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國共空戰,解放軍取得制空權,國民黨海、陸、空軍全線撤退

2020-12-15 史海回眸閱古今

1949年5月,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揮師南下,一路高歌猛進,順利解放了中國最大的都市上海。然而,國民黨軍隊依靠其空中優勢,以臺灣和舟山群島為基地,不斷派遣空中力量對上海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空襲,並且還派出海軍軍艦在上海及臺灣海峽一帶實行不間斷的巡邏,對上海實行經濟封鎖,一度對上海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上海

對於國民黨當局肆無忌憚的空襲,上海緊急成立了防空委員會,積極組織民眾防備國民黨空軍的轟炸。然而,當時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空軍還剛剛處於發展階段,防空力量也嚴重不足,對國民黨空軍的頻繁襲擊也無可奈何。

防守上海的部隊是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三軍,全軍沒有一門高射炮,僅有三個高射機槍連。但是,高射機槍的有效射程僅為1000多米,對國民黨的高空轟炸機和戰鬥機根本構不成威脅。雖然國民黨軍隊在倉皇撤退時,來不及炸毀全部防空裝備,為上海留下了十幾個防空雷達,但僅有兩座雷達能用,放在諾大的上海如同螻蟻一般,基本上發揮不出有效的作用。加上第三十三軍為陸軍部隊,根本沒有防空作戰的經驗,國民黨空軍戰機來襲時,戰士們仍然用眼睛追尋目標,效果可想而知。

米格-15戰鬥機

在得知上海不斷遭到國民黨空軍的連續襲擊後,黨中央和毛主席十分重視,緊急約見了蘇聯領導人,請求蘇聯派出空軍協助防守上海領空。

1950年2月12日,蘇聯空軍派出了一支混合防空集團軍,約3500人,裝備有10部警戒雷達、45架拉-11殲擊機、30架圖-2轟炸機、30架伊爾-10轟炸機和38架米格-15戰鬥機。其中,米格-15戰鬥機是蘇聯新近研製成功的戰鬥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尚未投入實戰。

米格-15戰鬥機

3月13日,就在蘇聯空軍抵達上海不久,國民黨軍隊的一架P51戰鬥機便來空襲上海,首場空戰就此展開。

P51戰鬥機是二戰時期美國研製的殲擊機,性能上與蘇聯剛剛研製成功的米格-15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相差甚遠。國民黨的P51戰鬥機優哉遊哉、大搖大擺地抵近上海上空,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米格-15迅速升空迎戰,僅一個回合便擊落了P51戰鬥機,而P51戰鬥機甚至連米格-15的影子都還沒看見。

米格-15戰鬥機

第二天,國民黨軍隊又派出了一架B25轟炸機,試圖飛臨上海上空偵察。米格-15又迅速升空,乾淨漂亮的將來犯敵機擊落。

隨後,米格-15又接連擊落了兩架來犯的國民黨P51戰鬥機。至此,國民黨已經有四架空軍戰機隕落在上海上空。國民黨當局非常納悶,一向暢通無阻的空軍戰機怎麼會接連被擊落?

P51戰鬥機

5月11日夜晚,國民黨軍隊一次性派出四架B25轟炸機,攜帶重型炸彈虎視眈眈地朝著上海飛來。早已抵達上海的蘇聯空軍的雷達部隊早就發現了來犯之敵,指引米格-15戰鬥機迅速起飛,不費吹灰之力,擊落了一架B25轟炸機,其餘三架見勢不妙,掉頭倉皇逃竄。

國民黨當局百思不得其解,解放軍怎麼會突然有了制空權?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空軍派出了一架高空偵察機,借著陰天雲彩較多,偷偷飛臨了上海上空進行偵查。待偵察機返回後,國民黨當局才從照片上看出了端倪,隨即也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上海虹橋機場停放了密密麻麻的一排戰鬥機,足有幾十架,而且性能明顯高於自己的戰鬥機。

B25轟炸機

正在這個時候,我人民解放軍順利攻克了海南島。蔣介石眼看大勢已去,下令駐紮在舟山群島的國民黨海、陸、空所有部隊,立刻全線撤退至臺灣,全力協防臺灣,以圖保住自己最後的老巢。

自此以後,國民黨軍隊在東南沿海的控制區僅剩下了金門、馬祖等少數幾個島嶼,再也無力派出空軍空襲大陸了。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掌握制空權,人民空軍讓金門國民黨守軍望空興嘆!
    人們很難想像,在四十年前的那場金門空戰中,他們曾是水火不容的對手。藍天之上,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鬥?金門空戰背後,又隱藏著何種不為人知的政治博弈呢? 為爭奪臺海制空權,1958年的8月14日,蔣介石策劃了一場空中行動。清晨,國民黨空軍出動12架F-86戰機,從桃園機場起飛侵擾大陸。解放軍航空兵16師則派出8架殲-5戰機進行攔截,雙方在福建平潭島上空展開激戰。
  • 抗戰最後兩年,制空權被中美空軍奪得,日本戰機絕跡
    在抗戰初期,中國上空是由日本空軍牢牢掌控,日軍掌握著絕對的制空權,中國人只有被動挨打的份,日本的飛機是當時所有中國人心裡的噩夢。 所以從一開始,中國就在空軍方面與日軍不對等。 制空權的失去,讓中國軍隊只有挨打的份兒。
  • 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是怎樣與日寇爭奪制空權的?
    抗戰初期,中國陸軍還沒有專門的戰術航空兵,對陸軍進行戰術支援的任務就落在了中國空軍身上。從1937年8月開始,中國的空軍在華東戰場與陸軍協同作戰,竭盡所能的與日軍爭奪制空權,對陸軍進行支援。雖然我空軍並不是日軍的對手,但他們的努力及功績是不可忽略的。
  • 米格走廊形成後,中國掌握韓戰制空權了嗎?
    1951年中期以後,韓戰的空戰非常激烈與精彩。中國軍隊與蘇聯軍隊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空軍。在多次激戰中,中國軍隊與蘇聯軍隊多次將美軍成功攔截,讓美軍沒有辦法越過那一條嚴加防守的「警戒線」,這一條警戒線在鴨綠江南岸平原一帶,由於這裡成為美軍難以跨越的洪溝,所以就形成一個較為安全的區域。而這一區域也稱其為「米格走廊」。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71周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歲。空軍司令部於1949年11月11日成立。 1950年和1951年,中央軍委先後從陸軍部隊抽調12個師部、49個團部和大批幹部、戰士,迅速組建了軍區空軍、空軍的軍、航空兵師、航校、團(場站)等機構。1950年4月15日,毛澤東為《人民空軍》雜誌題詞:「創造強大的人民空軍,殲滅殘敵,鞏固國防」。
  • 我國空軍這一缺陷,在未來的戰爭中可能會讓我們喪失制空權
    隨著我國五代機殲20和運20等一系列先進戰機的服役,如果在未來轟20加入到解放軍空軍的話,那麼解放軍未來真的會迎來全新的發展。但是,大家知道嗎?我國空軍方面有這麼一個缺陷,在未來的戰爭中,有可能會讓我們喪失制空權,這就是一個國家空軍最根本的力量:飛行員。
  • 58年臺海空戰,美帝武裝的國軍為何被我軍打得七零八落?
    作者:胖胖的拍拍熊 1958年,人民空軍依靠出色的隱蔽和保密工作,組織多個殲擊機師整建制進入福建沿海前線,在與國民黨空軍的作戰中取得上風,結束了多年來國民黨空軍飛機從福建長驅直入大陸的歷史。
  • 《贏在制空權》
    曾任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空軍政委、空軍副政委等職務。現任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軍銜。《贏在制空權》內容提要:《贏在制空權》以宏觀的視野梳理了飛機自誕生到成為戰爭利器的發展脈絡,從戰爭的高度概述了飛機在百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書集理論、實戰於大成,融故事專業於一體
  • 周至柔:戰功累累的國民黨空軍之父,敗退臺灣成為高爾夫球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周至柔:戰功累累的國民黨空軍之父,敗退臺灣成為高爾夫球之父1899年11月30日,周至柔出生在浙江臨海。1919年(20歲),他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步兵科。在校期間,他與炮兵科的陳誠、羅卓英等結為拜把子兄弟,並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 殲16造價直追殲20,空軍為何裝備200架?將成我國最強打擊力量
    殲-16戰機側重對地和對海打擊能力,殲-20戰機作為空優重型戰鬥機,側重奪取制空權。在中國空軍裝備殲-20戰機,而且殲-16戰機單價接近殲-20戰機情況,中國空軍為何依然繼續建造殲-16戰機。中國在殲-20戰機之際,未來空戰奪取制空權相當重要,但對海和對陸打擊也是更加緊迫,而且根據美日韓三國,未來也是隱身戰機和四代半戰機混合搭配使用,而美軍在未來十年之內也很難全部採用F-35戰機執行空戰。畢竟,F-35戰機對海和對陸打擊能力偏弱,為實現隱身性能犧牲作戰能力也是不可取。何況,美軍F-22戰機也只是裝備187架即宣告著停產。
  • 抗美援朝戰役中,需要我們有自己的空軍,沒有制空權的仗不好打
    他們經過20幾個小時的練習,基本上掌握了米格-15的飛行技巧,以及作戰原理,為了奪回朝鮮戰場的制空權,我志願軍空軍2個殲擊師、2個轟炸師、1個強擊師,作戰飛機不足300架,並在我志願軍全體飛行員,並沒有與敵方空軍實戰經驗的情況下,他們在這場大空戰中,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利用國內飛機場,開始駕駛飛機,飛臨朝方戰場,開始與敵空軍展開了激戰。
  • 1950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粟裕手握重兵卻不得不推遲解放臺灣
    渡海登島作戰最重要的就是海空軍的配合,尤其是解放臺灣,以蔣介石為首的革命的殘餘勢力一定會拼死一搏,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海空軍力量,很難完成解放臺灣的準備。為此,為了配合粟裕解放臺灣,解放軍海空軍迅速建立起來,劉亞樓被任命為空軍司令,蕭勁光被任命為海軍司令。
  • 劉亞洲新作《贏在制空權》出版 語言被贊鏗鏘有力
    空軍上將劉亞洲的第一本非文學軍事著作《贏在制空權》於本月高調出版。這本書凝聚了劉亞洲將軍多年來的心血,他以宏觀視野梳理了飛機自誕生到成為戰爭利器的發展脈絡,對世界空軍及大小空戰進行了點評,從戰爭的高度概述了飛機在百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  在解讀世界空戰百年史的過程中,劉亞洲在書中對未來戰爭做出了暗示,對各國特別是中國在發展國防力量、武器研製上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對軍事官員在未來戰爭部署上也有著相當的指導意義。
  • 米格15殲擊機的首個戰果是何時取得的?
    蘇制米格15型殲擊機這話就要從新中國剛建立時說起。當時國民黨雖然失敗,但尚有海空軍優勢。1950年2月6日中午12時25分到下午1時53分,國民黨飛機出動4批17架,對上海進行了狂轟濫炸,造成上海市區大面積、長時間停電停水,大量工廠、商鋪等企業停工停業,史稱「二·六大轟炸」。2月21日,國民黨空軍再次針對上海水、電廠等目標實施空襲,使上海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 制空權有多重要?這幾場戰爭告訴你制空權的重要性
    在現代戰爭中,可以說制空權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要是沒制空權,基本就是活靶子,沒制空權也威脅不到敵人,那麼制空權到底有什麼優勢呢?另外就是可以阻止敵人從空中支援陸、海軍,同時保證對我方的陸、海軍給予空中支援,擁有制空權的一方能阻止敵人重建其空中力量,因為它能破壞物質資源和製造場所,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不遠萬裡向伊拉克開戰,其實伊拉克是有優勢的,就算美國的軍事實力夠強大,可是對伊拉克也不夠熟悉,因此伊拉克有一定的優勢,可是最後還是輸了,那就是因為美國掌握了制空權
  • 他是抗美援朝的空戰英雄,曾任空軍司令……
    8月2日,記者從王海將軍親友處獲悉,解放軍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已於2020年8月2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在抗美援朝空戰中,王海共擊落擊傷敵機9架,先後榮立過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空軍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 二戰中德國為何失去了制空權?
    有人說德國在二戰失去制空權,是由於飛機產量太低,總共才生產了兩萬架。 兩萬架?這還是德國麼?是不是對二戰的消耗有什麼誤解?就連作為窮逼列強之稱的日本都生產了六萬五千多架。43年就投降的義大利也有一萬多架。德國從39年到45年。六年時間共計生產了53728架戰鬥機,12359架戰鬥轟炸機。
  • 1958年金門炮戰,毛主席是如何不懼美國,在大國博弈中取得勝利?
    金門炮戰的開場戲由解放軍空軍部隊上演。關注軍事的人都知道,在搶灘陣地戰中,空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戰中的諾曼第登陸戰,英軍的飛機在登陸部隊搶灘之前,傾瀉了近萬枚炸彈,掃清了暗堡等據點。而在1949年的金門登陸戰中,我軍由於幾乎沒有空軍部隊,空中支援基本為零,近萬名戰士永遠地留在了金門海灘。但1958年解放軍的空軍部隊已經形成了有效火力,具備了對抗國民黨空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