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講課錄】「否」卦(7-1)

2021-12-30 北京造謙學堂

欲了解更多讀經理論及資訊,請關注公眾號「論語研讀」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我們看一下注解,首先是解字詞的意義。第一解釋「否」這個字,《陸德明經典釋文》,這是一本書,對於經典上面的文字加以解釋,甚至加以注音。《陸德明經典釋文》曰:「否是閉也,塞也。」這就是引古人的註解,下面是作者案,案「否」字既作卦名,且為卦辭之首字,因重疊而省其一。

王船山有一本書叫《周易稗疏》,所謂稗呀,就是荑稗,什麼叫荑稗?就是稻田當中那種類似稻子的草,它不能夠結稻子,它把稻子的營養都吸去了,叫做稗。稗官野史,稗官吶,稗——不是正式的,很類似,類似的稻子而不是正式的稻子,當然這個稗疏的意思,是王船山他自己客氣說這個不是正解,乃是旁解、別解,不敢說我是最正確的解釋,是類似的解釋而已,這叫做王船山《周易稗疏》。

履卦卦辭第一句話就是「履虎尾」,而一般都是先講卦名,再有卦辭,比如說:乾,元亨利貞。坤,元亨,利牝馬之貞。都是先舉出卦名,再說卦辭。這個否卦跟履卦,卻沒有這樣做,直接就「否之匪人」「履虎尾」,王船山就說,本來應該重疊一個字:履,履虎尾;否,否之匪人,因為重疊,就省略一個字,所以卦名應該是「否」,而卦辭呢,應該是「否之匪人」。下面案,就是解釋了,作者的發揮:否卦,下卦為坤,坤為地。

案:否,下卦為坤,坤為地,這個在說卦傳裡面講「坤為地」,上卦為乾,乾為天也是「說卦傳」講的。這個都很可信,坤為地,乾為天,「說卦傳」所講的象是最可信的,其它的還有個人的發明,易學家的發明,那就不大可靠了,有人就認為可信度比較低,但是若以說卦傳來解釋,可信度就高,所以「下卦為坤,坤為地,上卦為乾,乾為天」這可信度是很高的。

乾三爻皆陽以象天,大家都知道,既在上,尊也,坤三爻皆陰而象地,則在下,卑也。一尊一卑呀,此不易之定位也。乾在上坤在下,天尊地卑了,這樣子的卦畫是不易之定位,然而易者——但是我們講易經的易呢,不易之中有變易,如自變易之一面而觀之,當以泰卦所設者,叫做天地交、萬物通,這叫盛世,才是好的吉祥的。你不要畫出一個死的東西,而是天地要有交通、感應,才能夠有所變化、成就。現在否卦變成這樣子定位,則不能交、不能通,這就不是好的事件。

我每一次講易經,剛剛講完八卦的意義的時候,就畫泰卦否卦,問你喜歡哪一個?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說喜歡否卦,然後我來告訴他原理之後他才知道,原來易經的思考不是這樣的思考,易經是很活潑的書,是活書,一般的知識是死知識,必須經過活用之後,一般的知識才變成智慧,所以易經是開拓智慧的書了。

好了,今否卦,是乾依然在上,是陽氣不能下降了,一直上升,天德不能下貫,坤在下面,是陰氣一直往下降而不能上升,地德沒有向上感應,所以說是天地不交是萬物不通啊,是以「否」是閉塞的意思了,閉塞嘛,大家不通嘛。大家阻隔為牆嘛,這樣子就不通了嘛。

像我們在這裡上課,我在上,你在下,我在這裡講,你在那裡聽,是言者諄諄,聽者眇眇,就否呀,那如果是我講的非常親切,大家眼睛睜的大大的一直聽我講,有所感應,這樣子,我們這一班就是泰了,懂嗎?上起易經課來就好了,興趣就提高了,而且有心得了,有感應了,這樣子大家學的就成功了。

所以你的生命千萬不要變成閉塞,不要使你與人的關係變成閉塞,不要使你與天地的關係變成鴻溝,而是要互相感通,想大,可以感通天地,想小,可以人與人相感通,所以這個感通是很重要的,我們上課如果不感通,大家就沒趣味,沒生機呀。

欲了解更多讀經理論及資訊,請長按下圖關注公眾號「論語研讀」

相關焦點

  • 天風姤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4)
    (---以上由老中庸解卦)姤卦的代號是3:7  ,主卦是巽卦,卦象是風,陽數是3;客卦是乾卦,卦象是天,陽數是7。②不,高亨說:「當讀為否,否,閉塞不通也。舍,借為捨。志不捨命,即志否捨命,謂其志閉塞不得行,則捨棄生命也。」【原文】上九:姤其角①,吝,無咎。《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譯文】上九:遭遇野獸,處於它的角鋒之下,不是好兆頭,但沒有大的災難。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的第一集:包羅萬象,易經的基本概念。一、八卦的來歷1、易經是周朝以前知識的總結。2、易經卦爻辭文字太精簡。易傳是孔子及其門人所作的。3、易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象數是指卦象和佔卦。4、天道無吉兇5、易經的告誡:德行,能力,智慧6、身體是靈魂的監獄7、智慧是對人生的根本和完整的理解。8、八卦可能在結繩記事中發明。
  • 牢記兩個原則理解記憶《易經》的卦序
    卦象是指每個卦自身卦爻符號及其內在關係,另外還包含諸卦之間的相互關係。卦序的研究是《周易》象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唐朝孔穎達(孔子第31世孫)提出了易經六十四卦卦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為原則。另外本文概述了為什麼「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整個易經六十四卦中有8組錯掛,即乾卦與坤卦、頤卦與大過卦、坎卦與離卦、中孚卦與小過卦、泰卦與否卦、隨卦與蠱卦、既濟卦與未濟卦、漸卦與歸妹卦。綜卦就是事情的一體兩面,它是將本卦的爻位倒置,可以理解為將一個卦象放到桌子上,一個卦象的綜卦就相當於坐在桌子對面看本卦。
  • 《易經》卦變理論成果:「虞氏易學」與朱熹《卦變圖》(乾貨!)
    《易經》卦變說揭示了卦與卦之間象數與義理的關係內涵。卦變是漢宋象數易學中的重要研究對象。卦變說是象數易學 家很重要的注易手段之一,理解了卦變,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其象數的核心思想。《易經》卦變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於佔筮,在佔筮的過程中通常採用卦變的手段,分析和推測事態的發展趨勢。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作為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和Nielsen認證的大數據分析師,筆者也接觸《易經》二十餘年,走過不少彎路,略有幾點心得,想要理解《易經》的每一個卦,建議還是要遵循孔夫子的說法,「觀其象、玩其辭、觀其變、玩其佔」,即:象、數、理、佔。
  • 易經的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二、世應認卦宮法:1、除「歸魂卦」外,世居內卦者,外卦即為此卦卦宮;2、歸魂卦,內卦即為此卦卦宮;3、世居外卦時,此卦卦宮為內卦的反卦。註:反卦者,即天與地反、離與坎反、兌與艮反、巽與震反。6卦的撲朔迷離是什麼意思?
  • 易經六十四卦經典總結,想學的建議收藏(太全了)
    我們再從乾卦起,從右向左看橫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決右)、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等八個卦,再仔細分析這八個重卦的內外卦,又可以發現,內卦都是乾卦,而外卦從右到左,則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如果以數字來代表,直行的乾是1、1 履為1、2 同人1、3 無妄1、4 女後1、5 訟1、6 遁1、7 否1、8。
  • 八卦大家都熟悉 易經六十四卦呢
    很少有人提到易經,而易經則把八卦分六十四卦及六十四卦的疊卦做了詳細的介紹。六十四卦分別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秦·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恆。豚·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芵·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既。
  • 易經六十四卦基礎口訣(精!)
    六十四卦《卦象次序》口訣《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
  • 整理易經六十四卦方圓圖的方圖規律
    在方圖中乾卦至坤卦為經卦(乾卦到坤卦對角線上的八個卦),共有八個,依次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也叫八經卦。 八經卦泰卦至否卦為緯卦(泰卦到否卦的對角線上的八個卦)依次為:泰、損、既濟、益卦、恆、未濟、鹹、否。
  • 六十四卦第十二卦:否,否極泰來
    否卦:序卦傳之第十二卦。泰否互綜,是萬事萬物發展的兩種對立狀態,本身無所謂好壞。泰是通順,否是收斂閉塞。序卦排序的另一秘密就是逢1為陽,逢二為陰,陽長陰收。這種自然狀態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關,長期觀察的結果就是太陽在地球周期的投影是反S形,在空中的軌跡是8字形。
  • 《易經》數字卦
    今天介紹《易經》數字佔卦的方法。佔卦有三個原則,一不誠不佔二不惑不佔三隻佔近期的事(通常三個月內),數字卦的方法比較簡單。
  • 知乎回答:如何在三次內將《易經》64卦倒背如流?
    學習易經最最基礎的就是要把64卦記憶的滾瓜爛熟!否則一定會影響你後面的理解,更不用說使用了!我強烈推薦「理解記憶」!我這套記憶方法,是我自己親身使用的!好不好用看完你自己就知道了!只要你理解了,別說看三邊,但凡有點八卦基礎,1-2遍就能記住!而且包你二十年忘不了!
  • 《易經》掌握這20個字,你大概就知道64卦的吉兇了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易經》的卦爻中最常出現的20個詞,這樣大家就能夠初步基本了解一個卦的吉兇與否了。《易經》中的孚字有三種用法:1、佔卜術語,指佔卜非常靈驗,非常可信,心想事成。2、不是佔卜術語,指一般的信任,如上得民信,民信於上;3、通假,讀俘獲的俘。
  • 易經六十四卦圓圖探秘
    譚天問解讀易經六十四卦探秘。朱熹說:圓者動而為天。對此易界是廣泛認同的。這是一個天體運行的規律圖,或者說是個古代的曆法圖,它精確地說明了年、月、日和四季的運行規律。此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則從乾始逆時針排列一周而成圓形。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運行,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節氣,便是一幅完整的天體運行圖。
  • 最新分析《易經》大成卦的上下卦組合規律
    在分析《易經》大成卦(重卦)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是由上卦和下卦兩個單卦(小成卦)組合而成的。分析大成卦的上下卦組合規律,尋找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現隱藏著的宇宙規律。),下卦小成卦(乾卦),組合成為大成卦(澤天夬卦),其餘62卦依此類推。
  • 《易經》第一卦——乾卦
    前面幾篇我們對易經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學習,下面開始我們講易經六十四卦乾:元亨,利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初九:潛龍,勿用。卦辭:元亨利貞(1)元亨「元」的意思就是「始」,開始。所謂元始天尊,元始是同義詞連綴。乾坤乃易經之門戶,是開天闢地之卦,開天闢地後,世界從此開始,所以名曰「元」。「亨」的意思即是「通」,通順之義,所謂亨通。
  • 易經六十四卦全文 解說 歌謠 歌訣,值得你精心品讀,細細品鑑
    六十四卦《卦象次序》口訣《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六十四卦簡易口訣六十四卦口訣一一得乾 一二得履 一三同人 一四無妄 一五得垢 一六得訟 一七得遁 一八得否二一得夬 二二得兌 二三得革 二四得隨 二五大過 二六得困 二七得鹹 二八得萃
  • 【六爻八卦】四大吉卦是哪四卦,易經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上卦
    易經中有六十四種卦象,每一種卦象都有著不同的吉兇禍福含義。其中有四種卦象是最為吉利的,我們稱其為四大吉卦,即坤艮謙卦、山火賁卦、火地晉卦、火天大有卦。 從上古時候起,人們就已經通過六爻八卦來進行算命了,後來衍生出了易經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中的每一種卦象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有的代表著吉利,有的代表著兇險,其中最為吉利的卦象要屬四大吉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謙卦、賁卦、晉卦、大有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