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巧不成書
成了公元643年,是李世民經玄武門之變,登基改元後的第十七年。在這一年,發生了很多的大事:在這一年,名義上是不畏皇權的諫臣,實則是山東士族代言的人的魏徵,徹底變成了李世民壓箱底的鏡子;在這一年,一座皇宮內的小樓,因為掛了二十四個文臣武將的畫像,而名留青史;在這一年,武則天的正房李治,正式有了入幕香閨的資格。
在這些大事的光芒之下,也發生了一些小事:一個叫許敬宗的活人,完成了李世民和他爹李淵的實錄,得到了封賞;而一個叫封德彝的死人,因為被人揭發曾經玩過無間道,而被李世民追回了封贈,並更改了諡號。這一生一死,一賞一罰有什麼聯繫嗎?據《舊唐書》記載,在宇文化及殺死了隋煬帝之後,又殺死了一幫大臣,這裡面就有許敬宗的父親,和虞世南的哥哥。
當時身為內史舍人的封德彝,曾經對於他二人的表現,說了一些不該說的大實話,他說虞世南的哥哥被處死時,虞世南勇敢地站出來,並不屈服;而身為人子的許敬宗,卻毫無骨氣,靠著磕頭求饒才換回了一條小命。這話產生了什麼樣的後果呢,駱駝不確定,只知道在凌煙閣的二十四位功臣中,有虞世南而無許敬宗。而在這個名額頒布的643年,封德彝也被人告發,最終未得善終。
那麼封德彝究竟犯了什麼錯呢?
成年人的生活,古往今來皆不易
封德彝和唐初的大多數文臣一樣,都是官宦之後,所以進身之階並不是科舉。封德彝在體制內的工作起點不算高,但卻對他的未來很重要,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幕僚,服務的領導叫楊素。一般人可能對楊素不太了解,因為隋朝的時間畢竟太短,能出名的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個。所以楊素雖然和隋文帝同宗,還被封為越國公,但他的名聲還沒有家中的歌姬名氣大。
他家的歌姬名叫紅拂女,老公是唐代軍神李靖,義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虯髯客,人送這三人外號「風塵三俠」,當然這和《隋唐演義》中的羅成、花木蘭等一樣,都是杜撰的。而楊素確實實打實的皇親國戚,而且是實權派,所以說封德彝的起點雖然不起眼,但是卻內涵豐富。最重要的是,封德彝憑藉個人實力,把自己的領導變成了老丈人,因此封德彝也成為了大隋的自家人。
封德彝在攀上高枝之後,就換了一位領導,這位領導,就是咱們前面提到過的虞世南的哥哥虞世基。虞世基雖然深得隋煬帝信任,但他本人的才具非常有限,很多時候都要靠封德彝來兜底。雖然封德彝的兩任直屬領導,都對他青睞有加,但是封德彝也沒能一直平步青雲。因為隋煬帝不是一個好的皇二代,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把隋朝給折騰沒了。
隋朝這棵大樹一倒,封德彝就轉投了大權在握的宇文化及,不過宇文化及也是外強中乾之輩,沒折騰出多大動靜,就被兵敗身亡。封德彝為了生計,只好轉投李淵。雖然李淵和封德彝也能算上遠親(隋文帝是李淵的親姨夫),但是李淵並不喜歡封德彝,因為他在隋朝做官的時候,表現的缺乏氣節。不過封德彝是一個善於伺候領導的人,所以很快李淵就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沒有永恆的忠誠,只有永恆的利益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身在體制之中,有一個問題終將無法避免,那就是站隊。站隊這件事不光關係仕途,有時候還決定生死,所以在這件事上,所有人都會很謹慎。如果這件事再牽扯到奪嫡之爭,那麼就更加需要慎重了。而對於封德彝來說,這個問題更加複雜,因為當時的皇太子是李建成,而封德彝的頂頭上司卻是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不是一個願意久居人下的人,這一點在李淵在位時,就已經表現得十分明顯。所以李淵心裡是十分不開心的,所以到了後期,變著法的削弱李世民一系的勢力,在這個過程中,聰明的封德彝做了一件蠢事,他以為李世民,早晚會在李淵和李建成的雙重夾攻下落敗,於是他私下裡和李建成暗通曲款,並在李淵面前為李建成說了不少話。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暗地裡進行的,所以當時李世民並不知道。當李世民在玄武門突襲成功時,封德彝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隨著李世民登基,封德彝玩無間道這事也被封進了往事。直到封德彝去世,李世民都不知道自己身邊,曾潛伏著一個廢太子的支持者。如果不是後來李世民要搞凌煙閣海選,一眾大臣在私下裡給別人挖黑材料,那麼封德彝可能會一直安詳地躺在棺材裡當個好人。
但是李世民終究還是知道了這件事,而且晚年的李世民,已經不太克制自己的情緒,往往一點火就著(可能和服食重金屬有關),所以盛怒之下,把封德彝生前的榮譽剝奪了一空,還把他的諡號,由褒義的「明」改成了貶義的「繆」。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下,這個小故事應該就結束了。
但是駱駝在寫文章時,又反覆思考了一下。李世民是真的不知道封德彝的過往嗎?還是李世民早就知道,但是並不介意,他只是想利用封德彝的元老地位,去平衡權柄日重的長孫無忌,而在凌煙閣的激烈角逐中,他又用他作為落選之人的出氣筒?這些猜測,駱駝暫時也沒有理出頭緒,如果各位讀者有好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