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璧同輝,同啟文明;南北交融,共襄盛典。2021年1月12日,「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在赤峰博物館隆重開幕。
「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由浙江省博物館、赤峰市文物局、赤峰博物館主辦,巴林右旗博物館、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館、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翁牛特旗博物館、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喀喇沁旗文化旅遊體育局、紅山文化博物館協辦,展覽為期3個月。
「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開幕式
開幕式由赤峰市政府副秘書長劉興飛主持。中共赤峰市委宣傳部部長楊遠新,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在開幕式上致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烏恩奇,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管理處處長侯俊,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赤峰市文物局局長叢培智,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赤峰市文物局副局長陶建英,赤峰博物館館長秦博等領導和嘉賓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結束後,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共同參觀了本次展覽。
陳水華館長致辭
陳水華館長接受媒體採訪
領導和嘉賓參觀展覽
開幕式當天下午,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蔡琴在赤峰博物館「博苑講堂」做了題為《呈現、闡釋、重構——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精品的價值認知》的專題講座。浙江省博物館有館藏文物10萬餘件,從河姆渡文化漆器、良渚文化玉器到南宋金銀貨幣,從越國青銅器到唐五代金銅造像,從龍泉青瓷到明清書畫,無一不是極具地域特色和學術價值的珍貴歷史文物。這些館藏精品是一個個浙江故事的載體,反映了浙江人的進取精神和價值取向。古越世界雖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古越人的精神卻會像首不絕的長歌,繼續唱響在浙江大地上。
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進行專題講座
「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以浙江省博物館、赤峰博物館及赤峰地區多家博物館的館藏精品文物為主體,以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主題,分為「禮天法地」「樂趣天成」「珠環玉繞」「社會生活」「琢石成玉」五個單元,展出了一百四十餘件(組)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品文物。
展廳一覽
紅山文化是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距今65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良渚文化是分布在環太湖地區的、距今53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兩種文化一南一北,都有著發達的祭祀系統和精美的玉器,紅山文化的壇廟冢與玉龍,良渚文化的祭壇與琮璧鉞,各有特色而殊途同歸,給中華大地帶來文明的曙光。
本次展覽是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首次在博物館裡同臺展出,展覽通過對比展示的方式,展現兩種處於文明起源階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共性與特性。兩種文化,穿過南北數千年的時空,交相輝映,共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起源格局。
紅山文化玉斜口筒形器
展覽第一單元「禮天法地」,講述了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已經處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階段,社會生產力提高、財富開始增長併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因此也有了社會階級的分化。而隨著巫覡階級的產生,原始宗教也產生了。從此,玉器被少數有較高地位的人掌握在手中,逐漸成為王權、神權和軍權的象徵,並且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新石器時代,成為社會結構變遷的重要見證者。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鉞
第二單元「樂趣天成」則聚焦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不少器物中的動物元素,這些器物脫胎於先民們對動物的模仿、寄託了先民們對動物某些能力的崇拜,又融入了先民們獨特的審美意識、展示了先民們小小的樂趣,最終不斷發展、創新並脫離了動物造型的限制,以神秘的姿態生活在先民們的精神世界中,一代代傳承至今。
紅山文化玉鴞
良渚文化玉鳥
第三單元「珠環玉繞」,為觀眾展現了先民們的審美需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開始以簡陋的石、骨、牙或是貝殼等裝飾品展示其對美的理解。進入新石器時代後,更加精美的玉石裝飾品出現了。這些玉石裝飾品造型多樣,製作精美,是先民們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紅山文化玉玦形龍
良渚文化龍首紋玉圓牌
第四單元介紹了兩地先民的「社會生活」。先民們對美的追求是和社會生活的發展密不可分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隨著農業的產生,先民們開始過上穩定的定居生活,原始的攫取經濟轉變為生產經濟,專一、固定的手工業加工場所也開始出現,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分工和階級分化,人類社會開始進入文明時代。
紅山文化玉雙聯璧
良渚文化玉璧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單元「琢玉成石」展現了玉石如何通過加工成為精美的玉器。新石器時代是我國古代玉器文化的開端,也是古代制玉技術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那個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年代,先民們利用簡易的工具與材料完成對玉器的切割、鑽孔、雕琢和拋光等工序。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制玉業分工明確、技藝精湛,可謂是新石器時代制玉工藝的集大成者。
紅山文化玉勾雲形器
良渚文化玉梳背
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美的玉器、分明的等級制度、完善的農業手工業體系,彰顯著那個時代人類文化所能達到的高度。雖然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最終走向了衰落,但他們的文化因素並沒有完全消亡。他們與中華大地上的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一道,化作涓涓細流共同匯聚成中華五千年文明長河之源流。在滿天星鬥般閃耀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不論是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還是其他的文化,都有著更多的故事和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明到來前的那些曙光將會更加的清晰和明亮。
南京市博物館將於2021年啟動新館建設
陝歷博、兵馬俑入圍2020年最受親子家庭歡迎博物館榜單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
四川大學博物館群建設新進展:新建區域預計春節後完成主體施工
廣東省博物館「品牌輸出」 ,全省徵集共建項目
湖南省博物館暫停定時定點人工講解及現場教育活動
北京朝陽:未來五年將布局100個特色博物館
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
「琥珀——波蘭民族文化之魂」在雲南省博物館開展
美博物館收集國會暴亂遺留物品:記錄美國民主的脆弱
點擊在看,關注行業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