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為何要殺楊秀清?英國博物館公開的120封聖旨,揭開了真相

2020-12-16 讀文化博今

古詩中提到:權勢世所重,桓溫役孟嘉。這句話主要是描寫,其實人人心中對於權勢都有一種嚮往之心,但是一定要好好把持平衡度,切勿做錯了事情。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大家會發現有一個現象,社會越動亂的階段,追求權勢的組織就會越來越多。

比如說秦朝末年有很多農民起義軍,劉邦,項羽,陳勝吳廣等等。在我國清朝末年時期,由於政治腐敗各種追求權勢的組織,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崛起。其中太平天國運動,也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中的一大篇章。太平天國運動是指公元1851年到1864年期間,農民起義軍所建立的一個政權。

領導者主要是洪秀全和楊秀清兩人。打出來的口號,要是為了反清朝的統治,並且在公元1853年時,在南京這個地方建立了政權的都城。在1872年時,太平軍最後的有生力量也被連根拔起。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經歷了十幾年的起義,對資本主義和對清政府的統治都具有強烈的挑戰性,但是最後太平天國還是以慘敗而告終。太平天國內部其實也有很多矛盾,比如說洪秀全曾經將楊秀清在組織中的勢力全部斬除。大家可以在英國博物館收藏的這120封聖旨當中找到兩位領袖之間為何相互殘殺的原因。

因為太平天國運動和外國的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直接掛鈎,當時英國自然也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的組織裡面去。而英國後來也收藏了很多太平天國運動的一些歷史文物,其中就有120封洪秀全所寫的聖旨。這120封聖旨裡面,大部分主要是講該如何斬除楊秀清。

說到楊秀清,最令洪秀全感到頭疼的一點就是,楊秀清是一個敢挑戰洪秀全權威的人。楊秀清是一個特別好色的人,不論是處理工作事宜還是處理府中事,楊秀清裡裡外外全部都是由女官來把控。自己也和多名女官生活在一起。

但楊秀清的部下們卻不可以和自己的妻子、任何的女色混在一起,這讓楊秀清部隊內的情況已經處於很難治理的狀態。楊秀清又總是用同樣的嚴格要求去對待洪秀全,並表示洪秀全也不應該和女官私混在一起。如果需要用到女官,也得去挑選那些老成穩重的女官。

所以在這樣的壓迫之下,洪秀全等人終於認識到楊秀清自命天高,給洪秀全留下的感覺就像是楊秀清已經成為了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最後在權勢的壓迫下,洪秀全還是將楊秀清的勢力給全部剷除了。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達到了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經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許多太平軍將士及其親屬為躲避清廷迫害,流亡海外,在海外發現不少太平天國時期的鑄造的紀念金幣,這本《太平天國興亡錄》,就記載了很多這個時期的傳奇故事,原價119,現價僅6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英國公開20封聖旨,內容顛覆認知,專家:難怪東王被天王輕易殺死
    經過幾年的努力,洪秀全也慢慢地從傳教這一想法轉變為建立自己的政權,他自稱天王下凡,但是這樣並沒有讓他的信眾百分百信任,於是楊秀清出現了,他自稱為天王之父,以巫術來迷惑眾人,繼續為太平天國效力。在這種情況下,洪秀全雖然還是掌門人,楊秀清的地位似乎要高過他,畢竟兩人的「輩分」在那裡。
  • 「太平時,王殺王」,東王楊秀清,為何被天王洪秀全給殺了
    大清朝被太平天國搞得頭都大了,誰也沒想到鬧起內訌來,北王殺東王,天王殺北王,殺得是血流成河,不用大清動手,自己把自己整殘廢了。誰能想到,炙手可熱手握軍政大權的楊秀清居然被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洪秀全給滅了。太平天國是洪秀全創建的,但是打天下的卻是楊秀清等人。可以說沒有楊秀清就沒有太平天國的輝煌。
  • 英國公開洪秀全親筆信,內容讓人不敢相信,史學家:我們冤枉楊秀清了
    楊秀清後來慘遭屠殺,有很多說法都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洪秀全。說洪秀全才是想要斬除楊秀清的罪魁禍首,那麼這幅罪名洪秀全到底背不背得起呢?太平天國運動是起於公元185年,這場運動有積極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首先。運動對於國人的思想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對於我國新政權的建立,自然也起到了一個榜樣性的作用,它就相當於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影子。
  • 神權軍權政權都沒有,為何洪秀全還能扳倒楊秀清,原因很簡單
    02太平天國曾稱「上帝天國」,而且在封王前,楊秀清還曾假扮「天父下凡」,洪秀全還承認了,說明天平天國運動並沒有脫離神,所以太平天國的權力被分為了三大板塊神權則掌握在「天父」楊秀清的手中,畢竟洪秀全不敢違背「父為子綱」的規定。所以,神權在楊秀清手中,後來,封王時,任楊秀清為軍師,實際上更是太平天國的主帥,所有的王和軍隊都要聽從楊秀清的話。這樣,軍權基本也落在了楊秀清的手中。那麼,有人就不理解了,洪秀全既然領導了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不把各項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呢,畢竟,沒有比東西在自己手中更安全的事情了。
  • 楊秀清的死是因為「逼封萬歲」嗎?其實不是真的,死因另有隱情!
    在這場很重要的事關太平天國關鍵轉折點的「天京變亂」中,東王楊秀清無疑是這場動亂中的第一個犧牲品。有不少人都認為,楊秀清之所以被被殺,是因激怒了天王洪秀全所導致的。楊秀清於變亂前18天,做出了「逼封萬歲」的瘋狂舉動,逼得洪終於對楊下了手。楊秀清到底是怎麼死的,眾說紛紜。對於他「逼封萬歲」的說法,更是遭到眾多的反對。甚至有人斷言,此事可以徹底否定了。
  • 天京事變,楊秀清死得慘,從外國當事人披露真相來看,還死得冤
    關於這場事變的導火索,普遍的說法是「逼封萬歲說」。即楊秀清在大勝之後居功自傲,得意忘形,威迫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意欲取代天王。洪秀全忍無可忍,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剷除東王。北王韋昌輝與燕王秦日綱心狠手辣,不僅盡誅東王府內數千男女,還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殺異己,血洗天京城,致使兩萬餘人在這場變故中喪生。
  • 楊秀清為何還要封「萬歲」
    如此,楊秀清掌握軍權,地位十分顯赫。此外,楊秀清還掌握政權、教權,是太平天國實際掌舵者、領航員。東王九千歲楊秀清,權勢顯赫,僅次於天王洪秀全,位極人臣。1856年8月,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讓洪秀全冊封他為萬歲,最終釀成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李秀成在自述中說:「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 洪秀全無權,為何還能扳倒楊秀清,原來是他留了這手
    要說中國近代的農民起義運動,我們第一反應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這場洪秀全打著上帝的旗幟掀起的「扶清滅洋」運動可謂轟轟烈烈,但內部的腐敗不了解歷史的人都不清楚。洪秀全作為太平軍起義的領導人物,為何會有無權的說法?而同夥楊秀清又是怎麼把控住實權的?為何洪秀全無權無勢,最後卻還能扳倒對方? 這事要從領軍起義那會兒說起。
  • 楊秀清手握重兵,為何卻鬥不過無權的洪秀全?原因就兩字
    金田起義時,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早期骨幹都是軍師;1852年,永安封王,東王楊秀清可以節制其他四王,對其發號施令。可以說,從制度設計上看,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楊秀清手中,洪秀全則是幾乎沒什麼權力。
  • 楊秀清全家已在天京事變中被殺盡,為何還有人自稱楊秀清後裔出現
    話說,天王洪秀全恨東王楊秀清借「天父下凡」神靈附體為名屢屢越職代權,暗中策劃了天京之變,指使韋昌輝、秦日綱等人血洗東王府,在東王上上下下、老少婦孺殺了個雞犬不留。楊秀清一死,太平天國猶如倒塌了一根擎天大柱,搖搖欲墜,幾至崩潰。
  • 楊秀清被殺之謎被解開,學者:真相藏得太深,難怪史書沒能記載
    北王韋昌輝帶著三千多人拿著洪秀全密詔,從城南破門而入,他迅速指揮包抄東王楊秀清的住所,沒來得及反應,楊秀清人頭落地,其家眷全部被殺,一時之間,血流成河,開啟了王殺王的序幕,也在根本上改變了清朝與之對決的形勢。洪秀全為什麼突然對楊秀清下黑手?表面看就是因為「天父下凡」,實則是東王威脅到了天王。
  • 洪秀全實力有多強?被架空的他,為何還能接連除掉楊秀清和韋昌輝
    據有限的史料記載,東王府的一應配比,完全不遜於天王府,同樣有形形色色的女官數千人,楊秀清像洪秀全一樣,妻妾成群。不僅如此,由於有著「天父上身」的光環,楊秀清還可以隨時像訓斥小孩一樣來訓斥洪秀全,畢竟在天父上身的那一刻,楊秀清就成了洪秀全名義上的父親,父要子死,子若不死便為不孝,可見楊秀清對洪秀全威脅之甚。
  • 洪秀全楊秀清有眾多妻妾,卻鼓吹一夫一妻,來看他們如何自圓其說
    1854年10月1日,楊秀清託稱自己在夢中接到天父聖旨,天父吩咐他說:「秀清,爾好鋪排爾一班小弟小妹團聚成家,排得定定疊疊,我天父自有分排也。」於是怨女曠夫終於可以夫妻團聚,孤男寡女也終於可以婚配成家。結局似乎皆大歡喜。
  • 被架空的洪秀全,為何能滅掉實力派的楊秀清、韋昌輝?
    從聯合北王誅殺東王,再到利用翼王之勢鏟殺北王,其實這一系列悲劇都是天王洪秀全主導的大洗牌。那麼,深居宮中的天王洪秀全究竟是如何操縱諸王互相殘殺的呢?聯合北王誅殺東王1856年6月,太平天國進入全面鼎盛時期。
  • 韋昌輝血洗東王府,殺了2萬多人,為何他如此痛恨楊秀清?
    東王楊秀清被殺,東王府上下三千餘口無一倖存,全部遇害,由此開始了血腥而又殘忍的「天京變亂」。韋昌輝以搜捕「東黨」為名,大肆殺戮,前後約2萬餘人被殺,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猶如人間煉獄。那麼執行這場大屠殺的劊子手韋昌輝與楊秀清究竟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要用如此兇殘暴力的手段來對付楊秀清及其黨羽呢?
  • 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制衡楊秀清權力的嘗試
    12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建制,冊封「首義五王」,東王九千歲楊秀清、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北王六千歲韋昌輝、翼王五千歲石達開。所封之王,悉受東王節制,也就是受楊秀清節制。 表面上看,永安封王,東王是人生贏家,「東王節制諸王」,楊秀清取得太平天國軍事領導權。確實,永安封王,洪秀全授予楊秀清很大權力。
  • 為何洪秀全沒有軍政大權,卻能成功除掉楊秀清?原來他早有準備
    一八五一年,洪秀全在「永安建立者」中,又將四王歸東王楊秀清命名為節制。與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沙場,楊秀清在太平天國掌握了軍政大權和神權。儘管天王的地位高於諸王,但在制度上,他是一位虛君。再加上楊秀清多次以自己是「下好父親」的名義,讓「兒子」洪秀全等人也要服從自己的命令。現在楊秀清既然掌握了大權,為什麼還要在「天京事變」中被洪秀全扳倒?
  • 楊秀清大權在握,為什麼卻鬥不過毫無實權的天王洪秀全呢?
    大家都知道楊秀清是太平天國的重量級人物,在洪秀全剛開始發動金田起義時,楊秀清就是洪秀全手下的得力幹將,後來又和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人成為五大天王
  • 飛揚跋扈的楊秀清為何百般折辱群臣卻對石達開禮遇有加?
    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時,洪秀全也要跪聽聖旨第二,石達開才情凜異,工作出色(一)依律懲戒文武百官是楊秀清打擊異己的重要手段楊秀清是個雷厲風行,威嚴剛正的狠角色,執掌朝政初期,天國律令森嚴,獎懲有據楊秀清非要順藤摸瓜杖責韋昌輝,實屬揪小辮行徑,而韋昌輝確有用人不當之嫌。晉封秦日綱和胡以晃為王多是洪秀全的意志,其邏輯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目的是制衡大權獨攬的東王,楊秀清並不想憑空冒出的幾個王爺分其權柄,所以打壓首義北王和翼王的同時,還經常給兩位新晉的王爺穿小鞋。1854年胡以晃因經略皖北有功,被封為豫王,但不久因一場名不見經傳的小敗仗又被革除王爵。
  • 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對楊秀清權力制衡的一次嘗試
    十二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冊封「首義五王」,東王九千歲,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八歲,南王七千歲,馮雲山七歲,北王六千歲,韋昌輝五歲。被封的國王,悉受東王的節制,即楊秀清的節制。從表面看,永安封王,東王是人生的贏家,「東王節制諸王」,楊秀清獲得了太平天國的軍權。永安封王,洪秀全給楊秀清很大的權力。但洪秀全也借永安封王之機,精心布局,力圖制衡楊秀清,維護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