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人殺敵2000", 他只活了23歲,但是成就無人可及.

2021-02-25 鐵血神兵行

 

《出塞》

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山野火燒。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全國青少年十大英雄

如果評選「中華五千年十大少年英雄」,那霍去病毫無疑問當獲魁首。

21歲,我們應該還在上大學,或者剛開始實習,霍去病已經能指揮5萬大軍,為革命事業立功勳了。帶5萬兵殺7萬敵,損兵1萬,1打7,並且,這是霍去病行軍2千餘裡後,而匈奴是以逸待勞。又比如打到狼居胥山,並進行祭天。這件事對於匈奴人民講,是性質很惡劣的行為。相當於到美國的教堂裡祭拜太上老君。如果匈奴人民不是實在打不贏,絕對不會允許發生這種反信仰的行為。

所以,能看出來霍去病是真正的軍事天才,那麼天才又是怎麼煉成的?


天才的成才之路

在歷史記載中,霍去病人生的前16年一片空白,到了17歲的時候,突然現身,第一次打架就帶著800人,奔襲幾百裡,拍死2028人,閃電戰!古代的閃電戰!

一次閃電戰不算什麼,牛逼的是次次閃電戰,800人的時候是閃電戰,5萬人的時候還是閃電戰。而匈奴人民又很單純,被霍去病的閃電戰打了一次又一次,就是防不住。不像德國打蘇聯,你玩一次玩兩次閃電戰可以,再玩就沒效果了。

雖然史學家的筆下漏掉了霍去病的前16年,但是從霍去病如此超越時代的打架水平看,必定受到了不凡的教育和薰陶。首先,霍去病的舅舅是大將軍衛青,靠打架這項健身運動從奴隸升級成大將軍,打架水平可想而知。其次,霍去病的姨夫是漢武帝,中國有史以來愛打架的皇帝排名前三。


有一天,漢武帝劉徹、衛青、小霍去病出去吃晚飯,劉徹說:「老衛,什麼時候能讓匈奴人民離我遠點。」   衛青說:「姐夫啊,我認為是這樣的,你看你天天只會吹牛逼,只有我一個能打架的,所以,我打架從來不敢冒險啊。萬一我打輸了,你就危險了。你危險不要緊,我媳婦也危險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在等,在等一個和我一樣會打架的人。」霍去病在一旁說:「舅舅,你等我做甚?」

霍去病每天和漢朝最愛打架的皇帝和最能打架的大將軍混在一起,每天聽的只有兩件事——「為什麼要打匈奴」和「應該怎麼打匈奴」。終於,到了17歲,霍去病說:「舅舅,我覺得你等我等對了。」

歷史上最天才的打架少年就此現身——驃姚校尉霍去病。驃的意思是驍勇,姚的意思是帥,意思你們自行體會。

他是驃姚校尉的時候,手下只有800人,於是他殺敵2000。他是驃騎將軍的時候,能帶1萬人,於是他殺敵2萬。他是大司馬的時候,能帶5萬人,於是殺敵7萬人。他是勇冠三軍的冠軍侯,是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冠軍侯,他是讓匈奴人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冠軍侯。

可惜,天妒英才。


歷史記載的霍去病死因

霍去病官封大司馬與衛青的級別相同,然後,突然死了,年僅23歲。

有人說他得瘟疫死的,我怎麼就這麼不相信呢?瘟疫是什麼東西,要死多少人,能沒有記載嗎?所以,我怎麼也不相信霍去病是病死的。因為在他死之前發生了一件事,他殺了李廣的兒子。

插敘,李廣的兒子和霍去病誰更衝動

李廣在漠北之戰中因為迷路,沒能參戰,最後羞憤自殺。按說,你自殺就自殺吧,你得把後事交待好啊,畢竟六十多歲了,上有老下有小,結果李廣李將軍連個遺書也不留。這下好了,李廣的兒子李敢覺得是衛青害死了他的老爹,於是就打傷了衛青,衛青當時的職位相當於國防部長+軍委司令。放到今天,就相當於李剛的兒子把國家主席和國防部長都打傷了。在漢朝法律上來說,死罪,但是衛青把這事壓下來了。

接著,霍去病看不下去了,你丫敢打我舅舅,老子跟你沒完,於是,霍去病射死了李敢,還當著漢武帝的面。衝動,年輕人還是太衝動。


最有可能的霍去病死因

李敢大小也是侯爺,往大了說那是大漢朝的核心員工啊,你當老闆面隨便一箭射死了。你讓老闆怎麼想?  你是不是也準備射死老闆? 什麼?你說不會,你這麼暴力,老闆怎麼相信你。

反正,如果我是老闆,我肯定會聯想到一個人--韓信,你們都這麼吊,都這麼衝動,不能不防不能不防。然後,霍去病就生病死了。

最後,怎麼評價

霍去病和衛青不同,衛青是對敵人兇,對自己人和藹可親。而霍去病的特點只有一字:囂張。不管是打匈奴,還是射李敢,總結起來就一個字「囂張",所以霍去病的結局不太好,從歷史上看,可以說是必然的。

從國家的角度講,霍去病和衛青一起,完成了對匈奴的毀滅性打擊,讓漢朝不再受匈奴的騷擾。而且霍去病作戰,不守規則,隨心所欲,而且無往不勝,是不世出的奇才。至於,到底是功高震主,還是因病逝世,只能是千古之謎了。

他是最完美的大將軍,沒有一個詩人能用文學讚美他。

關注公眾號,回復 「 將軍 」,給你看他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小時候就胖乎乎,圓鼓鼓的戈登深受長輩們關愛,祖父教其突破,父親教其跳投,如此的薰陶和言傳身教,才成就了今天的NBA"最佳第六人",我們的主人公-埃裡克·戈登已粉墨登場。埃裡克·戈登小時候就是玩橄欖球的,可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和家人的引導,戈登慢慢與籃球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是否扮演過"喬丹的兒子"沒有定論,但高中時候打暴他的兒子卻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何時才能出一個"東契奇"?
    13歲時參加的U13巡迴賽羅馬站比賽,東契奇發揮出色,得到54分11籃板10助攻!17歲時場均23+11,被評為ACB的周最佳。東契奇和波神組建的雙核,幾乎無人可破。這個"國際縱隊",獨行俠,目前雖不具備奪冠的實力,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待東契奇羽翼豐滿時,定是球隊的中流砥柱,他和波爾津吉斯組合,一定會挑戰全聯盟。而至少從目前的欣賞角度來說,絕對讓球迷大飽眼福,大開眼界。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故事梗概:"一名非裔男子持槍闖入店內準備搶劫。匪徒正向便利店走來劫匪為23歲的非裔男子波福特(Tyrone Prophet Jr),他持一把銀色手槍走入店內,將手槍對準當時在收銀臺後的30歲女店主Seul Lim。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小倩"50歲了!王祖賢"凍齡"溫哥華慶生曬照片:雙腿修長,全身無贅肉!上億豪宅疑曝光~~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李宵鵬口中"大魚"原來是他,這樣的操作你看得懂?
    這位亞爾莫連科今年31歲,號稱烏克蘭"核彈頭"舍甫琴科接班人。上賽季效力西漢姆俱樂部在英超聯賽出場23次,有5球進帳外加一個助攻。表現中規中矩,數據並不是那麼讓人眼前一亮。這樣的球員應該才是大家所公認名副其實的那種"大魚"吧。如果真如傳聞所說的由亞爾莫連科取代佩萊為球隊衝鋒陷陣,魯能俱樂部的這把操作將是多麼的風騷。用這種不確定能不能成為"大魚"的大魚,換走現有的真正的大魚,這樣的謎之操作你們看得懂嗎?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雲間漫談】有感"元旦書紅"
    舊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古人云"四氣新元旦"。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為元月,稱正月;正月初一,又稱"元日"。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嘉慶《松江府志》載:"正月一日,雞初鳴,悉起正衣冠,拜天地,家廟尊長,後以次拜鄰裡親戚。輿服華煥,雜遝街市,各投刺於門,曰賀歲。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所謂的"五弓合一"也是特定時刻技術動作的特別要求。因為一臂可為綢緞,可為利劍;一腿可為立柱,可變湧浪。身體不同部位會有更多的想像比擬空間。不必劃地為牢,約束了自己。其次,需要某一臂或一腿成弓時,必須是有需要,有條件。
  • "發勁如放箭"一一敢問箭射何方?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五每一個練拳的朋友都對"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耳熟能詳",甚至在夢裡都親身演繹過這種功夫。那麼這句話只是打個比方呢?還是實在可操作的一種太極技法呢?進一步具體發問: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弓"可有形,"弦"可虛張,但"箭"在哪裡?"箭"射何方?先來看一看楊澄甫的答案。"與敵對手時,內勁如開弓⋯⋯我如弓,敵如箭,出勁之速,敵如箭出矣。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當時請了一位技術員,人人叫他老謝,記憶中是藻溪人,真名少有人知道。(他夫人在甘溪完小有過短暫的授課,是我四年級數學老師,因為特別和藹,所以記憶頗深。)白白的,軟軟的,入嘴稍嚼即化,味道很美,酸中帶甜,有些人在吃的時候會加點白糖,那又是甜中帶酸,特別是夏天冰鎮起來味道更好,甘溪人都說很"清味",也就是說口感相當好。    聽說"菜頭蕻"還有人丹一樣防中暑的功效,還有一個事實,如果有人拉肚子,一碗"菜頭蕻湯"喝下就能止住。下飯就"一碗菜頭蕻"那是常見的事。    不理解的可以拿榴槤來聯想一下。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無論是"南運"還是"北運"漕糧,漕船往返一兩個月或半年以上不足為奇。歲歲漕運,又是有時節的。很多水手在當年和來年再次僱用之間,都有一定的"回空"時間,若是找不到工作填補空閒,許多人的食宿和生計都會發生問題。而在當時,從北方至江浙地區的水手,一時找到合適的工作也非易事,正所謂"四處傭趁",受僱用的機會有限。此外,經常飄泊在蒼茫水上的漕運水手,尤其是無家可歸的人,更希望人生有所依附,死後有個安魂之地。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新化王爺山巜梅山武術傳承人》"霹靂金剛"陳雄志
    ,下至幾歲小孩,都會三招兩式梅山武術,王爺山是梅山武術主要發源地,今天報導的武林人物就是王爺山人。    2013年,參加"全國武術之鄉"比賽,在吉林長春獲拳術一等獎、耙術二等獎。    學生王欣,1998年參加"湖南省拳王爭霸賽"中,獲65公斤冠軍;2005年湖南華夏爭霸賽中,獲65公斤亞軍。    周洪輝,2000年-2003年參加"湖南省運動會"中,三屆全能冠軍。
  • 中國籍"移民"施暴無辜"白人":這個視頻火了,外國網友直呼受不了!
    一個中國籍"移民"最近在加拿大火了!它的名字叫:"大毛"圖片裡這隻熊貓名叫大毛,2013年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居住在多倫多動物園。最近加拿大天氣寒冷,大毛有點不適應。大毛玩雪人的視頻被攝像頭記錄下來,立刻「病毒式傳播」--才過去兩天,已經達到70多萬觀看:
  • "新冠"歸來,不堪大用的DPOY 蟬聯無望,或與米切爾分道揚鑣
    只可惜首輪就以1:4敗給老冤家火箭隊。而整個賽季,戈貝爾的正負值為4.7,Pace值為101.23,比賽貢獻值為17,兩項數據均為其生涯最佳。進攻效率為110.5,防守效率103.6,淨效率6.9,使用效率為17.5%,亦是生涯最高。從個人的數據,高效的防守和球隊的戰績來看,「最佳防守隊員」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