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某一個人很厲害,按照某種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處於利益動機的驅動,我也想要取得這樣的成果,然後我們就去模仿。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產生不了相應的效果。
然後我們就會開始抱怨:
為什麼它可以,而我就不可以?我天生就比別人差嗎?
然後就會開始焦慮,慢慢轉變成痛苦。
其實感覺到到痛苦不是這件事的發生,而是你對事情的態度和看法導致的。
這方面,初入自媒體行業,我深有體會。
但面對是同樣的事情,也有人會用平常心來面對。
為什麼會這樣呢?簡單解釋一下。
心理學中有個ABC理論:
就是看到某一件事情的發生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A:事情發生(Antecedent)
B: 對一件事態度(Belief)
C: 結果(consequence)
很多人認為是A導致了C而忽略了B的存在,實踐上的B導致了C.
比如:剛點了外賣,湯撒了,你很生氣。
事件A: 湯撒了,是事實,是一件事情的發生。
結果C: 你很生氣是結果,是對湯撒了之後的反應。
你為什麼會生氣?
態度B: 因為你覺得湯撒了,讓你的就餐體驗不好,所以你很生氣。
但是同樣湯撒了,有沒有人不生氣,還照樣吃玩飯的?
肯定有!!!
有人覺得湯撒了是件小事,收拾整理一下就是,然後繼續就餐,所以不生氣。
這個人的態度是:湯撒了,不值得生氣。
事情還是那個事情,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才導致結果不同。
放到這裡對比----
A:別人分享方法。
B:你一對比,沒有產生效果,自己比別人差
C:你焦慮痛苦
這個對比不恰當,你只對比了當下的結果。
沒有考慮---時間和積累。
達成這樣的水平需要積累哪些方面的經驗,需要耗費多長的時間。
或許別人做成一件事件積累了幾年的經驗,而你卻只是一個小白。
所以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很重要,你的看法決定了你的態度。
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結果。
心態決定命運,看來這句話不是雞湯!!!
如何改變自己的態度呢?
不斷完善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提升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多讀書,多思考,你思考的越多,理解的也就越多。
當你積累的足夠多,擺脫周圍環境的固有慣性思維。
看到周圍人不看到的層面,也就不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了。
關於痛苦
人雖然討厭痛苦,但必須經歷痛苦,這是一個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人的本能都是渴望快樂,追求快樂的。
想要不斷獲取快樂,就要做這樣一件事情:
能給自己帶來滿足感,並且帶來相應的回報。
能給自己帶來滿足感,就會一直堅持做下去
能給自己帶來回報就會有做下去的動力。
這兩者的結合就會讓你快樂。
如何做獲得更多的快樂?
當你想要獲取更多的滿足感,獲得更豐厚的回報,從而體驗更強烈的快樂。
你就必須要走出曾經的舒適圈,從而體驗巨大的痛苦來換取那種快樂。
人往往通過痛苦才能蛻變,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你所感受的快樂越強烈,你所經歷的痛苦就越深刻。但是很多人卻害怕痛苦。
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抱痛苦。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你認為自己不應該有的痛苦的痛苦。
痛苦發生在別人身上,你可能不會覺得痛苦。
但是自己,你會特別痛苦。為什麼,應為你覺得,你和別人人不一樣,你不應該承受這樣的痛苦。但是,實際上,我們都一樣,一樣痛並快樂著。
人是情感動物,有正常的情緒,這些喜怒哀樂控制著我們,操控著我們的行為。
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技能都是理性的,這些東西會把我們從感性的情緒和體驗中拉回來,從而讓我們做出理智的行為。
但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做出理智的選擇呢?
就如同為什麼你看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一生。
那是因為理性知識的調用需要時間和思考,而情緒卻是一瞬間的體驗。
在更多的時候我們不願意思考,更願意在一瞬間被自己的情緒操控著。
思考雖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確會讓我們收穫很多。
如果不思考,我們會一直被你以為的「痛苦」和「情緒」所困擾著。想到這裡是不是能坦然的 面對生活裡的一些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