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是通往內心的一條路。而學習感花印心三十七法是學習花道的三十七種方法,靈活運用這三十七法,就能直接達到花藝師的級別。
我會在這裡慢慢更新感花印心的花道體系文字和圖片,也會更新視頻課程。如果想要學習花藝、花道的,可以關注我,也可以收藏,隨時了解課程。
我每天發出來的文字都是我自己敲的,圖片的攝影師也是我自己,拍視頻有時是本妙堂文化的馮堂主,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和收藏,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尋找生活最美的地方。
感花印心流派分為兩個部分,我們定為初級和中級的課程,初級是感花,中級是印心,每一個都是三十七個方法,也就是三十七個課程。
感花,感即是念,念是核心,初級部分,共分為七層。
第一層,四禮法
四禮法:身禮法,受禮法,心念禮,法相禮。
第二層,四插法
四插法:垂直插,橫插,斜插,倒掛插。
第三層,四同盟
四同盟:主使,客從,焦點,襯綴。
第四層,五法則
五法則:多樣和統一,主從分明,對比與調和,動勢與均衡,變化和韻律。
第五層,五色彩
五色彩:紅,黃,綠,藍,紫。
第六層,七花器
七花器:籃花,缸花,碗花,缽花,盤花,筒花,瓶花。
第七層,八構圖
八構圖:圓形,扇形,三角形,經緯形,折軸形,變化三角形,新月形,拙火形。
中國插花在此漫長歲月中,歷經坎坷,幾度興衰,但是最終仍伴隨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延綿不斷地成長和發展,可謂生命力強勁,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美的古典藝術之一。
當用心做一副作品的時候,需平心靜氣,用心察覺花帶給我們的各種感受。禮儀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做人先學禮,禮儀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課。學習花道知識的前四節課,身禮、受禮和觀心、觀法四種禮儀。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
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
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第一步,行沃盥禮。
沃盥者,
謂行禮時必澡手,
使人奉匜盛水以澆沃之,
而下以盤承其棄水也。
行沃盥之禮是插花前的第一步,沃盥禮最好的水是煮好的檀木水加上玫瑰花瓣,如果沒有,那就一定要潔淨的清水。
沃盥禮是插花前的淨手禮儀,這是為了避免手上的油脂汙漬沾染到潔淨的鮮花上,所有的道法,一定是先淨身心再學習。
第二步,行見禮。
行揖禮時端正站立,
兩肩下沉,
臂膀微張,
雙手交疊置於身前,
推手躬身,
以示敬意。
行合十禮時端正站立,
將合十的掌尖置於胸部,
雙手拇指抵在心間,
躬身行禮,
以示敬意。
這個見禮並不是特定的,隨意的頷首也是見禮的一種,我上面提出了兩個見禮的形式,一個是普通的古法揖禮,一個是佛教的合十禮,還有很多,也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告訴我。
以下一系列圖是行大揖禮的儀軌,行禮是為了知禮講規矩,學習也是一樣的。模特是我們本妙堂文化的施蕾小姐姐,她身上的曲裾是我設計的《剪水作花飛》
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禮則知禮。凡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要清清楚楚地覺察,這整個過程都清楚明覺。這就是學習感花印心身禮的方法。
願品者能觀其中深意,願所插的花如詩般瑰麗。
我是胡娉瑋,一個花道師,中國花道·感花印心流派傳承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芸芸眾生之其中一人。
本文文字與圖片皆為原創,喜愛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恩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