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了解更多優質內容)
你現在困惑嗎?你現在迷茫嗎?那你想過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了嗎?當我們迷茫和困惑的時候,我們做的最多的就是不斷的規劃,設定目標,這已經比那些整天無所事事,如同行屍走肉的人要強的多,最起碼我們還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而不是被生活壓制的麻木不仁。
但好像一直也在規劃,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事實並不如我們所願,好像總是被目前的狀態所局限。好吧,今天我們來揭示下什麼叫做能力陷阱,也許你能找到答案。
那什麼叫做能力陷阱?
當你現在規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人的時候,你就已經被自己現在所有的這個狀態局限住了。你現在所想的,就是你此刻認知水平的巔峰,而你此刻的認知水平巔峰,很有可能會局限住你整個人生發展的方向和節奏,這就叫作能力陷阱。所以《能力陷阱》那本書的作者提出「先行動,後思考」的方法。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越是熟悉,越是能力強的這些技能,我們就越喜歡或者越容易花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同時就越容易排斥其它(我們所不熟悉的事情)讓我們成長和進步的那些事情,那麼就越容易把我們牽絆在此時此地的當下。就像我們每個人定義我們的工作,都是用自己的技能和特長來定義自己工作。
這就跟我們之前的思維習慣有很大的不同,過去當我們迷茫困惑或者失敗的時候?我們就是不斷的反思,想清楚怎麼做,設定目標,然後再慢慢地行動。但這個方法好像並不靠譜,因為我們試過很多次,也沒實現。在公司裡也很難,在生活中也很難,原因就是我們過早地設定了目標而事實上你應該反過來做,怎麼樣反過來做呢?先做事,再思考。
你隨著自己的事業不斷地擴張,你所要去接觸的,所要解決的問題跟過去變化了,這時候你再重新界定自己,你才有可能能夠界定出一個更好的自己。所以能力陷阱這個概念也的確顛覆了我過去的認知,讓我眼前一亮。
有沒有覺得我們很多時候就是想不清楚到底怎麼做,也沒想清楚到底應不應該做。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原本就是想不清楚,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人家是怎麼做的,我們現在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有問題,就好像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這是沒法做到的。所以最終也並不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所以你唯一要做的事是不要去想它,先看看那些成功的人是怎麼做的,照著做,做著做著慢慢地理解這件事。
思維方式不改變,你想再多沒有用。亞里斯多德其實在2000多年前,就曾經說過「多做好事就變好人,不是說你突然變成了好人,再做好事,而是你每天堅持多做好事,做著做著你就變成好人了。
能力陷阱告訴我們:只有改變做事的方法,才能夠真正改變我們的人生,也就是先行動再思考的過程。
主要分為能力陷阱、人際關係陷阱和真實性陷阱:
第一個:能力陷阱
避免能力陷阱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要意識到一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會像毒品一樣地上癮。
所以改變一定是由外而內發生的,而不是由內而外發生。你期待一個人由內而外地發生改變,那得頓悟,那得需要極高的天分和悟性。而事實上你看中國古代的人修煉,都是先去舂米,先去做苦工,先去把自己磨得皮糙肉厚,然後有一天你才突然會靈光乍現,覺得自己明白了一些事,這是一個由外而內的過程。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領導者,就需要像一個領導者一樣地去做事,並且要努力地做一些之前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抓住工作發生變動和挑戰的機會,如果只用自己的技能和特長來定義自己的工作,那麼他是特別討厭工作變動,比如老闆的要求發生變化,然後跨部門合作時候產生的變化,以及客戶提出更多要求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這些人總要變?為什麼這些人這麼多的不靠譜?把所有的變化稱作為不靠譜,因為這不斷給我帶來麻煩和挑戰,而不認為自己的能力需要擴展。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太喜歡用優勢和技能來定義我們的工作。
工作中因為我們太擅長做這件事,越擅長做這件事,就越喜歡做,然後這個地方離不開你,最終被自己的能力陷阱套牢,沒有人敢提拔你,因為你太擅長,提拔了你之後這個地方是一個空缺,很危險。
所以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我們自己的工作。
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之後,我們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需要展示自己,需要經常發表你的意見和觀點,去參與演講,參與社交等等。
想想為什麼自己的領導力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因為你始終沒有像一個有領導力的人那樣去生活和工作,導致你永遠安排不過來。因此你必須空出時間來,去增加你的新角色,那老角色的事還幹不幹呢?當然要幹,先增加新角色,再減少舊工作。就是你一邊做著舊工作,一邊擠出一些時間來去培養自己的新角色,培養自己的遠見,培養自己跟他人的關係,拿出時間來做這件事情。然後慢慢地你才有機會去減少你的舊工作,逐漸地變得輕鬆起來。
你的工作不是由你的特長和技能來定義的,你的工作是要做成一個具有領導力角色的人,你需要向那些有領導力的人學習,至於將來做成什麼樣,不知道,做了再說。
第二個:人際交往陷阱
第一個自戀原則,自戀原則也叫作相似原則,就是我們總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我們總喜歡跟自己價值觀差不多的人交往。
第二個原則就是懶惰原則,就是我們只跟我們挨得著的人交往。就離得近,認識了,就交往一下,離得遠的懶得說。或者說原來認識後來分開了,也就逐漸地疏遠了,逐漸地斷了很多聯繫。所以最終我們只和我們差不多的人交往。
要想突破人際交往陷阱首先提升個人關係,提升個人發展空間的關係。比如說你的校友,你參加一個培訓班一塊兒學習認識的人,你跟別人一起相約,咱們一塊兒去健身吧,咱們一塊兒去跑步吧,咱們一塊兒去讀一本書吧,都可以提升個人發展空間的關係
同時還需要提升戰略關係,比如說你一定要去認識某一個教授,你一定要想辦法混到某一個行業的圈子裡邊去,因為你不在那個圈子裡邊,你就根本沒人帶你玩。
所以要確保自己人際關係的廣泛性,同時還需要保持連結性,就是你是不是能夠起到連接人和團隊的作用,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你是不是喜歡給人拉託辦事,把這個人介紹給那兒,那兒介紹到這兒。這時候你發現,你成為了大家的連接器,這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第三個就是動態性,你的圈子沒有一成不變,是隨著你的進步在不斷地慢慢發展。
那怎麼來打造自己的新的,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呢?
第一個步驟就是展示自我,你首先得能夠學會在各種地方去發表自己的聲音,讓別人看到你,現在展示自我真的比過去容易太多了。因為我們的網絡變得那麼發達,你可以有自己的自媒體,你可以有很多的機會,開自己的各種公號都可以。
你可以建立一個你個人興趣的團體,比如說你喜歡幹這個事,你建立一個社群帶大家一起來,利用午餐時間和出差來和一些不常見的人建立聯繫,跟人約著吃吃飯,認識一下。要積極主動,自己去組織活動。在聊天中知道哪個東西最先進,然後利用社交媒體來宣傳你的個人興趣愛好,以此來吸引更多有相同興趣的人。
所以你得不斷地展示自己,別人才能夠搜得到你,才能夠讓別人發現你。所以未來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網紅,打造個人影響力。
還有就是利用你的二度網絡關係,就是找人給你介紹,我想認識那個人,誰認識?誰給我介紹一下?
接下來,就是你要從這麼多認識的人當中去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有可能會有創業的機會,有投資的機會。展示自我、讓人介紹、維持關係、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是我們打造人際網絡關係的過程。
第三個:真實性陷阱
很多人都說做人嘛就是要做真實的自己,這樣才無愧於心,才能活的自在,但其實做真實的自己只是牴觸變化,不願意改變,不願意學習。這叫作真實性陷阱。
如果你堅持的做真實的自我,你會發現自己總顯得格格不入,沒法融入到任何環境當中去。而我們應該成為一個隨機應變者,從他人身上學習,如果你不通過學習別人,你是沒法獲得自己真正的風格的。所以我們應該培養自己新的工作方法,轉變自己人生的方向,突破自己真實性陷阱。
在規避這三個陷阱的時候,我們需要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發現差異,看看我們目前你是誰和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差異。
因為改變真的太難了,真正有動力讓你改變的東西是什麼?是差距,因此第一步叫作發現差異,去找到自己對標的對象,增加自己採取行動的緊迫感,這是第一步。
第二階段:只加不減,也就是說你可以增加新的角色或者行為方式,但是你不需要這麼快就放棄舊的行為方式,然後增加外在表現力,獲得一些容易得到的成果。
第三階段:混亂迷茫,當你選擇新的方式和工作方式時,可能會遭遇失敗,在新的行為方式上,感到精疲力盡,周圍人都跟你說把那事做好就行,不斷把我們拽回到自己原來的那個道路上,從而進步之路受到阻礙。
你比如說一個家庭主婦想要創業,跟老公說我出去創業去了,這時候你會發現困難重重,家裡邊的孩子、老人、老公、閨蜜都會想辦法把你拉回到原來那條路上,因為這個大家最舒服。
第四階段:重新設定前進的方向,如果之前的挫折給還會給我們帶來問題,需要重新檢驗過去的目標,從而提出新的目標和方向。
第五階段:最重要的叫內在化,你在做這個事的時候,不需要腦子裡邊再去想他是怎麼做的,你就做就好了,因為這已經變成了你的事,讓自己逐漸獲得真正的力量,你自己慢慢學馬蒂斯,學成了畢卡索,這就是一個內化的過程。當你走完到內化這一步的時候,你的改變就已經實現了。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有沒有意識到你身邊的那幾個陷阱,我們的人生遲早都回發生變動。而當那個變動到來的時候,你是有準備地、習慣性地能夠去解決問題,還是你錯愕地、不知所措地完全沒有辦法地被生活所拋棄,這個就在於我們今天的選擇。
我們要首先向一個偶像一樣的去學習、工作,我們給人生當中找到一個我們需要去模仿和學習甚至是挑戰的對象,然後給自己提出一些行為和動作上的要求,不斷向他人學習,讓自己不斷地進步,這才能夠讓你成為真正的未來的自己,這可能就邁出了我們改變的第一步。
只有我們的行為發生了改變,我們行動了,我們邁出了這一步,我們才有可能發生真正的改變。如果你想要成功,最有效的方法是裝作自己是這樣的人,最終你就會成為這樣的人。你是要裝作自己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有領導力的人,有責任心有理想的人,然後你照著這個方式去做,做著做著你慢慢地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關注「每天1小時閱讀」希望每個人都能突破自己的能力陷阱,在生活發生變化之前就能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