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看來,酷吏都不是什麼好人。他們濫用職權,用極其殘酷的手段審訊犯人,貪汙腐敗,欺壓百姓,這些都是他們身上的標籤。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有一個酷吏死後家裡只有500金,都是皇上賞賜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財產。他活著時,很多人喜歡他,但也有很多人恨他。
張湯,陝西西安人,西漢時期的知名酷吏,出生年月不詳,其父親曾是長安吏。一天,父親需要外出,讓他看家。沒想到老鼠偷吃了家裡的肉,古時候肉是很珍貴的。父親回來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了張湯一頓。他不敢有任何怨言,只好去找罪魁禍首老鼠。找到老鼠洞後,他設法抓住了老鼠,並找到了老鼠還沒吃完的肉,然後像對待犯人一樣立案拷打、審訊老鼠。最終,張湯把老鼠割肉離骨,砍斷肢體,割斷了老鼠的咽喉。
父親看見後,看了張湯審問老鼠的文書很驚訝,兒子審案很老練。於是,他讓兒子書寫治獄的文書,鍛鍊兒子。他死後,張湯繼承了父親的官職,成了長安吏。張湯的發跡,是因為周陽侯田勝。當時他還是九卿,因罪被關在長安,張湯一直幫助他。田勝重獲自由後,被封為侯,沒忘記張湯的恩情,將他引薦給達官顯貴。由於他工作上沒有失誤,後被推薦給丞相,晉升為茂陵尉。當田蚡成了丞相後,張湯被任命為丞相史,並把他推薦給了漢武帝,恰好他有學問,漢武帝很偏愛這樣的人才。就這樣,他逐漸發跡。
對不同的犯人,張湯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案子牽扯的是弱勢群體,他總會在漢武帝面前委婉敘述,大多數時候皇帝都會赦免或者減輕他們的刑罰。若是豪強惡霸犯案,他就會以根據規定用最狠的去執行。他面對高官很謹慎小心,對寒門子弟照顧得很周到。所以,平民百姓很喜歡張湯,這種做法為他贏得了不錯的聲譽。另外,張湯還很懂得討好漢武帝,懂得審時度勢,因此深受漢武帝的信任,他的官自然越做越大。他出謀劃策,幫漢武帝剷除了惡霸豪強,在朝中的地位就更高了。當他生病時,漢武帝竟然親自去看望他,可想而知他有多受寵。他御史大夫的權力,甚至超過了丞相。
不過,張湯不是完人,也有做得不好的時候。朝廷為了討伐匈奴派出了大軍,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只能靠官府的救濟為生,而官府又沒錢。這時,張湯向漢武帝提出製造白金貨幣和五銖錢,壟斷鹽、鐵的生產和買賣,排擠富商。結果搞得民不聊生,官吏從中獲利,又被他嚴厲地治罪,所以公卿以下的官員、百姓都斥責他。
在朝中當官數年,張湯得罪了不少人。公元前116年,丞相府的三位長史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張湯。漢武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派使臣前去給張湯定罪。他一一否認,後上疏漢武帝謝罪,指出自己是被人陷害的,然後自殺了。張湯死後,人們才知道他為官清廉,家中沒有多餘的錢財。漢武帝後悔了,殺了那些污衊張湯的長史,對他的死感到很惋惜,於是提升了張湯兒子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