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項羽錯失良機,劉邦死裡逃生

2021-02-08 史學聊熱點

夜色沉沉,劉邦早已進入到了甜美的夢鄉。這時候張良來找他了。張良先是急促的敲了幾下門,並說道:「沛公有大事發生了,趕緊開門。」

劉邦匆匆的穿好衣服,他明白此刻張良來,肯定是發生了人命關天的事情。

張良一進門,就把明早項羽準備攻打劉邦的事情說給了他聽。

這時候的劉邦還是一臉的懵逼,怎麼回事呀?招呼都不打一聲,怎麼說打就打呢?

張良問劉邦說道:「嚴守函谷關,不讓項羽等諸侯王進來關中之地,這個主意是誰給你出的。」

劉邦直言不諱的說道:「這都是解生那小子告訴我的。」

張良接著問劉邦說道:「如今說什麼都晚了,我們還是務實一點吧,不要去追究了。我問你以你目前的兵力,是否能夠抵擋住項羽大軍的進攻。」

劉邦到時很誠實的說道:「那當然是不能抵擋的了。」

當時劉邦大軍有十萬人,號稱四十萬。項羽大軍四十萬人,號稱一百萬。兩軍勢力懸殊,自不用說,劉邦這次肯定是玩完了。

張良說道:「既然這樣,趁著項伯還沒有走。我去告訴他,你不敢違背項王的意思,這就是一場誤會。」

劉邦緊接著問張良說道:「你和項伯是怎麼認識的,為什麼如此重要的軍事機密,他會告訴你呢?」

劉邦這時候還在懷疑張良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張良說道:「你不要誤會,我和項伯是生死之交,早年的時候項伯殺人,遭到官方的抓捕,是我救了他的命。他是為了報答我當年的救命之恩才來告訴我這件事的。」

劉邦緊接著說道:「他到時有情有義。既然項伯都來了,我還是有必要見一見他的。你和項伯你們兩個誰的年紀比較大一些呢?」

張良說道:「項伯年長一些。」

劉邦說道:「那你讓他進屋來,我將以兄長的名義款待於他。」

張良走出去見到項伯,就把他朝劉邦屋中拉。張良告訴項伯說道:「走,去沛公屋裡喝點酒,讓他給你解釋一下,這其實是一個誤會。」

項伯知道劉邦是什麼意思。半夜吃什麼酒,肯定沒有什麼好意。項伯本來是不想去的,但是,張良再三的要求,不得已項伯跟隨張良來到沛公的屋中。

這時候劉邦已經命令下人擺好了酒席。一看項伯進門,劉邦趕緊拿著酒杯迎了出去。劉邦先是自己喝了一杯,以表達自己的道歉。然後又請項伯坐上了主位,就這樣三個人又吃又喝又說的。在這個酒宴上,由於劉邦說的話項伯聽來很是受益。三個人竟然變為了無話不說的知己。

期間,劉邦還和項伯還結了個親家。但是,兩人當時也沒有說那麼詳細,比如誰的女兒嫁給誰的兒子。或是誰的兒子娶誰的女兒之類的。

只不過是暫時迫於政治的需求,不得已而為之。劉邦想和項伯進一步拉近關係,才出此下策的。

後來劉邦當上皇帝,就決口不提此事了。劉邦不提,項伯當然就更不敢提了

親家一結,兩人的關係又拉近了些,劉邦開始解釋這個誤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了?

劉邦說了以下幾點,希望項伯帶話給項羽知道。

第一,我進了關中把金銀財寶都登記在冊,然後封存了起來,絲毫無所取。就是為了等著項王來分配的。

第二,我派人去把手函谷關,其是是怕盜賊出沒。預防不測的事情發生,我哪裡有對項王不敬的意思呢?

項伯好吃好喝的,還被劉邦伺候的舒舒服服。他頓時覺得劉邦這個人還挺夠哥們的,他告訴劉邦,我儘量勸阻項羽不來攻打你了。

但是,你們明天早上一定要去給項羽把這個誤會給解釋清楚。

項伯答應了就好。

此刻,壓在劉邦心上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好險呀,要不是項伯這個傻缺這麼好忽悠。說不定我們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項伯趁著星夜,趕緊趕了回去。他把劉邦不敢違背項羽的意思,說了一遍給項羽聽。

項羽還是很尊重他這個叔父的,自從項梁戰死之後。項伯成了項家唯一一個年齡比較長的人。項伯的面子項羽還是要給的。

更何況項伯說的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呀。若不是沛公先把關中給拿下了,他項羽能這麼輕而易舉的進到關中之地嗎?

這麼一說,劉邦還真是有功之臣了。立有大功而去攻打人家這是不義的,考慮到這些,項羽最終放棄了攻打劉邦的想法。

範增得知後,氣的咬牙切齒的,這都怪項伯多管閒事,殺掉劉邦這麼好的一個機會,竟然讓項伯這個蠢貨給攪黃了。

這一次殺劉邦的機會雖然錯過了,不過還好。明早沛劉邦還要來請罪。只要人來了就好,那時候殺他就更容易了。想到這裡範增不由地笑了笑。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劉邦從霸上帶著個百人團隊到項羽所在的鴻門。

這次隨從劉邦來的五個主要親信分別是智將張良、妹夫樊噲、車夫夏侯嬰、硬漢紀信和靳強。

他們到達項羽所在的軍帳前,門前的護衛只是允許劉邦和張良進入內帳,其他人在外守候。

劉邦和張良進來後,項羽、項伯和範增已經入座了,在等著劉邦。

劉邦進來後,首先是向項羽說明了情況。說自己和項羽當初受懷王之約,從不同的地方向關中進軍。沒想到自己竟然走了狗屎運,先一步比項羽到達了關中。

誰知竟然有小人拿這件事在做文章,挑撥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幸好上天給了他當面向項羽謝罪的機會。

劉邦這一番話說的太好了,說的項羽有點不好意思了。緊接著劉邦又說了一些兩人當年在一起打仗時,同甘苦,共患難的事情,項羽回想起來那些陳年舊事,又動了惻隱之心。

一不留神竟然把告密者曹無傷給說了出來。

項羽說出曹無傷是間隙後,著實嚇了範增一跳,你怎麼能這樣說呢?以後還又誰會告密給你呢?真是蠢人呀。

本來範增在劉邦來之前,就和項羽約定好殺劉邦的暗號。

這個暗號就是範增用手上所佩戴的玉玦來提醒項羽殺人。期間範增三次磕碰玉玦來提醒項羽,但是,每次項羽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讓範增氣憤不已。範增一看這種情況,指望項羽殺劉邦已經沒門了,這時他就起身去找了項羽的弟弟項莊。

範增告訴項莊說道:「你此次進屋的任務,就是殺掉劉邦。否則在座的所有人,以後都會成為劉邦的階下囚。」

範增必須要讓項莊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這次若是在讓劉邦逃脫,他們就真的大難臨頭了。

項莊進屋後開始給在座的各位敬酒,然後以軍中娛樂活動少為由,想為沛公舞劍,增添一些樂趣。

項羽同意了項莊的要求,項莊舞劍時,暗藏殺意劍劍指向劉邦。

這時候項伯也發現了項莊對劉邦沒懷好意。於是項伯也拿了一把劍,掩護在了劉邦前面,他是刻意來保護劉邦的。後來的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是出自此處。這時候張良意識到事情不對了。趕緊找了個理由走了出去。樊噲一看張良出來,趕緊問劉邦怎麼樣了?

張良說道:「情況不是很樂觀,項莊舞劍意在殺沛公。」樊噲一聽就夥了,誓於沛公同生死,就這樣樊噲硬是闖了項羽的大帳內。

項羽一看來了一個陌生人,忙問道:「來的這個壯士是誰?」

張良在樊噲身後做了一番介紹,「此人名叫樊噲,乃沛公的保鏢。」

然後項羽讓人賜酒給樊噲喝。又拿了一個生豬蹄子拋給了樊噲。樊噲二話沒說,片刻的功夫就把豬蹄子吃了個精光。

項羽再問樊噲道:壯士可以飲酒嗎?」

樊噲答道:「死我都不怕,還怕喝酒嗎?」

趁著酒意樊噲講道:「當初受懷王之約,說好了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的王。如今沛公先到,財物無所取,秋毫無所犯。一直把大軍駐紮在霸上,等待將軍的到來。派人嚴守關口是為了防止發生意外。沛公做了這些事,不但,沒有得到獎賞,反而是上將軍聽了別人的讒言,就想殺了沛公,我認為您這樣做事不對的。

項羽沒有說話,只是讓樊噲坐了下來。樊噲坐下來後,這時候項伯和項莊也停止了舞劍。劉邦暫時也沒有了性命之憂。

劉邦想出去清醒一會,就藉故上廁所去了。這時候張良和樊噲也一起跟了出來。

張良勸劉邦趕緊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劉邦覺得不辭而別,這樣不好吧。

樊噲說道:「如今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現在不跑等在何時。」劉邦聽了樊噲的話,確實如此。在不跑小命可能就真的留在了這裡。

張良問劉邦這次來,有沒有帶禮物?

劉邦說道:「有帶白壁一雙,玉鬥兩隻。只不過是屋內局勢一直都很緊張,沒有機會拿出來。」只好讓張良留下斷後了。

項羽所在的鴻門距離劉邦的霸上僅僅四十裡地,劉邦騎上快馬和樊噲,夏侯嬰、紀信四人走小路,急急忙忙的趕了回去。

張良在外一直徘徊著,琢磨著劉邦快到霸上之後才進去見項羽的。期間,項羽見劉邦眾人久出不歸,就派了陳平去找。這時候的陳平在給項羽打工,後來陳平之所有跟隨了劉邦,可能是在鴻門宴上已經看出了些端倪,沛公這個人確實不簡單。

陳平和張良一同進的屋。

項羽一見張良就問,沛公在哪裡呢?

張良說道:「沛公不勝酒力,喝的不省人事了。他已經先回去了,讓我代他把禮物送給您白壁一雙,送給亞父玉鬥一對。

項羽收下禮物,範增拿著劍把張良給他的玉鬥給劈開了,並且指著項莊大罵,你們這群完蛋的貨,以後就等著去給劉邦當奴隸吧。

劉邦回去後就把奸細曹無傷給殺害了。

相關焦點

  • 鴻門宴項羽婦人之仁放虎歸山,然而殺掉劉邦,項羽就能坐擁天下?
    西楚霸王項羽是歷史上的悲情人物,本來是在戰場之上叱吒風雲的一代雄主,然而最終只能兵敗自刎。後世多將項羽失敗的原因歸結於他放走了劉邦,在鴻門宴上,項羽放虎歸山,從而導致了其錯失江山,而劉邦終成為帝王。然而這真是項羽沒能坐擁天下的原因嗎?
  • 《鴻門宴》:劉邦、項羽性格差異,預示劉邦必勝,項羽必敗
    《鴻門宴》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作者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鴻門宴》寫的是劉邦和項羽宴會上的鬥爭。「鴻門」是當時的地名,項羽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但在宴會上,項羽想要殺劉邦,而劉邦成功逃脫了,可以說「鴻門宴」危機四伏而又暗藏殺機。從「鴻門宴」的情節,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劉邦、項羽性格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也讓我們預見到將來劉邦勝、項羽敗的結局。
  • 項羽為劉邦設下鴻門宴,在什麼地方?
    如今社會發展了,物質生活比較豐富,很多人都愛赴宴吃美食,但若說最不願赴的宴,一定是鴻門宴。鴻門宴來源於秦末項羽劉邦楚漢爭霸過程中的一個精彩的故事情節,劉邦差點在宴會上死在項羽手中。鴻門宴被稱為「天下第一宴」,因為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後來項羽和劉邦不同的命運結局,是影響歷史走向的一個關鍵節點。對劉邦來說,這場宴會原本會危及到他的身家性命。後來鴻門宴就成了暗藏殺機、不懷好意的宴會的代名詞,意思是說參加這樣的宴會,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很大。歷史上項羽請劉邦吃的這場鴻門宴,發生在什麼地方呢?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故事的背景。
  • 鴻門宴偏袒劉邦,項羽為何不殺了項伯
    項伯,名項纏,是項羽的叔叔。項伯早年行俠仗義,秦統治時期曾與張良有舊交情。曾經因犯下殺人罪,跟隨韓公子張良躲藏在 下邳 (今江蘇睢寧西北)。到了項梁在吳中起兵造反之時,項伯也跟隨他參與這件事。後來跟隨項梁北上,擁立熊心為楚懷王,被任命為楚國左尹。秦二世三年,參與北伐援救趙國,後隨項羽參加巨鹿之戰,又跟隨項羽佔領函谷關。
  • 鴻門宴的座次和項羽不殺劉邦的充分理由
    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描述了鴻門宴當天的座次安排。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於是,有人說「根據傳統文化,賓客為大」。項羽請客,劉邦是上賓,劉邦應坐在尊貴的位子。項羽的行為是狂妄自大,對劉邦無理。
  • 鴻門宴上真正懂局的人是項羽,不是不想殺劉邦,而是絕不能殺劉邦
    而很多人也為項羽惋惜,認為當時在鴻門宴上應該殺掉劉邦,之後項羽便可以一統天下了。但是其實項羽比誰都想殺掉下座的那個老流氓劉邦,項羽並沒辦法殺掉劉邦。不是因為項羽目光短淺,相反是因為項羽有著長遠的打算,所以絕不能動劉邦一根手指頭。  劉邦
  • 《鴻門宴》中的項羽真的那麼蠢?其實項羽和劉邦都達到了目的
    聽到老戰友劉邦這一番謙恭卑微的說辭,項羽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他堅信自己的實為已經赫震攝了劉邦,項羽的戒心隨即放鬆,竟然說出了告密的人是曹無傷。在此之後,項羽決定款待劉邦,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飯局之一,《鴻門宴》開始了。據司馬遷記載,項羽背西面東,坐在上席,副將範增背北面南,坐在次席,劉邦被引入背南面北的第三席,張良剛背東面西,背向營帳入口,陪坐末席。
  • 鴻門宴上,在範增和項伯的勸說下,項羽有自己的權衡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一)範增的建議,殺了劉邦鴻門宴,是項羽與劉邦的第一次較量,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四年後,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那時,項羽仍不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反而歸罪於天,是「天要亡我」。其實,項羽失敗的種子,在鴻門宴就已經種下了。如果當時項羽聽從範增的建議,殺了劉邦,就不會有後面劉邦北面稱帝的可能了。
  •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殺劉邦?出土漢簡揭開內幕,日本學者:東方智慧
    鴻門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公元前206年,楚懷王派項羽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便封為關中王。不到一年時間,日暮西山的大秦帝國項羽、劉邦等起義軍的連番打擊下,落下了沉重的帷幕。隨後,劉邦率領義軍攻入函谷關,首先佔據關中地區,而秦王子嬰也向劉邦投降了。
  • 鴻門宴上,劉邦為何留下張良只因算準項羽沒有殺心?
    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被項伯擋著,情況非常危急的時候,張良找到樊噲,樊噲衝進大帳義正言辭的說了項羽,為劉邦解救了危難局面。 事急從權,或許以上就是劉邦留下張良的原因,但後續的發展,或許可以猜測張良留在項羽身邊才是一步好棋,劉邦被項羽大軍困在鹹陽,項羽其實這時間的心理是殺劉邦苦於沒有藉口,不殺劉邦又有些不甘心。
  • 鴻門宴保護劉邦的項伯,在親侄子項羽死後,人生結局什麼樣?
    說起鴻門宴,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秦朝末年,項羽約劉邦在鴻門會面,準備除掉劉邦。而劉邦因為項伯的營救和幫助,得以全身而退。那麼,在楚漢相爭結束、項羽自殺以後,作為劉邦的恩人、項羽的親人的項伯,得到了什麼樣的結局?
  • 如果劉邦死在鴻門宴,還會有楚漢之爭嗎?項羽還會一敗塗地嗎?
    鴻門宴上,「亞父」範增三番四次地給項羽遞眼色並舉起自己佩戴的玉珏示意項羽,項羽雖然會意但卻默然不應。範增認為,項羽於心不忍,下不了殺劉邦的狠心,於是找來項羽的族人項莊,令項莊在宴席間舞劍,藉機刺殺劉邦。
  • 楚漢未解之謎:鴻門宴上項羽為什麼會放走劉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楚漢未解之謎:鴻門宴上項羽為什麼會放走劉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歷史上,鴻門宴很有名,暗藏殺機。在秦朝末年,以劉邦為首的集團與項羽集團匯聚一堂,經過了一場刀光劍影,最終和平結束。可是大家在思考,既然項羽已經做好了準備,為什麼沒有殺掉劉邦呢?
  • 一個告密項羽,一個說情劉邦,鴻門宴竟然被這兩個不起眼的間諜人物...
    而說起鴻門宴中的人物,有兩個間諜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曹無傷與項伯。首先,來看曹無傷。曹無傷是劉邦手下的左司馬,相當於一路大軍中的副職軍官,也算是個高級軍官。曹無傷屬於見利忘義的人,他認為當時劉邦不是項羽的對手,項羽擁兵四十萬,而劉邦只擁兵十萬),再加上劉邦先進關中已得罪了項羽,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於是起了反心,派人到楚營給項羽告密,引火澆油地說,劉邦要在關中稱王了,丞相都選好了,關中的金銀財寶美女香車都霸佔了。項羽大怒之下發誓要滅了劉邦,從而引發鴻門宴的誕生。總之,曹無傷叛變的原因,不過是通風報信,不過是政治表態,為自己尋條後路可走。
  • 項羽如果聽從範增計謀,在鴻門宴上殺死劉邦,最後會當上皇帝嗎?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無論有沒有劉邦,項羽都不會做皇帝,這是他的政治理想決定的。當然,如果劉邦死在鴻門宴上,項羽還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做他的西楚霸王。秦末烽煙四起,各路豪傑和六國後裔紛紛起兵,最終推翻秦朝。所以,滅秦不是項羽一家事業,或者說是由項羽、劉邦兩家完成的,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 劉邦參加鴻門宴,選對了位置,最終才成功死裡逃生
    張良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反而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項羽讓你坐下參加宴會,你怎麼選位置來坐?"劉邦沒有多加考慮,直白的回答:"就那麼隨便坐唄,一個座位有什麼講究的!"張良嘆了口氣,說道:"這就是我最擔心的一點,你若真的這麼做了,項羽必定當場殺你!"劉邦這下急了,問:"那我該怎麼做?"之後,張良湊到他耳朵旁,交代了一番。
  • 在鴻門宴上,劉邦都吃了什麼菜?
    項羽的亞父兼謀士範增力勸項羽要及早滅掉劉邦這小子,這消息被項羽集團的另一核心人物,項羽的大伯聽到了。項伯聽此消息,得知昔日救命恩人張良正跟著劉邦混呢,於是急忙到沛軍中想讓張良趕緊逃命。張良得知消息,不僅沒逃跑,反而把事態的緊急性告訴了劉邦,並幫劉邦出了主意,那就是親自到項羽軍中賠罪。
  • 項羽本已決定擊殺劉邦,為何鴻門宴上,卻不聽範增的話殺了劉邦?
    鴻門宴會上,亞父範增多次給項羽使眼色,並不斷地摸他佩戴的玉珏,暗示項羽該動手了,應該趁此良機,一舉殺掉劉邦,但項羽卻始終默然不應。就在前一天,項羽已經下令,全軍好好吃一頓,第二天一早就趕去灞上,擊殺劉邦。
  • 眾說紛紜《鴻門宴》:酒席座次是成心侮辱劉邦?
    兩千多年前,劉邦、項羽在鹹陽城外,面對亡秦那隻碩大的勝利果實,用一場宴會暫時化解了迫在眉睫的矛盾衝突。而在太史公司馬遷如椽巨筆的生動描述下,這場宴會不但成了史上最著名的飯局,也在中國人語庫裡成了陰謀、兇險的代名詞。     電影《鴻門宴》正在上映。關於鴻門宴的話題,過去說、現在說,今後還會一直說下去。
  • 鴻門宴,範增與項伯針鋒相對,到底是誰在砸項羽的鍋?
    提起鴻門宴,他是中國歷史上耳熟能詳的故事,圍繞參與宴會的幾個主角,一直爭議不斷。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體掩護劉邦。在鴻門宴上,範增要除掉劉邦,而項伯卻要救劉邦,二人針鋒相對,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