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鄧偉,是黔西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專職副書記。2018年3月,被派到安龍縣龍山鎮坡利村擔任第一書記。
剛接到駐村通知時,我的內心很忐忑,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到達坡利村後,我看到村裡的房屋比較破爛,串戶路硬化還未完成,大多是泥巴路,村民們騎摩託車回家只能推著走……這些畫面對我觸動非常大,讓我堅定了做好這份工作的決心,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要幫助群眾早日脫貧。
鄧偉(右三)同群眾交流
2018年下半年最為艱難,那段時期,我們主要工作就是推動村裡的串戶路硬化和危房改造,工作量非常大,不分白天晝夜。那一年,我有將近三個月沒能回家,一直呆在村裡。 目前,全村共實現通村路硬化5.3公裡,實施通組硬化路16.3公裡,串戶路11.169公裡,村境內所有公路全部硬化;危房改造共計8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
在危房改造的過程中,有一戶人家的改造經歷讓我印象尤為深刻,那就是坡利村採習組的餘客忠。他有一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來,平時就他一個人在家裡。他住的是七十多年前建造的瓦房,非常破舊。按照國家政策,他的房子被評為低級危房,可以得到補助三萬五千元,用於重新改造。
鄧偉(右一)到群眾家走訪
可是,餘客忠對改造房子這事非常抗拒。我們給他做了多次思想工作,又打了無數個電話跟他兒子溝通,終於說動他家同意改造房子。因為他兒子在外打工,對危房改造的事幫不上忙,而他本人又對建房的預算、設計等情況不懂,所以,從設計到談工價,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幹部幫忙解決。由於他家住在斜山坡上,地理條件比較特殊,運輸材料很艱難。我們和施工方談了很多次,畫了很多張草圖,來回跑了差不多有二十多趟,終於把他家的房子改造方案定下來了。
鄧偉(右一)到群眾家走訪
現在,餘客忠住在新房子裡,特別高興,有時候看見我們,他還會招呼我們到他家坐一坐。 村裡的基礎設施在逐步完善,產業發展這塊也不能落下。考慮到坡利村的豔紅桃產業有起色,我們幹部謀劃,要想辦法把豔紅桃產業發展得更大更好。 剛開始,坡利村只有幾個種植大戶種植豔紅桃,種植面積不是很大。2018年,我們發展散戶種植豔紅桃,擴大種植面積。但是,大多數村民對種植豔紅桃持觀望態度,我們用其他豔紅桃種植大戶賺錢的例子去鼓勵、刺激他們,並且,每一年都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現在,坡利村總共種植了1800多畝的豔紅桃,有效地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
鄧偉(左一)同群眾交流
路通了,房子舒適了,產業也得到了發展,現在的坡利村煥然一新。有了如今這樣的成績,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各位幫扶幹部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 【人物小傳】 鄧偉,男,黔西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專職副書記。2018年3月,擔任安龍縣龍山鎮坡利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劉朝富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