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後的中國北方:首都汴梁和眾多名城大邑被金軍洗劫一空、作為核心武力的禁軍和最有戰鬥力的西軍全盤崩潰、中原士民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更不待言。在這種情況下,宋徽宗唯一出逃成功的兒子康王趙構,能夠在顛沛流離中重建宋室、依託江南半壁江山、抵擋住極盛時期的女真大軍,實在是一個奇蹟。而同樣是面臨類似局面的明朝末年,弘光君臣在江南的基礎比趙構可要好得多了,但面對南徵的滿清軍隊,南明的江淮防線卻幾乎是一觸即潰,短短數年南明政權就整個傾覆,這是什麼原因呢?
後世史家對比南宋和南明兩個小朝廷的論述很多,總結的原因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地理、氣候各個方面,我主要想闡述它們在軍隊方面,特別是統帥軍隊的核心將領上面的區別。南宋有所謂中興四大將,也就是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四大名將;南明的主要軍隊則掌握在江北四鎮手中,也就是負責淮安、揚州、廬州、泗州四個防區的黃得功、劉良佐、高傑、劉澤清四大總兵。
先看南宋諸將:嶽飛不用說了,他文武雙全、忠心耿耿,雖然出身河北農家,但無論個人武勇還是戰略戰術都是天才型的,關鍵是他還治軍有方,其部下軍紀之嚴明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算罕有。韓世忠是西軍宿將,戰爭經驗豐富、指揮藝術獨到,還具有很強的個人魅力、部下往往願意為他賣死命,戰績不在嶽飛之下。張俊因為參與了謀害嶽飛的陰謀所以聲名掃地,但他不管是對內壓制叛軍還是對外抗擊金兵,都有勝績,絕非無能之輩;劉光世是最無能的一個,只會逃跑,但至少在對宋室的忠誠上沒有問題。
再看掌控南明武力支柱的四人:這裡面最忠誠勇敢的是黃得功,雖然他也很跋扈,至少對得起大明,清軍過江後弘光帝選擇逃到他的營中也說明皇帝對他的信任,不過他的軍事能力一般,不是哪種能力挽狂瀾的統帥型人物。高傑軍事能力還行,其部隊是四鎮中戰鬥力最強的,可由於他是投降的農民軍出身,不被史可法信任,而且他大意的被投降的友軍將領誘殺後,部下大部分投降了清軍,說明其馭下是有問題的。劉良佐、劉澤清完全是既無能又無恥的軍閥,一見清軍勢大就匆忙投降,反而成了滿清鎮壓江南的幫兇。
南明除了這四人,還有著名的無恥之徒左良玉,也是個殘暴貪婪的軍痞,毫無節操可言。對比南宋和南明的主要將領,會發現他們最大的差別是宋將哪怕再無能無用,至少很少主動向侵略者投降,這說明民族大義在宋朝武人心中還是頗有地位的。而且宋朝的文官儘管有種種道德缺陷,但他們在對前線大將的掌控以及軍隊戰略部署運用上還是有一些能力的,比南明江南那些臣子高明得太多了。