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風。
道德經是2500年前春秋時代的老子所著,被稱為萬經之王。我們要學習道德經,除了要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的基本常識,還要先老子其道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在逐章解讀道德經之前,我們今天就先來探討一下老子其道。
2000多年來,人們對老子所說的道的含義眾說紛紜,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對老子一書的文本的理解也是歧見分成,那麼老子思想的主旨究竟是什麼?老子寫道德經的本意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就鬥膽來聊一下,我對老子所說的道的理解。
很多朋友都知道,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分別為道經和德經。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是道經,主要講道論;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是德經,主要講德論。
為什麼說是主要講呢,因為81章的分章並不合理,顯得很碎片化,而且道論和德論多有穿插和重複,因此學界基本認定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是後人所添加。當然,關於分章的疑議以及道經和德經的先後順序的爭論,對於做學術研究有一定意義,但對於道的學習意義不大,古人習慣於做總結,而且以實用為先導,那麼德經在前面作為論述,道經在後面作為總結是可以理解的。而後人習慣於寫提綱,那麼道經在前面作為理論,德經在後面作為實踐,也是比較合理的。況且後人經過分章之後,便於學習和記憶,也是有益無害的。總之,道德經81章就是圍繞道和德這兩個字來闡述。
關於道 和德,現在通行的解釋是: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和宇宙運行的規律,而萬事萬物遵道而行,即為德,。我也比較贊同這種解釋。德在道德經第38章 開篇裡講得很清楚,分為上德和下德,也就是有德和無德,而且整部道德經用大部分篇幅來闡述德。而道經,也就是前37章卻把道講得恍恍惚惚讓人捉摸不透,並且用到了無,有,始,母,常,大,一,天,地,水,自然等一系列字詞來試圖說明什麼是道,可見老子行文表意之艱難。讀了無數遍的道德經,我覺得要想真正理解老子所說的道,首先要明白老子這本書是寫給那些人看得?他寫道德經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知道,老子作為周朝守藏室的史官,掌管著周朝所有的檔案和書籍,因此,他不但是史官,還是教官,他不單是一些士大夫的老師,還是天子和國君的諮詢師。那也就是說,道德經這本書是寫給貴族統治者看的,周朝的貴族分4個階層 :天子,諸侯,大夫,士,這些貴族作為權力的擁有者和邦國的統治者,卻往往是背道而失德,雖然周敬王姬匄,在老子的教導下理政40多年,但已經衰微的周王室在各諸侯國稱霸稱雄的爭鬥之中也顯得力不從心了。因此老子寫下道德經,希望更多的貴族子弟能夠看到並學習大道,老子的目的也就是告訴王候和士大夫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聖人?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統治者。
所以用現在的觀點來說道德經是寫給領導者看的書,老子所講的道在當今社會也可以理解為領導者法則。道德經就是要告訴領導者什麼才是聖人之道?對於當今社會的從政和經商的管理者都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那麼老子所說的聖人之道究竟是什麼呢?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聖人呢?這可不是隨便說一說的,這是需要理論依據的。
所以老子引出了三個道:即天之道,人之道和聖人之道。道經主要是講天之道。也就是講宇宙觀與自然觀。而德經主要是講人之道,也就是講社會觀與人生觀。老子認為人之道已經背離了天之道,所以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所以救世之道就是要行聖人之道,所謂聖人之道就是遵循了天之道的人之道,
天之道是聖人之道的理論依據和行為法則,聖人之道是天之道的人文實踐和表現形式。
那麼要成為聖人,就要遵聖人之道而行,也就是要有德,有德就是有道,有道就是有德,從這個意義上講,道和德又是一回事了。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才是有道呢?老子在道德經中給出了我們方法論:道論的核心其實就兩個字,柔弱。柔弱是道的實現方式,在5000字的道德經中,柔弱一共出現了11次之多,老子反覆說柔弱勝剛強,這一點很難為大眾理解並接受,柔靠什麼能勝剛,弱又憑什麼能勝強呢?老子給出的答案就是靠德,人法地,厚德載物。地法天,自強不息。那具體怎麼做才是有德呢?老子同樣給出了兩個字:無為。
「無為」這兩個字聯合起來在道德經裡出現了12次,無為的「無」字,在道德經裡出現了102次,無為該怎麼理解?無為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用無的心態去為。無私、無我、無欲,無求,無招,無令,無聲,無形……正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本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那遵道 而行也應該是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摸也摸不著,才對。無私方能成其私,無為方能無不為,正是用無的心態去為,才能大有作為。可見老子思境之高深。
在我們學習道德經的過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對立關係,正確理解柔弱和無為的正確含義,才能跟上老子先生的思想主線,領悟道德經的人生智慧。
在老子口中,世間萬物的本源叫做道也叫做母,他用「大」來形容;宇宙運行的規律叫做道也叫做常,他用「一」來形容。當然由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很難用普通的語言來表述的,也很難用普通的文字來命名的,所以老子只能用諸多比喻來給大家講解道,他老人家也希望當權的統治者能夠理解聖人之道,並依照聖人之道來治理天下,實現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再無紛爭的大同世界。我們了解了老子思想的主旨,對我們正確理解道德經81章的文本內容至關重要,從下一期開始,我們正式開始讀解道德經文本的內容。
這裡是雅風國學,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關注,評論和轉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