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巍:易經雜說之錯卦與綜卦

2021-02-19 正源易道

文 / 唐巍

卦的錯綜複雜是什麼意思?現在先說綜卦,為了使大家看八卦圖案的方便,還是舉乾卦為例來說明:


乾卦的第一爻變為   卦,如果把這個卦倒過來看,或者平放在桌面 上,站到對面來看,就成了   夬卦,這就是姤卦的綜卦。綜卦是相對的,全部六十四卦,除了八個卦以外,沒有不相對的,這綜卦是象。而綜卦的理,是告訴我們萬事要客觀,因為立場不同,觀念就完全兩樣。另外有八個卦是絕對的,無論單方面看或相對地看,都是同一個樣子,這八個卦是乾卦,天,怎樣去看都是天,坤卦,地,總歸是地,亦是絕對的,坎卦是絕對的,離卦亦是絕對的,其他大過、小過、頤、中孚也都是絕對的,除此之外,其餘五十六卦都是相對的,這表明宇宙間事物都是相對的,這就是綜卦的道理。

錯卦,是陰陽爻錯的意思,錯卦的理是立場相同,目標一致,可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見也就不同了。如:天風姤卦,它的第一爻是陰爻,其餘五爻都是陽爻,那麼在陰陽爻錯之後,變成了:這樣第一爻是陽爻,其餘五爻是陰爻,如上面的這個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為地,內卦是震,震為雷,就是地雷復卦,所以天風姤卦的對錯卦,就是地雷復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對錯的卦。因此學了《易經》以後,以《易經》的道理去看人生,一舉一動,都有相對、正反、交錯,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人事物理都一定是這樣的,離不開這個宇宙大原則。

以現在的觀念來解說,綜卦可以稱之為反對的或相對的,錯卦可稱之為正對的。有人說《易經》動輒有黑格爾的辯證法的思想,他說的正、反、合,就是《易經》的原則,這是亂講。現在中國人很可憐,講自己的文化,要和西方的文化比。我們這個和愛因斯坦一樣,為什麼不說愛因斯坦和我們一樣?硬要把祖父拉下來和孫子比,說祖父很像孫子,很可憐,真是豈有此理!為何要如此比呢?他們說黑格爾的正、反、合是三段論法,我告訴他們《易經》是八段論法,比起來黑格爾就顯得粗糙得很,又算得了什麼!《易經》看東西是八面玲瓏的。現在已經看了四面了,仍以天風姤卦為說,綜卦是澤天夬,錯卦是地雷復,而復卦亦應有它的綜卦,就是山地剝,這豈不是看了四面,所以《易經》的頭腦,一件事初到手,處理起來,四面都要注意到,不但要注意四面,還要八面玲瓏。

唐巍:國際易學聯合會副秘書長,易道文化研究會會長,心易梅花傳人,耕耘易道三十餘年,全民普及易學文化倡導者與踐行者。

 版權申明:

⊙本平臺原創、整理文章,原著為原作者觀點,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註明,來源:易道縱橫(微信ID:yidaotangwei),侵權必究。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合作:617323100@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相關焦點

  • 易經的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錯卦是將正卦各爻陰陽互變另成一卦,代表此一疑問的危機、轉機,若疑問的成果是吉,則錯卦代表危機,也即是不要去做危機中所述的這些工作,不然工作將往負面轉換,藉以提出警語;如果工作成果為兇,則錯卦代表轉機,要調整改動自個原有的態度與作為,去做錯卦上所述的這些工作,如此工作將會由於你的正面改動而向正面轉化,這即是易經佔卜能趨吉避兇的最大功用!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01錯掛、綜卦、交卦的概念錯卦是將本卦的陰陽爻在位不變的情況下
  • 《易經雜說》坤卦雜說
    說到坤卦,一個很大很麻煩的問題又來了,本來我主張研究《易經》,該從《系傳》開始,為了使大家在卦上多了解以後,再迴轉來看《系傳》,也許會更深入一點。乾卦還好研究,坤卦就比較討厭了。「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 易經基礎知識——錯綜複雜卦(重點知識,請做筆記)
    錯卦是「對待」、「否定」之卦,是與對方完全相對,彼則正,我則反;彼則開,我則合。在對待、否定中,以期打開新的局面。比如我們佔到了豫卦,豫是逸豫之意,我們就要想:如果把豫否定,走向其反面,即不選擇逸豫將會怎樣?於是看豫的錯卦為小畜卦,我們就知道,如果此時不逸豫,那麼我們將會小有積蓄。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孔子說,《易經》是玩出來的。這句話絕非空穴來風。《周易·繫辭》說:「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繫辭》傳說為孔子所作的《十翼》之一,是《易經》的使用說明書。這句話表明,「君子」學習《易經》,需要動靜結合,既要觀察「象」,又要理解其「辭意」(數理),還要切身實踐,玩其佔變。
  • 引人入勝的《易經雜說》
    提 示點擊上方 南師如是說即可關注淺介南著《易經雜說
  • 牢記兩個原則理解記憶《易經》的卦序
    唐朝孔穎達(孔子第31世孫)提出了易經六十四卦卦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為原則。另外本文概述了為什麼「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覆」將一個卦象放到桌子上,一個卦象的綜卦就相當於坐在桌子對面看本卦,在整個易經六十四卦中有28組綜卦,比如下圖中的屯卦與蒙卦、需卦與訟卦、師卦與比卦等等。「變」表示六四掛中不是相「覆」的兩組卦象,就會變成「錯卦」,也就是兩卦爻性陰陽相反,讀者可以結合下圖理解一下。
  • 學易經如何登堂入室?從這四類卦入手,才算真正入了門!
    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於此。」錯、綜、復、雜是六十四卦的四種變化,也是象數之斷的基礎。我們從文王序卦來看:何為錯卦?陰爻、陽爻反錯也,站在對立面了,漢代人稱之「旁通。」
  • 人生迷茫,有遠慮時,熟讀易經的這幾條醒世恆言,讓你回到平靜
    《易經》是我國經典的哲學典籍,其中所涉及的知識包羅萬象,天文地理皆有涉及。今天我們姑且不去說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是從其最基本的爻辭卦象之中來看看其對我們人生積極意義!原文: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精妙非常,「錯綜複雜」四個字最能顯示其奧妙。錯卦是指其和原卦每一個爻都相反,如同乾坤二卦,一天一地,完全相反性質迥然不同。綜卦則是指將原卦的六爻顛倒過來。
  • 《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如果你把《易經》當成卦書來讀,你永遠也看不懂,也永遠學不會算卦(還有其他的學卦方法,比如劉仁、祁門、劉一、梅花、魏紫、人生,這些都是《易經》的真卦)。然而,如果你不理解《易經》,你就永遠無法徹底而深刻地理解它。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我們對《易經》的理解。比如《易經》中「天是天圓之地」的本意,是從剛柔相濟的角度對人性的要求。
  • 易經中非常經典的4句話,每天多讀幾遍,好運不請自來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寶庫,裡面的知識和智慧,可以說是人類研究宇宙人生的一部寶典,其中含有大量的密碼,多少代人皓首窮經,也是略知一二。易經素來就被稱為「大道之源」,裡面擁有很多哲學辯證的思想,但是歸納起來又十分的言簡意賅。
  • 《易經》的64個智慧:周文王創作《周易》,是為了復仇?
    利涉大川(行軍作戰);第六卦,訟卦,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禠(奪)之。第七卦,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戰爭結束,開始對有功勞的人分封)第八卦,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風天小畜卦是《周易》上經的第9卦,9在《易經》中是最大的陽數,由此可見這一卦的重要性!9,也代表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所以風天小畜是整個《周易》上經裡承前啟後的一卦,要放在整部《周易》中審視這一卦。風天小畜,排在水地比卦之後,天澤履卦之前。因為《周易》卦的次序是兩卦相耦,非覆(綜卦)即變(錯卦),履卦的綜卦正是風天小畜。
  • 《易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是分錯了嗎?其實有大智慧
    上經綜述(一)暗含大智慧《易經》由上經與下經兩部分組成。表面上看上經有三十個卦,下經有三十四個卦。既然要分成兩部分為什麼不六十四除以二呢?很顯然與《易經》的排序並不一樣。如果從右邊開始的話,依次有乾卦、姤卦、大過卦、鼎卦、恆卦、巽卦等等。好像也與《易經》不同。《易經》的排序是根據兩個卦相綜或者相錯這樣一對一對排下來的。我們整理一下就會發現上經有四個卦顛來倒去都是同一個卦。就是開頭的乾坤與結尾的坎離。它們顛倒過來還是本身。
  • 易經可以預測嗎?
    《易經》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等諸多領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易經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有認為夏商周分別有連山、歸藏、周易三種易經。
  • 領悟易經3條天規,克服成功路上的3個大忌,終成人中之龍
    易經是一門囊括天地人三才的全息規律學,是我國的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戰勝人生艱難險阻,走上人生康莊大道的武林秘籍。人生要擁抱大成功,大作為,就一定要受到了千般苦,萬般難。從易經的剝極而復的規律中,我們可以看到易經的3條天規,幫我們戰勝奔向成功的3條大忌。
  • 《易經》科普前言
    然而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中間也零星有所瀏覽,只是蜻蜓點水,沒能深刻感悟《易經》中蘊含的智慧基因。十年前在我心底埋下學習《易經》的種子又重新煥發生機,近三年,我又系統的閱讀了幾遍《易經》全文及相關的著作。《易經》有猶如源頭活水,每次閱讀都能帶給我新的感悟和體會。我打算繼續長期的學習下去,以期望能更多的發現《易經》這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