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固原11月30日電(寬容、李甜甜)「這個村的特點就是牛比人多!」寧夏彭陽縣紅河鎮鎮長王生東笑呵呵地說。
蘭忠保是紅河鎮文溝村村民,幾年前,因家裡老人長期患病,再加上孩子上學,是全村典型的貧困戶,雖然也發展種養業,但缺少發展資金,養牛不過4、5頭,種地不過10餘畝,低矮黑暗的牛棚破爛不堪,一貧如洗的生活既貧困又沒有盼頭。
彭陽縣紅河鎮文溝村牛養殖示範村。李甜甜攝
長期的貧窮讓蘭忠保對致富失去了信心,「2016年我家被納入建檔立卡戶後,幫扶責任人多次上門做工作、送政策,但我還是沒有信心。」蘭忠保說。
看到這種情況,村「兩委」和幫扶責任人結合他的家庭實際,制定了「外出培訓富腦袋、金融貸款籌資金、發展養牛富口袋」的脫貧計劃。
看到大家真心實意的幫扶,蘭忠保下定決心,打算試一試。他辦理了貸款,蓋起了牛棚,種上了青貯玉米,認真學習養牛技術。通過他的努力,當年養牛數量就達到了12頭。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嘗到甜頭的他,便申請摘掉貧窮的「帽子」,「野心」也更大了。
帶著滿滿的信心和充足的「幹勁兒」,蘭忠保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現在,蘭忠保家的雙面養殖棚寬闊敞亮、青貯醃草池堅實美觀,養殖規模已突破30頭,年收入輕輕鬆鬆超過10萬元,從一個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華麗轉身為村上的脫貧光榮戶、致富帶頭人。
像蘭忠保這樣的村民在文溝村並不少見,同樣是2016年納入建檔立卡戶的蘭長恩,如今家裡也有了34頭牛。「剛開始我沒養幾頭牛,後來牛價漲了,政府的優惠政策多了,貸款容易了,我又擴大了養殖規模,雖說算不上致富帶頭人,但是生活好多了。」蘭長恩說。
近年來,文溝村黨支部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深入實施「兩個帶頭人」工程,按照「支部+合作社+兩個帶頭人+農戶」模式,探索出了「產業興、鄉村美、群眾富」的發展路子。
2017年,文溝村被彭陽縣確定為全縣四個千頭肉牛養殖示範村之一,村黨支部鼓勵引導廣大群眾搞好青貯工作,實現「節本增效」。以致富帶頭人和專業合作社示範帶動,抓住肉牛品種改良、補欄擴量和飼草調製「三個關鍵」,把發展肉牛養殖作為農民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搶抓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彭陽縣把肉牛產業作為壯大現代農業、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為提高肉牛品質,彭陽縣優化政策供給,籌措各類資金2億元,新建新型雙面養殖暖棚685棟,累計建成各類養殖暖棚3.2萬棟。引進西門塔爾、安格斯良種基礎母牛2.5萬頭,完成黃牛冷配改良4萬頭,良種推廣率達85%。
原標題:奮進西海固丨寧夏彭陽縣:文溝村牛比人多 脫貧致富使出「牛」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