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中殲滅的輜重隊是什麼隊伍?為何往往被日本人自己嘲笑

2021-03-05 雄哥指點江山

1937年9月25日,在山西大同靈丘附近的平型關,八路軍取得出徵抗日的第一個大捷,集中優勢兵力伏擊日本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約4000人,在歷經浴血奮戰後取得首戰勝利。

平型關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畢業的士官候補生第11期中就出現了輜重兵畢業生,但由於執行的任務過於單調,不是戰鬥兵種,很難積累戰功,晉升軍銜通常要比其他兵種慢得多,人氣十分之低。日軍的輜重兵通常被自己人嘲笑,說什麼「輜重兵也能算是兵的話,那麼蜻蜓蝴蝶都可以算是飛鳥了」。而且由於

駝馬隊

為了確保專業人數,校方不得已強行命令部分軍校生選修該兵種。在昭和六年(1931年),輜重兵曾經一度更名為「特務兵」,不過到了昭和十四年(1939年)又再次恢復為原來的「輜重兵」。

輜重兵部隊由於其任務性質,通常附屬於編制相對較大的部隊。一般以隸屬於師團的「輜重兵聯隊」的形式來執行任務。只是,在師團編成當時,以聯隊規模編成的只有步兵和炮兵,其他兵種的騎兵、工兵、炮兵等均以大隊規模編制。在實行「聯隊制」後,師團內兵種部隊一律統一為聯隊規模編制。隨著侵華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師團也不斷地增加,任務也變得多種多樣化,因此輜重兵部隊不再以「聯隊」名義進行編制,而是多數更名為「師團輜重隊(相當於大隊規模)」。在陸軍戰車師團和部分獨立混成旅團中,編制「輜重隊」。

輜重兵不屬於戰鬥兵種,但在兵力不足時,也會擔任警衛警戒任務,並進行輔助步兵的任務。因此,輜重兵通常裝備比普通步槍短些的騎槍。這說明日軍輜重隊是很有戰鬥力的,訓練不訓練不一樣的。

輜重兵往往被分遣到相關部隊中,此時任務性質通常會隨之發生變化。有時候會裝備小口徑炮充當臨時炮兵,有時候被分配到步兵部隊中,執行和步兵相同的任務。

在平型關戰鬥中,日軍第五師團遭八路軍一一五師伏擊的就主要是輜重兵,包括1個「大行李」隊、1個汽車中隊和護衛的1個小隊,所以才被「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1卷第2冊52頁)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平型關戰役:這次大捷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第五師團是日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
  • 抗戰大捷平型關戰役之謎:115師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日軍第五師團是舊日本陸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
  • 平型關大捷紀念碑碑文敬讀
    80多年前,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取得了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第一個大勝仗。如今,在昔日的戰地遺址喬溝南側約1公裡的山坡階地上,修建了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在紀念館東側的石灰嶺上,巍然聳立著平型關大捷紀念碑,碑基高115釐米,碑座高193.7 釐米,碑體高925 釐米。三組數字分別寓意:八路軍第一一五師,1937 年,9 月25 日。
  • 重上太行山:探尋平型關大捷戰鬥遺址
    由於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進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伏擊日軍輜重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而高漲了中華人民的反侵略志氣,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 平型關大捷是怎麼打出來的?暴雨如注山洪暴發,我軍依然堅持到底
    因為少了一個旅級部隊參戰,對於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狀態的八路軍,特別是用兵如神的林彪,一定會把殲滅戰修改成打不贏就跑的遊擊戰,那平型關之戰就不會取得如此完美的戰果。
  • 平型關大捷,嘉獎、褒揚不斷,八路軍師長卻說太遺憾
    這樣,中方總兵力達到了近五萬人,而日軍第21旅團不過7000多人,況且,平型關的地形也對我軍絕對有利。9月25日,八路軍在預設陣地突然向日軍猛烈開火,平型關伏擊戰打響。這夥日軍來自臭名昭著的「關東軍」,士兵以老兵居多,戰鬥經驗豐富,單兵實力非常強,因此,八路軍打得很辛苦。
  • 平型關大捷,林彪打的可不光是輜重部隊,還有日軍精銳主力
    ,就開始大放厥詞:只不過用伏擊偷襲了一個日軍的輜重隊,有什麼稀奇的。日本人自己的史料都說,平型關伏擊戰後,龍澤中隊直到9月28日援軍到達才「小心翼翼地」進入老爺廟伏擊地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滿溝都是鬼子的屍體。3天都不敢進來看看,不是魂飛魄散是什麼?正當115師主力在老爺廟至小寨村一線與日軍汽車隊、輜重隊激戰時,中午11時左右,日軍第21聯隊第三大隊趕來救援了。
  • 【紅色文博系列微劇】《平型關大捷》第四集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振奮了人心,增強了全國人民和各愛國武裝力量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對社會各界和歷史進程都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平型關大捷紀念地除了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之外,還有紀念碑、將帥廣場、主戰場喬溝、老爺廟爭奪戰遺址、115師師指揮所遺址、平型關關口遺址等等革命文物之地。一起來聽姜惠源老師講述平型關戰役的故事。
  •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獨角戲?3個師國軍設防,連日軍潰兵都沒擋住
    作為抗戰第一次大捷的平型關大捷,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八路軍115師在彈藥不足後勤不濟的情況下果斷出擊,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的21旅團1000多人,打了個大勝仗,一掃以前「日軍不可戰勝」的陰霾。然而在勝利的背後,依然有著很多說不出的遺憾。
  • 平型關十二時辰
    然而,近年來,有些人看了一些日本的資料,就對平型關大捷提出了各種質疑。他們認為,八路軍只是打了日軍的輜重部隊,平型關之戰根本算不上「大捷」,頂多也就是乘日軍沒有防備打了個小勝仗,對中日戰局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歷史事實真的如此嗎?
  • 聽過平型關大捷,卻不知道石牌戰役?金一南:正視歷史,不被淹沒
    國防大學的金一南教授多次收到探討歷史的信件,而在多年前有一封讓他極其感動的信,信中有一位年輕人不僅對中國歷史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其中有一個核心問題值得拿出來探討一下,這一個問題是有關於「平型關大捷」與「石牌戰役」,了解歷史的朋友對於這兩場戰役我們並不陌生,當時還被稱為是「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可是為何在平時的宣傳當中,我們大部分只宣傳」平型關大捷「都不宣傳」石牌戰役「呢?難道這是一段可以被淹沒的歷史嗎?
  • 山西榮光:平型關!平型關!一場戰鬥一種精神
    「平型關大捷紀念碑」1.15米高的碑基、1.937米高的碑座、9.25米高的碑體,這些數字構築起平型關大捷的主體元素:八路軍115師、1937年9月25日。距離紀念碑不遠,就是平型關大捷的主戰場——喬溝。 低望狹溝,只見數十公裡的峽谷山路綿延不絕,兩邊懸崖陡生,溝壑蒼茫,地勢非常兇險,在此用兵,侵華日軍不可能不知道這是兵家大忌。
  • 平型關大捷:不僅是日軍奪取山西的曙光,也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希望
    中國第2戰區制定了沿長城各隘阻擊日軍的作戰計劃,在平型關方面,決心集合重兵殲滅來犯之敵,並請求八路軍配合側擊日軍。為了配合國民黨部隊作戰,保衛山西,振奮八路軍軍威,八路軍115師出師山西,開赴了平型關。
  • 石牌戰役殲敵遠超平型關大捷,為何卻不為人知?金一南:正視歷史
    誠然戰爭是殘酷的,因為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代表著有人永遠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丈夫還有兒子。但是在客觀對待戰爭的同時,我們也要牢記「忘戰必危」的道理。抗日戰爭史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我中華兒女為了趕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3500萬傷亡的慘痛代價,無數革命先烈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付出了一切。
  • 紅色文化--大同篇之平型關紀念館
    平型關戰鬥遺址位於大同市靈丘縣城西南東河南鎮的蔡家峪、小寨及白崖臺鄉的一天然溝壑中,遺址有十裡喬溝和老爺廟兩處。從喬溝入口拾級而上,紀念碑為景區制高點。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始建於1969年,2006年進行大規模改陳擴建。現有陳列面積2134平方米,基本陳列由序廳、3個獨立單元的主展廳和半景畫館組成。館內收藏有大量珍貴圖片、文獻資料和文物。
  •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 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民黨軍為主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大小戰役共計四萬餘次,而且每一次大型會戰都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型會戰。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聞喜縣大捷後,騎兵偵查連的人數翻了幾番,已經有了士兵上千人,軍馬600匹。 在開戰之初,115師打贏了抗日戰爭第一場勝利"平型關大捷",而騎兵營在這場戰鬥中攻佔"倒馬關",為戰鬥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倒馬關之戰也是八路軍騎兵營的第一場對日勝仗。劉雲彪率領的騎兵營在9月23日連夜奔襲倒馬關,倒馬關附近山路陡峭,騎兵營戰士牽著馬爬山路,在24日一早對倒馬關碉堡發起進攻,殲滅日軍守軍70多人。
  • 平型關大捷後,眾抗日軍民喜笑顏開,唯獨閻錫山一人悶悶不樂
    關於閻錫山為何不高興,還得從平型關戰役說起。這片邊疆在當時是屬於閻錫山固守的領土,也是閻錫山的一個戰略要地。一九三七年九月多時,國軍第二十九軍在察哈爾地區被日寇打敗後,閻錫山覺得有些不對勁,這是為什麼?結果發現,閻錫山是怕日寇趁著這次勝利乘勝追擊,再一次侵犯自己的地盤。閻錫山這才組織抵抗,以阻止敵人進攻。
  •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黨總支書記、副館長劉繼強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來源:山西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日期:2019-11-01 瀏覽歷史次數:7976 分享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黨總支書記、副館長劉繼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大同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劉繼強簡歷劉繼強,男,漢族,1960年3月出生,山西靈丘人,大專學歷,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平型關大捷卻沒有活捉一個日軍戰俘為挽救華北危局,八路軍改編後立即舉行了誓師大會,在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率領下誓師出徵,由陝西三原、富平經韓城地區東渡黃河,日夜兼程,挺進山西抗日前線。八路軍沒有辜負民眾的期望,入晉不久便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