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脈解篇第四十九》

2021-02-07 秀秀書院

丁酉年辛亥月丁卯日(即公元2017年12月6日),話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流雅致之地紫風閣,原為唐代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無處可尋。可喜者此處現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遊於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慢筆細描雅韻藏

辰時。先生引領古典舞研習的時間。

話說先生今日將雅士生活一番「頓悟」之思公布如下:

古琴:好聽;書法:好看;茶道:好美。

古琴:節奏和指法;書法:結構和筆法;茶道:審美和修養;

古琴:唱和彈;書法:摹和臨;茶道:禮和興。

要「好美」,提高審美和修養即成必經之途徑。然則要提高審美和修養,又自以古典舞修習為首選良方。

古典舞修習訓練形體,陶冶心靈之功自不必說。對於不凡氣質的形成,更有「潤物無聲」之薰陶。如是優雅和高貴氣度一出,則審美和修養豈不收自成之功?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南國佳人書如神

巳時。研習瘦金書正當其時矣。

話說先生此時正端坐於書案旁漫筆細描。此時當仍是摹寫宋徽宗《瘦金書千字文》第四十五遍,且是那日舉人師兄一通「誇誇其談」之後,先生因而頗有心得,今日又因論琴之指法氣息時頗有妙悟,遂觸動靈機談起瘦金書臨摹之至關緊要。概以論之,大約可總結如下:臨摹即是繼承,即是向古人學習,學習古人書帖中的用筆、結字、章法、韻味和氣勢等。其中又不免涉及入帖與出帖的問題。不入帖,寫不進去,或寫出來不象,則何談與古人對話,何談承襲古人書法的妙處?但不出帖,進去又出不來,太象古人,又缺乏自己的個性。由是清人姚孟起曾有言曰:入帖時「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時「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不可有我在」即是應專心一意地臨習古人法帖,把握帖中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筆須從古帖中來」,不入帖便無本;「不可無我」即是要在臨像的基礎上,吸取其它書帖的長處,融會貫通,結合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有個性,有創造,並逐步走向自由創作的新境界方是正理。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琴簫相合神仙侶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藝術課程各各進行。

話說今日長安城內仍是寒意森森,冬意襲人。偏是從南國重慶之地「飛」來一位佳人芙蓉姑娘,不知她可有北國冬天難熬之感?她到得甚早,因是先以一本比爾波特所著《空谷幽蘭》開啟了與書院的奇緣妙遇。

方方姑娘與安康回來的苗苗美人一同分茶。苗苗此番回來,自言不堪紅塵事擾,俗慮多煩,且回書院來清一清心是正經。她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言及往昔工作當中的辛苦,眼中倒似有波光閃動,秋水微茫。同為女子,見她如此,總未免一種感同身受。所幸紅塵之外,她尚有書院作為靈魂棲息之所,不至無所歸依的。分茶之法她今日重拾,雖手法稍顯生澀,但又因她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因而倒頗得「從來佳人似佳茗,今日佳人勝佳茗」之致,另有一番「秀色可賞」處。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採得山花歸來後

話說景景、江江兩位練琴,本來是極專注的,偏是先生三番五次擎回來一堆枝條婆娑,奇花碧葉來,江江見了,又不免喜動顏色:「要插花呀?我來幫忙。」先生亦掌不住給逗笑了。遂命她二人同做練習,仍以左手輕揮,右手挑勾之法,且唱且彈。江江久練,由是姿態嫻雅,景景只打拍子,亦復有端莊之相。琴之為樂,最是如是叫人脫胎換骨的。竇郎中才練了一會子,又要走,先生遂命他,「再練十分鐘。好好練。你缺的是唱和彈。唱和彈過了,古琴出來才好聽…….」先生說的固是正理,惜乎竇郎中忙慣了的人,未必有功夫慢下來「知行合一」呢!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伴得瑤琴聲更幽

至酉時,又是每日照例的辯經會。本篇辯經會題為《黃帝內經脈解篇第四十九》,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長安西西、壯族方方、安康苗苗等。

原文:

太陽所謂腫腰椎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椎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所謂入中為喑者,陽盛已衰,故為喑也。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臟腑間,故為水也。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戶牖而居。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陰,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者。所謂食則嘔也,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所謂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疏疏無所見也。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臭也。所謂而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厥陰所謂癲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癲疝少腹腫也。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謂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頹癃疝也。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幹也。

譯文:

太陽經有所謂腰腫和臀蔀疼痛,是因為正月屬於太陽,而月建在寅,正月是陽氣生發的季節,但陰寒之氣尚盛,當旺不旺,病及於經,故發生腰腫和臀蔀疼痛。病有陽氣不足而發為偏枯跛足的,是因為正月裡陽氣促使冰凍解散,地氣從下上出,由於寒冬的影響,陽氣頗感不足,若陽氣偏虛於足太陽經一側,則發生偏枯跛足的症狀。所謂頸項強急而牽引背部的,是因為陽氣劇烈的上升而爭引,影響於足太陽經脈,所以發生頸項強急。所謂出現耳鳴症狀的,是因為陽氣過盛,好象萬物向上盛長而活躍,盛陽循經上逆,故出現耳鳴。所謂陽邪亢盛發生狂病癲癇的,是因為陽氣盡在上部,陰氣卻在下面,下虛而上實,所以發生狂病和癲癇病。所謂逆氣上浮而致耳聾的,是因為氣分失調,陽氣進入內部不能言語。若房事不節內奪腎精,精氣耗散而厥逆,就會發生瘖痱病,這是因為腎虛,少有病的精氣不至而發生厥逆。

少陽所以發生心脅痛的症狀,是因少陽屬九月,月建在戌,少陽脈散絡心包,為心之表,九月陽氣將盡,陰氣方盛,邪氣循經而病,所以心脅部發生疼痛。所謂不能側身轉動,是因為九月陰氣盛,萬物皆潛藏而不動,少陽經氣應之,所以不能轉側。所謂甚則跳躍,是因為九月萬物衰敗,草木盡落而墜地,人身的陽氣也由表入裡,陰氣旺盛在上部,陽氣向下而生長,活動於兩足,所以容易發生跳躍的狀態。

陽明經有所謂灑灑振寒的症狀,是因為陽明旺於五月,月建在午,五月是陽極而生的時候,人體也是一樣,陰氣加於盛陽之上,故令人灑洒然寒慄。所謂足脛浮腫而腿弛緩不收,是因為五月陽盛極而陰生,陰氣始衰,在下初之一陰,向上與陽氣相爭,致使陽明經脈不和,故發生足脛浮腫而兩腿弛緩不收的症狀。所謂因水腫而致喘息的,是由於土不制水,陰氣自下而上,居於臟腑之間,水氣不化,故為水腫之病,水氣上犯肺臟,所以出現喘息的症狀。所謂胸部疼痛呼吸少氣的,也是由於水氣停留於臟腑之間,水液屬於陰氣,停留於臟腑,上逆於心肺,所以出現胸痛少氣的症狀。所謂病甚則厥逆,厭惡見人與火光,聽到木擊的聲音則驚惕不已,這是由於陽氣與陰氣相爭,水火不相協調,所以發生驚惕一類的症狀。所謂想關閉門窗而獨居的,是由於陰氣與陽氣相爭,而外並與陽經使陽氣盛,陽主熱主動,熱盛於上,所以病人喜歡登高而歌,熱盛於外,所以棄衣而走。所謂客於孫脈則頭痛、鼻塞和腹部脹腫的,是由於陽明經的邪氣上逆,若逆於本經的細小絡脈,就出現頭痛鼻塞的症狀,若逆於太陰脾經,就出現腹部腫脹的症狀。

太陰經脈有所謂病腹脹的,是因為太陰為陰中至陰,應於十一月,月建在子,此時陰氣最盛,萬物皆閉藏於中,人氣亦然,陰邪循經入腹,所以發生腹腫的症狀。所謂上走於心而為噯氣的,是因為陰盛邪,陰邪循脾經上走於陽明胃經,足陽明之正上通於心,心主噯氣,所以說上走於心就會發生噯氣。所謂食入則嘔吐的,是因為脾病,食物不能運化,胃中盛滿而上溢,所以發生嘔吐的症狀。所謂得到大便和失氣就覺得爽快而病減的,是因為十二月陰氣盛極而下衰的,陽氣初生,人體也是一樣,腹中陰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脹噯氣的病人得到大便或失氣後,就覺得爽快,就象病減輕了似的。

少陰有所謂腰痛的,是因為足少有病應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陰氣初生,萬物肅殺,陽氣被抑制,腰為腎之府,故出現腰痛的症狀。所謂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是因為陰氣盛於下,陽氣浮越於上而無所依附,少陰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出現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症狀。所謂身體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眼花繚亂視物不清的,是因為七月秋氣始至,微霜始降,陰陽交替尚無定局,萬物因受肅殺志氣而衰退,人體陰陽之氣衰奪,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則兩目視物不清。所謂少氣善怒的,是因為秋天陽氣下降,失去調其作用少陽經陽氣不得外出,陽氣鬱滯在內,肝氣鬱結不得疏洩,不能約束其所管,故容易發怒,怒則其逆而厥,叫做「煎厥」。所謂恐懼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樣,是因為秋天陰氣始生,萬物尚未盡衰,人體應之,陰氣少,陽氣入,陰陽交爭,循經入腎,故恐懼如人將捕之。所謂厭惡食物氣味的,是因為腎火不足,不能溫養化源,致使胃氣虛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進食而厭惡食物的氣味。所謂面色發黑如地色的,是因為秋天肅殺之氣耗散內臟精華,精氣內奪而腎虛,故面色發黑。所謂咳嗽則出血的,是上焦陽脈損傷,陽氣未盛於上,血液充斥於脈管,上部脈滿則肺氣不利,故咳嗽,絡脈傷則血見於鼻。

厥陰經脈為病有所謂蘈疝,及婦女少腹腫的,是因為厥陰應於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陽氣方長,陰氣尚存,陰邪積聚於中,循厥陰肝經發病,故發生陰囊腫大疼痛及婦女少腹腫的症狀。所謂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為三月陽氣振發,萬物榮華繁茂,然尚有餘寒,人體應之,故出現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狀。所謂有蘈癃疝、膚皮腫脹的,也是因為陰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脈脹閉不通,故發生前陰腫痛、小便不利以及膚脹等病。所謂病甚則咽乾熱中的,是因為三月陰陽相爭而陽氣勝,陽勝產生內熱,熱邪循厥陰肝經上逆入喉,故出現咽喉乾燥的症狀。

欲知明日《詩經小雅小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雨無正》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古琴美學課:《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正月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相關焦點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
    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先生讀書卻說先生這會子,明明該寫字的時分,猶自讀《黃帝內經》讀到手不釋卷。這一本讀一回,那一本又拿起來讀一回,倒忙得不亦樂乎的,臨寫瘦金書千字文一事且懈怠了。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晶晶習茶卻說昨兒才來的晶晶姑娘,今兒仍以分茶之法為練,秀秀老師正襟危坐,拈香,捧盞,凝神靜慮,於如上幽微處總不免親身示範一回。
  • 黃帝內經 | 素問49.脈解篇第四十九
    除上述病因外,《內經》認為"鬱氣鬱"亦可致病,後世又補充了氣血瘀滯等病因。參見寒溼腰痛、寒腰痛、瘀血腰痛等。②正月太陽寅,關於寅,這裡要說說中國的曆法,很有特色。主要表現在古代每次改朝換代,都要改變歲首的月份,以表示五行相生,自己建立的朝代是必然的,合乎天意的。據《史記。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茶道、古琴、香道藝術課程各各進行。如今且說弱柳扶風的陳陳姑娘,這會子又自陪了先生打太極,仍是一般地飄飄搖搖,端莊秀雅。她如今又頗似當日的壯族姑娘方方,「近水樓臺先得月」,日日不離先生左右的,於是先生的本事亦自領悟極多。比方說,她才剛彈《酒狂》之曲,竟棄了拍子,進退迴環,悠悠蕩蕩,趔趄疏狂之氣頗顯的,倒難為她一個嬌滴滴的女孩子。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靈樞 五十營第十五》
    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課程各各進行。今日先生門下,倒真是英才濟濟一堂的,晴晴、玲玲、江江、蘭蘭,連旁觀的靜靜亦湊在一處,大家行吟。仍是兩秒一拍的軟修法門,先生有言,若要「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儒釋道醫」諸法皆通,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不可得。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靈樞壽夭剛柔第六》
    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課程各各進行。小茶室裡今兒仍復鶯鶯燕燕、香風拂臉之致。原是秀秀老師正引了靜靜、佳佳、玲玲她們綠茶品鑑呢:竹葉青、碧螺春、西湖龍井,光聽這名兒,便有無數春光逼人似的,更哪堪佳人對坐,笑語盈盈,細細品賞一回呢?「茶不醉我我自醉」,真真的。一時又練一回花茶。新取的三隻「三才杯」,外面大黃地子,杯蓋上一支描金小葉紅牡丹花兒,裡頭是雪白的色兒。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靈樞 經筋第十三》
    巳時。「先生,彈一首好聽的曲子罷?」蘭蘭美人兒自裡間午休出來,猶自星眼微餳,香腮帶赤呢,往琴桌旁才一坐了,即向先生道。先生亦便應了:「拿兩本書來,江江,同你師姐一起唱罷。」本篇辯經會題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第十三》,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長安西西、長安江江、河南蘭蘭等。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靈樞 四時氣第十九》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奉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亦工於詩,但傳世者不多。《全唐文》有《陸羽自傳》。此詩極寫陸羽之恬淡志趣和超高風標,他不希圖榮華富貴,念念不忘者,唯故鄉人,故鄉水耳。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靈樞 陰陽清濁第四十》
    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課程各各進行。先生這會子陪洛洛練琴。自《長相思》起至《酒狂》。《酒狂》按30的拍子彈居然有不一樣的風情。本來先生是命洛洛陪唱《瀟湘水雲》的。洛洛說,「我特別想讓你陪我彈一下《長相思》到《酒狂》,這樣你可以帶著我。」先生那樣臉軟的人,此時只有應好之聲不在話下。洛洛行吟。一曲終了,先生問她:「怎麼樣?聽得到拍子不?」洛洛道:「聽得到。」
  • 許博士講《黃帝內經》(四十九)
    請下載YY,輸入房間號:1394089726,或者下載一直播,輸入房間號:1346292894,每周四晚七點收聽許振國博士講《黃帝內經》。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 靈樞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課程各各進行。「篤、篤、篤」敲門聲起,原來是丹丹姑娘。這一個年輕的人兒,雖則常為自己「是唐朝來的」而唉聲嘆氣,她卻不知自個兒的好處,正在襟懷爽朗,光風霽月。她分享了獨遊西藏的影片請西西老師一同來看,並一再感嘆其地風光之美民風之醇—她亦是極虔心的人,看著朝聖的隊伍那樣「五體投地」,所以也覺得心弦震動,不能自已。
  • 黃帝內經·素問 脈解篇第四十九
  • 黃帝內經:脈解(49)
    黃帝內經·素問-脈解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
  • 茶道養生課:《黃帝內經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課程各各進行。卻說此時小茶室裡,除靜靜、佳佳、玲玲三位外,另有春春、郎中、大使、先生亦一同湊熱鬧去了。秀秀老師因見人多,遂笑向春春道:「待會兒你來泡茶,用大使所贈『普京專用水』,喝一道冰島古樹如何?」春春自是答應不迭。例行的茶葉品鑑課已接近尾聲,今兒所品者乃閩南烏龍代表品種:鐵觀音、黃金桂、毛蟹。
  •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58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08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09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10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11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12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13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14黃帝內經·素問·玉版論要篇-15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
  • 黃帝內經·素問·四時刺逆從論-64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08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09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10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11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12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13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14黃帝內經·素問·玉版論要篇-15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
  • 黃帝內經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茶道素日有「和靜清寂」四字宗旨,古琴亦有「和雅清淡」之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先生在此基礎上論及琴道,言古琴之按部就班四步可解為:節奏、指法、氣息、正心四種。所謂節奏,即是指對於音律的掌握,是「合拍」。《詩經豳風伐柯》中開篇有云:「伐柯伐柯,匪斧不克」,講得也正是這個概念。指法,是在技巧的層面。音律既通,則技法自通其基已築,悉心練習,自然收效。關於氣息,先生引唐代薛易簡之「音韻皆有所主」以解之。
  •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2)
    21:24以上是原文21:24主要講今時之人的弊病21:28說到今時,不得不考據一下黃帝內經成書的年代21:34成書時代《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
  • 《黃帝內經·靈樞》之五禁篇
    2020年4月10日,抄寫《黃帝內經》第454天。今天抄寫的是《靈樞》第六十一篇《五禁》。 本篇主要以闡述針刺的宜忌為中心,包括五禁、五奪、五過、五逆等法,其內容以五禁為首,故篇名"五禁"。
  • 中醫筆記 030 黃帝內經
    《內經》全名《黃帝內經》,與《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等六部著作同是秦漢時期醫經學派的代表作
  •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序言(上)
    其中御醫李柱國負責校訂醫書,《黃帝內經》就是在這次校訂整理中彙編成書的,距今約兩千年。當然這還不包括《素問》的七篇大論,七篇大論是唐代王冰加上去的。《黃帝內經》這本書的書名在劉向、劉歆父子所作的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別錄》《七略》中有所記載,遺憾的是這兩部目錄書已經失傳,幸運的是它被東漢班固的目錄書《漢書·藝文志》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