

機票定金只能退回旅行券 消費者如不接受就不退費

何先生也表示,他於去年12月28日在南湖粵途預訂今年2月3日新加坡、馬來西亞6日行,兩人團購費用合計6258元。由於疫情原因,此次行程未能成行,此後與南湖粵途協商退款事宜。

何先生表示,首次協商時,南湖粵途先是提出扣除兩人籤證費400元、機票定金1600元,其餘款項6個月內以旅行券的形式返還,遭何先生拒絕。「民用航空局曾要求,因疫情原因各航空公司及其客票銷售代理要為旅客辦理免費退票,不收取任何費用。」何先生稱,雖然南湖粵途後來提供了定金收據,但根據相關部門通知,機票定金是可以不用收取的。

後來,南湖粵途客服又表示其餘款項可以返還現金,但籤證費400元、機票定金1600元不能返還。何先生不同意,並稱自己隨後提出,先將沒有爭議的費用4258元退還,對於有爭議的部分籤證費再進行協商,南湖粵途後來表示1600元機票定金只能以旅行券方式退款,不接受他們的方案就不退款。何先生不接受以旅行券的方式退還1600元。「國家明文規定免費退機票不收取任何費用,為什麼不是全部退現金給我呢?」何先生表示,目前他還並未收到南湖粵途退還的費用。

新快報記者在受訪者提供的合同中看到,有條款這樣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乙方、履行輔助人已盡合理注意義務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響旅遊行程的,按以下方式處理: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乙方(旅行社)向甲方(遊客)做出說明,可以在合理範圍內變更合同,因此增加的費用由甲方承擔,減少的費用退還甲方。

回應

如果消費者願意等 沒產生損失的訂單可退全款

何種情況下需要收手續費?為何全款或者部分費用只能以「旅遊卡」或「旅遊券」的形式返還?6月18日,南湖粵途相關負責人回應新快報記者,稱「旅遊卡」或「旅遊券」是退團費的一種方式,雖然相關部門規定因疫情取消航班,可以為旅客免費退票,但每一家航空公司的政策並不同。「一般會有三種方案:延期、抵扣以後航班,或者退費。」該負責人表示,就算是退費,航空公司也不會馬上退回,因為要退費的訂單多要排隊,航空公司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現金,所以退回費用也有延遲。

而如果航空公司是給旅行社延期出行或者抵扣下次出行的方案,而旅行社的客戶要求退款,就只能採用「旅遊卡」或「旅遊券」形式退回,這樣就算有損失也是旅行社兜底。此外,因各國對疫情期間機票退費等問題的政策不同,也會產生一些難以退回全部費用的情況,這樣就要扣除一定的手續費。

對於陳先生的情況,該負責人稱,因各國政策不同,陳先生的機票定金已經不能退回了,所以只能扣除相應的手續費,或者以「旅遊卡」的方式返還,目前陳先生已經拿到了旅遊卡,不能再退現金了。

而何先生旅遊團的航空公司不用扣除手續費,旅行社也未產生損失,該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與何先生協商退費方案。至於為何給何先生的退費政策有所改變,該負責人稱有關部門的相關政策和各航空公司、酒店等政策隨著疫情的變化都在變化,所以對何先生的退費也有相應的變化。

南湖粵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處理因疫情產生的退費問題上,接下來將更詳細地向客戶解釋,若產生必要手續費將提供費用扣除憑證,並儘量與客戶協商。如果確實可以退全款,客戶又願意等待航空公司或酒店退回全款,旅行社可以退回全款。

律師說法

若沒發生不可退還費用 原則上應向消費者退全款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娟表示,疫情造成交通出行或旅遊活動受限,該情形構成了合同法上的不可抗力,由此影響消費者(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旅遊服務合同的履行,應該遵循合同法以及旅遊法的規定來處理。

楊娟稱,如果沒有發生已支付且不可退還費用,原則上解除合同應該退全款。如果發生了相關費用,旅行社已向地接社或履行輔助人支付相關費用且不可退還,則該部分費用由旅遊者(消費者)承擔。旅行社應該提供相關憑證,退回餘款。

楊娟表示,如果消費者選擇解除合同,旅行社應該退還團費;旅行社不能單方要求以「卡」或「券」的形式退還,應該與消費者協商、徵得消費者同意。

連結

廣州倡導旅行社制定多套方案化解退費糾紛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妥善處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投訴、訴訟的通知》,及時明確1月24日以後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遊客和旅行社旅遊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為「不可抗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和《旅遊投訴處理辦法》,遊客和旅行社可以通過依法協商變更、解除旅遊合同,調解不成的,旅遊者可以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介紹,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推動各區建立了旅遊糾紛訴調聯合工作機制,形成司法審判和旅遊行政調解有機銜接的機制;倡導旅行社制定多套方案化解退費糾紛;指導旅遊企業制定短期、中期、長期等多種合同變更方案,供旅遊者選擇,儘量降低旅遊企業與旅遊者雙方的損失。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出國遊因疫情取消:旅行社擬只退25% 協商後扣兩千
    旅行社通知我們因為疫情將取消去日本的行程,但退款只能退25%。」深圳的戴女士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 反映稱,她和家人在國旅(深圳)國際旅行社購買了總價為46400元的日本跟團遊,但因疫情原因取消後,旅行社僅願退回12000元。
  • 受疫情影響旅行團被取消,費用該怎麼退?
    旅行社遲遲不退款、旅行社亂扣費、遊客要求全額退還團費……2020年,因疫情影響,許多人的旅遊出行計劃被取消,隨之而來的退費事宜,給部分市民增添不少煩惱。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扣費不合理@陳女士於4月20日向陽光重慶反映:2020年1月14日,在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訂4人泰國遊,現場付款24000元整,出團時間1月26日。由於疫情行程取消,旅行社停工,直到4月7日告知陳女士需扣5200元酒店費,但陳女士希望旅行社與其共同承擔預定酒店產生的費用。
  • 案例說法:因疫情導致跟團遊取消,旅行社是退費主體嗎?
    退費起爭議,消費者將旅行社訴至法庭因疫情影響,劉女士一家三口未能出遊,雙方因退費問題產生爭議。8月17日,劉女士向市北區法院起訴,要求判令威海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青島市北分公司返還旅遊團費15500元及逾期利息。
  • 出國遊因疫情取消 消費者委屈旅行社也為難
    青島新聞網4月8日訊(記者 丁淑華 徐斌)「原定於年初七的出國遊因疫情被取消,按照旅行社給出扣費方案,所退餘款只剩個零頭,這樣合理麼?」雙方協商各退一步,達成和解對於王女士不接受扣款方案的投訴,青島嘉華文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有一肚子苦水。因為突發的疫情,旅行社遭受了很大的打擊,針對消費者對退還餘額方案的質疑,負責人給出了旅行社的說法。
  • 廣州部分旅行社發布跟團遊退改時間表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羅磊)日前,南湖國旅和假日通發布了跟團遊退改的時間表。由於各家旅行社被迫取消的團隊遊數量巨大,遊客需耐心等候並配合旅行社的指引辦理相關退改手續。國內省內線路即日起開始陸續電話通知遊客取消出遊具體的操作,2月10日開始陸續為遊客辦理相關手續;出境線路將從2月15日開始陸續電話通知遊客,再次落實團隊取消出遊後具體的操作以及退費的形式和時間。廣州假日通國旅宣布,旗下各營業門店2月9日前暫停營業。
  • 西安一公司25人報團去泰國,疫情爆發沒去成,旅行社不全額退款
    公司年初報團集體去泰國,受疫情影響無法出行,13萬餘元團費至今也沒著落。馬女士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工作,「今年1月初,我們公司組織員工集體去泰國玩,在西安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萬壽路門市部報了團,我們一共25人,單人價格5300元左右,團費總計支付13萬餘元。1月17日,我們和旅行社籤了合同。」
  • 因疫情影響未能成行,信陽一旅行社為啥拒退定金?
    2020年1月12日,席女士的母親在信陽市溮河區體彩廣場附近一家名叫大河假期旅行社,繳納了5000元去美國的報團定金,當時旅行社未確定出行的行程、預算等,也沒有籤訂任何合同,後來由於疫情的影響,旅行沒能去成,退錢時也遭遇了麻煩。
  • 疫情期間西安一旅行社發團去杜拜 一家三口沒去團費被扣1.5萬元
    今年春節疫情期間,國家發出旅遊企業暫停經營通知3日後,旅行社依舊發團去杜拜,「如果不參團一起去就要扣錢,我們一家三口的3.4萬元團費被旅行社扣掉1.5萬元,只退了1.8萬元,至今我們都要不來扣款明細。」惠女士說。
  • 一家17人跟團遊因疫情取消怎麼退款?這裡有一份涉旅糾紛「維權指南」
    1月25號她接到旅行社通知,旅程因為疫情取消,但此後雙方就退款問題一直沒能達成一致。而旅行社給出的退款方案,也始終無法讓她滿意。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跟團遊每人花費3500元 幾經協商旅行社只退1100元   今年1月14號,皇女士在江蘇省中旅旅行社訂購了總共17名家人一起去越南芽莊的跟團遊,旅行時間為1月30號到2月
  • 因疫情旅遊受阻,交給旅行社的9萬隻退3萬?旅行社:仍在與酒店方協商
    但天不遂人願,新冠疫情突襲,導致旅行計劃擱置。而在要求退還團費時,旅行社卻只願退還3萬餘元,剩餘的6萬餘元旅行社方稱款已打給國外酒店,酒店方不予退款,只作延期處理。當盧先生今年7月向成都旅遊監管部門進行投訴時,卻發現早已超過該部門的規定受理期限。面對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旅遊者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 疫情停課,家長提退費就被「強行」退園?長春赫行實驗幼兒園回應了
    近日,二三裡資訊報導了因疫情6個月未開園,長春解放大路學校附屬幼兒園退費標準令家長不滿引發集體維權一事,隨後綠園區教育局表示已對此介入調查,會監督該幼兒園全額退費,律師也給出了相關建議。7月20日,她收到幼兒園老師電話稱2020年1月份預交的整學期託兒費將不予退還,並且不順延,只退餐費。「一學期託兒費加上餐費一共交了兩萬多,其中餐費也就2000多。幼兒園沒開學期間,也沒上過網課,老師只在班級群裡發了視頻,但大部分也都是重複的,所以不知道幼兒園有什麼理由不退我們家長學費。」
  • 浮力森林開啟信息登記通道 卡券使用有消息了
    公眾號的登記說明顯示,卡券登記通道總持續時間為15天,也就是到8月11日截止。 浮力森林400客服電話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參與登記的卡券種類為充值卡和提貨券,兩種卡券的登記步驟是一樣的。「如果消費者已辦理浮力森林電子會員,登記列表上方會直接顯示消費者的姓名和聯繫方式。如果消費者未辦理電子會員,則需要先手動填寫姓名和聯繫方式。」她說。
  • 兒童樂園店面轉讓,消費卡退費遇阻
    近日,柴桑區市民朱女士向平臺反映稱,她於今年1月在柴桑區一家兒童樂園辦理了價值200元的消費卡,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該店一直沒開門。直到今年5月發現該家兒童樂園門外貼出了轉讓信息,朱女士立刻聯繫該店負責人想要辦理退卡退費,可是對方卻掛斷了電話,之後也一直不接聽她的電話,朱女士對此感到十分無奈。
  • 明年起,杭州921家旅行社將使用新版旅遊合同!新增9大條款,旅遊退費...
    記者 張雅麗 通訊員 陳丹群旅途中發生的解約,消費者有了合理的退費標準;「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使用公筷公勺、主動攜帶個人洗漱用品等三項內容被納入旅途中的倡導性條款……今天上午,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杭州市旅行社行業協會發布了升級版的旅遊合同示範文本
  • 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現退費糾紛 一年學費20萬少上三個月課只退10%?
    受疫情影響,這學期直到5月7號才正式開學,比原先的開學計劃晚了三個月。但是學校這學期課程如何補救,少上三個月學費怎麼退,校方在家長反映下給了個方案,家長看了直呼不合理! 直到家長集體發郵件給學校、向當地教育部門反映後,校方才給出答覆:不補課,暑假從6月18號開始正常放假,老生退還10%的學費,今年新入學的學生退還63%的學費。 這讓曹女士等家長們無法接受,曹女士告訴欄目組,學校一年學費高達20萬,上學期她已經預繳了一整年的學費。
  • 疫情推遲婚禮,最終沒辦離婚了 酒店:6萬定金只退一半
    在這期間,因為婚禮一直辦不了,兒子和兒媳感情破裂,兩人也分開了,「因為酒店工作人員還是不願意退費,今年7月份,無奈之下,我兒子把離婚證發給了工作人員,是真的沒法延期了,就讓把錢退了吧,但沒想到這成了酒店不退費的『把柄』。」裴女士認為,再退一步將,離不離婚是後話,合同約定2月15日舉行婚禮,當時確實是疫情期間無法舉辦,退款的事跟離婚之間沒有關係。
  • 旅行社退款仍糾紛不斷,「恐怖郵輪」或再現?
    旅行社退款糾紛不斷,涼心指數:5.0 春節前至今,受疫情影響,出境團隊旅遊幾乎停擺、國內旅遊大幅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團隊遊產品、機票、火車票、酒店、門票的退訂,突如其來的退款潮令旅行社一時難以招架,引發大量網友投訴。
  • 處理疫情防控期間旅遊糾紛有依據 官方發布因疫解除旅遊合同退費原則
    》(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疫情期間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繼續履行的,旅遊企業應當在扣除實際支出且無法挽回的費用後, 將餘款退還旅遊者。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妥善處理涉及疫情的旅遊投訴糾紛,切實維護遊客和旅遊企業合法權益,提出如下意見:準確界定涉疫旅遊投訴性質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文旅發電(2020)29號),明確要求:一是即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
  • 不退款只退代金券,疫情下多家國外廉航退改政策傷了誰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191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疫情之下,航企使出渾身解數給資金鍊「減壓」本無可厚非,但如何在自救的同時,平衡好消費者、上下遊合作企業等各方利益,也成為「戰疫」的一大關鍵。對此,國內一家在線旅遊平臺機票業務負責人也證實,截至3月23日,平臺上已有8家國外廉價航空採用只退代金券的形式,另外,包括卡達航空、法荷航、加拿大航空等全服務航企,也陸續開始退券。
  • 上海辦健身卡擬設「七天冷靜期退費」
    其中特別設置的「七天冷靜期退費」條款成為亮點,有網友評論,「買健身卡也有『淘寶式』退款了。」    健身從業者也要冷靜一下    《合同(徵求意見稿)》中的「七天冷靜期退費」條款,明確消費者在籤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可單方面解除合同並獲得全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