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員工」悄然現身長沙

2020-12-23 騰訊網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伍玲 實習生 周娜

25日一大早,林志搓著手走進辦公室,與幾名同事打了聲招呼,便裹緊衣服鑽進了車間。

林志是長沙瑞智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員工,如今在湖南廣汽日郵物流有限公司的車間已經工作了2個多月,與他一起的,還有另外幾名長沙瑞智員工。

長沙瑞智的員工為何會出現在廣汽日郵的車間,並為之工作2個月之久?其實,「林志們」還擁有另外一重身份——共享員工。

這是今年年初疫情期間流行的一種新用工模式,從最早的餐飲和電商行業,隨後蔓延到製造領域。

起初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邊是部分行業人力資源閒置,員工沒活幹;一邊是部分企業用工短缺,有活幹不完——「共享用工」模式誕生,讓問題迎刃而解。但同時這種新生事物也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工資怎麼算?社保怎麼交?受工傷如何處理?

長沙瑞智共享員工的做法,似乎給出了一個模板。

大膽嘗試,員工共享頭一遭

長沙瑞智試行共享員工模式,還要從今年2月說起。不過那時亟需員工的是湖南華爾特科技有限公司。

華爾特是長沙經開區藍色產業園的一家機械製造公司,今年疫情暴發後,被一家口罩機生產企業邀請去調試設備。

這一次的調機經歷,讓華爾特嗅到了口罩線緊缺的商機。隨著市場對口罩的需求量激增,華爾特重開口罩機生產線。一時間,口罩機訂單紛至沓來。

伴隨訂單而來的是,還有人手的緊缺,華爾特想要社招,可疫情阻隔,遠水救不了近火。

藍色產業園工會聯合會主席邱雄文得知後,主動為華爾特「做媒」。他將華爾特的缺工信息發布在園區微信群,希望其他企業能夠借工互助。

此時,汽車行業的低迷,加上疫情的影響,長沙瑞智部分員工處於待業狀態,於是在園區中率先響應。

在邱雄文的辦公室,兩家企業的廠長商定了借工的人數和時間。「以前園區企業之間互幫互助氛圍較好,信息共享,設備共用的事時有發生,但共享員工還是第一次。」邱雄文介紹。

此後兩三個月內,長沙瑞智先後派出數十名「共享員工」到華爾特,緩解了華爾特用工難問題。人手配足了,訂單消化了,業績也水漲船高。據悉,今年華爾特產值有望達到5000萬元,而去年不足2000萬元。

「一是產業工人匹配度高,兩家企業都是製造類企業,員工都是熟練工;二是跟長沙瑞智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談及此次「大膽的嘗試」能夠順利開展的原因,邱雄文總結道。

為幫他人,自己另招員工

與華爾特的共享合作,讓長沙瑞智徹底敲開了共享模式的大門。期間,長沙瑞智由於開闢新業務,倉儲空間不足,也曾租用華爾特的廠房做臨時倉庫。

時間到了9月,萎靡2年之久的整車市場降幅收窄,長沙經開區整車企業步入滿負荷生產期。

作為廣汽三菱的服務商,廣汽日郵每月業務量遞增,9月已日運輸400輛汽車,車間打包人員明顯不足,招工依舊困難。

得知長沙瑞智的「共享員工」模式後,廣汽日郵相關負責人找上門來,恰巧長沙瑞智有10名員工富餘,雙方一拍即可。

「從9月中旬開始,我們派遣了10名員工到廣汽日郵做普工,全部都是熟練工,當中還有一名管理人員。」長沙瑞智生產科科長楊青說,「共享員工」的約定期最遲到10月底結束。

令楊青沒有想到的是,到了10月下旬,長沙瑞智業務逐漸增加,廣汽日郵卻遲遲「不放人」。「他們對我們的員工很認可,認為我們的員工操作熟練度高,重新招工還要培訓上崗,會影響公司生產計劃。」

對於廣汽日郵的「反悔」行為,長沙瑞智並沒有強行將10名員工全部收回,為了不影響廣汽日郵的生產計劃,只讓其中2名員工回來。這樣做法帶來的問題是,自己人手不夠,長沙瑞智只好從人力資源市場另外招了幾名勞務工。

「我們員工對此沒有意見,他們覺得能力所能及幫助別人的事情,都會盡心盡力地做好。」楊青談及自己的同事驕傲地說,他們普遍都具備著這樣一種樸素而真實的價值觀。

用工協議,邊做邊商量

這一點,在長沙瑞智與華爾特、廣汽日郵的合作中,也處處可見。

記者了解到,長沙瑞智與華爾特最初合作時,只有口頭協議,關於共享期間,社保誰繳、工傷誰負責等問題都沒有敲定,是「邊做邊商量」。

楊青告訴記者,做了一段時間後,雙方才正式籤訂了一份只有3頁的《口罩機裝配服務協議》,規定了工時費標準,並由華爾特將勞務費轉帳給長沙瑞智公司帳上,再分發給共享員工;工作期間,由華爾特為每位共享員工購買短期意外保險。

「我們與廣汽日郵的合作模式也幾乎一樣。」楊青說,他們是先派員工後籤協議,中間廣汽日郵「不放人」時,他們才又重新補籤協議。

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可以用協議來解決,生產過程之外的問題,比如說人員流失,又該如何解決?「公司對員工的勞務信息保持公開透明,也尊重員工意向,目前沒有出現一起員工糾紛問題,也沒有人員流失。這可能與企業文化有關,員工在長沙瑞智工作時會有歸屬感,對企業有忠誠度。」楊青自信地說。

不過,隨著一份通知的出臺,楊青可以不用再擔憂。

近期,人社部發布了《關於做好共享用工指導和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明確,企業共享用工有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通知》規定,共享員工勞動關係屬於原企業;一旦發生工傷事故,由原企業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補償辦法可與缺工企業約定;共享用工合作期滿,勞動者應回原企業,原企業應及時予以接收安排。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靈活用工和共享用工還處於一個相對初期的發展狀態,隨著行業法律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未來靈活就業、共享用工會被越來越多人群接受。

相關焦點

  •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怎樣的模式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一些暫時難以復工的中小企業要為員工支付基本工資,壓力很大。同時,由於網購需求猛增,線上零售企業門店員工、配送小哥職位出現大量空缺。而「共享員工」的做法讓員工在企業之間臨時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再分配。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 共享員工VS靈活用工:價值、困局和出路
    作者莫開偉 李慶植分別為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某外資企業高管人員 由於新冠疫情而引發的共享員工,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全面控制也悄然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 共享員工平臺融資七千萬,共享員工常見法律問題全壘打
    然而另一邊,一些餐飲企業境況又完全不同,由於疫情無法開張,員工閒在家中,不僅無班可上,公司還要繼續支付員工基本工資,入不敷出。在一邊「閒得慌」,一邊「用工荒」的情況下,「共享員工」上了微博熱搜,走進大眾視線,一些餐飲企業員工通過「共享員工」形式奔赴這些線下商超工作,補充運力,解決了餐飲、電商和員工三方燃眉之急。
  • 長沙「兩會」聲音:促進長沙共享電單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新 共享電單車作為公共運輸「最後一公裡」的補充,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在今年召開的長沙「兩會」上,共享電單車治理成為不少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他們建議,應儘快出臺相關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共享電單車管理,促進共享電單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動車,長沙街頭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從未間斷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長沙共享電動車是不是真的提供給長沙市民最好的便利,市民對共享電動車如何做的。關於電動車一直是熱議的話題,而作為共享電動車,近年來也一直受到關注。除了走機動車道,還有收費問題,亂停亂放問題,今天我們看看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動車的發展。這些問題有沒有改進。
  • 中山首批「共享員工」亮相
    共享員工在火炬金源集團與沃萊科技籤約儀式上。 7月28日,我市出臺共享員工實施細則後的首批「共享員工」在火炬區金源集團亮相。因此,沃萊科技通過與金源集團實現「員工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燃眉之急。 特點 勞動者權益受充分保障 目前,「共享員工」服務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 「企業出現缺工或用工富餘狀況,趕緊向所在鎮區的人社分局反映,登記情況。我們會盡力通過『共享員工』等方式協助解決問題。」
  • 除了「共享員工」之外,企業還能共享什麼?
    作者莫開偉 李慶植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外企資深員工前幾年,一些行業大咖認為,下一個共享經濟獨角獸極有可能出現在企業級服務領域內。這幾年也確實有不少創業者嘗試企業級共享經濟。遺憾的是,這些共享跟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有著極大的差別。
  • 浙江企業「抱團取暖」:從共享員工到共享訂單
    新華社杭州4月8日電(記者 嶽德亮)由於訂單較多,位於浙江省安吉縣的東方基因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短期內急需大量短期員工,當地「共享員工」精準服務協作機制在一周內為該企業解決了620名新增員工,促進每日新增產能2000萬多元。
  • 濱海新區開啟「共享員工」模式
    ■ 疫情防控期間,「共享員工」模式可以分擔部分企業的人力成本壓力,也為短期人手不足的企業解燃眉之急  ■ 「共享員工」可以實現人力資源再分配,發揮保障民生、促進生產、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等作用  3月31日,一場企業員工調度保障工作協調會在濱海新區人社局召開。
  • 長沙清退40萬輛共享電動車 停放現場密麻如「蝗群」
    共享電動車,由於騎行更為便利,速度快,沒有共享單車那般費力,因此受到了不少市民朋友的青睞,近距離短途出行,甚至會首選共享電動車。但是,由於共享單車進場企業眾多,隨意停放的車輛隨處可見,並且一些企業沒有對電動車進行規範上牌,存在不小的運營風險隱患。
  • 延平西芹:部分企業開始「共享員工」
    企業技術人員對村民進行指導 圖片來源:閩北日報為破解企業苦於無人可用陷入「需求旺、管控嚴、招人難」的窘境,延平區西芹鎮創新用工模式,鼓勵轄區企業和村莊之間建立「共享員工「共享員工」在蔬菜分撿流水線上開始工作  圖片來源:閩北日報西芹鎮黨委書記吳繼勝說:「『共享員工
  • 共享員工為復工復產加油
    共享員工正在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利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在當前防疫復工的特殊時期、市場主導情況下,汽車行業共享員工,是企業之間自發形成的新事物、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企業人力資源不足的燃眉之急,有一定合理性。如果相關部門能對此進行支持、規範,用制度避免一些潛在的糾紛隱患,就會對企業和員工都有利。」
  • 共享員工潮:員工到手工資或翻倍 流程法務問題待解
    在此背景下,一些暫時難以復工的中小企業將員工以共享模式進行短期人力輸出,掀起一波「共享員工潮」,以期解決接收方的「用工荒」難題和緩解輸出方「復工難」的經濟壓力。但共享員工潮背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比如接收方能支付多高的成本?共享員工審批流程快慢?如果共享的員工想轉正,接收方怎麼想,是否會對出借方造成新的員工流失?雙方有著怎樣的「君子協議」?
  • 共享員工潮:頭部企業嘗鮮「自救」
    原標題:共享員工潮:頭部企業嘗鮮「自救」聯想工廠員工回崗率僅為五成,與歇業企業共享員工;復工後多地現「搶人」,但新模式尚需探索受訪者供圖復工戰「疫」之下,正掀起一波共享員工潮——一些暫時難以復工的中小企業,將員工以共享模式進行短期人力輸出,以期解決接收方的「用工荒」難題和緩解輸出方「復工難」的經濟壓力。楊濤此前是日料店的一名壽司師傅,今年元宵節後,他臨時到京東7FRESH生鮮超市,成為一名「共享員工」。
  • 告別「野蠻生長」 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範遠志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新 鄭旋 歐陽倩11月23日,長沙有關部門集中約談6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要求3天內清理回收無牌照共享單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給長沙愈演愈烈的「共享單車之戰」當頭潑了一瓢冷水。
  • 共享員工到底是什麼?——源起、內涵、框架與趨勢
    共享員工是一種新型用工模式,系統性梳理其理論內涵和發展框架,對共享員工模式的實踐推廣應用和後續理論深化探究具有重要引導作用。1.主體要素共享員工模式包括員工供給方、員工需求方、共享員工個體等3類主體要素。其中,員工供給方因勞動力需求峰谷波動、短期歇業等存在閒置員工勞動力,員工需求方則因短期用工需求激增而出現「用工荒」,而共享員工個體則作為閒置勞動力資源「被共享」並有效促進雙方用工餘缺調劑。
  • 消費- 共享洗衣機現身街頭洗一桶衣服要多少錢
    都知道及共享單車之後,有很多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都出現在各個地方,但是如今共享洗衣機現身街頭,這事什麼情況,這共享洗衣機真的有人會去使用嗎?那麼洗一桶衣服要多少錢呢?共享洗衣機現身街頭連洗衣服都進入了共享的時代,近日共享洗衣機現身街頭,一組公用洗衣機出現在徐匯區一商業廣場內。當日早間在現場看到,公用洗衣機分為洗衣機和烘乾機兩種,其中18KG容量的洗衣機價格為40元/桶,8KG容量的洗衣機為20元/桶,18KG容量的烘乾機為10元/15分鐘。市民可選擇現金支付,也可以選擇微信及支付寶支付。
  • 共享員工平臺向企業個人開放
    【深圳商報訊】(記者 徐恬 通訊員 遊娜 朱琳)3月30日10時,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園舉辦的一場「雲端」直播,拉開了深圳公益招聘雲時代的大幕,「深愛人才 共享未來」深圳人才戰疫雲服務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由市國資委、市人才工作局指導,羅湖區委組織部、深圳人才集團主辦。
  • 員工可以共享,法律漏洞不可亂鑽!
    2020年2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盒馬鮮生超市公開宣布接納雲海餚、青年餐廳(北京)的員工到盒馬各地門店工作,並「喊話」其他餐飲企業,發出「招工令」。目前,盒馬鮮生通過「共享員工」模式接納了來自西貝、溫莎KTV、大眾出行等40多家企業共計超過5000名的「共享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