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發布陸軍第七十四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1964年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獎旗
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榮譽稱號是軍隊對執行作戰、訓練和其他任務中功績卓著、有特殊貢獻和重大影響的個人和單位授予的光榮名稱。我軍建軍93年來,先後湧現出大批英雄部隊,許多建制單位被上級機關授予各種榮譽稱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起到了強有力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塔山英雄團」獎旗
戰爭時期我軍的榮譽部隊
紅軍初創時期就授予過部隊榮譽稱號。1930年12月30日,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三軍九師二十七團一連在第一次反「圍剿」作戰中,一舉攻入敵指揮所,活捉敵前線總指揮、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戰鬥結束後,紅一方面軍第三軍當即決定授予一連「戰鬥英雄連」榮譽稱號。這是紅軍最早由軍一級授予的部隊榮譽稱號。毛澤東聽說活捉張輝瓚的消息後,揮筆寫下《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1932年3月,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將在贛州戰役中有卓越表現的第四軍十一師命名為「鐵軍」。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師級建制單位。
1933年初,鑑於蘇維埃中央政府警衛團作戰勇敢,在建立根據地、擴紅、籌款和執行紀律等方面成績顯著,中革軍委在瑞金召開紅軍大會,正式命名該團為「中央模範團」。中央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項英授旗,周恩來、葉劍英出席了命名大會。「中央模範團」是我軍最早由最高軍事領導機構頒發的部隊榮譽稱號。
長徵中,紅軍先頭部隊中湧現出「強渡烏江模範連」「大渡河連」「飛奪滬定橋二十二勇士」「開路先鋒團」「開路先鋒連」等英模集體。
「強渡烏江模範連」進行傳統教育
駐軍香港的大渡河連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取得平型關大捷。戰後,八路軍總部、一一五師、三四三旅等各級機關授予在戰鬥中表現優異的分隊「戰鬥先鋒連」「戰鬥模範連」「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雄尖刀班」等稱號。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第一批部隊榮譽稱號。
抗日戰爭中,我軍還湧現出「狼牙山五壯士」「青口十八勇士」「朱德警衛團」「黃煙洞保衛戰英雄團」「劉老莊連」等著名英模集體。
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劉老莊連」旗
解放戰爭中,我軍創造性地開展了立功運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官兵英勇殺敵的積極性,全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光榮的臨汾旅」「塔山英雄團」「濟南第一團」「洛陽營」「渡江功臣連」等英雄集體。
「光榮的臨汾旅」旗
「洛陽營」命名授旗儀式
「濟南第一團」旗
和平建設時期我軍的榮譽部隊
戰爭時期,授予榮譽稱號,對於鼓舞士氣、激發鬥志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新中國成立後,軍事鬥爭形勢發生了變化,為適應軍隊建設的需要,全軍堅持開展立功創模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作戰、訓練、科研、施工、生產、教學、平叛平暴、搶險救災、守衛邊海防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等各項任務的完成,湧現出「雷鋒班」「謝臣班」「南京路上好八連」「硬骨頭六連」「海上先鋒艇」「航空兵英雄中隊」「艱苦奮鬥的二六一醫院」「西藏高原鋼鐵運輸班」「李文忠愛民模範排」「珍寶島戰鬥功臣連」「唐山抗震救災模範連」「抗洪救災愛民模範營」「撲火搶險先鋒連」「法卡山模範守備連」「鼓浪嶼好八連」「甘巴拉英雄雷達站」「李向群班」「香港駐軍模範紅二連」「英雄航天員大隊」等先進集體。
國防部批准、瀋陽軍區頒授的「雷鋒班」獎旗
1963年1月21日,國防部授予「雷鋒班」稱號命名大會在瀋陽舉行。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上將向「雷鋒班」授旗。
1964年6月6日,國防部授予空軍飛彈某師「英雄營」稱號大會。
與戰爭時期我軍榮譽部隊稱號主要集中於作戰方面不同,和平建設時期則體現在保衛邊疆、軍事訓練、作風紀律、發揚傳統、擁政愛民、搶險救災等諸多方面。
授予榮譽稱號的級別,戰爭時期,除中央軍委授予,各野戰軍、軍區、兵團、軍(縱隊)都可授予,最低的為師(旅)級。新中國成立後,頒授榮譽稱號進一步統一、規範,通常由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區授予,各部隊一般不授。全軍性的英模集體榮譽稱號,1962年以前由中央軍委授予,1963年至1967年由國防部授予,1968年以後仍由中央軍委授予。
1963年5月5日,國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連」命名大會在上海舉行。
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代表國防部向八連授旗。
獲得榮譽稱號的部(分)隊一般為團、營、連、排、班各級,或相當於各級的部(分)隊,如大隊、中隊等。作為基本戰術分隊的連一級單位獲得榮譽稱號最多。據不完全統計,被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佔榮譽部隊60%以上。
有些英雄部隊兩次甚至多次
被授予榮譽稱號
在我軍歷史上,有些部隊多次被授予榮譽稱號:
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二師五團,1933年8月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中革軍委授予「模範紅五團」榮譽稱號;1936年2月,被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授予「夜老虎團」榮譽稱號。
山東軍區第五師十三團八連,1941年4月,被山東縱隊第五旅授予「鋼八連」榮譽稱號。1945年8月,膠東軍區授予該連「即墨城第一連」榮譽稱號。
冀魯豫軍區第八軍分區七團七連,1937年9月,被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授予「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榮譽稱號;1937年10月,被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授予「軍政雙勝連」榮譽稱號;1939年,被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授予「守如泰山,攻如猛虎」榮譽稱號。
1949年,第三野戰軍九兵團授予某部一營一連「先遣渡江英雄連」榮譽稱號;1978年被原瀋陽軍區授予「硬骨頭六連式的連隊」榮譽稱號;1987年被原瀋陽軍區授予「奮發進取模範連」榮譽稱號。
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授予「先遣渡江英雄連」獎旗
新四軍蘇中軍區一分區特務二團,1945年8月被蘇中軍區授予「興化部隊」榮譽稱號。建國後轉隸海軍,1965年被國防部授予「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
1965年12月29日,國防部授予海軍航空兵第四師十團「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命名大會。
「硬骨頭六連」是全軍唯一兩次
被授予最高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第七十四集團軍某旅六連,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1939年3月,該連以14名紅軍戰士為骨幹在河北省雄縣組建,是以當尖刀、打硬仗著稱的英雄集體,具有臨危不亂、遇難不苟、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硬骨頭精神」。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轉戰冀中、晉綏、西北戰場,參加過延安保衛戰、宜川戰役等著名戰役,作戰130餘次,先後湧現出劉四虎、尹玉芬、李恩龍、高家凱等15位戰鬥英雄,1949年被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授予「戰鬥模範連」稱號和「英勇善戰,殺敵先鋒」獎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保持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硬骨頭精神」,在參加剿匪作戰、抗美援朝和完成搶險救災、施工生產等項任務中戰功卓著、成績突出。1962年赴東南沿海地區執行緊急戰備任務,以「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聞名。
20世紀60年代,「硬骨頭六連」正在進行搶灘登陸訓練。
1964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連「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葉劍英、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等元帥先後題詞勉勵部隊。
1964年2月25日,武漢軍區召開「硬骨頭六連」命名大會。
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上將代表國防部宣讀命令,並向「硬骨頭六連」頒獎。
1978年發行的「向硬骨頭六連學習」特種郵票
1984年,六連在戰鬥中敢打善拼,完成堅守1個陣地和收復2個高地的任務。1985年6月,中央軍委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六連也是全軍唯一一個兩次由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
1985年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獎旗
2014年,「硬骨頭六連」列裝了先進的裝備,戰鬥力有了質的跨越,這是參加演習的官兵進行步坦協同搶灘登陸。
我軍的榮譽部隊,濃縮了人民軍隊93年的光輝歷程。英模部隊所展現的精神,是人民軍隊崇高風範的生動寫照,成為薪火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官兵向英模學習,建功立業,獻身國防。
在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戰旗方隊100面榮譽旗幟通過天安門廣場。
(作者系軍史專家)
來源:解放軍報微信
作者:徐平
編輯:馬藝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