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保險,最重要的四大基礎保障險種: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任何一個有經濟能力的成年人,都可以好好考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直接推薦產品,不如教會你各個險種基礎知識和挑選方法。
文章較長,將會依次介紹各大險種,話不多說,先來一份四大險種介紹表:
點擊我頭像,私信回「保險」,獲取四大險最全產品推薦。
一、重疾險
重疾險原理就是患上合同約定的疾病,保險公司就賠付一大筆錢。
其本質是 「收入損失險」,更多的作用在於彌補患病期間的經濟損失,如生活開銷、康復費用等。
但重疾險非常複雜,普通人十有八九都會買錯。接下來手把手教你挑選重疾險。
第一步:保不保身故?
根據是否含有身故責任,可以將重疾險簡單劃分為「儲蓄型重疾」和「消費型重疾」。
儲蓄型重疾:保終身,帶有身故責任。
比如說一份 50 萬保額的重疾險,即使一輩子沒有患上重疾,但自然身故後也能賠50萬。
人終有一死,這類產品無論如何都會100%獲得保額。所以可以簡單理解為儲蓄型,保費沒有花費掉,最終是儲蓄升值了。正因為如此,這些產品會非常貴。
消費型重疾:沒有身故責任,只是單純的疾病保障功能。
如果一輩子都沒有患上重疾,我們交的保費就相當於消費完了。這類產品由於去掉了壽險的保障,保費會非常便宜。
小結:個人認為,消費型重疾價格便宜,性價比非常高,適合於90%以上的普通家庭。
買保險就是一種消費行為,既然享受了保障,付出保費是理所當然的。
就像你請了一個保鏢,不能因為保鏢沒有機會幫你擋子彈,就不發工資了吧。當然,這兩類產品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偏好按需選擇。
第二步:重疾險保什麼?
通過第一步,我們大致知道了自己要選擇的類型;要麼就是」身故 + 重疾「的儲蓄型重疾險,要麼就是消費型重疾。
那麼除去身故責任,重疾險到底保什麼?
重疾險對病種主要分成 「重疾」 和 「輕症」 兩大類,部分產品還有中症。
重疾: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療過程花費巨大輕症:不會危及生命,花費不大
在 2007 年,保險行業協統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所以無論是 80 種重疾,還是 100 種重疾,前 25 種病種各家保險公司定義都是相同的。
這法定的 25 種重疾,已經佔到了所有重疾險理賠的 95% 左右,可以說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不能簡單粗暴理解,重疾險保的疾病種類越多越好。
但不同於重疾,輕症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公司在輕症保障方面差別可能很大。
所以一定要重點留意是否含有高發輕症,尤其是輕度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等。
第三步:重疾險怎麼賠?
重疾險確診即賠,可以說是保險業流傳最廣的銷售誤導之一。事實上,重疾險不是確診重疾就能賠,要符合合同約定才能賠!
以前 25 種重疾進行分析,基本可以分為 3 類:
確診即賠:3 種實施了某種手術才能賠:5 種達到某種狀態才能賠付:17 種
一些疾病需要實施了特定的手術才賠,還有一些需要達到一定的狀態。
第四步:要不要返本?
不少朋友在購買重疾險時,會簡單認為到返還保費的保險會更好。理由很簡單,保險公司白給錢,只有腦子壞掉的才不要....
下面我以一款產品為例,看看附加返還和沒有返還到底有什麼差別:
可以看到,選擇在不同年齡返還,保費相差非常大。
如果要在 66 歲返還,每年保費要比不返還多交 6550 元,折算下來增加 52%。
簡單算了一下,每年投入 6550 元,一共投入 20 年,36 年後本息和 38 萬,平均每年的收益率大概是 4% 左右。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返還型重疾險的本質是:
我們多交了一大筆保費,然後保險公司拿去進行投資,幾十年後把其中一部分返還給我們,而且收益並不高。
第五步:保額選到多少?
我一直都在強調一個理念:買重疾險就是買保額。因為重疾險的本質是收入補償,保額太低根本是沒有意義的。
下面是2019上半年,部分保險公司公布的理賠數據:
試想一下,在物價飛漲的今天,買了 十幾萬元的重疾險有什麼意義呢?
我建議重疾險的保額 30 萬起步,50萬標配,100萬不多。
如果預算不夠,覺得買高保額會有壓力,可以有如下幾種方式:
消費型重疾險:消費型重疾險沒有壽險等責任,保費會非常低縮短保障期限:可以選擇保到 60 歲或者 70 歲,這樣保費也會大幅度降低;增加繳費年限:延長交費年限,每年壓力會更小;選擇一年期重疾險:或者選擇一年期重疾險進行搭配組合,做高保額;小結:
重疾險的保額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為了追求大公司、多次賠付、保費返還等,而去犧牲保額。
點擊我的頭像,私信回復「重疾險」,獲取最全重疾險產品推薦。
二、醫療險
醫療保險有國家醫保和商業醫保。國家醫保建議人人都要買,政府給的羊毛一定要薅。
但是只有由國家醫保是遠遠不夠的,醫保不僅有起付線(少於一定金額不會報),而且還有報銷上限(年度報銷存在限額);更重要的是,對於很多救命的特效藥、進口藥醫保是不能報銷的。
這是由醫保 「廣覆蓋,低保障」 的特性決定的,僧多粥少,沒辦法。
如果身患疾病,你可能會有如下三個需求:
能報銷國家醫保不能報銷的部分希望獲得更好的特需病房、專家手術社保不在當地,無法進行異地就醫這個時候,商業醫療保險就是合適的選擇了。
第一步:醫療保險,都保什麼?
市面上的醫療保險五花八門,在投保之前,一定要知道醫療保險能保什麼。
1、保什麼醫院:
每款醫療保險對自己的就診的醫院都有嚴格的界定:
公立醫院:大部分普通人去的醫院,是由國家設立,由衛生部監管的;特需部 / 國際部:雖在公立醫院中,但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價格極高;私立醫院:很多私立醫院也很流行,比如兒科私立醫院等。所以買了保險後,要清楚自己能在哪種類型的醫院報銷。
在國內,絕大部分普通醫療險,只能報銷公立醫院的費用;只有中高端的醫療險,才可以報銷特需部或國際部,以及昂貴私立醫院的費用。
2、保什麼內容:
去醫院看病無外乎兩種:門診和住院。
門診責任:門診費用一般不會太高,而且使用機率大;所以門診醫療險比較少,意義也不大。住院責任:相對於門診,巨額的住院花費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所以購買一份適合自己的住院醫療險非常重要!第二步:醫療保險,能報多少?
上面我們知道了醫療險怎樣報銷,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能報多少錢的問題:
我整理了一下,跟錢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保額
保額很容易理解,就是可以報銷的最高金額。
其實在公立醫院,就算是重病一年,治療費用最高也就是百萬左右;保額再高,也許僅是出於營銷的需要,實際意義並不大。
所以不能簡單認為保額越高就越好。
2、免賠額
普通人只看保額,實際上免賠額才是保險公司關注的重點。免賠額越低,就越容易理賠,非常實用。
但免賠額低的產品,往往保費較貴;而且極不穩定,停售機會很大。
而目前市場流行的百萬醫療險,正是因為有 1 萬的免賠額,可以過濾掉大部分理賠;所以大家只需要花幾百元的保費,就能買到幾百萬的保額。
所以也不能簡單認為免賠額越低就一定越好,要結合產品的具體情況來看。
3、報銷範圍
和醫保一樣,商業醫療險的報銷範圍也有兩種:
醫保目錄範圍:只有在醫保目錄內費用的才能報銷;不限醫保目錄:就算不在醫保範圍內,也可以報銷;4、報銷比例
這一點同樣重要,有些產品只能報銷部分,有些能報100%。
以下面某款產品為例,可以看到是報銷不限社保內外,報銷比例為 100%。
小結:在挑選一款產品的時候,我們需要關注保額、免賠額、報銷範圍、報銷比例;
這四點是與我們能報多少錢是直接相關的,也是一款產品的關鍵信息。
第三步:自己需要什麼?
明白保險原理後,在投保之前,一定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想通過醫療保險解決什麼問題?
醫療險一般有以下三類:
分類 1:低保額,低免賠
產品特點:這類產品保額比較低,一般只是幾萬;但免賠額也低,門診或者住院基本都能報銷。
適用人群:這類產品理賠概率極高,能買一年是一年;僅是醫保的補充,解決的是小額醫療風險的問題。
分類 2:高保額,高免賠
產品特點:這類是市場上流行的高額住院醫療保險,一般保額都是百萬起步;但免賠額往往也要幾千上萬。
適用人群:高保額,在我們罹患重疾時就是救命稻草,人人都適用。
分類 3:其他醫療保險
高端醫療保險:想到公立醫院特需部、私立醫院就醫,就可以選擇高端醫療險;
海外醫療險:海外就醫費用也可以報銷;
稅收優惠型健康險:就算現在有重病,也可以買,政府聯合保險公司推出的福利產品
醫療保險變化多樣,大家不要被各種的細節所迷惑,一定要有取捨,學會抓住重點 ,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點擊我頭像,私信回復「醫療險」,可以獲得最全醫療險產品推薦。
三、意外險
1、意外險的作用?
意外險看似簡單,但有其他保險無法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高槓桿和傷殘保障兩點:
高槓桿障:幾百塊就能獲得上百萬的身故保障,槓桿超級高,其保險都比不了;傷殘保障:發生意外傷殘,也可以根據傷殘的等級獲得不同比例的賠付,意外險的獨有功能。一款標準的意外險,通常會包括以下三個保障責任:
意外身故:人如果因為意外去世了,保險公司就直接賠一筆錢。買50萬保額,就賠50萬;買100萬,就賠100萬。意外傷殘:如果因為意外殘疾的,可以按比例獲得賠償。傷殘分為一至十級,一級傷殘最嚴重,就賠100%保額;二級傷殘,就賠90%保額,以此類推。意外醫療:因為意外受傷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可以報銷。
這三點是意外險必不可少的責任,如果少一了任一項,這一款產品都是垃圾,果斷拉黑。
2、如何挑選一款合適的意外險?
接下來,我們再圍繞保障這三點,挑選一款合適意外險。
1)意外險保額買多少?
意外險最大特色就是槓桿高,兩三百的價格,就能買到百萬的意外保額。而意外保額,直接關係到到意外身故、傷殘可以賠多少錢。
因此對於一個成人,特別是家庭支柱,保額一定要儘可能做高!50萬起步,100萬標配!
而孩子的意外身故保額,國家為了防範道德風險,保護孩子,有如下固定:
0-9 歲:身故賠付不超過 20 萬,10-17 歲:身故賠付不超過 50 萬
所以就算給 0 - 9 歲孩子買了 100 萬保額意外險,如果意外身故,也只能賠 20 萬;不過孩子意外傷殘賠付是沒有限制的。
由於孩子和老人幾乎沒有家庭責任,意外身故保額並不是挑選要點,應該重點關注意外醫療。
2)意外醫療怎麼選?
相對於身故,大多數意外情況,只會導致受傷而已。所以意外醫療會更加常用,建議大家關注 3 個方面:
保障範圍儘量廣:有的產品只保障社保內費用,有些產品報銷費用不限社保內外;後者的保障當然會更好些。免賠額儘可能低:0 免賠的產品,肯定比 100 免賠的更好,免賠額越低越好。報銷比例越高越好:100% 報銷的肯定優於 80% 報銷。另外有的產品,還會有其它保障,比如 住院津貼、疫苗責任、救護車 等;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功能,有當然會更好。
總而言之,挑選一款意外險並不難。
我們明白自己的需求,在保費、保額、意外醫療等幾個維度權衡一下,就能選到合適產品。
3)購買意外險,這幾個坑要注意!
以下是普通人購買意外險最常見的誤區,不能不防:
1、特別約定和投保須知:
大家在挑選意外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款產品的特別約定部分,以某款產品為例:
這也就意味著:
如果登山旅遊不慎意外失足墜亡,那麼一分錢也不能獲得賠付;遊泳溺水導致身故,只能獲得一半的保額賠付;
所以在投保意外險時一定要注意投保須知。
2、意外購買後,什麼時候生效?
意外險購買後,一般是次日可生效。但也有些產品比較特殊:
溫馨提示:生效如期為投保成功後最早第7日零時生效
如果希望立即就能獲得保障,這樣的產品就不太適合了。
3、意外險沒有健康告知,誰都能買?
雖然意外險基本沒有健康告知,但一般合同中都會有類似說明:被保險人應為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或正常生活的自然人。
如果只是疾病人群,即使罹患癌症也可以購買的。
但對於殘疾人,各家公司要求會不同,這點最好諮詢保險公司為準。
點擊我頭像,私信回復「意外險」,獲取最全意外險產品推薦。
四、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保障很簡單:如果不幸由於疾病或意外身故,就可以賠付一大筆錢。
任何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都應該認真考慮定壽!即使不在了,我們的家庭經濟責任也可以得到延續,這就是定壽的最大意義!
由於定壽比較簡單,挑選也不難,首先要搞清楚兩個問題:
1、保額買多少?
保額,其實就是如果不幸離開要留給家裡多少錢。建議主要考慮下面的費用:
家庭債務:房貸、車貸子女撫養:教育、生活、娛樂贍養父母:養老、醫療對於一線城市,或者背負較大房貸的朋友可以考慮至少 100 萬及以上。
2、保多少年?
關於保障期限,其實是可以根據具體預算來選擇的;預算有限,可以選擇保障 10 年、20 年或至 60 歲。
對於 90% 以上的普通家庭,我建議定期壽險都可以保到 60 歲;因為 60 歲我們已經順利退休,孩子已經成年,沒有太多的責任需要承擔了。
對於產品選擇,我們重點注意3點就可以了:
有些產品只會有身故責任,沒有全殘責任健康告知越寬鬆越好免責條款列明不能賠的情況,當然越少也會也好點擊我頭像,私信回復「壽險」,獲取最全壽險產品推薦。
重疾險保的疾病越多,保障就越好?千萬別被代理人忽悠了
健康告知隨便填,熬過兩年一定賠?這三大誤區一定要避開!
自己交社保,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手把手教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