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韓彬:唐寅——我為秋香

2021-02-19 未名湖是個海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明 唐寅 事茗圖

此畫青山環抱,林木蒼翠,溪流潺潺,參天古樹下,有茅屋數間。茅屋裡一人正聚精會神倚案讀書,書案一頭擺著茶壺、茶盞諸多茶具,靠牆處書畫滿架。邊舍內一童子正在煽火烹茶,舍外右方,小溪上橫臥板橋,一人緩步策杖來訪,身後一書童抱琴相隨。畫卷後有畫家用行書自題五言詩一首。詩曰: 「曰長何所事,茗碗自賞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吳趨唐寅」。下有「唐居士」、「吳趨」、「唐伯虎」三印。

第一次看《唐伯虎點秋香》,當是在大二時期。記憶中那是在大禮堂。大學時期的大禮堂,承載了小子很多的快樂。《沉默的羔羊》這部看後極其壓抑的片子,印象中就是在大禮堂看的。畢業後不久聽聞大禮堂被拆掉,原址上建成了校慶百年紀念講堂。前些日子回校園,看到外圍一排電影海報,看來,電影院的功能還在。

星爺導演、主演的這部經典影片,讓我記住了這個香港著名的無釐頭導演。彼時星爺已經成名,不再是《射鵰英雄傳》裡的宋兵乙,也不再是《喜劇之王》裡的尹天仇。這部永盛電影公司出品的喜劇電影,創造了一系列的雖搞笑但蘊藏深意的形象,此後不同年齡段陸陸續續看了不下十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一些臺詞,都已經爛熟於心。

好像那個時候有一個觀點,說香港經濟發達但是沒有文化,甚至稱香港為文化沙漠。類似的論調似乎在深圳、廣州、甚至上海等城市身上都發生過。我不知道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是何許人,是出於什麼依據說的這句話。後來稍稍想明白了一下下,這大概出自人類的負面情感——嫉妒。文化的定義實在寬泛,我認為,人類自身創造出來的,能給人帶來啟迪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文化。試想,連飲食都有飲食文化,誰敢說某個地方沒有文化?

        

《唐伯虎點秋香》當然是一部有文化之作,可稱為無釐頭文化的典型代表。影片以明代中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點秋香的民間傳說為背景,刻畫了唐伯虎、秋香、華太師、華夫人、華文、華武、寧王,武狀元、對穿腸等一系列生動搞笑的形象,現在一想起劇情,仍忍俊不禁。第一次覺得原來古代知名人物還可以如此演繹。

影片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實在太多。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人稱對王之王的對穿腸,在和華安(唐伯虎)對聯比試中被對得口吐鮮血。其中幾個對子堪稱經典:

對穿腸: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唐伯虎: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釐,尚且又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對穿腸:畫圖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童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盤上,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

對穿腸: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風風花花葉葉年年暮暮朝朝。

對穿腸: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這段戲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被編劇和星爺的機智所傾倒。還有那風華絕代、萬人驚豔的石榴姐,芳名如花的扣鼻大漢,讓我再見到風華絕代、貌美如花就有了心理陰影。昔日唐伯虎父親情人、今日華太師之武功卓絕華夫人,對姓唐的恨之入骨,是不是讓看官想起了《天龍八部》裡的王夫人,《神鵰俠侶》裡的李莫愁?這些因愛生恨的形象,讓人體會到情為何物的心酸。

影片主角當然是唐伯虎和秋香。星爺扮演的唐伯虎,那真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就是賣身為奴成為9527,也掩飾不住其才子的氣質,後賜名華安成為伴讀書童,華安和華文、華武一段戲,也令人印象深刻。紈絝子弟的顢邗和華安的才情對比強烈,讓人忍俊不禁。

女主角秋香,由當時爆得大名的第一代謀女郎鞏俐出演。雖說有人當時就指出鞏俐的演技和演風與星爺不甚搭配,但鞏姐姐天生麗質、回眸一笑,端的是風情萬種,秀美絕倫,將秋香這個角色演繹的形神兼備。不得不佩服謀老爺子的眼光,也不得不理解謀老爺子和俐姐的一段感情糾葛。

整個電影重點表現了唐伯虎的才情、痴情。才情自不必說,電影一開始唐府門外眾人等著撿唐府垃圾,以期得到唐伯虎的墨寶,是個很有意思的技巧。劇中才子吟詩、作畫,出口成章,端的是風流倜儻。痴情,從唐伯虎賣身為奴、苦苦追求、義救華府的經過體現出來。最終星爺給了唐伯虎抱得美人歸的圓滿結局,滿足了大部分人的美好願望。

然而美好終歸不過是一個美麗的願望。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貧困悽愴。在後人的印象之中,他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兒,然而,在其風流倜儻的背後,更直擊人心靈的是他悲情的一生。

唐伯虎,出生於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據說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生,故名唐寅,但以字唐伯虎著名。唐伯虎出身商人家庭,古時商人地位低下,提升身份唯有科舉一途。唐伯虎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因此後人稱唐解元。次年赴京匯考,功名富貴指日可待。孰料陷入科場舞弊案,受牽連下獄,遭受刑拷凌辱,失去做官資格。

從此唐伯虎隨即遊戲花叢,醉生夢死,後在好友規勸下,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曾受聘於南昌寧王朱宸濠,後發現寧王有反意,於是裝瘋回到蘇州,從此放蕩不羈。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繪畫、詩詞、書法、作曲皆冠及一時,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

唐伯虎一生娶了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因為難產而死,第二個妻子在他仕途失意時,卷了家產棄他而走。還有一位紅顏知己,據說是位風塵之人,名字叫沈九娘,就在唐伯虎最困難的時候,沈九娘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慰藉了他。不幸的是,沈九娘也是位苦命之人,早早因病而逝,令唐伯虎十分悲痛,萬念俱灰。

因常年酗酒,晚年時期的唐伯虎身體每況愈下,生活十分窮困,常常借錢生活,親人相繼去世卻無錢安葬,甚至幾次自殺未遂,嘉靖二年(公元1532年),唐伯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享年54歲。據說唐伯虎去世時,家中一貧如洗,經濟十分困難,最後還是好友祝枝山慷慨相助,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正如《唐伯虎點秋香》中9527說的那樣,其身世堪稱是慘絕人寰。

唐伯虎詩詞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由於才高八鬥,天縱奇才,卻落得一生坎坷,因此詩文常從自身經歷感悟而出。如《把酒對月歌》: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枝桃花月滿天。又如詩云: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然而諸詩之中,最能體現唐伯虎心態、志趣的,當屬這首著名的《桃花詩》了。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

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

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

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寫出了唐伯虎多少的惆悵,一代才子,醉酒度日。上天好德,何至於斯!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詩人用這句頗為孤傲的話表明心跡,才高志驕,然終歸帶有一絲悽涼。詩言志,詞抒情,有感而發,即為好詩。前日小子好友為西坡舉辦古體詩研討會,一白羊座好友大呼:酒入豪腸,我為詩狂!令人大讚。

據說歷史上秋香真有其人,但其至少比唐伯虎大二十歲。《唐寅詩集》中有詩名曰「我愛秋香」,是一首藏頭詩。

我畫蘭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菸嫋嫋繞經樓

「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雛形,最早出現在明代的筆記體小說中,是一個書生因笑傳情,因情結緣的愛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說家馮夢龍的手中,就變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緣》,一個古老簡單的愛情故事,由「一笑」發展到「三笑」,情節也更加複雜化。後人將這個美好的故事移植在唐伯虎身上,也體現了後人對這個一生坎坷的江南第一才子祝福之心罷?

相關焦點

  • 唐寅:一個喜劇人物,到底有多麼悲哀?
    提起來唐寅,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腦袋一懵,但是又莫名覺得熟悉。原來,在著名導演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裡,唐寅這個人物就被塑造得活靈活現。電影的背景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也變成了觀眾心裡的喜劇才子。然而,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唐寅到底是個被神話了的民間傳說,還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性人物,這也讓很多觀眾疑惑了一把。其實,根據歷史記載,歷史上是真的有唐寅這個人的,並且和電影裡一樣。特別才華橫溢,而且還是個畫家。是明朝時期中國南方地帶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他才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為秋香2
    影片以明代中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點秋香的民間傳說為背景,刻畫了唐伯虎、秋香、華太師、華夫人、華文、華武、寧王,武狀元、對穿腸等一系列生動搞笑的形象,現在小子一想起劇情,仍忍俊不禁。第一次覺得原來古代知名人物還可以如此演繹。
  •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那些真實歷史人物
    Holle~大家好,我是金龍相信很多80、90後的朋友都會看過由周星馳和鞏俐主演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其實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電影中很多人物是真實存在的,下面金龍就和大家盤點一下本部電影中真實存在歷史人物。
  • 「瘋癲」的背後是唐寅的淡然人生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在幾百年前就有如此豁達的人生觀,相較於唐寅本人來說何嘗不是益事。他也是和我們現在很多的莘莘學子一樣,望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誰想而知,這對他來說是如此荒唐之事,如此之慘,進京會試,卻因子虛烏有之事,別人作弊,卻將他的成績也抹掉,並且一生不錄用。
  • 唐伯虎點秋香 9527
    華府,是名門貴族,是顯赫的國有單位,府上有春香、夏香、秋香、冬香四大丫環,其中以秋香最美。     唐伯虎,明朝大才子,一代文人,姓唐,名寅,字伯虎,著有《唐寅詩集》,擅長詩畫,對打擊樂也頗有造詣。他家有八位夫人,但他終日鬱鬱寡歡。直到他見到秋香,為之傾倒。他為了追到秋香,不惜賣身為奴、混入華府。這是他的第一步:混入體制、從低做起。
  • 《唐伯虎點秋香》中唐寅為什麼不敢叫華勝?有什麼玄機?
    《唐伯虎點秋香》為什麼每一次觀看都能大笑不止,為什麼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這都要歸功於星爺電影獨有的魅力。看過《唐伯虎點秋香》之後也許有人會問唐伯虎為什麼到華府的編號是9527,為什麼夫人給華勝這個名字不敢當,而叫華安呢?
  • 唐伯虎點秋香,都是誤傳?真實的故事相當悽慘……
    *唐伯虎點秋香來源於馮夢龍《唐解元一笑姻緣》,但這個故事最早出自明代王軌小說《耳談》,真正的主人公是蘇州秀才陳元超,所以實際上是「陳元超點秋香」。唐寅《花溪漁隱圖》中當是畫家本人,髮際線堪憂每當看到各種版本的《唐伯虎點秋香》搬上銀幕,就如同一次次看到唐伯虎的悲慘故事——唐伯虎的一生,有過天才得意時刻,但更多的是黯然失意。
  • 「唐伯虎點秋香」騙了我十幾年,真實的他原來這麼慘
    說到唐伯虎,很多人都會想到「唐伯虎點秋香」,風流不羈的古代高富帥,坐享八個小妾,最後還點了秋香回家,簡直是人生贏家。然而歷史上,這位才華橫溢的唐解元從未點過秋香,而且完全是古代高富帥的反義詞。歷史上唐伯虎的確性格放浪,但只娶了三個老婆,還被其中一個拋棄了,而且命運不濟,一生窮困潦倒。
  •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人生屢屢低谷,死後才「點秋香」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6日電 題:唐伯虎:人生屢屢低谷,死後才「點秋香」作者 宋宇晟「嚴格地說我也是賊,不過不是淫賊,你可以把我當作一個偷心的賊。」提起唐伯虎,你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周星馳在電影中搞笑、風流又才高八鬥的形象?
  • 唐寅「歲寒三友」展三日,三場對話三點唐伯虎
    館藏作品唐寅《歲寒三友圖》展出現場不同於明代文徵明所代表的傳統文人範例,明代畫家唐寅更為公眾熟知的名字是唐伯虎,對兩個名字的認知分別指向的是理論和大眾文化領域,從「唐寅」到「唐伯虎」的轉變在「存天雅集·博物賞識」中,被解析為三場活動。
  • 字如其人,唐寅這幅行書妙不可言!
    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
  • 真實的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和電影中「唐伯虎點秋香」的三個版本
    到了明朝末年,由小說家馮夢龍所著的《唐解元一笑姻緣》,將故事中的「陳公子點秋香」改為「唐伯虎點秋香」。對於這段佳話,總有人願意去歌頌,早前有各劇種的戲曲作品,到後來也有各種版本的電影佳作問世。據傳唐伯虎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得名唐寅。
  • 唐寅:六如居士的如夢人生
    唐寅還讓妓女過去留他,直接就把文徵明嚇得失聲尖叫,差點掉進水裡,只好急急忙忙從湖上喊了船家過來,帶他「逃出生天」。不過,即使如此,文徵明對唐寅的認同也不輸給任何人。他在《簡子畏》中說:「坐令端人疑阮籍,未宜文士目劉叉。」在文徵明看來,唐寅是像魏晉阮籍,唐代劉叉那樣疏狂有才的人物。
  • 為復出在試水?前iKON成員金韓彬退團後首發文,網友似乎並不買帳
    10月23日,前iKON成員金韓彬登上了熱搜,因為這是他在涉毒風波後,自去年6月份宣布退團之後首次在ins發文,疑似為重新復出在試水,所以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不少網友表示為什麼這種劣跡藝人還可以重新復出,是為了圈錢嗎?對此表示了質疑。
  • 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經典臺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八目共賞,賞花賞月賞秋香。······對對本為消遣作樂,今日穿祥兄居然對到嘔出幾十兩血,可謂空前絕後,小弟佩服佩服。是啊,有時我就靠畫唐寅的假畫為生。這幅《春樹秋霜圖》畫過幾百次,熟得很,希望過得了關。可是……怎麼畫得這麼快?這次算慢的了。
  • 唐寅《自書詩》《飲中八仙歌》,不是一般的風流瀟灑!
    系唐寅、沈壽卿等三人所聯七律詩,書於正德五年(1510年)。其書筆力精湛秀美,有溫文而雅之書卷氣。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
  • 《唐伯虎點秋香》中氣勢磅礴,極其對仗的詩詞,作者原來是他?
    1993年,周星馳主演了四部電影,分別是《逃學威龍3》、《審死官》、《濟公》以及《唐伯虎點秋香》,這四部電影在周星馳眾多作品中排名都並不十分靠前,論及名氣,最大的應當是《唐伯虎點秋香》。而「秋香」之所以可以獨佔鰲頭,原因則在於劇中幾段傳唱度極廣的臺詞與對白。
  • 和關宏峰惺惺相惜,派學生監視秦弛,韓彬是「白夜宇宙」中心
    海港支隊是將兩部白夜系列作品串接起來的元素,在時間線上我更傾向於《重生》排在《白夜追兇》之前,相當於一個前傳的作用,這一點接下來將會說明。最近重溫《白夜追兇》,在11集附近周迅提到數個月前的山西的軍火案。
  • 唐寅山水畫的風格特徵
    唐寅山水畫的風格特徵來源: 樂府之妃豨誰和          唐寅 雪山行旅圖軸 唐寅少年好學,15歲便進為府試生員。
  • 別被《唐伯虎點秋香》騙了,其實唐伯虎一生很慘!
    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唐伯虎說起唐伯虎,第一印象就是《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唐伯虎簡介唐寅(yin)(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字伯虎,又字子畏,號魯國唐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