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辛亥月丁卯日(即公元2017年12月6日),話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流雅致之地紫風閣,原為唐代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無處可尋。可喜者此處現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遊於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慢筆細描雅韻藏
辰時。先生引領古典舞研習的時間。
話說先生今日將雅士生活一番「頓悟」之思公布如下:
古琴:好聽;書法:好看;茶道:好美。
古琴:節奏和指法;書法:結構和筆法;茶道:審美和修養;
古琴:唱和彈;書法:摹和臨;茶道:禮和興。
要「好美」,提高審美和修養即成必經之途徑。然則要提高審美和修養,又自以古典舞修習為首選良方。
古典舞修習訓練形體,陶冶心靈之功自不必說。對於不凡氣質的形成,更有「潤物無聲」之薰陶。如是優雅和高貴氣度一出,則審美和修養豈不收自成之功?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南國佳人書如神
巳時。研習瘦金書正當其時矣。
話說先生此時正端坐於書案旁漫筆細描。此時當仍是摹寫宋徽宗《瘦金書千字文》第四十五遍,且是那日舉人師兄一通「誇誇其談」之後,先生因而頗有心得,今日又因論琴之指法氣息時頗有妙悟,遂觸動靈機談起瘦金書臨摹之至關緊要。概以論之,大約可總結如下:臨摹即是繼承,即是向古人學習,學習古人書帖中的用筆、結字、章法、韻味和氣勢等。其中又不免涉及入帖與出帖的問題。不入帖,寫不進去,或寫出來不象,則何談與古人對話,何談承襲古人書法的妙處?但不出帖,進去又出不來,太象古人,又缺乏自己的個性。由是清人姚孟起曾有言曰:入帖時「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時「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不可有我在」即是應專心一意地臨習古人法帖,把握帖中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筆須從古帖中來」,不入帖便無本;「不可無我」即是要在臨像的基礎上,吸取其它書帖的長處,融會貫通,結合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有個性,有創造,並逐步走向自由創作的新境界方是正理。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琴簫相合神仙侶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藝術課程各各進行。
話說今日長安城內仍是寒意森森,冬意襲人。偏是從南國重慶之地「飛」來一位佳人芙蓉姑娘,不知她可有北國冬天難熬之感?她到得甚早,因是先以一本比爾波特所著《空谷幽蘭》開啟了與書院的奇緣妙遇。
方方姑娘與安康回來的苗苗美人一同分茶。苗苗此番回來,自言不堪紅塵事擾,俗慮多煩,且回書院來清一清心是正經。她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言及往昔工作當中的辛苦,眼中倒似有波光閃動,秋水微茫。同為女子,見她如此,總未免一種感同身受。所幸紅塵之外,她尚有書院作為靈魂棲息之所,不至無所歸依的。分茶之法她今日重拾,雖手法稍顯生澀,但又因她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因而倒頗得「從來佳人似佳茗,今日佳人勝佳茗」之致,另有一番「秀色可賞」處。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採得山花歸來後
話說景景、江江兩位練琴,本來是極專注的,偏是先生三番五次擎回來一堆枝條婆娑,奇花碧葉來,江江見了,又不免喜動顏色:「要插花呀?我來幫忙。」先生亦掌不住給逗笑了。遂命她二人同做練習,仍以左手輕揮,右手挑勾之法,且唱且彈。江江久練,由是姿態嫻雅,景景只打拍子,亦復有端莊之相。琴之為樂,最是如是叫人脫胎換骨的。竇郎中才練了一會子,又要走,先生遂命他,「再練十分鐘。好好練。你缺的是唱和彈。唱和彈過了,古琴出來才好聽…….」先生說的固是正理,惜乎竇郎中忙慣了的人,未必有功夫慢下來「知行合一」呢!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伴得瑤琴聲更幽
至酉時,又是每日照例的辯經會。本篇辯經會題為《黃帝內經脈解篇第四十九》,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長安西西、壯族方方、安康苗苗等。
原文:
太陽所謂腫腰椎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椎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所謂入中為喑者,陽盛已衰,故為喑也。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臟腑間,故為水也。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戶牖而居。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陰,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者。所謂食則嘔也,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所謂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疏疏無所見也。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臭也。所謂而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厥陰所謂癲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癲疝少腹腫也。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謂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頹癃疝也。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幹也。
譯文:
太陽經有所謂腰腫和臀蔀疼痛,是因為正月屬於太陽,而月建在寅,正月是陽氣生發的季節,但陰寒之氣尚盛,當旺不旺,病及於經,故發生腰腫和臀蔀疼痛。病有陽氣不足而發為偏枯跛足的,是因為正月裡陽氣促使冰凍解散,地氣從下上出,由於寒冬的影響,陽氣頗感不足,若陽氣偏虛於足太陽經一側,則發生偏枯跛足的症狀。所謂頸項強急而牽引背部的,是因為陽氣劇烈的上升而爭引,影響於足太陽經脈,所以發生頸項強急。所謂出現耳鳴症狀的,是因為陽氣過盛,好象萬物向上盛長而活躍,盛陽循經上逆,故出現耳鳴。所謂陽邪亢盛發生狂病癲癇的,是因為陽氣盡在上部,陰氣卻在下面,下虛而上實,所以發生狂病和癲癇病。所謂逆氣上浮而致耳聾的,是因為氣分失調,陽氣進入內部不能言語。若房事不節內奪腎精,精氣耗散而厥逆,就會發生瘖痱病,這是因為腎虛,少有病的精氣不至而發生厥逆。
少陽所以發生心脅痛的症狀,是因少陽屬九月,月建在戌,少陽脈散絡心包,為心之表,九月陽氣將盡,陰氣方盛,邪氣循經而病,所以心脅部發生疼痛。所謂不能側身轉動,是因為九月陰氣盛,萬物皆潛藏而不動,少陽經氣應之,所以不能轉側。所謂甚則跳躍,是因為九月萬物衰敗,草木盡落而墜地,人身的陽氣也由表入裡,陰氣旺盛在上部,陽氣向下而生長,活動於兩足,所以容易發生跳躍的狀態。
陽明經有所謂灑灑振寒的症狀,是因為陽明旺於五月,月建在午,五月是陽極而生的時候,人體也是一樣,陰氣加於盛陽之上,故令人灑洒然寒慄。所謂足脛浮腫而腿弛緩不收,是因為五月陽盛極而陰生,陰氣始衰,在下初之一陰,向上與陽氣相爭,致使陽明經脈不和,故發生足脛浮腫而兩腿弛緩不收的症狀。所謂因水腫而致喘息的,是由於土不制水,陰氣自下而上,居於臟腑之間,水氣不化,故為水腫之病,水氣上犯肺臟,所以出現喘息的症狀。所謂胸部疼痛呼吸少氣的,也是由於水氣停留於臟腑之間,水液屬於陰氣,停留於臟腑,上逆於心肺,所以出現胸痛少氣的症狀。所謂病甚則厥逆,厭惡見人與火光,聽到木擊的聲音則驚惕不已,這是由於陽氣與陰氣相爭,水火不相協調,所以發生驚惕一類的症狀。所謂想關閉門窗而獨居的,是由於陰氣與陽氣相爭,而外並與陽經使陽氣盛,陽主熱主動,熱盛於上,所以病人喜歡登高而歌,熱盛於外,所以棄衣而走。所謂客於孫脈則頭痛、鼻塞和腹部脹腫的,是由於陽明經的邪氣上逆,若逆於本經的細小絡脈,就出現頭痛鼻塞的症狀,若逆於太陰脾經,就出現腹部腫脹的症狀。
太陰經脈有所謂病腹脹的,是因為太陰為陰中至陰,應於十一月,月建在子,此時陰氣最盛,萬物皆閉藏於中,人氣亦然,陰邪循經入腹,所以發生腹腫的症狀。所謂上走於心而為噯氣的,是因為陰盛邪,陰邪循脾經上走於陽明胃經,足陽明之正上通於心,心主噯氣,所以說上走於心就會發生噯氣。所謂食入則嘔吐的,是因為脾病,食物不能運化,胃中盛滿而上溢,所以發生嘔吐的症狀。所謂得到大便和失氣就覺得爽快而病減的,是因為十二月陰氣盛極而下衰的,陽氣初生,人體也是一樣,腹中陰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脹噯氣的病人得到大便或失氣後,就覺得爽快,就象病減輕了似的。
少陰有所謂腰痛的,是因為足少有病應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陰氣初生,萬物肅殺,陽氣被抑制,腰為腎之府,故出現腰痛的症狀。所謂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是因為陰氣盛於下,陽氣浮越於上而無所依附,少陰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出現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症狀。所謂身體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眼花繚亂視物不清的,是因為七月秋氣始至,微霜始降,陰陽交替尚無定局,萬物因受肅殺志氣而衰退,人體陰陽之氣衰奪,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則兩目視物不清。所謂少氣善怒的,是因為秋天陽氣下降,失去調其作用少陽經陽氣不得外出,陽氣鬱滯在內,肝氣鬱結不得疏洩,不能約束其所管,故容易發怒,怒則其逆而厥,叫做「煎厥」。所謂恐懼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樣,是因為秋天陰氣始生,萬物尚未盡衰,人體應之,陰氣少,陽氣入,陰陽交爭,循經入腎,故恐懼如人將捕之。所謂厭惡食物氣味的,是因為腎火不足,不能溫養化源,致使胃氣虛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進食而厭惡食物的氣味。所謂面色發黑如地色的,是因為秋天肅殺之氣耗散內臟精華,精氣內奪而腎虛,故面色發黑。所謂咳嗽則出血的,是上焦陽脈損傷,陽氣未盛於上,血液充斥於脈管,上部脈滿則肺氣不利,故咳嗽,絡脈傷則血見於鼻。
厥陰經脈為病有所謂蘈疝,及婦女少腹腫的,是因為厥陰應於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陽氣方長,陰氣尚存,陰邪積聚於中,循厥陰肝經發病,故發生陰囊腫大疼痛及婦女少腹腫的症狀。所謂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為三月陽氣振發,萬物榮華繁茂,然尚有餘寒,人體應之,故出現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狀。所謂有蘈癃疝、膚皮腫脹的,也是因為陰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脈脹閉不通,故發生前陰腫痛、小便不利以及膚脹等病。所謂病甚則咽乾熱中的,是因為三月陰陽相爭而陽氣勝,陽勝產生內熱,熱邪循厥陰肝經上逆入喉,故出現咽喉乾燥的症狀。
欲知明日《詩經小雅小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雨無正》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古琴美學課:《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正月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