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像前合十(十) 佛頭像回歸 送回濟南人的尊嚴

2020-12-23 網易新聞

編者按

國寶四門塔佛頭回歸是近些年震動國內外文化界和宗教界的大事,作為兩岸主持佛頭回歸的重要節點人物和主要參與者,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鳳君教授,最近對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進行了深情回顧,網易新聞應邀進行刊登,系列文章總題目是「阿閦佛像前合十」,此次我們刊登的是第十篇《佛頭像回歸 送回濟南人的尊嚴》。

四門塔阿閦佛像完善尊容,重現昔日法度慈相。聖嚴法師大愛弘度,「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圓他銘藏禮讚的大德善舉。22日,他還要跨洋過海繼續傳教。早晨5點,我來到索菲特大酒店一樓大廳等候聖嚴法師下樓去機場。前來送行的還有鄒衛平、崔大庸和劉繼文,張立平直接去了機場。一會兒,聖嚴法師和佛頭像護送團20多人來到大廳,我們送行的幾人自覺尷尬寒磣。幾天來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今晨變得情寒意薄。聖嚴法師也似有寒心,他向我走來,我緊奔兩步到老人跟前,他拉著我的手說:「劉教授,謝謝你!你是專家,你鑑定佛頭像是真的,我就把她送回來,在四門塔開箱時你又親自驗定。這件事我做的很高興、也很放心,阿閦佛會保佑你!」聆聽法師肺腑心語,看看僅幾個人送客,愧疚欲淚。千叟盛宴總有散,繁華落盡終成傷,真是滋味在其中。

法鼓山護送團一行在四門塔前合影

在濟南機場送走聖嚴法師,回家路上接到新華通訊社張宋紅和趙大勇,以及中央4臺王海濤記者要採訪的電話,回家後整上午忙於他們採訪和錄像。我有睡午覺的懶習慣,有心事入不了夢。剛合眼朦朧中聽到敲門聲,忽然想起下午還有《大眾日報》記者白敏和晁明春來訪。阿閦佛像不再分離海峽兩岸弘法,可靜饗人間煙火,自在閒定普濟眾生。託聖嚴法師和阿閦佛像的惠賜,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幾乎天天接受記者的採訪和交流。2003年3月,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搜集海峽兩岸自2002年9月以來宣傳阿閦佛頭像回歸資料,裝訂成三大本複印件呈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據不完全統計,報刊雜誌共發文143篇,其中大陸及香港61篇,臺灣78篇,國外4篇;電視和廣播電臺共63則,其中大陸及香港11則,臺灣52則;網站發布共76篇,其中大陸及香港65篇,臺灣11篇;還有臺灣通訊社發稿15篇。

白敏採訪結束時已過17點,我一塊走到樓下活動。天氣開始陰沉,微風可能是受宿舍高樓的影響方向不定,天上開始一片一片落雪花。這時在樓間小徑散步算是戲弄美景,片片雪花在風中伴舞,走到哪裡都是飄然柔姿相隨。雪下了一夜,20多釐米積雪蓋在大地上,多少年來濟南都沒有下過這樣兆豐年的大雪。

我早起床,站在院落中心的小廣場裡。佛頭像回來,潔白的世界給我空透純潔而又豁達開朗的輕鬆感。正在遐想,我的劍友賀宜來電話,她是跟我學拳(劍)最好的學徒之一。身姿柔美,貓步穩健,出手大氣利落,面相氣和人緣。她告訴我:「劉老師,今晚下大雪了!」我說:「現在我就站在雪中間,你來幫我堆雪人吧!」她習慣性地咯咯一笑,深情地說:「劉老師,這幾天大家都在說,濟南人應感謝您和聖嚴法師,四門塔佛頭回來,送回了濟南人的尊嚴!」

阿閦佛頭像回歸,紛紛報紙盡宣傳,臺臺電視都影像.在各種大量的宣傳中,大家都還是翹盼中央10臺周凌和高月編輯與主持的《四門塔佛頭像回歸》專題片。一是因為中央臺藝術水平高,在全國影響大;二是山東的地方臺經常受許多不利因素影響,有時不全面,有些具體情節也不盡客觀。5月12日,周凌電話告訴我,中央10臺在16日晚9點和17日(星期六)14點35分播放,中央1臺在17日早1點40分播放。

在這兩天時間裡,我接到了全國很多朋友來電話祝賀,也接到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孫長俊副部長和薛貽康、鄭傑文、侯康為等10多位教授的讚譽。17日清晨,我到山東大學五宿舍北門報亭買報紙。突然聽到身後喊:「劉老師,今天早上我在中央1臺看到你的專題片。」我回過頭一看是山東大學藝術學院侯康為教授,「侯老師,謝謝你關注!耽誤你睡覺了。」侯老師激動地說:「今早我睡晚了,看到中央1臺有您的節目,我立刻把我愛人(山東大學藝術學院邵麗霞教授)喊起來一起看。你了不起,佛頭像回歸的過程講的很清楚而又非常生動,沒有一句重複的話。我感動地光想掉淚,你為山東做了一件大好事,為山東大學爭了光,功德無量!」

那段時間,我走到哪裡都有人認出我。一天中午,我下課回到宿舍門口,有幾個小姑娘在賣草莓和其它水果,我停下自行車在筐子裡撿草莓,旁邊一個姑娘指著我說:「他就是在報紙上和電視裡經常看到的搞回四門塔佛頭的人。」大家把目光投向我,認同的笑聲是那樣的燦爛與溫馨。後來我自己駕車,有兩次在市裡違規被警察叫停。每次警察看到我的駕駛證時都再仔細看看我,微笑著說:「你是劉鳳君?就是你把四門塔佛頭像搞回來的,你可是功臣啊。請以後注意!」很恭敬地把駕駛證遞給我,並致禮目送我離開。每當想到這裡,總是得心自在之中還銘烙著違規越罰的自咎心態。

我在臺灣鑑定佛像後的第三天,聖嚴法師和我們商談怎樣把佛頭像送回四門塔。我當時高興地向法師承諾,佛頭像回歸後,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採用雕刻阿閦佛像的石材,按比例縮小複製一尊阿閦佛像贈送法鼓山,聖嚴法師高興地連連點頭。佛頭像回來後,我念念不忘並幾次在迎佛頭像回歸的活動時提過這件事。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曾雕刻了一件和阿閦佛頭像一樣大的複製品贈送法鼓山,但這件複製品不是用雕刻阿閦佛像的石材,面相神態也差距較大。

2003年10月,我和劉繼文找到四門塔文管會陸主任,說明為了複製阿閦佛贈送法鼓山,需要在四門塔北邊山坡上採塊石頭, 陸主任很同意。劉繼文找來4名民工,在我倆指導下挖坑鑿石。第二天中午,他們已鑿出4塊高60、寬50、厚40釐米的石料。我請他們吃午飯後把石料抬到山下存車場,我支付他們1500元工錢。

我和劉繼文在停車場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旁邊,地上放了幾件瓷器。我一眼看上一件可能是清末民國時期的青花瓷碗,我指著問:「這件多少錢?」「200元!」劉繼文拉了下我的胳膊悄悄地說:「太貴了!」我說:「為阿閦佛重塑金身,老佛爺高興了,他在賞我錢。」我付錢後拿在手上。繼文問:「為什麼說阿閦佛賞你錢?」「這件青花碗可能值2000元,請吃飯和支付民工費不到1700元,老佛爺還多賞給了我。」哈!哈!我倆開懷笑了起來。

因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回歸,界空法師有緣入住並主持神通寺。他知道我採石複製阿閦佛像的事後,找到我說:「劉教授,神通寺代表您和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複製阿閦佛像送給法鼓山,幫您完成心願好嗎?」我很同意並感謝界空法師,把最好的一塊石料送給他。

幾天後,界空法師派車接我和劉繼文前往嘉祥縣石雕廠請回一位李師傅。他先在停車場看了看石料,然後跑到四門塔觀看了一會阿閦佛像,對佛像的各個具體部位進行測量,密密麻麻記在小本上。再回到停車場量了量石料的尺寸說:「這塊石料可以雕刻出三分之一的佛像。」不到兩小時功夫,他就鑿刻出佛像的大荒。令人嘆絕,大體輪廓和主要部位已很像阿閦佛,可以說是阿閦佛的大寫意像。

一起吃過午飯,他又跑到四門塔內看阿閦佛像。這次他用手摸得時間較長,從頭頂的螺髻、面相的輪廓、高起的通天鼻、三道脖頸、修長的肩臂、寬平的胸脯和結跏趺坐的腿腳等都摸得很仔細。他是在摸阿閦佛像各部位的運刀方法、圓雕和浮雕的匠心組合以及轉換處的巧妙連接。回到雕刻的佛像前,他換了較為小巧靈動的各種刀、鑿和鏟,仔細從上到下對阿閦佛像做開細荒的減法。

第二天中午,我再到現場看時,阿閦佛像已被李師傅精雕細鑿的比較真實。我又隨他到四門塔內觀看阿閦佛像,這次他主要觀察佛的面相五官和佛的手腳。他從各個角度觀察的非常認真,手摸線條的運勢,感覺刀刻的緩急與深淺跳動,體會平面的韻致與立體的構思。他琢磨透了佛像神韻的奧妙,再細雕佛像時下刀如有神。

第三天下午,新刻的阿閦佛像已精緻完好,可與真阿閦佛像媲美。更令人嘆奇的是,它堅硬的質地和良好的色澤,經過平修、皮磨和拋光後,天生麗質,儼然一尊美輪美奐的和田青白玉佛。我雖研究過古代佛像與雕刻技術,但李師傅複製雕刻阿閦佛像的匠心審美度視和高超的運刀技法,啟迪了我心靈藝術的升華。近幾年不斷有法鼓山的客人來訪,談到這件佛像時,都為她的石質和精湛藝術津津樂道。

俗話說,日久生情。以前看過很多雅典神與凡間的動人傳說,也經常引用皮格瑪利翁與象牙妻的故事解釋以形傳神的審美標準,但總認為和中國的牛郎織女一樣,只是一種美好的追求和香夢境中的寄託。都說魂牽夢縈的情思心掛,我和四門塔阿閦佛像還真結下了這樣的緣分。一直到現在,每隔不多長時間,我就要到四門塔見她一面,仰視她一會,嘮叨幾句心底話,感到經常得好報。她雖是一尊石雕像,也不可能像皮格瑪利翁雕的象牙一樣幻化美女,但我認為她是我們還未揭秘的佛像藝術,因為她是佛教文化的結晶。

隨著時間推移,越發現阿閦佛頭像回歸的深遠意義。2003年12月17日,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和濟南市歷城區政府在濟南主辦「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回歸一周年紀念大會」。來自北京大學、臺灣文化大學和各大博物館的專家教授六十餘人出席會議。我作《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回歸的意義》主題演講,我認為其意義主要有三個方面;一、聖嚴法師無償捐贈回佛頭像,送回了濟南人的尊嚴;二、佛頭像回歸,將促進和加速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三、為爭取流失海外更多文物的回歸探索了一條最佳途徑。這三點意義,得到與會專家認可。

2003年12月19日,劉鳳君和夫人蘇玉玲在阿閦佛像前合影

佛頭像回歸5周年,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又舉辦了一次紀念活動。山東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王樂斌採訪我和劉繼文,並製作「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回歸」專題片,長期在電視反覆播放,家喻戶曉。

2007年11月26日王樂斌採訪劉鳳君和劉繼文,製作「四門塔阿閦佛頭像」電視片

佛頭像回歸10周年,我們又舉辦「十周年紀念大會」。佛頭像丟失破案與回歸過程中的節點人物以及參與者踴躍與會,暢聊記憶中的歲月,闊談令人激動和快慰的時刻。慈悲長存,佛心永恆。佛頭像回歸20周年……50周年,甚至更遠,我們都會紀念。

天命華年緣佛瑞,

神通阿閦載譽歸。

甲寺日月緒鴻志,

期頤還願慶典會。

2012年12月17日,舉辦阿閦佛頭像回歸十周年紀念大會

相關焦點

  • 佛教藝術極品:泰山神通寺四門塔東方妙喜世界不動如來阿閦佛造像
    位於山東濟南歷城柳埠鎮的四門塔東門內供奉的是東方妙喜世界阿閦佛。「阿閦」是音譯,對應的羅馬拼音為Aksobhya,意思是「不動」。因菩提心堅定不動如山,故名為「不動」,有無嗔恚的意思。根據佛經記載,阿閦佛為菩薩時在大目如來(或譯為廣目如來)前發「於一切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不生嗔恚」等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終於在東方的阿比羅提(妙喜)世界七寶樹下成佛,佛剎名為「妙喜」。仔細看四門塔阿閦佛造像頸部有一道印痕。1997年3月8日,阿閦佛佛首被犯罪分子盜走。犯罪分子雖然很快被捕,可惜當時佛首已經流落海外。
  • 五方五佛 | 東方阿閦佛
    東方阿閦佛東方不動如來(阿閦佛 / 阿閦鞞佛/不動佛,梵文 Aksobhyabuddha)>所成佛智:大圓鏡智阿閦佛為不動如來,對應的羅馬拼音為Aksobhya,意思為「不動」,因菩提心堅定不動如山,故名為「不動」,有無嗔恚的意思。
  • 兩岸愛心接力,失竊五年的千年佛首回歸故裡
    聖嚴法師請來山東大學劉鳳君教授做鑑定,確認此為國寶——山東濟南神通寺隋代四門塔的佛首,它於1997年失竊。 夜晚11點左右,盜賊將佛頭鋸開敲下,裝進蛇皮袋連背帶拖逃離四門塔。林徽因在神通寺墓塔考察 阿閦佛的佛頭被盜,很快引起了極大關注。公安部門成立四門塔佛頭被盜案專案組,公安部門投入大量警力偵破,並先後將作案人員抓獲法辦,但佛首已經流失到海外。
  • 阿閦佛的具體形象
    非常遺憾的是很多五方佛的畫像全部是錯誤的。很多師兄真的是太不認真的,不找出處就一頓亂畫。又又很多人紛紛模仿。最後,整個一個混亂的格局。阿閦佛又稱不動佛,阿閦毗佛,意為不動、無憤怒、無藏文的含義是真樂的意思。他是象徵無畏恐懼,得大自在,不再退轉,也永不變異的本尊。
  • 《佛說阿閦佛國經》
    佛復語舍利弗:「阿閦如來佛剎,三千大千世界皆說法,四輩弟子滿三千大千世界無空缺。阿閦佛剎弟子意不念:『今日當於何食?今日誰當與我食?』亦不行家家乞,時到飯食便辦滿缽自然在前,即取食食已,缽便自然去,其剎飯食如是。諸弟子不復行求衣缽也,亦不裁衣,亦不縫衣,亦不浣衣,亦不染衣,亦不作衣,亦不教人作,以佛威神所致,同共安樂自然生。
  • 五方佛之金剛不動如來——阿閦佛
    據《阿閦佛國經》雲,阿閦佛在成佛久遠之前,曾侍奉大目如來(又譯廣目如來),示而萌發「對眾生不起瞋恚」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即便為人所怨恨,也不退轉,不為嗔恚而動,是為「不動」,與「不動明王」有區別。
  • 濟南四門塔佛頭案:國寶流落臺灣,5年後回歸,案犯10年落網
    四門塔就是神通寺的主體建築之一,在四門塔中,有十六根三角形石樑,中心為石砌的塔心柱,塔心柱東壁的佛像叫阿閦佛。四門塔佛頭案1997年3月7日深夜,四個黑影潛入位於濟南柳埠鎮的四門塔,他們舉起鐵錘砸向塔心柱東壁的佛像阿閦佛(又名智慧之佛)的佛頭。得手後他們連夜出逃,以六萬元的價格轉手賣給文物販子。
  • 持念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的功德利益
    ,能以名號救有情苦,因阿閦佛昔時發願:「若有眾生應被刑戮,願我捨命以救護之「,若有志心稱念彼佛名號,眾苦即時皆悉除滅殆盡。〈6〉「福德優渥」:「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終以金寶滿閻浮提。持用布施。冀聞此法終亦不聞。何以故。此功德法非薄福眾生當執持故。」經云:「阿閦佛德號法經。薄德之人終不得聞受持諷誦。所以者何。天中天。不能得阿惟越致故」,又云:「我於無上菩提。不應生於退轉之相。由我已聞不動如來法門名號。是人於我欲為利益令我聽聞。」
  • 阿閦佛國經
    其佛剎人民。隨所念食。即自然在前。譬如舍利弗。忉利天人。隨所念食即自然在前。如是其剎人民。隨所念欲得何食。即自然在前。人民無有貪於飲食者。複次舍利弗。其佛剎人民所臥起處。以七寶為交露精舍。滿無有空缺處。其浴池中有八味水。人民眾共用之。其水轉相灌注。諸人民終不失善法行。譬如舍利弗。玉女寶過踰凡女人不及。其德如天女。如是舍利弗。其佛剎女人德。欲比玉女寶者。玉女寶不及其佛剎女人。百倍千倍萬倍億倍。
  • 1997年濟南「四門塔」佛頭被盜案偵破紀實
    這一看,把兩人嚇了一跳,「咱們的寶貝被人偷了!」被盜的佛像是四尊佛像中最傳神,保存最完好的阿閦佛。如今這尊國寶,卻只剩下了半截身子,地上散落著石頭碎屑,雜亂不堪。國寶被偷,兩人不敢怠慢,連忙向警方報案。濟南警方迅速趕到了四門塔,在偵查中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阿閦佛脖子上的鋸口,早在5個月前就有了。
  • 「中國第一石塔」之美名的濟南四門塔,四個門上不同佛像是誰?
    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東北方4公裡處,原來有一座山東境內最早的寺廟神通寺,該寺始建於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後來廟宇毀於清朝末年的一場大火,大火雖然燒毀了寺廟,確剩下了四門塔、龍虎塔、墓塔林、摩崖造像等佛教遺址。其中尤以四門塔更為珍貴。
  • 阿閦佛國經 卷上
    「諸天聞以便說言:『阿閦菩薩成無上正真道,若有人生其佛剎者,是人福德不小也。』」賢者舍利弗白佛言:「未曾聞餘菩薩摩訶薩以是色像學僧那,我亦不見亦不聞如阿閦菩薩摩訶薩及天中天為作如是之名。」佛言:「如是也。舍利弗!少有菩薩摩訶薩以是色像學僧那及無上正真道如阿閦菩薩摩訶薩。於是,舍利弗!陂(pō)陀劫中,諸菩薩摩訶薩其德不及阿閦菩薩摩訶薩之功德也。」
  • 佛說阿彌陀經析.94 南無阿閦(chu)鞞佛
    東方亦有阿閦(chu)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啊,就像我現在這樣,讚嘆阿彌陀佛的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和利益,在東方的廣闊世界中,有阿閦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等等如恆河沙一樣多的佛陀,在各自的國土顯出廣長舌相,舌頭覆蓋整個世界之上,對一切大眾說出誠實之言:你們這些眾生們,應該信受如此稱揚讚嘆阿彌陀佛功德之利不可思議,一切諸佛都在為此守護。」
  • "阿閦佛國經(卷中)
    佛復語舍利弗:「阿閦如來佛剎,三千大千世界皆說法,四輩弟子滿三千大千世界無空缺。阿閦佛剎弟子意不念:『今日當於何食?今日誰當與我食?』亦不行家家乞,時到飯食便辦滿缽自然在前,即取食食已,缽便自然去,其剎飯食如是。諸弟子不復行求衣缽也,亦不裁衣,亦不縫衣,亦不浣衣,亦不染衣,亦不作衣,亦不教人作,以佛威神所致,同共安樂自然生。
  • "阿閦佛國經(卷上)
    爾時,賢者舍利弗問佛言:「天中天,阿閦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有幾何天在會中?」  佛告舍利弗:「阿閦菩薩初發意學時,三千大千世界中四天王天、帝釋及弊魔、梵三缽,一切皆向阿閦菩薩,叉手說是語:『昔所不聞是僧那。』諸天聞以便說言:『阿閦菩薩成無上正真道,若有人生其佛剎者,是人福德不小也。』」
  • 佛教:這尊明王是阿閦佛的化身,能力之大,降伏天魔只是其一?
    佛教自古印度入藏地之後,與當地的宗教互相影響,形成了佛教密宗,其中有很多天神菩薩以及佛都與古印度文化中的神靈相似,這也就從側面表現出,佛教文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形成的。而自成一派的佛教,依照自身的教義,在很短的時間就受到了廣大信徒們的奉祀。
  • 萬壽講堂:合十的真實內涵
    ,我們幾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聖像前要合掌示敬,與人見面也合十示禮。合十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語深,一句話乃至一個字,可能有無量的含義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體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皆從人身修成。所以,合十也含藏宇宙萬法。我們不能淺看合十之禮。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團結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爭鬥。雙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無爭鬥之意。
  • 「請佛容易送佛難」 ?供奉佛像的秘笈
    請佛容易送佛難?
  • 為您讀經:阿閦佛國經◎發意受慧品第一(上)
    阿閦(chù)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chèn)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上)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羅漢也——生死已斷,無復有結,悉壞牢獄,已得自在意、已善解智慧,為度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