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人提出了對老人要孝而不順,因為對老人太順從就是屬於愚孝。我來舉一個這種說法來源的例子:
女子嫁一男子,男子對媽媽很「孝順」,不管女子和婆婆之間出現什麼問題,都會順著媽媽,讓女子委屈;媽媽說什麼都是對的,也會照著做,尤其是心裡明明不認同,
但因為是媽媽說的,所以也會違心去做的,更過分點,自己的生活都會以媽媽為中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以媽媽的標準為標準,媽媽說好的就是好的,媽媽說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我們把這種叫媽寶男。
因為「媽寶男」的誕生,女子擇偶的標準也開始變了,男子的」孝順「一下子從優勢變成了劣勢。
有很多人更是提出了要單住,不和公公婆婆一起住,就是怕會出現上面所說這種情況。
其實,孝順真的沒有錯,不錯大家理解錯了它的意思。
孝是什麼意思呢?
孝是從物質上來說的,就是管好父母的衣食住行,為父母養老送終。
順是什麼意思呢?
順是在了解老人思想的同時,順應老人的想法,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尤其是對於」順「的理解,很多人都理解錯了,覺得」順「就是順著老人,老人讓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這怎麼可能呢?
時代在發展,父母的思想並不一定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而且人類是不斷進步的,我們常常說」一代更比一代強「,如果你的人生階級達到了父母的眼界之上,你怎麼聽從父母的建議?
更加上,」老小孩老小孩「,年紀越大越容易像個孩子,也許老人的人生感悟是比我們多,但是有一些事情,卻不一定要比我們厲害。
如果把」順「理解成這樣,那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
既然做不到,古人為什麼要說」孝順「二字?
不要覺得古人留下的是不好的東西,這不過是你沒有理解古人的智慧。
在古人的眼裡,順,是為了讓老人高興,比如老人喜歡去旅遊,你偏偏要他不要跑那麼遠,在自己家村頭活動活動就可以了,這就不是」順「了。
能做到讓老人發自內心笑的,是順,怎樣讓老人發自內心笑?是滿足他內心的需求,比如不要每個月只是打點錢,要回家陪陪老人,不要到家就玩手機,多陪老人聊聊天。
那有的人可能要說了,我那婆婆的願望就是讓我們的小日子不好過,老是來挑撥我們,我要怎麼孝順。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所以的婆媳矛盾,不就是夫妻矛盾嗎?
如果婆婆這樣衝上來打擾晚輩的生活,應該讓自己的兒子去解決問題,媳婦兒往後靠。解決不好這個事情,就是男人的問題了,你的重點不是放在婆媳問題上,而是放在夫妻問題上。
再說男人,不要總覺得自己的媽媽打擾了自己的生活,自己也很無奈,尤其是在最後出了大簍子的時候,又怪到自己的媽媽身上。
從一開始,你就應該亮出你的底線,老人有時候會糊塗,覺得自己的兒子有了媳婦就會對自己不好,然後會各種作,這個時候的孝順,不是由著媽媽鬧,而是要把老人從不對的思想裡拉回來,你想啊,老人鬧騰你的日子,不管怎樣都不會開心的,把你的日子鬧不黃,她心裡會一直不舒服,鬧黃了,其實也會後悔的。
這哪裡還是孝順呢?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根源上阻斷,一開始表明自己的立場,這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如果兩個人不能和平相處,那就另想過日子的方法。
站在你對老人了解的角度,讓老人明白這樣做的壞處,老人放棄了鬧你小日子的念頭,心思放在了別處,自然也就快樂起來了。
這就是真正的」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