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脖子上突然摸到個包塊,千萬別大意!可能是淋巴瘤!「國嗓」羅京、歌手阿桑、影星李鈺……均死於惡性淋巴瘤。惡性淋巴瘤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它的早期表現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呢?
淋巴瘤是一類原發於淋巴結或者其他淋巴組織器官的惡性腫瘤。有數據表明:淋巴瘤每年的發病率約為6.68/10萬,全球範圍內每9分鐘就會增加一位淋巴瘤患者,淋巴瘤已躋身我國惡性腫瘤前十名,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裡名列前茅,每年大約2萬人死於淋巴瘤。
身體是如何患上淋巴瘤的?
1,病毒感染
最常見的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現代研究發現淋巴瘤、鼻炎癌等的發生與該病毒的感染有關,這些病毒感染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引起疾病發生。此外HIV、幽門螺桿菌等感染也和淋巴瘤的發生有關。
2,免疫功能異常
正常體內的異常細胞在免疫異常或低下的情況下會發生免疫逃逸,促進了異常細胞的惡性增殖,形成腫瘤。
3,遺傳學突變
淋巴瘤不是遺傳病。特定的基因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出現突變和易位,會導致淋巴瘤的發生。
4,環境因素
大氣的汙染,居住的環境,從事的職業,如或多或少會接觸苯、甲醛等致癌的物資,導致腫瘤發生。另外接觸高劑量的射線和淋巴瘤的發生有關。最典型的就是核事故以後。如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日本的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周圍的淋巴瘤等血液病發病率比較高,就是跟核輻射有關係。
5,飲食
現在好多年輕人飲食不規律,愛吃燒烤、醃製品等刺激食品,還有不注意吃了黴變食品,都容易導致腫瘤的發生。
如何及早發現淋巴瘤?
大家都知道,腫瘤越早發現進行治療,康復的可能性越大,但是淋巴瘤特別會偽裝,大部分淋巴瘤早期基本沒有什麼症狀,只有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比如在淺表的頸部、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容易被人們忽視。
發現淋巴結腫大別大意
如果無意當中摸到身體上長個包塊,而且不痛,這種情況最好到醫院去看一下。因為伴疼痛的淋巴結,往往是炎症的情況比較多,而不痛的反而是惡性腫瘤的機率大。
什麼樣的淋巴結最危險
正常情況下淋巴結在頸部、頜下、頦下、鎖骨上、鎖骨下、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分布。比較瘦的人有可能平時也摸得到,如果短時期內的有進行性腫大的淋巴結,就要特別小心,如果是無痛性的,就更要小心。
如何預防淋巴瘤和其他淋巴系統疾病?
要防止淋巴疾病,最主要的就是減輕淋巴系統負擔,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治療炎症。當我們有感染的時候,要及時的治療,特別是病毒感染。
2,學會自我減壓。平時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和愉悅的心情。不要熬夜,注意勞逸結合。
3,避免接觸有害物質。比如房子裝修以後,要重視通風、換氣等。
4,合理配置飲食。平衡膳食,儘量少吃燒烤、醃製、刺激性的食物,不吃黴變的食物。
5,定期體檢,遵從體檢醫囑,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