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同學的媽媽說,自己的父親去世不到一周,是突發的心梗,前幾分鐘還在小區裡和人聊天,發病就沒有搶救過來,看她低沉的情緒,我除了簡單的安慰,知道說啥都蒼白。我說,這個需要時間,不是誰的勸說能啟到作用的,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剛開始的幾個月很少下樓,把自己放在抑鬱的情緒裡,只有這樣才覺得安全,後來逼著自己工作,和人傾訴,眼淚說來就來,無法控制,今年快三年了,算是好了太多。
也是在父母不在後,從新審視了自己作為媽媽的身份,知道失去的都是自己的至親,最愛自己的人,更加明白了自己是女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知道自己的行為在無形中影響著她,也開始貪戀生命,想活的更長久,能多陪伴她,開始更加知道健康的重要性,開始在飲食和鍛鍊身體上下功夫。
想想年輕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天真幼稚,每看到結婚有娃的女性,心裡就想,人生真是沒意思,好好的為啥要結婚?為啥要生孩子?身材走樣?言談舉止也開始變的庸俗。生活告一段落了。直到自己結婚,有了女兒,才知道人生是另一個新的開始,也整個把自己從裡到外的換了個人,看著這麼個粉色的小肉團一天天長大,喊我媽媽,乾淨清澈的眼神,就覺得自己何德何能才擁有了這麼個小天使?最幸福的就是看著這個小傢伙一天一天的在成長,原來,養育是一場修行,讓人看到那個沒有注意到的自己的一言一行,哪裡需要修正?孩子是一面鏡子,完全的映射出自己,也延續了自己,讓人責無旁貸的自願改變。
也學會了愛身邊的人,知道良好的生活氣氛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這會存入她的潛意識,成為無形的資產,可以伴隨終生。快樂的童年,是一生的財富,這是在以後的人生中,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的。
雖然沒法做到和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但是也盡其所能願意尊重她,讓她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任何時候,都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心甘情願的做自己。
也開始變慫,不在像以前,遇事就亂發脾氣,知道生命中有需要自己保護的人,首先要護自己周全。同時也開始變的勇敢,知道只有自己做出表率,孩子才會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這句老話,簡單通透,也真的懂了,父母在養育自己的過程中有多麼不容易,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做人,讓父母相信,她們沒有白付出,讓她們放心,就是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