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
秋天之所以格外讓人期待,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有肥美的大閘蟹,每次想想都流口水。
不過吃大閘蟹也是有點麻煩的事情,吃蟹程序複雜,技術性強。
有小夥伴和自己分享說,吃了這麼多年的大閘蟹,到現在還不清楚具體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每次都一股腦塞進嘴裡就算完事。
民間還有各種吃大閘蟹的禁忌,比如不能和柿子一起吃,孕婦不能吃。。。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吃。
為了在大閘蟹上市的時候,可以大快朵頤,關於吃蟹的那些事兒,咱們就先來做做功課!
01 大閘蟹怎麼吃?
掀開大閘蟹的外殼,首先要把不能吃的部分給去掉。
大閘蟹有四個地方不能吃,分別是:蟹腮、蟹心、蟹胃、蟹腸。
蟹腮:蟹的腮在蟹甲殼下身體的兩側,呈羽毛狀條形,蟹在呼吸時吸進的水經過腮的過濾後排出體外,水裡的致病菌、寄生蟲會附著在腮上。
蟹胃:蟹的胃部在蟹甲殼內部中間偏上,靠近螃蟹嘴的位置,呈三角形,在蟹黃和蟹膏的包裹下,裡面會有泥沙,也是重金屬蓄積的部位。
蟹腸:蟹腸位於蟹臍中間,呈黑色條狀,內有汙泥、致病菌,也是重金屬蓄積的部位。
蟹心:也叫蟹六角板。呈六角形,藏在蟹腹中間黃膏最厚的地方,因緊連蟹胃,致病菌較多。
去掉這四個部位之後大閘蟹就可以放心吃啦,趁著大閘蟹活著的時候上鍋蒸熟或煮熟,水沸後保持15分鐘,在保持大閘蟹原有肉質口感的基礎上,搭配喜歡的調味料,比如醋、生薑,開啟美滋滋的一餐。
02 關於大閘蟹的那些傳言
知道了大閘蟹怎麼吃之後,接下來丸子帶你分析分析關於大閘蟹的那些傳言是否屬實。
傳言一,大閘蟹生的不能吃? …
結論:沒錯,醉蟹、生螃蟹這類不新鮮的螃蟹,都不建議吃。
醉蟹因口味鮮嫩受到部分吃客的歡迎。但其實水產品體內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等細菌的比例較高,甚至帶有多種寄生蟲。
而且醉蟹的原材料來源也無法保證安全,如果是不新鮮的螃蟹、死螃蟹作為原料,本身細菌已大量繁殖。
僅僅加點酒泡無法起到充分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的作用,易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症狀,比如腹瀉,嘔吐,尤其對於本身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來說需要更敏感。
螃蟹必須經過有效的加熱殺菌(徹底煮熟,加熱溫度不低於 85℃) 處理才能保證安全。
傳言二,吃了大閘蟹會流產? …
結論:吃大閘蟹不會導致孕婦流產。
大閘蟹能吃的部位主要有兩個,蟹肉以及蟹黃(蟹膏),其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如維生素A,礦物質如鈣、鎂等。這些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適當食用對健康沒有害處,更不可能有流產的效果。
只要食材是衛生的,且本身也沒有過敏的現象,孕期就沒有那麼多需要忌口的。
傳言三,大閘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 …
結論:大閘蟹和柿子可以一起吃。
之所以傳言說高蛋白的大閘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主要是因為柿子鞣酸高,容易和蛋白質反應產生沉澱從而導致結石。
但其實柿子只是在沒有成熟時,鞣酸含量較高,但熟透後鞣酸就很少了。
而沒成熟的柿子本身難以入口,我們吃的柿子一般都是經過脫澀處理的熟柿子,鞣酸很少,這點鞣酸跟蛋白質也產生不了多少沉澱,而且健康人群的腸胃可以自然消解少量的沉澱。
所以,完全不需要有這個擔心 。
營養聽丸說
螃蟹作為海鮮,屬於非常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但因其本身同時為高嘌呤食物,不建議每次吃太多,一般1天最好不超過2隻。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就更要注意限制食用量了。
在螃蟹加工的時候,注意食材新鮮度,不吃生蟹、死蟹、醉蟹,推薦清蒸,在保留營養價值的同時也能保證螃蟹的「鮮味兒」。
金秋就要到了,一定要記住這些吃蟹小訣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