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從高速公路結束巡檢回到溫江的家中,簡單吃過晚飯,就開著一輛小麵包車直奔金府機電城拉貨,這是許曉龍的日常。
許曉龍今年30歲,新疆人,從上大學就來到成都已經過去了十年,目前他定居在了成都。他的正式工作是一名高速公路巡檢員,今年7月初開始,他每天晚上都會開著自己的小麵包車兼職滴滴貨運司機,接些貨運訂單補貼家用。
許曉龍周末出車
他在工作日都是晚上下班後出車,周末則全天在線,兩周下來,流水已經達到了2000多元,按照預期,他每個月拉貨的兼職收入,已經足夠他還房貸還有富餘。
曾開過滴滴快車 兩天就摸清貨運經驗
許曉龍定居成都後,曾經註冊過滴滴快車,但因為白天工作繁忙無法兼顧,所以並沒有堅持下去。
在工作日裡,許曉龍的工作是巡視高速公路的路權、路況,進行各項安全檢查,一般下班較早,於是他想著找機會做點副業補貼家用,讓經濟更寬裕一點。
幾年前他的老鄉離開成都去外地發展,把自己的麵包車送給了許曉龍,這輛車也一直閒置著,6月底看到滴滴招募貨運司機的消息,他很感興趣,便報名註冊了司機並參加了安全培訓。
在此之前,他並不了解貨運行業,以為街上跑的同城貨運主要是幫人搬搬家,經過培訓後他才知道,同城貨運的主要訂單來源是各個批發市場的商戶。
許曉龍整理自己的「創收利器」麵包車
在培訓中他對批發市場有了一定概念,通過背調認證,可以出車接單的第一天是個周五,他下班後就興奮地開著麵包車來到了離單位比較近的雙流白家市場等待接單。
可是從6點多等到9點,一個訂單都沒等到,許曉龍很疑惑,是自己運氣不好嗎?他在一同培訓的司機群裡表達了疑惑,其他師兄弟告訴他,可以去金府機電城試試。
愛鑽研的許曉龍想試驗一下全天出車能賺多少錢,便早早回家睡覺,周六早上六點多就爬起來開車直奔金府機電城,果然很快訂單就不斷來到。他說自己第一天接了十幾單,流水500多,扣除油錢淨收入也有400多元,這也堅定了他跑貨運的信心。
跑熟了之後,許曉龍總結自己第一天出車沒接到單子的原因:白家市場主要是做餐飲生意的,大部分商戶都在凌晨2點到早上5點之間備貨批發,就算面向市裡的飯館零售發貨,也基本都在早上9、10點鐘就會把訂單發完,飯館中午之前要拿到食材準備開門營業。自己晚上去,自然沒有生意。
現在許曉龍工作日主要在市區幾個批發市場輾轉接單,周末全天出車則會去白家市場,已經摸清門路的他,已經快速成長為了貨運「老司機」。
兼職貨運全面觀察社會 進入服務業更知人情冷暖
本職工作中,許曉龍是監督者身份,和他打交道的人大部分都很客氣,但兼職貨運後,他對人情冷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出車多了什麼樣的人都會遇到,也更覺得賺錢不容易了,畢竟是服務行業。」許曉龍告訴記者。他舉例說,前幾天從金府幫商家發貨,到了目的地收貨人卻和朋友們站在路邊「擺龍門陣」,要求許曉龍單獨卸貨。許曉龍表示按照規定搬運這些超重的物品需要協商收費,但對方不肯,態度也很不好,乾脆坐在那裡抽菸,硬是拖了快20分鐘才慢慢悠悠的自行把貨卸下。
他也遇到過好心的用戶。有一次接到搬家的訂單,發貨人是位老人,他就免費幫著搬了很多家具。他說「搬家的用戶其實可能就用這一次,但我也自己搬過家知道沒人照應的麻煩,能幫就幫一把,也不好意思提收費的事了。」老人也很開心,請他喝了瓶冰飲。許曉龍說,尊重都是相互的,遇到態度好,確實需要幫助的發貨人,自己願意免費幫忙。
在白家市場久了,他也和很多常客老闆成了朋友,老闆告訴他想吃什麼就用批發成本價賣給他。
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生態,許曉龍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進入金府機電城感受到的震撼。「普通人最多也就只知道有這麼幾個市場,但當你親自進去,看到錯綜複雜的小路,到處停滿了車擺滿了貨,甚至很多店的招牌和門牌號都看不到,想找到發單的商家,很多時候要靠打聽。」他說。
許曉龍表示,自己拉貨這段時間以來,也掌握了門路:訂單集中在幾個批發市場裡,每個市場的活躍時間也都不一樣,發過貨以後哪怕返空,也要儘量向其他批發市場靠攏,因為路上偶爾出現的搬家訂單很少,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去市場多接商戶發貨的訂單。他表示如果全天出車,日流水大概能在500-600之間,像他這樣晚上兼職的一般晚上都能接到兩三單。
許曉龍表示,自己跑貨運也是一種體驗生活,自己趁著還年輕多多工作補貼家用,也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開開眼界,拓展下人脈,比起下班後無所事事,這樣的生活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