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SUV市場熱度極高,比如我們熟悉的哈弗H6等車型,雖說也有途觀L、RAV4榮放等合資品牌車型,但顯然合資車在轎車領域比在SUV領域更具統治地位。比如在轎車市場,前幾名基本都是合資品牌旗下的經典車型,自主品牌僅有帝豪或者逸動能夠勉強稱得上主流。
而今天咱們要說的這臺日產,更是連續多次創造了銷量紀錄,比如在今年7月份,它再次售出4.42萬臺,第二名朗逸僅為3.59萬,多出一萬多臺。
可能很多消費者比較好奇,軒逸究竟有什麼魔力,自從它換代後,銷量一直穩定4萬以上,再看以往銷量紀錄十分"囂張"的哈弗H6,最近幾個月銷量都只是穩定在2萬左右,所以軒逸現在確實很讓人不解,它換代後究竟提升了什麼,才會被市場如此認可。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朗逸正式敗了,因為軒逸1-7月累計銷量25萬臺,而朗逸僅為20萬臺,所以軒逸保持現有勢頭,它和朗逸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或許今年的軒逸銷量就會突破百萬。那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全系腳剎+扭力梁的軒逸究竟好在哪。
首先來看一下外觀設計,這應該是很多消費者第一印象所在,而軒逸和朗逸雖說名字有些相似,可日系和德系的設計風格完全不同。這些年日系車的設計越來越年輕化,而日產也是如此,軒逸採用了最新的家族語言,對比之下大眾朗逸略顯老氣,所以在年輕人的心中,軒逸轉型比較成功,從此前只為家用,到如今已經能滿足你年輕人對時尚感的追求。細節配置來看,全LED大燈沒有缺少,但軒逸具備自動大燈功能,包括大燈組的造型也更銳利,所以朗逸再次顯得有些沉穩。
從尺寸而言,同為緊湊型三廂轎車,所以差距基本可以忽略,軒逸長寬高分別為4641*1815*1450mm,軸距為2712mm,和朗逸對比確實各有千秋,比如軒逸寬度和軸距更勝一籌。但從側面造型來看,軒逸可能要比朗逸更靈動,因為它和新一代天籟比較接近,17寸輪圈無論造型還是設計也都比朗逸更出色。至於尾部,和車頭樣式有所呼應,設計上都屬於家族語言,但是軒逸尾燈組沒有採用LED,雖說光帶設計也不難看。
不過到了內飾部分之後,我相信軒逸的優勢會立刻倍增,因為二者的造型各位都不陌生,但是豪華感的營造卻完全不同,尤其是軒逸的配色,就充滿了驚喜,用料即便不摸也能看出它比朗逸要強一些,尤其是朗逸如果再沒有高配車型的白色內飾輔助下,二者的差距更是不言而喻。接著來看一下細節配置,比無鑰匙啟動和進入、7英寸液晶儀表、8英寸中控屏等功能,這下當下比較流行且實用的配置,朗逸要麼沒有要麼選裝,包括雙區自動空調。唯一不足可能就是軒逸至今還在全系腳剎,而朗逸已經標配自動駐車和電子手剎。
其實簡單對比來看,軒逸確實有些配置不夠出色,但是大部分配置還是要比朗逸更強,畢竟二者指導價相似,雖說現在朗逸優惠力度更大一些,可這些配置也不是朗逸優惠就能換來。再就是乘坐體驗,選擇緊湊型三廂轎車,我相信多數消費者的多半用途還是日常家用代步,所以舒適性比較重要,而從座椅材質來看,軒逸顯然更高級,尤其是後排舒適性,不僅空間要更大,柔軟程度也更高,甚至可以說軒逸的乘坐舒適性不比天籟差。
動力部分不知怎麼對比,因為朗逸高配車型採用1.4T,但是軒逸全系均為1.6L,最大功率135馬力,扭矩為159N·m,匹配的是CVT無級變速箱,其實這套動力的參數還不錯,只是相比老款還是有些下調。但如果對比朗逸1.5L車型的性能,其實軒逸還是偏向舒適調教,在加速性能上也和朗逸不分上下,都是12秒左右破百。但是雖說均為後扭力梁懸掛,可是軒逸的底盤質感更勝一籌,包括在過彎時的速度,也要略勝朗逸。所以在接觸過兩款車型之後,很多消費者就會對軒逸更感興趣。
總結:現如今的軒逸確實處於銷量巔峰,能夠比朗逸多賣出近1萬臺,足以證明它產品力更強,畢竟現在市場終端報價,軒逸要比朗逸穩定太多。至於說腳剎、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掛等細節,可能相比朗逸確實有些不足,但是按照指導價軒逸顯然更超值,也包括它底盤舒適性高、座椅舒適性好,所以一般家庭購車確實要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