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揮師南下,一路高歌猛進,順利解放了中國最大的都市上海。然而,國民黨軍隊依靠其空中優勢,以臺灣和舟山群島為基地,不斷派遣空中力量對上海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空襲,並且還派出海軍軍艦在上海及臺灣海峽一帶實行不間斷的巡邏,對上海實行經濟封鎖,一度對上海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對於國民黨當局肆無忌憚的空襲,上海緊急成立了防空委員會,積極組織民眾防備國民黨空軍的轟炸。然而,當時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空軍還剛剛處於發展階段,防空力量也嚴重不足,對國民黨空軍的頻繁襲擊也無可奈何。
防守上海的部隊是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三軍,全軍沒有一門高射炮,僅有三個高射機槍連。但是,高射機槍的有效射程僅為1000多米,對國民黨的高空轟炸機和戰鬥機根本構不成威脅。雖然國民黨軍隊在倉皇撤退時,來不及炸毀全部防空裝備,為上海留下了十幾個防空雷達,但僅有兩座雷達能用,放在諾大的上海如同螻蟻一般,基本上發揮不出有效的作用。加上第三十三軍為陸軍部隊,根本沒有防空作戰的經驗,國民黨空軍戰機來襲時,戰士們仍然用眼睛追尋目標,效果可想而知。
在得知上海不斷遭到國民黨空軍的連續襲擊後,黨中央和毛主席十分重視,緊急約見了蘇聯領導人,請求蘇聯派出空軍協助防守上海領空。
1950年2月12日,蘇聯空軍派出了一支混合防空集團軍,約3500人,裝備有10部警戒雷達、45架拉-11殲擊機、30架圖-2轟炸機、30架伊爾-10轟炸機和38架米格-15戰鬥機。其中,米格-15戰鬥機是蘇聯新近研製成功的戰鬥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尚未投入實戰。
3月13日,就在蘇聯空軍抵達上海不久,國民黨軍隊的一架P51戰鬥機便來空襲上海,首場空戰就此展開。
P51戰鬥機是二戰時期美國研製的殲擊機,性能上與蘇聯剛剛研製成功的米格-15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相差甚遠。國民黨的P51戰鬥機優哉遊哉、大搖大擺地抵近上海上空,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米格-15迅速升空迎戰,僅一個回合便擊落了P51戰鬥機,而P51戰鬥機甚至連米格-15的影子都還沒看見。
第二天,國民黨軍隊又派出了一架B25轟炸機,試圖飛臨上海上空偵察。米格-15又迅速升空,乾淨漂亮的將來犯敵機擊落。
隨後,米格-15又接連擊落了兩架來犯的國民黨P51戰鬥機。至此,國民黨已經有四架空軍戰機隕落在上海上空。國民黨當局非常納悶,一向暢通無阻的空軍戰機怎麼會接連被擊落?
5月11日夜晚,國民黨軍隊一次性派出四架B25轟炸機,攜帶重型炸彈虎視眈眈地朝著上海飛來。早已抵達上海的蘇聯空軍的雷達部隊早就發現了來犯之敵,指引米格-15戰鬥機迅速起飛,不費吹灰之力,擊落了一架B25轟炸機,其餘三架見勢不妙,掉頭倉皇逃竄。
國民黨當局百思不得其解,解放軍怎麼會突然有了制空權?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空軍派出了一架高空偵察機,借著陰天雲彩較多,偷偷飛臨了上海上空進行偵查。待偵察機返回後,國民黨當局才從照片上看出了端倪,隨即也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上海虹橋機場停放了密密麻麻的一排戰鬥機,足有幾十架,而且性能明顯高於自己的戰鬥機。
正在這個時候,我人民解放軍順利攻克了海南島。蔣介石眼看大勢已去,下令駐紮在舟山群島的國民黨海、陸、空所有部隊,立刻全線撤退至臺灣,全力協防臺灣,以圖保住自己最後的老巢。
自此以後,國民黨軍隊在東南沿海的控制區僅剩下了金門、馬祖等少數幾個島嶼,再也無力派出空軍空襲大陸了。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