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如何作文藝批評——以《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為例

2020-12-14 騰訊網

恩格斯

1846年底至1847年初,恩格斯撰寫並完成《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以下簡稱《詩歌》),這既是一篇徹底批判並清掃當時德國所謂的「真正的社會主義」有害社會思潮的檄文,更是一篇十分精彩精當的文藝批評之作。認真回顧這篇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經典文獻,精準把握其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對於當下作好文藝批評仍具有現實價值。

基於無產階級的基本立場

文藝批評首先要解決立場的問題。站在不同的立場,其態度、取向、觀點會有差別。在恩格斯看來,所謂超階級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在《詩歌》中,恩格斯基於這一立場果斷揭開「真正的社會主義」宣揚所謂超階級「人性論」的虛偽面紗。他抽絲剝繭地揭露了格律恩文中所指的「人」的行為特徵:「人」在「光明磊落地獲得的地產」中彰顯著「愛和平的和善於持家的天性」,對於「有教養的階層」總是懷著深厚的敬意,對於上層貴族更是畢恭畢敬。對於「人」而言,小市民生活的舒適感是最重要的東西,他們畏懼一切強大的社會運動。當運動迫近時,「人」不是膽怯地躲在火爐背後,就是急忙捲起鋪蓋溜之大吉。這樣的「人」,不過是代表他們階級利益的德國小市民階級而已。

恩格斯鞭辟入裡地揭示「真正的社會主義」表現為「以美文學的詞句代替科學的認識,主張靠『愛』來實現人類的解放,而不主張用改革生產的辦法來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一句話,它沉溺在令人厭惡的美文學和泛愛的空談中了。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卡爾·格律恩先生」。恩格斯尖銳批判格律恩寫《從人的觀點論歌德》的根本目的,實際上就是想證明革命是無用的,無產階級是無用的。在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到來前夕,小資產階級無論如何要胡亂編造一套模糊階級矛盾的理論主張來阻撓工人運動的順利開展,其目的就是反對一切動搖他們經濟基礎的社會制度變革。

恩格斯基於無產階級的立場科學分析了「真正的社會主義」文藝宣揚超階級「人性論」背後的真實目的:從觀念出發鼓吹超階級的「人類之愛」,但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在現實中去實踐。恩格斯後來在1885年11月26日給考茨基夫人的信中談到:「檢驗一個作家的主觀願望即其動機是否正確,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為(主要是作品)在社會大眾中產生的效果。」那麼,「真正的社會主義」文藝起到了什麼樣的社會效果呢?恩格斯總結道,他們的文藝作品呈現出的與現實狀況的感傷的「和解」,起到的不是革命的作用,而是「止血用的三包沸騰散」。正是針對「真正的社會主義」文藝在工人運動中產生的消極影響,恩格斯在《詩歌》中第一次提出文藝要「歌頌倔強的叱吒風雲的革命的無產者」的根本任務,這是在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背景下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的社會功能作出的科學結論。

基於唯物主義的文藝史觀

基於不同的世界觀進行文藝批評,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與格律恩等「真正的社會主義」從人性論的唯心史觀出發進行文藝批評不同,恩格斯基於唯物史觀開展文藝批評,這使其觀點建基於科學的世界觀之上。

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總體性批判德國唯心主義哲學流派的過程中逐步建構唯物史觀。如果說《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卷是他們首次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進行系統論證的話,那麼,第二卷則輯納了他們運用這一新的科學原理系統批判當時流行於德國的「真正的社會主義」錯誤思潮的一系列文章。當時,已經進入自覺階段的工人運動受到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保守小資產階級的誤導而存在走向歧途的風險,尤以卡爾·格律恩在國際工人組織「正義者同盟」中的鼓吹活動所造成的影響最為惡劣。馬克思和恩格斯計劃對這一流派從哲學基礎到政治、經濟、歷史、文藝等各方面的代表性觀點進行逐一揭露。恩格斯的《詩歌》一文就是對這一流派散布在文藝作品和文藝評論中的荒謬政治觀點的徹底批判。從恩格斯寫給馬克思的信來看,他原本興致勃勃地打算將這篇文章補入《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二卷,但由於《德意志意識形態》在出版上遇到困難,這篇文章只陸續發表在1847年9月、11月和12月的《德意志—布魯塞爾報》上。

《詩歌》由《卡爾·倍克「窮人之歌」,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詩歌》和《卡爾·格律恩「從人的觀點論歌德」》兩個部分組成,運用唯物主義的文藝史觀深刻而細緻地分析和揭露了「真正的社會主義」流派代表人物鼓吹唯心主義人性論的荒謬性和欺騙性。恩格斯將倍克詩歌的滑稽可笑分析得深刻透徹,指出詩人將德國小市民對大資本家的荒誕幻想披上了詩歌的外衣,而一旦這種幻想在現實中失落又發出幼稚的憤慨。例如,在《致路德希爾德家族》詩文中,倍克抱怨銀行家不是良心善士,指責路德希爾德從來沒有「為了偉大的神靈委託給你的一個溫和的、給人幸福的使命」而忘記利己主義、欺詐和高利盤剝的手段並犧牲自己的財產來推動「人」和時代向前邁進,轉而卻又發出了「啊,願您能把黃金的天恩普照世人」的阿諛奉承,絲毫不敢動搖封建貴族的基礎社會關係,只希望「人道地」來運用這一勢力。

相比於倍克的軟弱性,恩格斯對格律恩宣揚「人類之愛」的欺騙性揭露得更為徹底。格律恩有技巧地利用歌德軟弱的一面來維護德國小資產階級利益和行將沒落的社會制度。格律恩歪曲歌德經常使用的「人」的概念,把歌德在非哲學意義上所指的人偷換為「費爾巴哈的弟子和『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口中的抽象的、超階級的「人」。恩格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不過是將黑格爾的哲學基礎嫁接到費爾巴哈人性論上的唯心主義的大雜燴。在具體分析中,恩格斯一一駁斥了格律恩作為唯心主義追隨者的那些本末倒置的論斷。例如,針對格律恩在評價《維特》一書時仿照費爾巴哈的觀點說宗教哲學基礎是社會弊病的最深刻根源這一觀點,恩格斯深刻揭露「這個『基礎』的產生要比『弊病』晚得多」,一語點出社會意識決定於社會存在的基本原理。

在《詩歌》中,恩格斯提出「從美學和歷史的觀點」而不是用道德的、黨派的或「人」的尺度來衡量歌德,認為「歌德在德國文學中的出現是由這個歷史結構安排好了的」。對於歌德在政治態度上的兩重性,恩格斯既反對格律恩精明市儈的讚揚,也反對門採爾和白爾尼的狹隘局限的批判,而是辯證地指出其反抗性和妥協性不過是「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樞秘顧問之間的矛盾」。對於這一點,恩格斯認為,歌德以唯心主義的方式從內部克服「德國鄙陋」的願望正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最薄弱之處。恩格斯在《詩歌》中揭示:「高高地站在革命之上的歌德……超過了革命整整一個世紀的歌德,是不能同情革命的,是不能關心他在1773年就與之絕交了的『空喊自由的』人民的。」「歌德每次和歷史面對面時就背棄它」,而其懦弱的一面遭到「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歪曲利用,格律恩的每一句庸俗的讚美都成了歷史給天才詩人「最殘酷的報復」。

基於現實的評價方法

文藝批評和文藝創作要面向現實,具體評價標準為創作者講故事的能力。恩格斯在文章中強調,文藝創作必備的才能是講故事的能力,能夠將敘述的事實同一般的環境聯繫起來,從而使這些事實中所包含的一切特別的和意味深長的方面顯露出來。這種能力建立在對社會歷史發展普遍規律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而細緻考察倍克的整本詩集,恩格斯發現他對敘述和描寫完全無能為力,這正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文藝作品的普遍特徵。由於這一流派「整個世界觀模糊不定的緣故」,他們「極力避免敘述故事。在他們無法規避的時候,他們不是滿足於按哲學結構組織一番,就是枯燥無味地記錄個別的不幸事件和社會現象」。由於缺乏科學世界觀的支撐,文藝創作和評論只能淪為對社會現象流於表面的碎片化的羅列和主觀的判斷。

「真正的社會主義」文藝脫離實際、空想空談的更深層次原因是這一流派缺乏政治品格,他們絲毫不敢也不願直面現實而揭示其精心維護的落後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制度。例如,恩格斯在分析《戰鼓之歌》時,將倍克與海涅進行了對比,使倍克脫離實際的空想一目了然。恩格斯指出,同樣的創作題材,海涅會將小市民的幻想故意拋到高空,再重重拋回到現實的地面,大膽地激起他們的憤怒;倍克卻跟著這種幻想一起翱翔了起來,跟小市民一道沉溺在虛假的慰藉中。那麼,當詩人跌落到現實世界的時候,就同樣是要受傷的。此外,這一流派普遍愛好故弄玄虛、裝腔作勢,熱衷於從理論到理論的空洞的人道主義說教。恩格斯總結道:「當他們遇到一個他們不懂的論斷的時候(因為這個論斷與哲學無關,所包含的是一些法律、經濟及其他等等的術語),他們就立刻把它壓縮成一句簡短的、用哲學術語裝飾起來的句子,並且把這種胡話背得滾瓜爛熟,以備隨時應用。」在「真正的社會主義」者那裡,文藝不但沒有發揮鼓舞資產階級革命和工人革命運動的實際作用,反而變成了迴避社會矛盾的抽象的、投機的、閒逸的、萎靡墮落的教唆。他們拿來了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中「最壞、最抽象的東西」而拋棄了這一理論對產生社會問題的現實基礎的揭示。

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向前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的具體內容和社會功能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然而,恩格斯在《詩歌》中批判的超階級「人性論」等錯誤思潮並沒有在歷史舞臺上銷聲匿跡,相反,仍以各種樣態若隱若現。從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可以看到,每當世界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以及人類社會發生重大危機,早已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批判得淋漓盡致的錯誤理論就會被拿出來擾亂思想輿論。正是由於意識形態鬥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我們更要不斷地回顧經典、學習經典、研究經典。

相關焦點

  • 學習恩格斯的科學態度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研究的方法和行動的指南 1886年11月29日恩格斯在致左爾格的信中批評了以德國移民為主的北美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缺點:「德國人一點不懂得把他們的理論變成推動美國群眾的槓桿;他們大部分連自己也不懂得這種理論,而用學理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態度去對待它,認為只要把它背得爛熟,就足以滿足一切需要
  • 文藝批評·悼念任洪淵 | 散文一樣的中文系
    著名學者、詩人、詩歌評論家、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任洪淵先生於8月12日21時49分逝世,享年83歲。任洪淵先生曾說自己是「側身走過同代人的身邊」的人,而他生前被學生們稱為不混圈子、不會彎腰,「是北京師範大學這座詩歌名校活著的,一直在跳躍著的詩歌之魂。」在北師大任教期間,為詩壇培養了侯馬、沈浩波、桑克、朵漁、伊沙、徐江、南人、宋曉賢等一批重要詩人,被稱為「北師大詩群」。
  • 恩格斯論競爭——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而作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有著重大區別,前者是世界上最優越的一種經濟形式,我們應認真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要求,充分發揮競爭的積極作用,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互促互補、相輔相成,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發揮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聯合聲明:恩格斯萬歲!馬列毛主義萬歲!
    他同他朋友卡爾·馬克思一起,賦予人類特別是工人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使他們和無產階級能夠科學地認識歷史的發展。歷史唯物主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孕育了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批判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者」,批評只尋求改革而不是革命改良主義。
  • 寫在恩格斯200周年誕辰之際
    但他的肄業證書上的評語是:「能毫無困難地理解無論是散文作家或詩人的作品,特別是李維和西塞羅,維吉爾和賀雷西的著作,因而能毫不費力地理解整體的聯繫,清晰地掌握其思路,能熟練地把拉丁語課文譯成德語。」「對德國民族文學史和閱讀德國古典著作表現了值得嘉許的興趣。」——1839年9月的信中,恩格斯對妹妹說,「這裡最大的好處是有很多報紙,有荷蘭的,英國的,美國的,法國的,德國的,土耳其的和日本的。
  • 王俊峰:論馬克思恩格斯對宣傳思想工作方式中三種錯誤傾向的批判
    ,主要體現為單純追求一時宣傳效益的「急性病」、不了解宣傳對象作空洞宣傳的「沙漠中的布道者」、使用各種脫離實際的道德術語喋喋不休地重複自己膚淺觀點的「卡普勤式說教」。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系統論述,相關思考散見於其著作、通信、演講稿中,而且相關正面論述不多,對他們所在時代各種不適合、不道德的宣傳方式的批評相當多,如有的宣傳者為了達到宣傳效果而不擇手段,有的宣傳者自信掌握了真理而忽視宣傳方式,凡此種種,馬克思和恩格斯都進行過批評。
  • 看詩歌如何與時間作對
    從20世紀紛亂的西語國家、帶領風潮的法國走到19世紀的美國、普希金時期的俄國、歌德時期的德國、莎士比亞時期的英國,後面是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中世紀的波斯和阿拉伯、古羅馬、古希臘,本書在空間上囊括了最主要的國家,跨度和振幅是非常大的,更在結構設計上破壞了習常的敘述秩序。這是一趟倒溯之旅,明確了與時間作對、與傳統對抗的決心。李煒建立了自己的規則,他是自己的形式主義者。
  • ...學習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4月23日下午,人事司黨支部通過視頻會議形式組織開展第53期「政治理論學思會」,學習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有關內容。人事司黨支部全體黨員參加學習交流。大家一致認為,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總結了馬克思一生進行哲學研究所取得的思想成果,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及其科學意義
    恩格斯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與馬克思一樣,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之一。不過,在全部馬克思主義解釋、傳播和發展史中,這個事實也非始終都能夠被人們正確理解。
  • 論恩格斯新聞思想的理論內涵及其實踐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恩格斯一邊實踐和摸索,一邊進行研究和總結,對無產階級報刊性質任務、功能作用、指導方針、工作原則、運行規律進行了認真思考和深刻總結,特別是對黨報如何宣傳共產主義,如何同各種機會主義派別作鬥爭,如何動員群眾開展革命鬥爭,如何有效指導工作、引導輿論,以及如何處理黨報與黨組織的關係等問題作出了深刻闡述,形成其獨特的新聞思想。
  •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這位著名報人為新聞界留下了什麼?
    此後,他作為撰稿人或通訊員先後為《萊茵報》《新道德世界》《德法年鑑》《前進報》和《社會明鏡》等十幾家進步報刊撰稿。   28歲那年,已經成為共產主義者的恩格斯,與馬克思共同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機關報《新萊茵報》。   晚年,他與馬克思一起指導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機關報《社會民主黨人報》等一大批歐美國家工人報刊。
  • 文藝批評空間重塑「四步走」
    【文藝觀潮·文藝批評再出發①】文藝批評空間重塑「四步走」——以「閩派」新銳批評實踐為例作者:黃育聰(單位: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文藝批評既承擔著闡釋藝術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如何落實批評的責任、發揚批評的精神、強化批評的力量,是每個文藝批評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 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及其時代意義——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論》這部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對杜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作了徹底清算,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嚴密而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呈現出來。
  • 主義化體系化大眾化時代化科學化: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貢獻
    關於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貢獻的研究成果豐富,但仍然是值得深入鑽研的問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背景下,目前少有研究成果從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角度系統探討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貢獻。
  • 馬克思、恩格斯的壯麗人生起點
    1846年初,馬克思、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各國的社會主義團體建立聯繫,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樹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這個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標誌著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有了光明的指引。
  • 姜 輝:學習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今天我們重溫學習和深刻領會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對於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對于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推動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新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顧海良:永遠的恩格斯
    顧海良告訴記者,馬克思始終對恩格斯充滿著感激之情。「馬克思曾經說過,沒有你為我作的犧牲,我是不可能完成這三卷書(指《資本論》)的繁重工作的,我滿懷感激的心情擁抱你!」「馬恩在一生中,還有更多的合作成果,但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來看,這些思想合作成果系統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成就了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理論支柱和思想要旨。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馬克思主義的豐碑上。」
  • 恩格斯:「第二小提琴手」的偉大
    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兩人共同創立的,儘管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出身和個人經歷不同,但出於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政治信仰,以及對「人如何擺脫『抽象』統治」這一「歷史之問」的關注,兩人進行了長達40年的共同合作,以為無產階級解放鍛造理論武器為目標,對人類歷史規律特別是資本主義發展規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初創時期的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
    哲學研究室擁有馬克思恩格斯為撰寫哲學著作而使用的大量文獻。較古老的文獻有笛卡爾、斯賓諾莎、培根、霍布斯、洛克、萊布尼茨以及其他英法唯物主義者和啟蒙主義者的著作或相關研究著作。德國古典哲學文獻也十分豐富,尤其是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的文集,以及黑格爾派的文獻。
  • 火種: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
    以《共產黨宣言》為重要標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生中親密合作、並肩戰鬥。在馬克思的後半生,恩格斯為了資助這位「千年一遇的偉大思想家」進行卓有成效的理論創作,選擇從事自己所厭惡的商業活動,賺得的收入用來接濟馬克思一家的生活。一天,恩格斯給馬克思去信,問起馬克思全家每年的花銷總額,並以此為基礎打算把自己父親的公司變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